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副主编

2023-02-15 22: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副主编

副主编终审后,还有有主编终审,因为主编终审不在投稿系统里面,所以你看不到这个环节。其实你那个副主编终审完后一直在等主编终审意见,一般来说副主编终审后一直没得消息,就基本能录用了。根据我投稿的经历,从投稿到录用历时一般在4到6个月。

李大勇的成就荣誉

荣誉称号及获奖1、2003年度山东科技大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2003年度第六届泰安市优秀青年科技奖3、2005年度山东科技大学“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4、200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9位5、2010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位主要学术论文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EI检索27篇,SCI检索10篇,中文论文总引用率520余次。主要论文:1、李大勇, 张雨坤, 冯凌云, 郭彦雪. Response of skirted suction caissons to monotonic lateral loading in saturated medium sand.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收录)2、李大勇, 曹立雪, 高盟, 刘炜炜. 水平荷载作用下裙式吸力基础的承载性能研究. 海洋工程,2013年第1期3、李大勇, 张雨坤, 高玉峰, 宋言江. 中粗砂中吸力锚的负压沉贯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2012.124、Y.F. GAO; F. ZHANG; G.H. LEI; D.Y. Li(李大勇) An extended limit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slope stability. Géotechnique. 20125、Yufeng Gao(高玉峰),Yongxin Wu, Dayong Li(李大勇). An improved approximation for the spectral representation method in the simulation of spatially varying ground motions. Probabilistic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12,29(1):7-15 (SCI收录)6、Wu Yongxin, Gao Yufeng(高玉峰), Li Dayong(李大勇). Simulation of spatially correlated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for engineering purpose[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1,10(2):163-173(SCI、EI收录)7、李大勇, 曹立雪, 李健.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施工中渗漏影响的数值分析. 地下空间工程学报. 8(1):111-1158、李大勇, 张雨坤. 工程问题中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与理解. 力学与实践. 录用9、李大勇, 王梅, 刘小丽. 离岸裙式吸力基础在砂土地基中沉贯性研究[J]. 海洋工程, 1(29): 111-115;14810、李大勇, 王渭明. 岩土工程本科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1、李大勇副主编. 土力学.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12、王晖,李大勇,张学臣. 拔桩施工工法的工程应用. 建筑技术, 42(3):214-21613、Li Dayong, Wang Hui. Investigation into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Technique for a Cross Passage in Metro. ASCE GeoShanghai 201014、李大勇,龚晓南. 深基坑邻近柔性接口地下管线的形状分析. 土木工程学报. 2003,36(2):77~8015、李大勇,吕爱钟. 内撑式基坑工程周围地下管线的性状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4):682-68716、李大勇,吕爱钟,张庆贺. 南京地铁旁通道冻结测试分析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2):334-33817、李大勇,张土乔,龚晓南. 深基坑开挖引起临近地下管线的位移分析. 工业建筑. 1999,29(11):36~4118、李大勇,龚晓南,张土乔. 软土地基深基坑周围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的数值模拟. 岩土工程学报. 2001,23(6):736~740 被引用99次19、李大勇,陈福全,王晖. 盾构掘进中深层土体变形实测分析与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4540-154420、李大勇,王晖,武亚军. 盾构掘进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7:1061-106321、李大勇. 国外土力学本科教学探讨-以挪威科技大学为例. 力学与实践.2010.5:99-10122、李德胜,李大勇. 盾构机下穿桩基施工对单桩承载力影响的数值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 2009,17(2 ):284-288研究生培养已毕业研究生 硕士论文题目 毕业时间 工作单位1、刘丽,《盾构掘进过程中邻近基桩反应分析研究》,2006年,莱钢建筑设计院2、潘军刚,《隧道近接施工引起邻近既有桩基的内力和变形研究》,2007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基建科3、李德胜,《盾构隧道近接施工对邻近既有桩基的影响研究》,2008年,蓬莱市安监局4、范德伟,《盾构掘进对临近地下管线的影响分析》,2008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5、张学臣,《地铁联络通道水平冻结土体冻胀和温度场的研究》,2008年,美国舒布洛克集团江苏优凝舒布洛克公司6、王梅,《层状地基中离岸风电裙式吸力基础水平承载力研究》,2009年,同济大学岩土工程博士研究生7、李健,《地铁联络通道水平冻结土体热固耦合研究》,2009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8、刘小丽,《海上风电裙式吸力锚基础沉贯及渗流规律研究》,2011年,徐州江苏省岩土工程公司9、宋言江,《裙式吸力桶形基础水平单调加载模型试验》,2012年,南京江苏省岩土工程公司10、曹立雪,《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裙式吸力桶形基础承载机理》,2012年,北京市地质矿产勘察开发总公司

谭学军的论文及专著

1.主要论文(1) Evaluation of TTC-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Activity and OUR Tests for Heavy Metal Inhibi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May 16-18, 2008, Shanghai, China(2) Application of Enhanced Coagulation Aided by UF Membrane for Car Wash Wastewater Treatment.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May 16-18, 2008, Shanghai, China(3) Variation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ctivated Sludge in SBR System. 4th SBR Conference, April 7~10, 2008, Rome, Italy(4) Comparison of Performance of SBR Systems between Normal and Low Temperatures. 4th SBR Conference, April 7~10, 2008, Rome, Italy(5) Reuse of Carwash Wastewater with Hollow Fiber Membrane Aided by Enhanced Coagulation and Activated Carbon Treatment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56(12): 111~118(6) INT-ETS Activity Assay of Activated Sludge for SBR System Control. Proceedings of IWA 5th World Water Congress. September 10-14, 2006, Beijing, China(7)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 Inhibi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by TTC and INT-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Activity Test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52(8): 231~239(8) Evaluation of INT-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Activity and OUR Tests for Heavy Metal Inhibi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Future of Urban Wastewater Systems-Decentrilisation and Reuse (IWA), May 18-20, 2005, Xi’an, China(9) 低温SBR法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8):1094~1100(1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原理与数学模型.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2):157~165(11) 用INT-ETS活性表征污泥生物活性的可行性研究. 净水技术,2008,27(3):39~43(12) 地下污水处理厂优势分析与前景展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8):1313~1319(13) SBR工艺系统中的污泥TTC-ETS活性变化.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41~45(14) OUR和INT-ETS表征污泥活性的比较.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7):43~46(15) 用TTC-ETS活性表征污泥生物活性的可行性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5):566~571(16) 有机物降解和硝化过程中污泥摄氧速率的变化.中国环境科学,2007,27(4):524~528(17) 小型污水回用系统的优化运行.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5(23):530~532(18) 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问题探讨.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已录用)(19) 用TTC与INT-电子传递体系活性表征重金属对污泥活性的影响.环境科学,2005,26(1):56~62(20) 我国城市污水污泥的特性与处置现状.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3):21~24(EI收录)(21) 污泥电子传递体系(ETS)活性测定中萃取剂的选择.环境科学学报,2004,24(3):413~418(22) 内源呼吸脱氢酶活性测定中萃取剂的选择.中国给水排水,2004,20(7):96~98(23) 人工湿地处理农业径流中的阿特拉津研究进展.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3):324~327(24) 混凝/砂滤结合GAC/UF法处理洗车废水的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84~872.主要专著(1) 污水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副主编(2) 污水处理厂改扩建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参编(3) 城市污水的资源再生及热能回收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4月.负责编写第3篇

许江的简历

1960年9月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共党员,重庆大学矿业学科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1978-1982年在重庆大学矿山工程物理专业读本科,1982-1985年在重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读硕士研究生,1988-1992年在重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85年毕业留校参加工作至今,1996年破格晋升为矿业学科教授,现任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安全技术与工程系主任、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等职。同时还兼任第五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地质矿业协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地质灾害安全评估专家组成员等职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