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是c刊吗

2023-02-16 03: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是c刊吗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是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传递各学科学术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现和培养人才。刊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办: 河南工业大学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3-1751  CN: 41-1379/C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曾用刊名:郑州机专学报;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创刊时间:2005 1、来稿应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图表简明清晰。每篇论文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名、中英文作者单位、中英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1.1题名 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1.2摘要 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200~300字),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1.3关键词 中文关键词标注3~8个,选词要规范,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不能采用英文缩写。1.4正文 文章篇幅一般在6 000字左右,包括前言、实验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内容。前言应简短,体现问题的本质与研究范围,回顾相关文献,尤其是近2~3年的研究成果,叙述主要调查结果。结论应由观测和实验结果引伸得出,切忌简单地再罗列一遍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应明确,实事求是。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1.5量和单位 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单位符号用正体字母表示,如s(秒)、min(分钟)、h(小时)、d(天)、L(升)、kg(千克)等。不要使用已废弃的量名称和某些英文缩写,如比重(密度)、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数(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质量/体积分数)、ppm(10-6)等。量符号用斜体字母表示(pH除外),如V(体积)、T(热力学温度)、t(摄氏温度)、P(功率)、p(压强)等。文中量的数值一般处于0.1~1000范围内,常用的词头有M(106)、k(103)、h(102)、c(10-2)、m(10-3)、μ(10-6)、n(10-9)等。1.6数字用法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单位计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2004年1月15日、3s(三秒)、5min(五分钟)、6h(六小时)、7d(七天)、8L(八升)、9kg(九千克)等。词组、成语、惯用语或缩略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如二元一次方程、三氧化二铁、星期四、二极管、三相点、第一作者等。1.7图、表 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和表一般不重复使用,数量关系尽量用图表示,力求简明清晰,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必须写清,并与正文一致。表格采用三线表。图、表中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图、表需注明序号。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1.8专业符号 文稿、图表中出现的外文字符必须区分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字符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文种(英、俄、希腊、拉丁文等)。1.9参考文献 选用与本文有关的文献并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用上角标[ ]的形式在文中引用处标明,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制”编写。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专 著:著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 刊: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析出文献作者.文献题名.论文集编者. 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 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学位论文:作者.题名.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技术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4名以上的列前3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文姓不缩写,名可缩写)。1.10作者简介 在文稿首页地脚处请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份、籍贯、学位、技术职称、专业方向。1.11基金项目 如果论文涉及的是有关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基金或资助机构的名称,项目编号(附证明复印件)。本刊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刊登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2 投稿约定作者著作权 稿件文责自负,但编辑部有权进行技术性和文字性的修改。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编辑权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将其编入中国期刊网、CEPS中文电子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数字化文献。所付作者稿酬中也包含在上述数字文献中的著作权使用费。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文献或网络,请在投稿时声明。

河南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河南正式期刊入选国内各类核心期刊情况
一、 社科期刊部分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统一刊号

地 址

邮编

电 话

社科核心

中文核心

CSSCI

社会期刊(中文核心2011年版9种)

1

中州学刊

省社科院

省社科院

CN41-1006/C

郑州市文化路50号中州学刊杂志社

450002



00、04、08

04、08、11

08C

2

史学月刊

河南大学、省历史学会

河南大学

CN41-1016/K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东一斋

475001



00、04、08

04、08、11

08C

3

华夏考古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CN41-1014/K

郑州市陇海路北三街9号

450000



00、04、08

04、08、11

08C

4

河南社会科学

省社科联

省社科联

CN41-1213/C

郑州市丰产路23号

450002



00、08

04、08、11

08E

5

档案管理

省档案局

省档案局

CN41-1216/G2

郑州市金水路17号(省委北院)

450003



04、08、11

6

领导科学

省社科联

省社科联

CN41-1024/C

郑州市丰产路23号

450002



04、08、11

7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省金融学会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CN41-1078/F

郑州市丰产路55号

450002



04、08、11

8

中原文物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CN41-1012/K

郑州市农业路8号河南博物院

450002



00、08

04、08、11

9

学习论坛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CN41-1023

郑州市文化路44号

450002



11

10

新闻爱好者

河南日报社

河南日报社

CN41-1025/G2

郑州市农业路28号

450003



04、08

11

企业活力

省社科院

省社科院

CN41-1020/F

郑州市文化路44号附1号

450002



04

大学学报(中文核心2011年版7种)

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南师大

河南师大

CN41-1011/C

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453007



00、08

04、08、11

08C

2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CN41-1027/C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

450001



00、04

04、08、11

08C

3

经济经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省教育厅

CN41-1421/F

郑州市文化路80号

450002



00

04、08、11

08C

4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解放军总参某部政治部

CN 41-1164/H

河南洛阳036信箱60号

471003



00

04、08、11

08C

5

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CN41-1028/C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校内6号楼

475001



00、04、08

04、08、11

08E

6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河南省教育厅

CN41-1289/F

郑州市郑花路29号

450011



04

08、11

08E

7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改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省教育厅

41-1291/D

郑州市文化路80号

450002



11

10E

8

信阳师院学报(哲社版)

信阳师院

信阳师院

CN41-1030/C

信阳市长安路237号信阳师范学院

464000



00

9

商丘师院学报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省教育厅

CN41-1303/Z

商丘市平原路55号商丘师院

476000



00

二、 自然科学期刊部分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统一刊号

地 址

邮编

电 话

科技核心

中文核心

CSCD

社会期刊(中文核心2011年版19种)

1

电波科学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CN41-1185/TN

新乡市荣校路34号信息产业部第22所138信箱

453003



08

04、08、11

08C

2

机械强度

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CN41-1134/TH

郑州市嵩山南路81号

450052



08

04、08、11

08C

3

棉花学报

中国农学会

CN41-1163/S

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

455000



08

04、08、11

08C

4

眼科研究

省眼科研究所

CN41-1095/R

郑州市纬五路7号

450003



08

04、08、11

08E

5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CN41-1308/S

郑州市航海东路南郑州果树研究所

450009



08

04、08、11

08E

6

机械传动

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齿轮专业协会

CN41-1129/TH

郑州市嵩山南路81号

450052



08

04、08、11

08E

7

灌溉排水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水利学会

CN41-1337/S

新乡市建设路173号

453003



08

04、08、11

08E

8

烟草科技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CN41-1137/TS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

450001



08

04、08、11

9

矿山机械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

CN41-1138/TD

洛阳市涧西区重庆路

471039



08

04、08、11

10

轴承

洛阳轴承研究所

CN41-1148/TH

洛阳市吉林路

471039



08

04、08、11

11

电光与控制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CN41-1227/TN

洛阳市凯旋西路25号

471009



08

04、08、11

12

河南农业科学

省农业科学院

CN41-1092/S

郑州市农业路1号

450002



08

04、08、11

13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许昌继电器研究所

CN41-1401/TM

许昌市许继大道1706号

461000



08

04、08、11

14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CN 41-1385/P

郑州市陇海中路66号

450052



04、08、11

15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CN41-1128/TV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450003



04、08、11

16

地域研究与开发

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CN41-1085/P

郑州市陇海中路64号

450052



人文核心

04、08、11

CSSCI

17

眼科新进展

新乡医学院

CN41-1105/R

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新乡医学院

453003



08

08、11

18

耐火材料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

CN41-1136/TF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3号

471039



08

08、11

19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省水利厅

CN41-1387/TV

郑州市纬五路11号省水利厅

450003



08

11

08E

20

金刚石与模料模具工程

郑州模料模具磨削研究所

CN41-1243/TG

郑州市华山路121号

450013



08

04、08

21

中国棉花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CN41-1140/S

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

455000



08

04、08

22

中国水土保持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CN41-1144/TV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450003



08

04、08

23

断块油气田

中原石油勘探局

CN41-1219/TE

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457001



08

24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郑州大学

CN41-1181/R

郑州大学一附院内

450052



08

04

25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CN41-1222/TH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39号

471039



04

26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新乡医学院

CN41-1106/R

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新乡医学院

453003



04

27

数学季刊(英文)

河南大学

CN41-1102/OI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

475001



04

08E

28

炼油技术与工程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CN41-1139/TE

洛阳市七里河063信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471003



08

04

29

矿产保护与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CN41-1122/TD

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

450006



08

30

中国瓜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CN41-1374/S

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450009



08

31

化学研究

河南大学

CN41-1083/O6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大校内

475001



08

32

材料开发与应用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CN41-1149/TB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21号

471039



08

33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

CN41-1192/R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450003



08

大学学报(中文核心2011年版10种)

1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大学

CN41-1100/N

开封市明伦街

475001



08

04、08、11

08E

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师范大学

CN41-1109/N

新乡市建设路

453007



08

04、08、11

08E

3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大

CN41-1112/S

郑州市文化路

450002



08

04、08、11

08E

4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CN41-1340/R

郑州市科学大道

450001



08

04、08、11

5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工业大学

CN41-1378/N

郑州市嵩山路

450052



08

04、08、11

6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郑州大学

CN41-1339/T

郑州市科学大道

450001



08

08、11

08E

7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郑州大学

CN41-1338/N

郑州市科学大道

450001



08

08、11

8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科技大学

CN41-1362/N

洛阳市涧西区西

471003



08

08、11

9

信阳师院学报(自然版)

信阳师范师院

CN41-1107/N

信阳市长安路

464000



08

04、11

10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理工大学

CN 41-1384/N

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

454003



09

11

11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版)

郑州轻工业学院

CN41-1172/TS

郑州市东风路

450002



08

12

新乡医学院学报

新乡医学院

CN41-1186/R

新乡市金穗大道

453003



08

河南省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数量统计

类别

2004年版

2008年版

2011年版

备注

社科期刊

10

9

9

2011年版新增1种,出局1种

高校社科学报

5

6

7

2011年版新增1种

科技期刊

24

22

19

2011年版新增1种,出局4种

高校自科学报

6

8

10

2011年版新增2种

总计

45

45

45

总数在全国排名第13位

说明: 中文核心期刊分七编: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第二编 经济;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第四编 自然科学;第五编 医药、卫生;第六编 农业科学;第七编 工业技术。从2011年起由4年1版改为3年1版,河南期刊入选2008年版44种、2011年版44种,表中刊名黑体的为2011年(第六版)中文核心期刊,有5种期刊退出(蓝色)、5种期刊新进入(红色),与2008年数量相同。
其他核心期刊中的人文核心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2008年版;CSSCI为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核心库来源刊;科技核心为科技部主编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每两年遴选一次;CSCD为中国科学院开发研制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核心库来源刊,每两年遴选一次。

河南工业大学怎么样?

简介: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有62年办学历史,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4000余人。   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最具行业特色的地方强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粮食局重点依托并与河南省政府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博士授权单位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主持修订国际和国家技术标准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河南省第一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   河南工业大学是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大部分专业在多个省市按本科一批招生录取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有关重要招生信息   ●普通本科专业省内全部按本科一批录取。除合作办学6 个专业外,其余51个普通本科专业在河南省全部按本科一批录取。   ●录取批次设置较全。   我校几乎涵盖了省内招生录取的所有批次,因此,各个分数段的考生均可咨询、报考。   ●分数优先前提下的志   愿优先分配专业原则。即先按照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队,再根据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分配专业,不设专业级差。   ●艺术类专业综合分折算规则。本科:([文化课成绩×40%]+[专业课统考成   绩×60%])。专科:专业课统考成绩+ 高考文化课成绩。   ●各批次报考建议。艺术类批次:按照传统的志愿优先投档,分数分布上有一定程度的大小年特征。报考时有一定的风险性,请考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报考。本   科一批、本科二批:由于今年我校把原普通收费本科二批专业全部按本科一批录取,2016 年及之前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文、理科录取分数不再具有主要参考价值。鉴于我校本科一批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增加的幅度较大,预计河南省文、理科过本科一批分数线的考生即可考虑报考我校,被录取的可能性较大。过本科二批分数线十分以上的考生即可考虑报考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二批录取专业。专科批:根据近年来录取情况,过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即可报考我校专科批次专业。   校园环境—优美、宜人   河南工业大学占地总面积2855亩,建筑总面积93万平方米。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和中原路校区。嵩山路和中原路老校区历史久远,校园内梧桐苍翠、树木繁盛;莲花街新校区的公共教学区建有庄重典雅、风格独特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实验实训大楼;中央区广场宏大,莲湖波光荡漾,图书馆倒影旖旎;理工、文科、艺术组团区基本实现一院一楼;学生生活区建有样式新颖、居住舒适的高、低层学生公寓,食堂干净整洁,饭菜品种多样,价格适中;体育运动区场地宽阔、设施齐全;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学设施—完善、先进   学校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实验教学中心、21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基础等一批基础实验室,以及食品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电子商务、证券与期货等专业实验室。配备有大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目前全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2亿元。   学校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拥有河南高校第一个万兆校园网,网络接入总带宽达21.3G,实现了无线网全覆盖、信息门户集成和大数据综合利用,网络应用系统涵盖了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学校图书馆早在1992年被原商业部批准为“全国粮油学科文献情报中心”。目前总建筑面积达5.06万平方米,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289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04万种,中外文纸质现刊2583种,SCI、EI、IEL、Elsevier、SpringerLink、EBSCO、CNKI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国学位论文等中外文数据库98个,其中中文数据库68个,外文数据库30个,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2个专题特色数据库。图书馆拥有与教育科研网、中国联通相连接的校园网络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读者在校内外均可方便快捷地查阅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服务设施、服务理念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现代化应用程度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师资力量—充裕、雄厚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15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900多人。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1 人,中原学者2人,省级特聘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5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汇聚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等省级及以上学术带头人58人,河南省教育厅学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厅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42人。还聘请了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讲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奥运会田径裁判,以及在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任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的一大批专家教授,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学校具有教师(实验)系列职称自主评审权。   学科特色—突出、鲜明   学校现有21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6个双学位专业,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国家粮食安全(产后)博士人才培养项目,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7个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拥有1个“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省级特色学科群,17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   学科专业分布在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法学、文学、医学等8个学科门类。建有国内最为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在我国食品领域具有很强的特色和优势;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进站博士后人员23名。学校在超硬材料、磨料磨具等专业领域也具有较强的办学特色并逐渐形成优势。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为办好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多元、创新   河南工业大学以“明德、求是、拓新、笃行”为校训,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较强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或行业精英。   学校本科教学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考试方式、教学管理机制等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上,坚持适应性、标准化、特色化、先进性、重素质、强实践等原则。具体操作上,鼓励学生跨学科门类、跨专业、跨学院选课,落实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工大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专业和课程建设的“优培工程”,继续推进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分级教学改革。   学习年限上实行弹性学分制,本科标准学制4或5年、专科标准学制2年或3年。本科生在校学习最长年限为所在专业标准学制加3年(含休学),专科生加2年(含休学)。本科生提前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学校提供第二学位专业的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可申请第二专业学习,课程全部通过者,可获得第二专业学位证书。目前共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六个专业开设有第二学位。我校为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就业创业—势好、喜人   河南工业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始终坚持“明确一个目标,依托两个优势,坚持三个结合,加强四项建设,推行五项举措,抓住六个重点”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多年来,我校毕业生以“实干精神强、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也不断提高。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一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连续多次荣获“河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为全国就业50强高校。近年来,分别荣获“河南十大领军高校”、“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等称号。学校是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了校院两级共5000平方米的创业园,配套电力、宽带接入,供大学生创业者免费使用。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表彰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并对优秀创业项目进行扶持。学校十分注重对创业项目的指导,经常举办各类创业讲座,并组建了由企业家、天使投资人等业界人士组成的创新创业导师团,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目前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多达200余个,当前我校在校大学生注册的公司、店铺近60家。有多名创业者被连续评为团中央大学生创业英雄一百强、河南省大中专学校就业创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们用青春谱写着华丽篇章,用不懈的奋斗成就着自己的梦想。   科研学术—卓著、丰盈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形成覆盖整个粮油食品学科领域以及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经济学、超硬材料等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特色的科学研究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90项,承担省部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6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2项;主持、参加制定、修订和颁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196项,其中主持并获得国家标准贡献奖一等奖2项,为全国粮食行业夺得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最高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1812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1968篇;出版学术著作408部。学校作为第二主持人单位联合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计划”,进入国家高端创新体系。获批河南省高校创新型智库“河南产业发展研究院”,全省共6家。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文献列为固定收录刊源,是全国粮食行业权威学术期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河南省特色期刊,多次获评河南省一级期刊,多次入选RCCSE准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年,《粮油科技(英文版)》《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功申报并出版,提升了我国在粮油食品科技领域的国际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学校拥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河南省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食光电探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油仓储建筑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油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中心等32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物流研究中心、粮食经济研究中心是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有河南省高校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2个地厅级科技平台;有各类校级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近百个。成立了河南省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学校作为股东高校之一发起组建了河南省大学科技园,与社会共建了“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学校还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54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   社会服务—专业、精准   河南工业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在粮食储运、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仓储建设、粮食机械、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并转化利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全国约 70% 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 50% 的植物油加工企业、 90% 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我校研发的技术。学校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为构建中国现代粮食流通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我国粮食行业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投资 337 亿元的国家储备及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采用我校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该项目 1/3 工程设计任务,使我国粮食储藏工程与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学校服务于磨料磨具及超硬材料行业,也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校园文化—浓郁、根深   60余年来,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形成了“博学奉献”的教风;广大学生修身自律,勤奋学习,形成了“勤奋诚信”的学风;学校践行育人为本的理念,把教风和学风建设贯穿于本科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形成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河工大精神。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面广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在人文教育课程、各级科技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数量众多(校级46个,院级116个)、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中,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连续9届18年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总分排名一直保持全国高校前列。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00项,省部级奖项1000余项。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等荣誉称号。在 “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中国大学生百炼之星”、团中央“优秀网络文化产品项目”等活动中,我校各奖次获奖数量及获奖总数位居全省首列。   开放办学—多样、共赢   河南工业大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班戈大学)、英国瑞丁大学、台湾地区中原大学通过引进合作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联网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合作双方互派教师、互认学分,教学资源全面共享。本科生在达到合作大学的学业及其他要求,可在二年后到对方大学学习,达到毕业要求后可同时获得我校和对方大学的学位。   学校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合作办学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造价、食品营养与检测、会计、证券与期货、汽车营销与服务、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等专科专业,实质性引进对方核心教育资源,在国内学习,对方承认学分,毕业获得河南工业大学专科毕业证书。鼓励符合条件的专科学生通过学分转移等形式,出国继续深造。   学校与30多所境外知名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并保持着紧密的教育、科研合作关系。我校在校生可通过校际交流项目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德国、波兰、韩国、台湾等20多所境外高校学习、交流。学校是招收来华留学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现已培养来自美国、加拿大、埃及等20多个国家的600余名留学生。   学校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和交流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援外任务承担单位。截止2017年底,我校的援外培训已开展28期,培训来自96个国家的710余名政府和技术官员。

你好,请问您知道食品方面的核心期刊哪个比较好发吗?我是做软科学的。谢谢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北大核心期刊,可以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