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山西林业科技论文怎么投版

2023-02-15 20: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山西林业科技论文怎么投版

找跟林业有关的期刊,就可以发表;主要是准备好自己的论文,才是第一步;发表的细节什么的跟期刊编辑部沟通就行。
浅析林业育苗技术
摘要:林业育苗是林业产业发展的根本,林业育苗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林木的成活率,只有好的育苗技术搭配好的林业管理才能够保证育苗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林业产业逐渐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性任务,要不断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建设步伐,就需要有良好的林业育苗技术作为根本的基础保障;接下来就分享一篇来自top期刊论文网林业论文栏目的范文。
1.林业育苗的现状
多年来,我国林业方面的育苗技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常使用塑料袋、蜂窝纸、辣椒管等装填粘土,这些方式普遍存在苗木根系纤弱和卷根、稀根、偏根等问题,是我国在林业育苗技术上的缺陷,这也是我国人工原料林普遍低产的重大原因。通过育苗容器的发展以及在苗期的管理使得林业育苗得到了新的发展。
2.林业育苗容器技术
人们普遍认为容器育苗造林因为容器可以完整地保护根系,应当有很好的造林效果,但长时期以来并没有认识到容器苗在培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低劣根系问题。采用根系不正常的苗木营造的林分,是没有前途的林分。科学的育苗容器技术改善了传统的育苗技术和方法,使育苗成活率达到新高。
2.1容器育苗的根本和发展趋势
传统上,在林业育苗中人们认为采用各种容器育苗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但是,容器育苗更根本的理念是培育平衡根系、空气切根(形成根愈伤组织)、繁殖材料幼化等。现在大多数种类的育苗容器已经淘汰,单体、易穿透、易分解、不回收的容器已成为主流。各国大规模使用的只剩下几种,从技术角度考虑,以法国的Fertiss无纺布容器最为先进。最新出现的压缩饼圆型容器也正日渐推广。这种容器在制作时已在基质中加入了缓释全肥,经干燥、压缩后,体积很小(类似压缩毛巾),所以非常便于远距离运输和销售。
2.2容器育苗技术操作技把关
①做好容器摆放苗床,整齐地排放容器,以便管理;②保证基质装满容器,保证基质湿润,基质要采用肥沃的森林土;③保证苗木不失水,在装填苗木的过程中,要假植好苗木,始终要保持苗木根系湿润;④保证苗木根系舒展、不窝根,保证苗木根系不外露,剪掉苗木太长的根系;⑤及时供水,容器装填好后,要有水源保证,要及时浇水以保证苗木不缺水,保证苗木湿润。通过在实践中把好以上几关,做好以上苗期的及时正确的管理,那么就会最大程度的保护好育苗的根系,提高育苗的成活率,使我国改变林业育苗方面的不足,林业育苗技术得到了有效改善。
2.3科学的育苗容器技术
无纺布育苗容器作为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其基本特点是使用轻基质和无纺布材料,用机器制作透底容器,机器自动完成焊接布缝、装填基质和切段成型,用于扦插、下种或移栽组培苗。容器成型机有一个大料斗,供进基质之用;有一个成型筒,筒内是推进螺杆,筒外卷有无纺布,其上有一只电烙铁块,成型筒端部有一个斜形开口,无纺布被螺杆送料应力拉动过程中被自动折边重合,烙铁块同时予以粘合。无纺布卷挂在成型筒下部。被填料、粘合、成型后的容器在被从机内推出时,由数控电子部件控制,用一个气动无齿锯片按设定长度将其切段,并被堆放在出口台面上,这时工人即可捡拾装箱。可以做成不同口径的进料筒,从而生产不同口径的容器,用于不同植物的育苗。调节控制器上的参数,可获得不同的切段长度。通常,体外的根系应当通过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停水,空气自然切除(干枯),并形成愈伤组织。相同道理,如果苗木已经育成而无法造林,则可使苗木保持在临界萎蔫状态,防止苗木疯长。在新的育苗理念中,这种愈伤组织是非常重要的。采用上述机器制作无纺布容器,一定要以有机质为育苗基质,而且不能掺加粘土。制备这种基质的原料可以是任何有机质。如果说无纺布是理想的穿透材料,成型机是理想的制作设备,那么基质是最为关键的。轻型基质,不仅轻,便于上山造林,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粗壮根系。
2.4科学的苗木质量评价标准
对苗木进行质量评价,可以有效的反映育苗的理念。以往人们只依照苗的大小、粗细及根系来评价,但是,同样的标准下,苗却有可能是老化的苗木。因此,要完善苗木的评价标准,根据先进国家的育苗理念形成的评价标准,对无法从苗木外观上断定苗木质量的一些标准进行了加强,如扦插苗是否具备空气切根后形成的愈伤组织、根系是否平衡、是否经过充分的幼化处理等。在传统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些评价标准,那么对苗木的质量评价也就更加的科学合理。
3.落实育苗技术,抓好苗期管理
在确定了容器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在育苗过程中的苗期管理则能有效的将技术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做好种子贮藏及处理、整地和施肥、作床、土壤消毒、播种等育苗的前期工作,保障育苗的基本条件。在苗木出土前,要保证苗床湿润,等苗木出土达到30%左右时要及时采用退菌特、多菌灵等农药500倍液及时防治苗木病害。此后,每隔1星期左右要喷洒一次消毒液,防治苗木病害。中耕除草应根据土壤板结情况而定,一般待幼苗长出真叶前后开始,以后每隔30天左右松土除草1次。苗木出齐后1个月左右开始间苗,间密稀留,间掉生长势弱的苗木,一般保留400~500株/平方米壮苗,留苗量15~18万株/666.7平方米。对新育苗,应每年追肥3~4次,第一次在苗木出齐后的30天左右进行,以氮肥、磷肥为主,尿素10~12kg/666.7m2,以后每隔10~15天追施1次。追肥方法以沟施法为主。留床苗的追肥时间,应在开始生长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的追肥时间,以生长初期和速生期的前半期为主。苗木出圃宜在苗木落叶至土壤封冻前或翌春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出圃。起苗前应浇透水,起苗时保证苗木不受伤,主、侧根系完好。临时假植,应在背阴干燥处挖假植沟,将苗木根部埋入湿土中进行假植;越冬假植,将苗木全部埋入湿沙中,及时检查温湿度,防止霉烂。外运苗木每50株一捆,根部蘸泥浆,并进行包装,苗捆应挂标签,注明品种、等级和数量。远途运输应遮盖帆布,中途洒水保湿。
对于任何害虫的防治,都要采取多种措施的综合防治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综合防治方法不是化学防治与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的简单拼凑,要根据虫害程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权衡利弊进行运用。化学防治方面在蛴螬幼虫期有两个最佳防治期:一个是4月底5月初,幼虫经过一个冬季的越冬休眠,此时幼虫刚刚上升活动,抵抗力弱易杀死;另一个是7月底、8月初,此时蛴螬刚刚孵化出,为害轻,也易杀死。防治时,用50%辛硫磷200
倍液或“3911”乳油500~800倍液在苗床上用粗木棍扎洞灌根,扎洞时应在不同播幅扎2~3个洞,扎成“品”字型。
灌注后,再覆土盖住,以防苗根漏风;人工防治:采用深秋季节苗木出圃后人工挖掘捡拾,或7月底8月初雨后的清晨6~8点,由于蛴螬不耐水湿会自动爬出土面进行活动时进行人工捡拾;物理防治:在金龟子成虫的羽化高峰期可利用金龟子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也可在黑光灯周围喷洒胃毒性农药,以便杀死金龟子成虫,防治诱杀灯周围虫害加重。成虫盛期:可向苗木上喷洒75%辛硫磷或对硫磷等胃毒性毒药。
科学的育苗技术提高了林业育苗的效率,但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要把容器摆放在苗床上便于管理,要保证苗木不缺水、保持苗木的根系湿润,保证容器内基质的填满并保持湿润状态,基质采用较为肥沃的森林土等等需要注意的内容,选择了较好的育苗技术也要配合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苗木的根系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

一篇学术论文投稿的所有流程是怎样的

一篇学术论文投稿的所有流程是:

  第一:写论文

  第二:论文排版,由于论文投稿前,很多期刊都要求按照期刊规定论文模板格式对论文进行调整,以便审稿专家观看,所以需要去所投期刊官网上面去下载论文格式模板(一般期刊都会有提供word版本的格式模板),下载后,严格按照要求调整好格式。

  第三:登录所投期刊官网,然后去注册一个账号用于投稿

  第四:用账号登录期刊官网,进入投稿系统入口(一般期刊网上会有相应提示),按照投稿系统流程一步一步弄即可(最好是用IE浏览器来投稿,兼容性比较强)

  第五:上传稿件,一般投稿系统流程中的最后一步就是上次word版本的稿件,这个时候一定要再次看看被上传的word是否是自己论文的最终版,不要传错了

  第六:收到邮件回复,表示杂志社已经收到稿件,部分杂志社会同时要求交纳审稿费,并给出审稿费汇款地址,需要去邮局汇款审稿费(汇款时一定要写上文章编号)

  第七:等待录用即可。

 

  SCI源刊无疑是最权威的,这里要说明的是,已经没有SCI会议论文这个说法了,因为SCI数据库已经不再接受会议论文。只接受期刊论文。

  EI源刊也是属于比较权威的文章,但是EI源刊是允许有中文稿件存在的,如果是投国内的EI源刊,那么其录用难度与国外一般的SCI难度其实相当了。当然EI源刊中也有水刊,EI公司以前是每年更新一次EI目录,现在是每个月更新一次,所以现在如果投比较水的EI源刊,有一定风险。

  中文核心算是比较权威的国内期刊论文,现在是每3年更新一次。但是中文核心中,有些期刊可能既是中文核心,又是EI源刊,这种期刊一般录用难度都很大。

  

中国科技论文投稿流程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CN11-9150/N5,ISSN 1674-2850)为正式出版物,请确认您投稿的论文没有在其他刊物上发表或被录用。本刊目前只收录自然科学领域的中文论文,且不收取任何版面费用。
您可以通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和邮件两种方式进行投稿。
通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投稿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电子期刊的主要稿件来源为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发布的优秀科技论文。
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和流程进行投稿:
1. 注册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用户。
2. 下载投稿模板撰写论文。
3. 在线提交论文时,选择同意评审、同意发表。
4. 评审后的论文星级在3星以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编辑部会根据本刊的出刊方案,给符合录用要求的作者发送本刊的拟录稿通知。作者收到拟录稿通知后,需登录精品论文稿件交互平台(从本网站右上方登录框进入)进行回复和后续的稿件上传。
您也可以登录精品论文稿件交互平台,将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上已经发表并符合本刊录用要求的论文主动投稿到本刊编辑部。
邮件投稿
稿件要求:
1. 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稿件格式要求详见附件。
2. 本刊只刊登首次发表的论文。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所有作者应在《版权转让协议》上签名(手签)。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向本刊转让论文著作权中的汇编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印刷版和电子版(包括光盘版和网络版等)的复制权、发行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专有使用权等。
投稿程序:
1. 作者按照本刊的格式要求将论文手稿发送至本刊编辑部邮箱:,邮件主题标明“精品论文投稿”,邮件内注明投稿人姓名、联系电话。若投稿人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的注册用户,请告知注册邮箱;若投稿人首次投稿,请在邮件中注明作为后续登录精品稿件交互平台的邮箱账户名(如未告知,则默认以投稿邮箱作为登录账户名)。论文被本刊录用后,会为作者直接建立本网站的登录账号。
2. 编辑初审,5个工作日内回复投稿论文是否进入复审(专家评审)。
3. 通过初审的论文需全部作者签署版权转让协议。 
注:只接受第一作者来稿1篇/期,出刊方案见网站的通知公告。
注意:
1. 自投稿之日起90天内,若未收到退稿通知,则不得将投稿论文投往其他刊物。
2. 每篇论文均需要注明投稿作者和通信作者,可以由同一人担任。如果投稿作者是学生,则通信作者应为指导教师。
稿件流程:
1. 作者以word形式将论文手稿发送到编辑部邮箱后,作者会接到编辑部回复的稿件收到通知;
2. 稿件经初审合格后,作者会收到初审编辑发送的初审通过通知;作者发送所有作者手动签名的版权转让协议扫描件至编辑部邮箱;
3. 收到版权转让协议后,该学科卷组稿负责人会将投稿论文送专家评审,以确认论文星级;
4. 专家评定为三星以上的论文本刊会择优录用。拟录用论文的作者会收到编辑发送的复审通过通知,并向作者收集论文所有作者的常用邮箱(若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的注册用户,请告知注册邮箱);
5. 论文拟录用后,编辑部将为投稿作者建立精品稿件交互平台的登录账号,并向作者发送拟录稿通知,告知作者登录账号和密码(若为已注册用户,则采用原注册账号和密码);
6. 作者凭账号、密码登录精品稿件交互平台,回复论文同意刊发,并补充联系信息,同时,上传按照评审意见修改后的论文;
7. 作者积极配合完成论文稿件的两修、三校、终审及定稿工作;
8. 若专家评定星级为三星以下,则不予以录用,版权转让协议失效,且不退原稿,请自留底稿。来稿如涉及保密事项,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