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路:根据导师的要求定好题目,再根据题目拟大纲,但是要先给导师看一下是否可行。
论文选题推荐:
1、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2、思想政治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3、分层递进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4、初中思想政治教法浅谈。
5、如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6、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7、浅谈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8、对山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9、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探索。
10、谈谈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
11、浅谈农村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12、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政治思想工作。
13、强化德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
14、浅谈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
15、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6、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7、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塑造学生优良人格。
18、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研究。
19、中学生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20、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析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在自己兴趣、爱好前提下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发展方案。详细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和满足学生成才需求的重要意义以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措施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需求、就业途径与方式,呈现日益多样化的态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加关心,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越来越关注,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契机。顺应形势,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追求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突出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在教育的本质上是统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及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发展方案,并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加以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满足学生主体需求,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个体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的抓手,并以此为途径实现教育导向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学生上大学的目的越来越现实。就是为了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学生开始关注自己所学的是否是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但是毕竟学校里的每一个专业招收人数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希望学“热门”专业的学生的意愿,这些没能如愿以偿的同学就容易造成不牢固的专业思想,从而影响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通过学生入校时泛泛的专业讲解和思想引导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实际思想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学生自我认知,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这种把“冷”、“热”门专业等同于个人前途的错误想法,加强大学期间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为后面成功步入社会并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大学生考入大学以后高考的紧张压力骤然消失,以前为了考上大学而读书的目标已经实现,多数学生进入了一个目标缺失的状态;大学阶段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以及时间管理,会令学生产生很多的不适;再加之现在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从一入校开始就感受着毕业时的择业就业压力。所有这些都会造成学生的思想困惑,产生心理上的失衡,造成学生学习没有动力,迷恋网络等现象十分严重。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导向作用,而成长成才又是每一个学生最关注、最强烈的愿望。基于心理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以个体发展目标的确定为导向,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我为什么而学”,“我希望以后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我应该怎样做”,在进行自我思考的同时,又会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索自己所处环境、所学专业以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从而解决思想的迷茫,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根据2004年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中提到,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很多学生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在选择时能够兼顾兴趣和未来发展空间的只占了17.5%。这说明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成才需求,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完成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的工作模式变换,使学生在择业就业时能够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选择,实现“和谐”就业和“发展性”就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1 建立专业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机构
队伍建设是关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涉及到了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而且要求辅导老师必须了解社会需求、熟知市场变化,同时必须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这就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团队,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顺利开展。一方面,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指导和咨询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下大力气引进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
机构健全是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要从传统的“学校就业中心+各学院就业辅导员+学生就业协会”发展成为“学校职业发展辅导中心+各学院职业发展辅导员+学生职业发展社团”一个全新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机构,它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组成部分,直接分管学校的就业工作,同时也是专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机构。2 引进科学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测评体系,实现学生自我认知
“知己”是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做好自己人生的定位。自我认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一个人对自己作出的判断很容易受到自己主观的影响,为此,正确的自我认识必须借助科学的测评工具,通过科学的测评体系得出客观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的评价。学校需要引进北森大学生职业规划测评系统、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工具等,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体系。学校可以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测评,学生通过列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及道德水准等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明确努力提高自己的方向。
3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进行职业生涯理念导人、方法传授和目标设定
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课程的开设首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经营自我”理念的导人,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可以教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和具体做法,例如个人“swOT”分析法,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仔细评估出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机会和威胁所在,并将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强弱项标出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做出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指导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充实有序的开展;最后结合现有的就业形势政策分析和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面试礼仪、求职技巧,完成择业和就业的选择,帮助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开始真正的职业发展道路。
4 结合校内外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搭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知行合一,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实践”,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检验自我认知是否正确、目标设定是否合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结合校内外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平台。
首先,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职业发展起点。诸如以“三观三义”为主体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及“感恩、诚信、责任”等为主题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使之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其次,开展“校企合作”实习活动,促进学生进行未来职业体验,利用节假日时间,依托“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实习基地”和“毕业设计实习单位”,鼓励学生深入企业、亲身体验,了解社会实际需求,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检查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是否合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促进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为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又必须以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为切入点,以教育导向性和学生主体性为结合点,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高校思想政治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挖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借以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难是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并且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必须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当前,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生命线。
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科学就业的有效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又叫职业生涯设计 ,是指个人与组织相集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切实际性,就是因为有许多学生对自己并不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缺乏对社会、外部职业的了解。这样,就导致了大学生奋斗目标的模糊性和易变性,不利于大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也不能根据社会和职业的需要适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与行动计划,从而在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个性、兴趣、价值观念、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获得外部信息,包括职业、社会、政策形势等方面。在认识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进行对比分析,去培养某些职业特质;树立适合自身情况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从而能规划自己的学习与指导自己的实践,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并为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去做各种准备。学生获得了足够的外部信息,就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考虑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规划自己,从而增强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二)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实现,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马克思说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大学生都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正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所指出的,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层次推进的:即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受尊敬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所有这些需求又必须通过职业生涯活动来实现。这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份适合的职业来获得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敬的需求,我们更需要通过从事一份职业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自我价值。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保驾护航
(一)以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当前,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思想和行为上存在许多的偏差,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日益深化,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出现,再加上各种外来思潮的冲击等因素影响,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很容易受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这反映了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出现了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四观”的基本途径。这有助于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实现个人价值同服务社会统一起来,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树立合理的就业观的前提,能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是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的,引导他们在为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马克思主义的职业价值观有两层涵义:一是个人在从业过程中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我们要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大学生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深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中重要环节就是了解社会、了解外部形势,而形势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业形势是一定时期就业发展的状况和态势,就业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和任务,根据就业形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会进一步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使其能够全面把握就业形势、正确理解就业政策,从而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目标,自觉接受政策的约束,实事求是地进行就业定位。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意愿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结合起来,确保就业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就业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答他们对就业形势认识中的困惑和疑问;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全局与局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大学生在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经过系统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使人们的思维从相对狭隘的视野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用辨证的方法思考问题,从事物的整体,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而全面地研究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走上工作岗位,角色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环境的变化,都需要大学生保持健康的 心理 素质,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使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自身的潜力,发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不懈努力,从而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到最能施展自己才华,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