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法学毕业论文论民法的渊源

2023-02-15 14: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法学毕业论文论民法的渊源

法律分析:1法律,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2法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3规章,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为贯彻法律、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就法律适用中的问题作出解释。5国家政策和习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渊源和中国民法渊源?

民法渊源是指,民法赖以确定的根据及民法的表现形式,即民法法律效力的来源。我国民法的渊源少于一般意义上的民法渊源。一、一般意义上的民法渊源有以下方面:1、宪法2、民事基本法;如《德国民法典》3、单行民事法律;如美国的《侵权行为法》4、综合性单行法;如《反不正当竞争法》5、行政法规6、司法机构对民事立法所作的法律解释7、地方性法规8、习惯;即人类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行为规范9、法理;主要在大陆法系国家体现,法官在无法律、习惯可依寻时,应当依照法律的原理即法律之根本精神演绎而得的法律一般原则,来进行裁判。10、判例;英美法系国家的法院,在对案件进行判决时,如无反对理由,必须直接援引本院、同级法院、上级法院的判决,作为当案的判决依据。 二、我国民法的渊源有: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法律;如《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3、行政法规;如国务院颁布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4、地方性法规;即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5、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6、民事习惯。 我国不适用判例和法学家的学说作为法院判案的依据。 三、民法的性质是私法,所以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简单地说即,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四、人身关系又称为人身非财产关系,指与人身不可分离而不直接体现为一定物质利益的社会关系。其特征如下:1、以主体的人身为其发生和存在的基础,即与主体人身的不可分离性;2、具有非财产性;3、人身关系体现的人身利益具有专属性。 五、财产关系是当事人以财产为内容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其特征如下1、以财产为客体;2、以经济利益为内容;3、财产关系体现的经济利益可以与特定主体相分离。 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法典规定的民法渊源

民法典规定的民法渊源有两个,一是法律,主要指xian法中的民法渊源,二是习惯。适用习惯,还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国民法的渊源有哪些

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法律;如《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
3、行政法规;如国务院颁布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4、地方性法规;即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
5、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
6、民事习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