《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宁波大学学报 理工版》 ,这三个都是独立期刊。
但仅仅《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教育科学版和理工版 就什么核心也不是。
都可以。
人文社科类共8个门类,28个一级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心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创刊于1988年,是宁波大学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张静秋同志在主持教务处工作期间,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1、参加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构建“人格化师范教育”的教学管理体系。前后参与制定或修订了江苏省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南通师范学生职业能力过关规定、校本课程选修课(近二十门)课程方案、各科教学作业量的规定、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达标的规定,等等。尤其是立足课堂教学管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建立随机听课制、教学巡查制、教学资料抽查制,实行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坚持教考分离制度,执行质量分析制度,确保课堂教学的密度、容量和信息量,坚持课堂教学必须做到科学性、学术性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与渗透,形成人格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2、针对教学第一线的实际,参与设计和构建多渠道、开放式的人格化教学模式。重点在教学领域、在操作层面致力于人格化师范教育课题的研究,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立足点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省教委师教处制订的“一三五工程”的实施。在十三个学科组建了课题组,开展定人、定点、定课题的研究。同时以大型教学观摩活动深化课题的研究,如先后进行的“教海拾贝”、“教海探骊”、“教海撷珠”、“千禧之春”等主题教研活动,进行人格化师范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仅98学年度从学科观摩课到校级观摩课,再到各学科省中心组的教学模式观摩课,全校有50%的教师参加了这些教学研究活动;各学科教师制作课件达31个,其中多人次在全国、省中师课件评比、课件说课、课件上课中获一、二等奖。其次,以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发展为着眼点,以多渠道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根据各学科、各年级的特点,安排并组织一系列学科担纲的活动,如金牛奖征文、广场粉笔字大赛、挑李杯数学竞赛、英语朗读,各类球赛等;支持并指导学生自发成立的文化团体的系列活动,如文心书会、电脑协会、翠微书社、英语沙龙等;每学期推出学生各类作品展出近三十期。再次,以大型文化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人格化师教育的人文精神催化。近年来,在学校组织的艺术节、体育节、办学标准化评估汇报演出、省第三届中学生纵横码输录竞赛欢迎演出等这些大型校园文化活动中承担了有关汇报演出的组织、协调、后勤等工作,均圆满地完成任务。在科研处工作期间,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科研档案规范化的管理,参加组织省级、市级、校级课题的开题工作,负责承编学校校刊。参与负责国家级第三期小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管理工作并任班主任,协助基地有针对性的制订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方案、管理条例,组织全国各地有关专家学者讲学的联络、接待等工作,负责培训相关成果的编辑刊印,参与负责教育部对培训基地的中期评估等工作。教育部评估组的官员和专家对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给予了最高的评价,认为是全国32个培训点中“最好的”、“最有效的”,“值得向全国推广”,圆满完成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又全面负责江苏省第二、三期小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并担任班主任,高质量地完成了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庆祝学校百年华诞工作中,独立承担大型展览《群星璀璨——新时代部分优秀毕业生展》的组稿、改稿、编排工作,展出的近八十位国内外毕业生成为激励莘莘学子前行的动力。在三个月的校庆筹备工作中,团结材料组的同志克服困难,扒梳剔抉,顺利完成了《翰墨春秋》、《世纪回眸》、《百年通师》、《南通师范学校校史》的编印任务。在校史馆的筹展中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带领校史筹建组的同志加班加点,如期完成了任务,并承担了展出大部分内容文字与画面,撰写与搜罗选取工作。校庆期间,校史馆得到校友的高度好评。1984年南通师范在全国试办师范五年一贯学制的大学专科学历教育,作为青年骨干教师,张静秋同志即被挑选在大专班任课。在二十多年的教学中,所任课程预科段有《文选》、《现代汉语》、《口语训练》,专科段有《写作》、《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张静秋同志教风严谨厚重,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课程和文本中的文化意蕴,进行深刻而独到的阐释,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精粹的认同和珍惜,培养他们继承传统文化、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学习品质。在长期从事五年制专科教学的探索中,她采用 “三导三读”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读书欲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提高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扎实严谨的良好学风。通过学校对每轮教学的信息反馈及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所授《古代文学》为大专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近些年来,她在专科段选修课“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名城”的教学中,针对英语、音乐、幼师、普师文科、理科学生共选的特点,借助自制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扩大科技人文的含金量,纵横古今,打通多学科,拓宽学生的视野,将时代的活水引进传统文化教学渠道,所授选修课程深为学生喜爱,每轮教学选修人数都近二百人。还在九十年代初,张静秋同志即开始承担南通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联合国儿基会师资培训项目单位)的教学任务,所任课程有现代汉语、大学语文、中外文学精读、古代文学,所授课程的开考合格率一直名列前茅,2000年所授自考古代文学课程考试合格率名列全省第一。她还曾被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通师范学院聘用、借用,担任现代汉语、明清小说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受到本科大学生欢迎。从教二十六年来,曾受江苏省教委委托,参加专家讲习团去西藏、山西等处讲学;曾数十次向省内外同行介绍教学经验,开设观摩课。1996年,省教委在南通师范召开五年制师范课程论证会期间,张静秋同志为与会专家开设了大专段古代文学课程中《晚明小品》的观摩课,充分体现了五年制师范课程“科学性、学术性、人文性”有机结合的课程要求,受到专家一致好评;1999年国家教委师范司马力司长来南通师范视察,她代表学校开设了题为《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的观摩课,得到视察组领导、专家的赞赏。张静秋同志潜心教育教学研究,承担的课题有: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人格化师范教育研究》,为教学研究子课题负责人之一,此课题荣获首届江苏省师范教育科研一等奖;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培养未来教师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探索》课题组成员之一,在课题中分工负责课题设计;为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课题组成员之一,负责课程理论研究;撰写的论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获省师范教育研究会优秀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2001-2002年完成校级课题《陈继儒研究》,撰写的四篇论文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2003年承担的校级课题《晚明小品作家研究》正在进行阶段性研究之中。自1994年获得高级讲师职称以来,在《明清小说研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文化月刊》(台湾)、《古典文学知识》及《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宁波大学学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均为社科版)等高校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为湖北教育出版社的《历代哲理诗鉴赏辞典》和学林出版社的《中华古词观止》撰写赏析文章四十余篇;参编五年制大专教材与获奖教学研究论文约二十余万字。2004年五月,被邀请参加由北师大主编,人教社出版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系列《古代文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并担任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