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小时候定的漫画杂志叫什么

2023-02-15 17: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小时候定的漫画杂志叫什么

画书大王 中国动漫发展史-漫画连载杂志时代
[编辑本段]画王历史
再往后,不得不提及的就是那本《画书大王》(现在看来,这名字起的实在是很土气)的出现了。曾经看到有人写文章轻蔑地说,那时出现的《画书大王》是书商看准卖漫画大有钞票可赚而出版的盗版漫画刊物,实在是很可笑。毫不夸张地说,在国为看漫画而喜欢上漫画创作的人们来说,那时看到《画书大王》的感情就是"终于找到家了"。尽管这是本质量并不是很好的漫画杂志,尽管书中还有许多老龄儿童教育工作者们对娃娃的敦敦教导成分,但是它毕竟是中国国产漫画的启蒙刊物,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本土漫画。特别是以杂志养漫画,以漫画杂志的形式更是启动了中国漫画产业化的雏形。杂志社积极同书商联系,每期的漫画销售广告刺激了读者的购买欲,也使读者得以在杂志的引导下正确地购买漫画(与此同时,中国的游戏业也开始发展,而且也发展到了顶峰时期,完全不同于现在半死不活的冗亢窘迫的状态。所以说漫画和游戏的确是息息相关的两个世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半月刊的《画书大王》带动了整个中国漫画的发展,并且也使日本出版社看到了中国漫画市场的希望。同现在日本方面对于中国市场的不闻不问,那时的讲谈社同《画书大王》方面联系,希望能够达成合作,由日本方面直接提供稿件投资协助制作连载日本和中国本土的杂志。非常可惜的是,由于中国在出版政策方面的种种原因和国情问题,这个协议没有能够达成。
同一时期,随着《画书大王》的销量达到期高峰期的每期40万销量并开始老化,同类杂志开始大量出现。在诸多的盗版和垃圾杂志中,真正为中国漫画注入新鲜血液的只有两本杂志--《新漫画》和《卡通城》。
《新漫画》是完全刊登日本漫画的杂志,但是其选之精令人叹为观止,中国的读者在上面第一次看到了《篮球飞人》、《我的女神》、《DNA》、《恋物语》、《漫画狂战记》。《新漫画》对中国漫画业最大的贡献是,打破了由《画书大王》开创的一边连载漫画一边同时出版内容相同之漫画的陈规,开创了在杂志上连载一段时间的漫画,在得到读者好评后立即停载转出为单行本然后再连载新作品的特殊格局,使漫画在流通速度上加快了好几倍;
另外一本《卡通城》是远胜于《画书大王》的新生中国漫画杂志。当年由北方漫画人小豆、王平等一群年轻人制作的这本杂志充满了活力,不仅推出了拾穗人等一批为正统漫画杂志所不见容的真正的另类漫画人(这时的另类漫画人在水平上都有相当的特色,与现在流行的许多自诩另类实际赶时髦的所谓另类漫画人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有思想、有热情,工作和学习方面都充满了干劲,看看现在的那些所谓另类漫画人",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有初中辍学、离家出走、喜欢所谓的"鲜血"与"死亡",整天半死不活地装颓废才算是搞另类漫画,这些人实际上根本不懂得所谓另类漫画的意义何在),并且第一次将《五星物语》等一批在当时无法流行的漫画介绍到了中国(还有一本叫《金虹漫画》的32开类漫画书籍,不管它有的成绩怎样,但它毕竟是中国第一本32开的本土漫画读物)。
失去连载优势,日渐势窘的《画书大王》放弃日本漫画的连载,开始全心全意制作中国本土漫画。《画书大王》的转向可以说是中国本土漫画的一次大转机,象颜开、陈翔、姚非拉、自由鸟、胡倩蓉等一批早期中国漫画的中坚力量都是在《画书大王》上连载漫画的过程中开始成熟起来的。除了日本漫画外,《画书大王》上其他国家的漫画也开始多起来,其中包括在国内很少见的西班牙漫画。 这时的漫画出版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凯普》、《龙之谜》、《红猪》、《城市猎人》、《金星战记》、《电影少女》、《幽游白书》、《霸王传说--骁》、《孔雀王》等优秀作品在国内出版,还有大量的少女漫画也出现在中国市场,其中包括以《圣战》之名出现的CLAMP的《圣传》以及成田美名子的《双星记》、《亚历山大》等等。
悲剧的一天终于来临,刚刚满一周岁的《画书大王》因为种种原因而彻底被封杀,其他同类漫画杂志也全部消失,中国漫画市场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在当年《卡通城》的编辑部举行了一次二十几人的漫画人会议。讨论一本即将创刊的名叫《少年漫画》的杂志。这次鲜为人知的大会使许多中国漫画人第一次聚在一起,而当时与会的人后来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了中国漫画杂志的支柱分子。北京出版社在"五个一工程"的影响下也要办一本漫画杂志,也想找我们去谈谈,这本杂志的名字暂定为《北京卡通》。
1996年,"5155工程"精神下产生了五本漫画杂志:《北京卡通》、《卡通先锋》、《中国卡通》、《漫画大王》、《卡通先锋》。其他杂志也出现了《三优新漫画》、《科普画王》、《卡通王》、《科幻新世界》等数种。中国本土漫画杂志数量上升到了顶点。不过不久,由于种种原因,在全国总销售量已经达到数百本的《中国卡通》等一些杂志最终退出了并不激烈的竞争,《卡通先锋》也是零售商望而却步,而《三优新漫画》出现操作故障被查封,《科普画王》、《少年漫画》、《卡通王》和《科幻世界画刊》。虽然在一段时间里曾经发神经似的狂出过一堆的本土漫画单行本,但结果却是出资的书商折戟沉沙,赔本也没能赚。就象小豆弟表现的那样;他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又在里百画一了个中圈,在里面画了一个小圈。他解释说,外面的大圈是中国的漫画市场,中圈是可以看国内温带的市场,小圈里面的上圈是现在实际的漫画市场。所有的杂志都在最小的小圈里争夺市场,却完全没有发现在这个小圈之外还有许多更大的大圈。
相比之下,只有起步并不起眼的《卡通王》真正达到了漫画产业化的初步进程。在刚刚创刊的时候,他们的制作人员完全是一群漫画白痴,所使用的稿件也是由前《画书大王》提供的废旧稿件,可以说完全没有发展前途。就在这种简陋的基础上,他们逐渐转变经营路线,一改其它杂志将目光放于全国市场的程规,将目标浓缩于江浙一隅,所针对的读者群也索性跳出竞争,面向女性。这就使其制作路线逐渐明确起来:面向女性的少女漫画杂志,制作美丽的少女漫画杂志,辐射附近省份的少女漫画杂志。在这种明确的经营思路下,《卡通王》完全依照它自己的路线在健康地发展着,在各方面都得到逐步完善,销售量也达到了目前本土漫画杂志的最高量。近年来,各地漫画杂志都举办了"漫画大会",但是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完全失败的,他们为了赚取多一点的门票而破坏了杂志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而在今年举行的《卡通王》的这次大会则完全不同,他们拉了投资商,前期投入超过二十万。对于参加展览的同人志柜台租赁费用和门票的价格也采取了低价位的战术。在大会上,并不仅仅有爱好者,同时也吸引了商家。大会的门票甚至有黄牛倒卖至60元一张,参观人数也达到了八万之多,大会纯利达到150%以上。这不是一场所谓向日本漫画示威的愚蠢行动,而是属于中国漫画自己的商业活动。可以说,中国漫画杂志唯一能够存活得比较好的只有《卡通王》一本而已(这是非常痛苦的现实)。
尽管中国的漫画杂志如此的失败,还是有许多不长眼的笨商人想依靠办漫画杂志来赢利。于是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出现了《超速风暴》的闹剧。这本据说是与国际尺寸接轨的漫画书籍,的确是吸引了许多中国的漫画人参与,但没有人看到它有怎样的发展前途,画手们的目的也不过是冲着它高出国内价格的高昂稿费。当时的驰骋曾经与其投资人讨论过这本书的制作方向,这位制作人却像哄小孩那样一本正经地说:"我之所以办这本书,并不是为了赚钱,你同我谈论经营问题是错误的,我是为了交朋友。"这时能做的只有拂袖而去。果然,这本由中国XXX出版社协助设计封面的书籍最终只撑了三期,投资人带着第三期的高额稿费债务遁走,改行搞广告去了。除去风风火火出现的《超速风暴》、《欢乐少年》、《卡通俱乐部》、《时代漫画》等一批想捞一把的民办杂志也都纷纷卷旗收摊,有的干脆随波逐流地跟着做起资讯志来。现在,这些书商们赔钱的赔钱,改行的改行,再也没有人谈什么做中国原创漫画了。
[编辑本段]集体回忆原创漫画第一代
来源:漫游 作者:东西
太多的东西在记忆中游走,无法捉摸的东西不仅仅只有“东西”而已,还有更多我们自己无法预知的未来还有梦想。网络上遇到了一个做某漫画家助手的小女生,说“画漫画太累了,而且要穷死了。”已经没有言语了。
和曾经在上海的责任编辑聊天,当时她信誓旦旦的要振兴中国的漫画事业,结果,后来没多久她就坚持不下去了。她后来来了北京,做出版业。我去了南方后,最后也来了北京。再见面的时候只是相隔两年,却发现彼此的改变好大。
什么梦想啊,什么振兴啊,忽然觉得时间真的是一个很残忍的东西,它什么的都不说却让我们自己明白哪些才是我们最后的选择。
看着自己曾经发表的几个或长或短的故事,在抽屉的最底层放着荒废了很久的漫画笔杆。
其实有的时候,理想似乎也有很多感伤的味道。
那个曾经和我一起画漫画的,现在已经结婚了,那个曾经追着我请教的小学妹也改行去学"福拉希”了!曾经的那句“我将来要当漫画家”现在变成了,“画漫画没前途的”,也许是我老了,也许是梦想老了,也许……是人现实了以后就没办法再站到理想的岸边了吧?
特写此文章,纪念那些曾经为了我们的本土漫画而努力的人们。
画王篇:
还有人记得这个封面吗?
费力的找了半天也只找到了这么半张图。但是依旧很怀念,似乎印象中这个是18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提起中国的本土漫画有多少人都要说“从画王时期如和如和……”《画王》他不是彩电,对于很年轻的漫画读者来说,对于刚刚喜欢漫画的小白来说,也许这么老旧的封面什么都不是,但是对于看着画王成长起来的那一批人来说,《画王》简直就是神一样无以附加的存在啊!
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攒了好多顿的早饭钱,就为了买它,当时因为缺了第3期,第一次去邮局填写汇款单子,你能想象当时的情况对于还是小孩子的我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吗?(汇款单都写错了4张,因为当时的汇款金额是要求大写)的,而当书来的时候,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把包在牛皮纸信封里的书交给我,(如果他知道那是漫画,打死他也不会给我)
在当时只有圣斗士的当初(对于小孩子的我来说,只知道这个,什么北叔叔的,都没有打仗有什么好看的),画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各中的细节以及后来的停刊等事件,想来个大站点早有了很详细的报道,这里就不多少了,现在就说说当时画王出的一系列的中国本土的漫画作者吧!
谭小春和蟠桃会
请原谅我没第一个先提大家都知道的颜开。
对于一个连环画出身的漫画作者来说,谭小春(对不起,他不是下围棋的,请不要弄错)后来在买到的《中国连环画》上还能看到很多他的作品,对于当时的作品而言依旧是有很大的连环画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我却是第一次从他的作品里知道了,什么叫“网点纸”(请原谅我的无知),对于这个故事当时看得津津有味,直到后来换了主笔才不再跟。
他的作品后来《科普画王》也曾经刊登过,只是那个就完全是……“中国的漫画形式”了,如果没记错名字叫〈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这是我最开始在画王上接触到的“中国大陆自己的漫画家”
陈军和天剑
这个名字和作品的名字大概是因为太大众了,以至于怎么也找不到图片,我的藏书又没带来,所以不能给大家扫描放上来。
这个作品在当时的〈画王〉里,是我一般都已经没什么可看的才最后不得不看的,看了3期以后发现喜欢的要死。虽然画面很一般,但是作者有很大的思想性,里面哲理性很强的文字深深的吸引了我,依旧记得里面“有阳光的地方必然有阴影”这样的让当时少年的我感触颇深的话。
听LALA说后来还出了单行本,只是无缘看到。
如果论开始连载的时间的早晚来说,陈翔要比颜开早,不过论后来的人气,颜开要比陈翔红。
原来我们也可以把漫画画得这么漂亮,原来我们也有这么厉害得漫画家,当初的雪椰在一出世就倍受期待。我们第一次知道了中国大陆自己的魅力。
可以说颜开是那个时代成长得最快,也最受到推崇得一代,对于当时不满18岁得他来说,这忽然而来的荣誉真的让有有点措不及防。然而随着后来《画王》的停刊,中国当时杂志的不乱套,几乎是出了一批倒一批,或者有的干脆就不要中国大陆作者的东西,都通通做成日本的,当时印象中的似乎有《卡通城》《画童》还有《三优漫画》以及后来出的什么《欢乐少年》之类的都是昙花一样的人物,出现就消失,当时中国本土的漫画作者陷入了彷徨期,有着才开发的强烈的创作欲望却无处投稿。
颜开当时也是辗转了很多地方,曾经在《三优漫画》看到过他的作品,后来随着书的消失而消失了。
很久以后,爆出雪椰要在《科普画王》上连载的消息,于是追着〈科普画王〉一直买。
可以说后期出的这些杂志都继承了早期〈画王〉当时的那“不得不”,因为当时不想把书定的价格太高,于是采用了4拼一,于是这样一个很蹩脚的“非常时期的办法”竟然被一直沿用,直到本世纪初才变成了一拼,也把中国的一批漫画作者都养成了“反正也是四拼一,做得再细也看不出”的毛病。
当时《科王》(科普画王的简称)上刊登的颜开的稿子是2拼一,这个可能和颜开当时的原稿很大也有关系,反正刊登出来的第一感觉就是稿子好粗糙了。其实只是没缩小而已,(最近看到了日本的原版杂志,上面的还未必有我们现在这些作者细致),颜开的人气就这样又得到了延续,各种电视节目也开始有了他的参与,记得看凤凰卫视的时候,当时采访中国女排,最后结尾的时候竟然也听到了颜开,还让他给女排队员画像呢。
后来相继分别过过《夏日轨道》《宇宙人的礼物》《梦的开始》等一系列的作品。也许是因为后期接的连载太多,或者是生活分身乏术,给人感觉到了后期颜开的绘画水平提高缓慢,单行本也只出到了第8本,随着所在的刊物的再次倒台,就没有回音了,最近传闻说要在台湾出书,不知道本次的结果会怎么样,只是我们偌大的中国都未必能看好,小小的宝岛又会有多少的支持者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都希望他能象他的名字一样,喜笑颜开!
*****画漫画是很累,也很苦,有的时候也想放弃,但是如果连自己最喜欢的事情都做不好,那么还能做成什么呢?********
以上是他在〈颜开日记〉里的话,曾经被我当成激励自己的名言,直到最后他转行做了其他……
说起陈翔其实他的出道要比颜开早,做为最开始连载作品的他来说,是“进京三剑客”里最矮的,早期的作品里虽然有明显的模仿鸟山明和高桥老师的嫌疑,但是作者的思想却异常的活跃,于是就有了很多有活力的人物和有活力的故事,说人物有活力是说每个人物都有着很大的个性特征,说故事有活力是说很多故事都是很有创意的搞笑。对于在94年看乱马的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陈翔的作品还是值得那么一乐的!
画王消失了以后,陈翔的作品也开始了没有落脚的生涯,先后在《卡通王》和《超速风暴》出现过,只可惜《卡》调整了策略变成了少女向的东西,《小山日记》已经不合适那里,而《超》则出了基本最后消失不见。也曾经在《欢乐少年》露了个脸,但是那个时候的杂志都是一窝蜂的起,一窝蜂的倒!
曾经在《少年漫画》打出要开始刊登的广告,但是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不了了之了。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调整,《小山日记》最后落到了当时为数不多的32开本的漫画杂志《科幻世界画刊》上,能看到久违的作品,读者的欣喜自然不必说,不过……才发现几经调整后,陈翔的风格变了很多,不知道是他已经成熟了,不再有搞笑的心态了,还是我们这些人成熟了,不再能看他的搞笑了.再次见到的时候才发现故事的内容有点“冷”笑不出……
追了一段最后《小山日记》被其他的N多的新漫画所替代。
消失了一段时间的他,在偶尔在《少漫》分别短篇的同时,做起了四格漫画《戏游记》这个用四格的形式演绎西游的故事获得了很大的好评,只是可惜没坚持太久,后来听说已经在另一本专门的幽默杂志上开始连载。
家住自贡,来北京最后又从北京回家,少年时代的他经历了很多,曾经以为自己属于漫画,以为漫画是天空的94年的漫画家们,当时一点都不健全的体制和低廉的稿费让他们第一次觉得人间的悲凉吧?
最后会去做保险,前阶段和某编辑聊天的时候听说他已经改做了广告装潢方面,谈起漫画依旧很有兴趣,只是不知道是否还能再回来。
如果单纯从画工上说,郑旭升是“进京三剑客”里画工最差的,只是凭借当时画王的形象进入当时北京的工作室的他,之前也只是在《画王》上发表过一个作品,讲述一个小孩子很喜欢他们老师,最后同情心很大的老师嫁给了他的爸爸。(什么垃圾故事阿~~)当时的风格就是模仿鸟山明。做为寓教寓乐的作品《我们的鸦片战争》只能用“用心”来形容,但是作品的质量只能说是一般般。
如果画王没有消失,也许我们就能看到他的转变,也许正是因为画王的消失,才让他有所转变,总之后来出现在《三优漫画》上的《我们的鸦片战争》转变很大,可以不夸张的说是一个提高。
和颜开一样也在金虹的《漫画原子弹》上发表了几个作品,《男生宿舍古怪事》可以说是有点年头的作品了。《无名星域风暴》则完全形成了半写实的个人风格。也为后来发表?《繁华如梦》打下了伏笔。
这个时候的郑旭升的作品,有着一般作者没有的实力,很善于运用视角的切换丰富画面,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不是很单一,景物的刻画也很到位,这点在后来连载并且出单行本的《繁华如梦》里有很大的体现。这点也是后来出道的一些不会做透视,不会做画场景的少女漫画家们所做不到的。
《无名星域风暴》暴露了郑旭升故事的弱项。后来刊登的《繁华如梦》则走了言情小说的路线,很遗憾的是故事没坚持到最后……
转去《科幻世界画刊》的他发表了《幽灵列车》以及一些短篇,其实从《繁华如梦》的中后期,郑旭升就开始转变了风格。他的作品里灰调子很少,网点也很少,所以显得很苍白。人物的衣服难免有很“古老”的味道。都不是很时尚的造型,不过对脚本的把握能力却很不错。《幽灵列车》演绎的有声有色。
《画刊》停了以后就再没了他的消息。
做为“三剑客”里最高,最成熟的人士,郑旭升可以说为了漫画放弃了很多,不过想想那个时代的人都是那样单纯得可爱。没有讲究什么生活的压力,似乎只要能画漫画就是天大的幸福了!这强大的创作力也是如今这一批新的漫画创作人所缺少的。
漫画的量产化,电脑的进入。还有大面积的相片,真实场景的进入以及电脑网点的革命,都让现在的漫画人越来越懒。
虽然觉得有点悲凉,但是不得不说,画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果说这“三剑客”算是中国的第一代漫画家的话,那么此后又画王引发的漫画热潮才正式迎来了中国漫画的春天。
无论他们的时代是否过去,都希望我们能记住他们为中国漫画所做的一切。

请问我国小学生最爱看的动漫杂志哪几种,谢谢?

应很多读者和睡魔糨糊的要求,我在这里斗胆简单叙述下中国动漫杂志发展的简单历程,因为地区发行限制,记录并不全,如有遗漏请见谅。以下仅简单介绍一些全国发行而且影响相对比较大的杂志历史。

十年原创兴衰录

《画书大王》

《画王》图片感谢嘉美由帅哥提供

对于年龄在2字打头的漫迷来说有一个名字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画书大王》。在整个中国还对动漫这个词极度陌生的1993年8月20日,国内第一本漫画杂志《画书大王》如神话般的诞生了,它像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火一样教会了国人动漫为何物。最初的《画王》是以刊登国外经典漫画作品为主,后来随着不断改进开始有选择性的刊登国内优秀作者的原创漫画,并且破天慌的第一个举办了漫画短篇大赛,卡通形象征集等活动。那时国内原创漫画很单纯、很粗糙却蕴涵了生机,热爱漫画的漫迷热情高涨,支持原创的呼声也很高。常常感叹如果《画书大王》一直存在的话,现在国内原创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样子呢?当时活跃在《画王》上的作者颜开、姚非拉、郑旭升、自由鸟等……现在仍然继续着创作,我们这批最早的漫迷真的是一路看着他们发展的啊!

可是好景不长,最终《画书大王》因为版权方面的原因被迫停刊,但它创造的N个国内第一和对国内动漫发展的贡献是不会被漫迷忘记的。

《北京卡通》

1995年10月创刊的《北京卡通》可以说是背景最为牢靠的原创动漫杂志,隶属北京出版集团,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启动的“中国动画出版工程”(简称5155工程)的5家新漫画刊物之一。《北京卡通》的诞生曾被评为1995年出版业十件大事之第九件,作为一本原创杂志,10年中培养了像姚非拉、丘天、ANN、夏达、遥霆、翁辰、姚巍、健一等一批优秀漫画作者。在国内原创动漫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也是本海盗最早投过稿件的地方(当然是没被录用鸟,嘿嘿~)……可惜由于经营状况不良等各种原因,《北京卡通》于2006年5月休刊。

《漫画原子弹》

在原创刊物雨后春笋冒出来的时候,一本不算长寿但给人深刻印象的漫画刊物也在那个时代浮沉过,它就是1995年底金虹公司推出的《漫画原子弹》。32开的原创漫画杂志在那个时代很容易被记住,它的风格以香港画风为主,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本海盗当年还为了得到代表作者阿恒的签名特意邮购了一本呢!可惜年代久远已经找不到了,很遗憾!

《科幻世界画刊》

颜开的名作《雪椰》曾经转战连载过的地方,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开始,在动荡的时代结束。

《少年漫画》

小右收藏的老版《少漫》

也是 “5155”工程中的重点刊物,创刊于1995年10月。它在读者中的人气相较于《北京卡通》高出许多,内容比前者时尚、青春,作品个性及商业化感觉相对比较强烈。是到现在还存在着的极少数原创漫画杂志之一。在这些年不断摸索下,不但出品了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更捧红了不少有能力的作者,对中国原创动漫发展贡献颇深。

《卡通王》

与《少年》漫画的风格不同,《卡通王》以少女漫画为主体,从1993年创刊开始培养推出了一大批广受欢迎的少女漫画作者,如自由鸟、嘉瑶、杨颖红、林莹、林夕、汤蔚青、穆逢春等目前仍然活跃在动漫圈里继续着他们的神话。

《电漫》

由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北京易飞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打造的青春动漫志《电漫》2005年5月出世,定位于都市爱好动漫的青年人群。它不能算是完全的原创漫画杂志,其中还有很多青春时尚的要素在里面,想法和初衷很好,可能是读者还不太习惯这种方式吧!《电漫》于2006 年2月正式宣布休刊。

《漫动作》

一开始声势浩大来势汹汹,但《漫动作》才不到1年就体会到了市场的残酷,暗淡的撤出了原创漫画市场。国内原创市场让人心寒啊!

《科普画王》

同样是“5155”工程的产物,也是为中国原创做足贡献的先烈……

原创刊物的发展经历充满了激情、思考、热情与无奈,甚至还有失望的泪水,但是如果我们热爱动漫就请不要忘记它们,不要忘记这些走过来的这一路酸甜苦辣。以后也请各位多支持我们的原创漫画。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可以用“群魔乱舞”来形容的资讯杂志发展历程。资讯杂志远比原创杂志要多,可谓百家争鸣,但质量却良莠不齐相差甚远,所以同上面一样我们主要介绍几个对中国动漫界影响比较大的资讯杂志。

风云迭起资讯谈

《动漫时代》

第4期时还是32开

《动漫时代》恐怕是最早的资讯杂志了,1998年11月创刊,开本为32开附送经典动漫歌曲的磁带,在当时影响可谓巨大。本海盗也是它最早的一批粉丝,记得当时每到要出刊的时间天天都往邮局跑,生怕落下一期错过好东西,到现在还有好几盒珍惜到现在的磁带呢!后来随着发展《动漫时代》的开本改为16开,附送光盘+磁带,几种形式可供读者挑选,很方便也很贴心。内容方面比较丰富,文章水平也在不断进步,特别是AC研究室等一批栏目文笔和知识性都能满足当时漫迷的需求,让人难以忘怀。大概本海盗这个年龄的很多漫迷都对《动漫时代》有特别亲切的好感吧!

可是独霸天下不久,《动漫时代》出现了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包括本海盗在内的部分粉丝开始注意并购买另一本破茧而出的新资讯杂志《漫画无限》……

《漫画无限》

记得与第一期《漫画无限》邂逅是在北京的北太平庄一个书店,本来去买《动漫时代》的海盗被一本大16开封面很华丽的杂志封面吸引,它就是《漫画无限》。不可否认的承认第一期完全是被封面吸引而购买的,回来却被内容抓住,它前卫的风格和文风在当时都不能只用普通来形容。相对于大众化的《动漫时代》,《漫画无限》更偏重个性与独特,给人印象很深而且难忘,本船长还一直保留着《漫画无限》的创刊号呢!

不过风水轮流转,在分流《动漫时代》一定读者群并稳固自己地位的时候,《漫画无限》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社会因素有内部原因,最终在2001年停刊。新星陨落。

《梦幻总动员》

创造辉煌的《梦总》创刊号

如果说前面2份是开拓时代的话,1999年出现的《梦幻总动员》就是资讯杂志的黄金时代。提到神话一般的《梦总》先要从众神的发源地《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杂志说起,因为《梦总》的前身是该杂志的一个栏目“漫园”,而且创造了辉煌时代的动漫界风云人物绯雨·焱、驰骋等也都来源于《电电》这个众神的家园,当年作为粉丝的本海盗真是从《电电》就一直追随着这2只呢!HOHO~还真是怀念那个年代啊~~

最早出现的《梦幻总动员》不是正式期刊而是已专集形式问世的,其中的大篇幅文章特辑,名作解析等对当时的漫迷来说已经不能用新颖,开眼界来形容了,在那个时代它是漫迷的动漫知识动漫资料库。后来正式期刊化后的《梦总》保持了高水准的制作成为了资讯业界的神话,绯雨和驰骋离开后质量也没有下滑,3000、JEDI等作为后继者为《梦总》继续赢来漫迷和死忠的顶礼膜拜,一直到动荡的2003年。在2003年初左右由于内部的原因,在人事更换频繁等不稳定的情况下,《梦总》的辉煌时代过去了。虽然期间也有过改观与变化,但似乎再努力也难以改变英雄末路的命运……《梦总》走了,给漫迷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漫友》

1999年这个神话时代总是诞生奇迹呢!9月的一天《漫友》降临到了世间,它是为数不多的神话时代存留到现在的刊物,当然它不能只用“存在”来形容,它是开拓者也是中国动漫杂志中的一面旗帜。

最早出现时谁也没有想到《漫友》的今天,那时的它和其他资讯杂志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特色,只是开本不一样。而如今在很多创造辉煌与奇迹的杂志都已然倒下的时候,从神话时代一路走来的《漫友》成为了不倒神话。成功并不是靠幸运而来的,《漫友》在完善内容与市场定位的同时不断开发新的项目,使众人的眼球始终不能忽视它。从最早的征稿活动到如今的“金龙奖”,《漫友》已然超越资讯杂志的范畴,集原创与时尚形成了一种文化,“漫友文化”。

《新干线》

对《新干线》这个给海盗留下很多美好回忆的刊物用过去时……真的很遗憾!而且很难过!

1999年低驰骋和鸿鹄离开了《梦幻总动员》后自立门户,同年10月《新干线》呱呱坠地。以过硬的评论与最新资讯以及招牌般的驰骋社评为卖点,这本初期就具有一定实力的杂志立即吸引了无数漫迷的目光,《新干线》就这样与爱戴它的粉丝一起走过了6年美好的时光,于2006年5月正式停刊。

不过,“小新”的精神还在,在名为《新动感剧画DVD》的杂志中继续留存。

《动感新势力》

由《电子游戏软件》编辑出来制作的一本独特刊物,主要卖点是动画资讯和光盘。2003年3月创刊至今。

《动画基地》

如果用希腊神话来形容《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这个创造了动漫资讯未来神话的众神之国度的话,那么《电电》和《梦总》的老大BLUE大人就是宙斯了!就是这位大神又制造了《动画基地》。内容方面也是以动画资讯及评论为主,带光盘。于20004年3月创刊至今。

《动漫贩》

于2003年9月在北京安贞附近一家阴暗的房间内,密谋已久的恶魔再次出动了,他们打算用一份名为《动漫贩》的杂志征服地球!恩…怎么说着说着跑到《KERORO军曹》那里了,一定是最近太迷恋青蛙和银魂所致。— —|扯远了,接着我们的话题。

贩子聚集了很多原《梦总》的精英编辑,首先就是从国外归来的绯雨,还有3000、ESP等众魔,带着新旧粉丝一起登上了名叫《动漫贩》的船扬帆远航。

啊~呼~终于写完了……糨糊,该换偶睡觉了吧!都凌晨4点了……由于字数限制还有N多杂志没有介绍,如果有机会再和各位详细探讨,这个话题可以说上几个版的篇幅呢!

(编辑:唐)

国内的动漫杂志有哪些?

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知音漫客》,其他的还有《动漫贩》、《萌动漫》、《动漫基地》、《动漫新时代》、《动漫水晶》、《二次元狂热》、《动漫前线》、《东西动漫社》。有一些可能停更了

儿时的一本国产科幻漫画杂志,名字真的想不起来了

听你描述像是《科幻世界画刊》。

儿时一种少儿期刊,全是连环画,16开的高,32开的宽,有个连环画叫蛋蛋的故事,长的像黄豆。

。。。o(╯□╰)o,我怎么知道你儿时是什么时候啊,给个年代选择也行啊。
我记得我“儿时”,呃,大概也就是96年左右吧,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本少儿漫画期刊。
叫《儿童漫画》,创刊于1987年,如果LZ和我差不多大可能看的就是这本吧,但是不都是连环画……单张的漫画还有四格漫画、系列漫画都有,很适合儿童风格的那种,也有很多名家画的,都很幽默,又有讽刺意味,不是纯搞笑的,比较有内涵的还是。
还有一本叫《少年漫画》的,创刊于95年,但是风格就有点类似日漫那种比较成熟了,都是系列的连环漫画。
再有能想起的就是《漫画大王》了,不过觉得这个最不靠谱……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