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如何开展幼儿音乐教学论文

2023-02-15 23: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如何开展幼儿音乐教学论文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玩中学习音乐是很快乐的。在幼儿期就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对其一生的良好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小班音乐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小班音乐教育》

摘要:音乐能使孩子享受到喜悦、快乐,能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合理的选材,游戏化的情景,良好的师幼互动,培养创新的意识,能使小班孩子学习音乐得到更多体验。

关键词:小班音乐;选材;游戏;互动;想象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67-02

音乐是人类从事审美活动的一种对象,它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并且还具有独特的教育功效。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使孩子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孩子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并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期就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对其一生的良好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引导小班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小班孩子更好地接受音乐、享受音乐,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性情和品格的教育目的?

一、选材上突出情趣,做到浅显,让孩子易于表现

音乐活动符合孩子思维具体形象、富与想象、活泼好动的特点,能使孩子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差,他们对一切有趣的、好玩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于一些枯燥,乏味的东西就会索然无味,因此,在选材时注意选择一些有趣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容易为孩子理解并接受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孩子才会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使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如,我看到小班孩子喜爱在娃娃家给娃娃洗澡,陪娃娃睡觉,有照顾娃娃的丰富经验,也能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与娃娃交流。为了回应孩子的需要、兴趣和实在的生活,我选择了《洗白白》和《月光》两首富含生活意义的传统童谣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关注音乐对孩子需要和孩子生活的回归,巧妙地将孩子“洗澡、睡觉”等生活情节作为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背景,孩子与教师在各种以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为媒介的交往中,用表达性语言(动作、表情、语言、体态等)表现童谣的节奏,表达对音乐的体验。我让孩子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参与活动:给自己洗澡、给同伴洗澡、给布娃娃洗澡、哄布娃娃睡觉,从而帮助孩子把原始的生活经验提升为音乐审美经验。这种音乐教学渗透了幼儿与自己的生活、与音乐文本的对话精神,表达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生活的价值。

二、从游戏入手,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能,培养内在的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孩子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他们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应有目的地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游戏环境,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小班孩子期待“像成人一样活动”,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而孩子动作的发展优于言语的发展,让孩子听着音乐用动作游戏来表达情感,要比让他们坐着安静倾听音乐或用歌声来表达要效果好得多,所以,不管是歌唱活动还是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在乐曲声中把作品化为一个个简单有趣的小故事,规则简单甚至没有规则的情景性游戏。通过反复的游戏,让孩子反复感受作品,从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从而产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这种游戏可以是音乐作品的完整再现,也可以让孩子担任其中的一角色或重点段落。如《小老鼠上台灯》这首歌曲中,孩子自始至终扮演小老鼠;《这是小兵》这首歌曲中,先让孩子模仿大炮、喇叭、手枪、铜鼓发出的声音的节奏,老师则可以唱“这是小兵的喇叭”,以接唱的形式来开展游戏。还有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也是如此。这样尽管孩子还没有学会歌曲,但在参与的过程中孩子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熟悉了作品,对音乐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歌唱教学的目标也得到较好地落实。

三、师幼互动中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和孩子交往应该少一些成人世界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和刻板印象,要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往,这样会较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老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放下老师的姿态,融入孩子。小班孩子对成人的依赖性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使音乐教学更富真实性,作品更具感染力。如,在音乐游戏《找小猫》中,我是猫妈妈,和我的一群小猫咪快乐地捉迷藏;在歌表演《大树妈妈》中,我是大树妈妈,呵护着一群可爱的小鸡宝宝,在互动中孩子们特别的快乐,真正享受了这快乐的音乐活动,并意犹未尽。

四、发挥想象,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顾着技能技巧的练习,还要考虑让孩子去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含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抛弃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模仿还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要较快地跨越这一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孩子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用作画的形式表现来高低音时,有的孩子画了雷公公表示音高,画一条吐泡泡的小鱼表示低音;有的孩子画敲打的锤子说声音高,画一棵小树说声音低……面对这些稚拙的创造,我给予了肯定、表扬和鼓励,还引导孩子们当众表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为孩子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发展到为图片故事配音乐、创作乐曲、编动作等,鼓励孩子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如我引导孩子用不同音色的乐器为熟悉的音乐《找小猫》配音,来表现猫妈妈和小猫的不同特征和情绪。只有让孩子按自己的条件、方式、意愿去做,他们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尽管孩子的表现还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孩子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在小班音乐教育活动中,只要我们做到内容的趣味性,活动的情境性,形式的灵活性,目标的简易性,就能为孩子学习音乐减轻压力和难度,让孩子在音乐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谈亦文.“洗白白”(小班)教学实录与点评[J].幼儿教育,2007,(05):20-2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小班音乐教育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论文

  罗杰·诺斯说:“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幼儿从小就会有对音乐学习的潜力,正如幼儿每当听到节奏欢快,活泼或者节奏舒缓,优美的歌曲时,幼儿会不由自主的动起来,头、手、脚、会跟着节奏慢慢摇动。听到类似进行曲一样的歌曲,幼儿也会学习解放军叔叔一样抬头挺胸,敬礼正步往前大步走起来。当幼儿发现一些会唱歌的玩具时,好奇心会让幼儿拿起玩具放在耳边,安静把曲子听完。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偶然听到曾经学习过的歌曲时,幼儿会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但是他们的兴趣是短暂的,并不持久,一旦有新鲜事物,他们马上又会转移目标。那么,教师在发现幼儿在对音乐感兴趣的时候,应放下手头工作及时给与帮助,让幼儿了解音乐接触音乐。在幼儿一天的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适时的插入一些适当的音乐,让幼儿更轻松地接触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在这里小编想到了M3智立方精心与儿童游戏与学习的研究,旗下产品m3 games打造了一系列的体感式儿童娱乐游戏机——Moving Music移动音乐,这类游戏机不仅仅给孩子带来的是欢乐,更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培养对音乐兴趣的学习,一直来倍受欢迎!
  
  (一)应选择合适的题材来丰富活动的内容
  
  进行音乐活动时不能违背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应要细心正确的研究选用教材,挖掘有用的材料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儿童的音乐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在幼儿有一定得音乐能力后再结合和教材的技能和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教育内涵。我们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去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合理的安排和计划,不但孩子能一步一步的接受新知识,而且教育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小班教学中可以教授“小兔乖乖”、“数鸭子”等歌词形象、口语化强的歌曲。
  
  (二)音乐教育活动形式要多样化
  
  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应特别要注意要让孩子在玩中学习,让孩子快乐的学。硬塞的知识孩子会排斥,没兴趣。然而我们可以把歌曲、歌舞表演、律动等等带入日常教学中,加入基本的技能训练与唱、玩、敲、动相结合,带领幼儿加入音乐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教师适时的教育让幼儿愉悦的学习。音乐活动不但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积累音乐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养成欣赏音乐的好习惯,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如:在欣赏音乐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拍拍手,点点头,耸耸肩来表达音乐的情感色彩,在孩子们心里播撒兴趣的种子。打击乐是培养幼儿的音乐直觉,增进音阶和节拍的提高,可以让幼儿边演唱边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孩子尝试丰富多彩的形式音乐活动,让幼儿加强参与的意识还可以更好的发现幼儿的音乐潜力。
  
  1.采用图片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幼儿对形象生动的事物感性强,那么利用图片教学会使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好,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幼儿也就会很快进入情境里。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时,我们精心的设计了课程,在活动开始的部分,先出示动物狂欢的图片: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那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有兔子、猴子、山羊、长颈鹿、孔雀等等,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跟随进入到情景中。
  
  2.加强音乐活动内容的故事性
  
  在进行音乐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内容自己编造故事进入课程,让活动的过程具有情节化,能创设很好的活动趣味性。如,在进行中班音乐欣赏《赶花会》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大量的花卉图片,然后再播放音乐,这时教师就可以以故事进入:在一座高高的山脚下,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子,今天鸭妈妈要带着他的宝宝们要去赶花会,他们游过一条小河,瞧!那有美丽的一串红,漂亮的玫瑰花,我们也跟着鸭妈妈一起去凑个热闹吧。这样有感情的描述,幼儿会愉悦轻松进入角色,为音乐活动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3.音乐活动中融入表演游戏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把表演游戏加入到音乐教育中就增加了课堂的情趣,还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歌曲《蚂蚁搬豆》时,让幼儿戴上蚂蚁头饰在洞口旁,伴着优美的歌曲旋律进行自由的情景表演,当小蚂蚁们回到洞口找好朋友抬着豆豆一起走时,孩子们兴趣会更高,从中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大,一个人力量小。活动会很有意义,幼儿的情绪很饱满高涨。
  
  4.教师和幼儿互动来营造活跃的氛围
  
  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创新的能力,让幼儿拥有轻松的学习环境,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和个性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观的能动性也可以得到发挥。在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也融入到孩子们中,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让幼儿感觉到亲人般的体贴,朋友般的温暖,建立一个轻松,愉悦,互动的学习氛围。例如:活动时让幼儿小鸭,老师当鸭妈妈,鸭妈妈一直陪伴在鸭宝宝的身边,和鸭宝宝一起唱歌,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幼儿的兴趣就很快被调动起来,而且不会和老师有隔阂,更愿意和老师亲近。

如何在音乐中培养幼儿的能力 毕业论文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学科,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能给人以美感,并能激发人去积极地 创造美和表现美,而美感必须在感受中获得,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控制力较差,对生活缺乏经 验,对音乐的理解更是没有经验,因此从一般情况看,让幼儿长时间、 积极主动去听一首乐曲是 非常困难的。 幼儿的音乐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是幼儿教育总目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幼儿教育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素 质和能力呢?下面是我近几年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教育 小班幼儿刚入园,生活和音乐经验极少。 在教学中,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首先,我让幼儿去 寻找生活中各种声音,长的,短的,粗的,细的,让幼儿来模访,使他们明白节奏的概念,知道生 活中的节奏是千变万化的。接着,我还将歌曲、舞蹈的节奏用图表表示出来,同时教会他们学 习看图表,让幼儿敲击身体的各部位 ,或者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相同的节奏,例如,在做律动 《拍手点头》 时,我让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我们除了用手和头来做这个律动外,还可以用身体 的哪个部位或者什么模仿动作来代替先前的动作呢?并让每个孩子都来试一下,要求和别人做 的不同,结果有的孩子拍头,有的拍脸,有的梳头、穿衣,还有的孩子拍屁股等。有一幼儿提议 用小碗和小勺来敲打,结果,效果也挺好。孩子们通过各种尝试,玩的可开心了,下课的时候, 孩子们还嚷着“再来!再来!” 到了中、大班,我的要求逐渐提高,在进行整体教学法教打击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幼儿看指 挥分两组、 三组、 五组来演奏,并配上乐器演奏,幼儿由于有了基础,所以很快的就能掌握一首 新曲子的节奏了。

中职幼儿音乐教学问题及对策论文

中职幼儿音乐教学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 幼师作为音乐教育的启蒙者和实践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自身的音乐素养也对幼儿音乐教育有决定性影响。现阶段中职学校对幼师的音乐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加强中职学校对幼师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其综合素质,使之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显得极为必要。

关键词: 中职教育;幼师;音乐;问题;改革

音乐是一项艺术,它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生活的一种方式。音乐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音乐对于幼儿的素质培养以及艺术天分的启发的重要作用。音乐对幼儿的特殊作用促使中职教育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现有的教育必须和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接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但是目前的中职幼师音乐教育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教学效果也很难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了问题之后,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1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教课以老师为主,教学呆滞

从我国目前的教学方式来看,音乐课堂教学还是以讲授为主,老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也只知道一味地死记硬背,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形式过于呆板,没有创新,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锐减。并且,单一的教学体系还让老师不能考量到每个学生学习的具体需求,“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也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音乐教育是特别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门课程,如果达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那么整个教学就会显得呆滞而无趣,使得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1.2孩子基础知识薄弱,失去学习兴趣

不同于专业的音乐教育和高等院校的音乐培养,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的音乐基础往往比较薄弱,而老师授课也没有注意区分学生音乐底子的差异而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大部分音乐基础弱的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了原有的乐趣和动力。音乐技能的缺乏也使得他们对音乐概念和文化感到十分陌生和难以理解,这严重制约了他们音乐素养的提高,也就使得他们弹奏的曲目显得十分机械而呆板,不懂灵活变通。其实音乐入门教育类似于语言行为教育,要从基础开始,尊重孩子学习规律,构建完整的教学计划,才能寓教于乐。

1.3学习和实践严重脱节

除了上述提到的由于教材的滞后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严重滞后于实际的需求之外,大部分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没有设置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特别是幼师专业的学生,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教授方法适不适合幼儿教育。并且,现行的教育考核主要实行分数制,由分数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于实操性较强的幼儿教育专业并不适用,学会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不在考核的范围之内,也会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于此模块产生懈怠,从而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1.4教学内容缺少专业特色

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设置配套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但是,中职学校对幼儿教育学专业学生的音乐课程的设置,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等等设置与其它的专业设置差别并不大,并没有设置与幼师专业相关的课程,例如教会学生如何编排儿童舞蹈、教会学生基本的儿童歌曲,还有基本的弹唱能力等,而这些都是属于幼儿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必备的技能和教学素养。试想,如果一个幼师只会一些基础的通俗音乐,而不会根据幼儿本身的特质教他们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的音乐,给与他们音乐上的启发,那又怎么能算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育者呢?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通常都很强,所以要让幼儿学得好,就要从幼师这个源头出发,在培养他们的过程多添加一些符合专业特色的课程,以幼儿的音乐教育为主。

1.5考核机制单一

除了上述提到的由于教材的滞后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严重滞后于实际的需求之外,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并没有设置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并且,现行的教育考核主要实行分数制,由分数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于实操性较强的幼儿学教育也许并不适用,学会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不在考核的范围之内,也会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于此模块产生懈怠,也并不能很好地检测中职音乐教育的教育效果,从而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2解决中职幼师专业学生音乐教育问题的关键

2.1教材改革,因材施教

现行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材教学内容都比较滞后,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生源的质量,学校应该组织一批有能力、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进行教材的编撰和修订,积极适应新教育改革的.需求,结合幼师专业学生音乐教学的实际需求,编纂出一批具有“本土化”“特色化”“创新性”“融合性”的音乐教学教材。

2.2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音乐教学具有特殊性,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要学会听、说、读、写、唱,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技能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生动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就要求学校有统一协调的音乐配套设施,比如给学生上钢琴课的时候,学校有相应配套的琴房,学生可以在自弹自唱的环境中领悟老师教学的精髓;再比如,教学生学习关于自然的歌曲的时候,不妨将学生带到户外,聆听风儿、鸟儿、溪水的声音,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比较好的,轻松的环境,那么再等他们走上教学岗位的时候,就能结合自己以前的经历和经验,给幼儿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有助于幼儿的教学。

2.3提升教师的素养

中国历来有为人师表之说。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个好的老师,一个能够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他必然是有着良好的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但是,可以发现,现在的中职音乐教育教学的老师的教学质量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不够,上课只求完事,态度不够端正。所以作为一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音乐教师来说,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要不断给自己“充电”,能够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此外,还要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因为老师教书育人,教书重要,育人更加重要,尤其是培育的是幼儿的老师,学会为人师表。

2.4改革教学方式

音乐的学习是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所以在教学方式上,音乐老师就要勇于打破传统,改变死板教授的方式,敢于创新。在幼师音乐教育中不能只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会他们由不懂到懂再到真正的理解。但是对于幼儿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只理解还是不够的,还要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践中,要有知道怎么教学的能力。所以在中职教育中,还要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在教学的课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当学生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老师就可以答疑解惑,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也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2.5完善学生考核机制

在上文中已经谈到,现行的考核主要是以分数论英雄。但是音乐专业的学习是一个实操性较强的一个学习专业,因此考核的方式应该比较多元化。并且,就算一个学生最终拿到了很高的考核分数,但是他并不会教幼儿进行良好的音乐学习,那这样的教育是算作成功还是失败呢?如果学校采取了适当并且正确的教学评价方法,那么,就不仅能够及时考核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还能增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并不是只靠考核的分数评价学生的能力,还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对音乐的体验、理解和拓展的能力等。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并且关键的。

3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而音乐,作为幼儿最敏感、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程,在幼儿的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教育不仅关系着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幼儿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所以,中职音乐教学幼儿教育既要培养学生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及思维的想象力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培育符合现代幼儿教育的师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峰.浅谈音乐艺术实践对钢琴教学的作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

[2]李勇帆.现代教育技术概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3]付葳葳.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天津教育,2005,(8).

[4]李丽.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音乐系,20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