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天气的科学小论文300字

2023-02-15 06: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天气的科学小论文300字

你们想知道天气预报是如何产生的吗?那就跟我一起走进重庆市气象台吧!

我们首先参观气象局11楼的气象科普馆。这里有人工增雨模拟器风云2号观测仪、城市雷击模拟器地面观测模型, 墙上还有天气预报制作流程图。展馆中央有可供参观者自己动手查阅气象知识的电脑。电脑里的软件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老少皆宜。最令我兴奋的是,亲手感受了电影里见到的发报。

气象数据的产生是在17楼。各种气象卫星和气象装置产生的数据就是在这里进行汇总和分析,最后由值班员对外公布。由于天气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所以有时难免会出现“天气乱报“。这里现在可预报14天以内的天气状况。

至于平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节目,是根据气象员的判断报告,经过配音等编辑制作的。参观者在18楼可以亲眼目睹整个气象节目的制作过程。

回家以后,我对气象谚语产生了兴趣,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象诸葛亮那样巧“借”东风!

中国气象报作为气象行业报纸,也是进行气象科普宣传的理想平台。

近年来,中国气象报在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社会公众需要掌握更多的、有用的气象科学知识,所以气象报的科普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这里,提出几点做好报纸科普宣传工作的想法。

1.导向要正确。

有人说,科普文章远离政治,无所谓舆论导向的问题。

其实不然,我认为,极具舆论导向和文化导向功能的科普宣传必然有其政治属性。

气象工作事关防灾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

因而,在报纸的科普宣传中,应始终把正确导向作为报纸的生命,“只帮忙、不添乱”。

2.把握好时宜性原则。

强调时宜性就是需要找出宣传的最佳时机。

要善于抓住重大事件进行科普宣传,增强传播效果。

要有“先知先觉”的敏感,要洞察、把握事件发展的每个过程,要对科普宣传的选题策划有较为深刻的认知。

成功的科普宣传是建立在对社会背景、舆论导向、热点问题等的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的。

3.定位要有特色。

气象科普宣传要姓“气”,要有鲜明特色,要有独特个性。

准确的定位是做好科普宣传的基础,没有特色的科普宣传就没有读者,效果也就无从体现。

要根据读者的需要,紧紧围绕“气象”做文章,精心安排版面和设置栏目,使报纸的内容和形式都更加贴近读者的需要,使读者能从中找到他们想要了解的任何一个方面的气象科普知识,从而起到 “气象助手”的作用。

4.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

科普宣传,必须做到科学、严谨。

要做到报纸刊登的科普文章具有科学性、权威性,除了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外,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专家作者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方面,要针对科普内容比较深,专业要求较高的特点,立足本行业,精心建设一支专家作者队伍。

强调专家撰写专稿,提高报纸的权威性,将气象专家丰富的知识浓缩在一篇篇短小的科普文章中。

另一方面,针对科普宣传涉及内容比较多的特点,建设一支包括相关行业的专家和本报记者、通讯员在内的写作队伍。

通过这些作者撰写出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的气象科普作品。

5.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可在编者和读者之间开展互动,提升报纸的服务功能。

本报可通过组织气象科普方面的“读报知识问答”、开设 “专家信箱”、“解答读者咨询”等,体现“以人为本”的办报理念。

(曾 涛)

在温暖的春天,绿绿的阴映在地上,鸟儿在枝头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曲。

可在天上,几个“天气”们在吵架,争得面红耳赤。

它们在吵什么呢?原来它们在为谁的作用大而争论不休呢!看,晴天哥哥说话了:“伙伴们,我看是我的作用大,我可以带给大地温暖,使花草树木自由生长。

这样可以使食草动物得以生存、繁衍后代,而昆虫、鸟类、鱼类等动物的生存条件也可以达到……”它顿了顿,又说:“人类所需要一些农业物品也是通过我的阳光生存出来的,比如棉、布、木、衣服等。

还有,我可以激发植物,让它们进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使人生活得更加健康,这事的功臣难道不是我?我还能蒸发河、湖、溪、海里的水,使水蒸气凝聚成云,云飘到远处,可下雨给植物浇水,这不又是一件好事吗?”正当晴哥趾高气昂地夸耀自己时,“雨姐姐”插上话了:“切!就你那微不足道、鸡毛蒜皮的本领,能跟我相提并论吗?”晴天哥哥勃然大怒:“你有啥本事!”“要不是我,你就算把全世界的水蒸干了,也是白费力气!只有我才可以下雨,滋润世间万物,让所有事物焕然一新。

不像您,不自量力!”雨姐姐轻蔑地说。

“哼!不跟你一般见识!”晴哥不高兴地说。

“我说一句。

”“云弟弟”一字一顿地说。

“我没什么硬本领,但我觉得我作用最大。

要不是我挡住阳光,大地岂不被你那毒辣辣的阳光烤干了!哦不,是烤熟了!雨姐,你每次出门不都坐我的便车!要不然一些水儿能长上翅膀飞上天?我说,是我的作用最大!”云弟弟得意洋洋,比吃了蜜还甜!这时,晴哥火了:“没有我,世界就灭亡了!”“就你有用!”“咋样”它们吵着吵着。

突然,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打到它们头上。

原来是“冷雹”扔冷快打它们呢!“安静!”大家都望着它,“我才是最有用的,我射出的冷块会打碎屋顶,伤害动物,但这可以增强动物的逃生能力,也防止人类得‘富贵病’。

这不是一件大事?”“这算什么,我才有用。

”“我才是作用最大的天气!”“我才是,我才是……”这是,一只小鸟儿飞来,说:“不要吵!其实每人都有自己的作用,大家缺一不可。

一旦少一个,对世界来讲,都是毁灭性的的。

只要自己发挥好个人作用,世界才会美好!”

善变的天气天气就像一个淘气的小朋友:有时是乌云密布的下雨天,有时是烈日炎炎的酷暑天,有时是寒风瑟瑟的大风天,有时又是白雪皑皑的下雪天。

春天,万物复苏,一听春姑娘来了,小草探出了头。

夏天,烈日炎炎,幸亏有大树伯伯为我们遮住太阳呀!秋天,一个丰收的季节,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冬天,白雪皑皑,大地上似乎都是雪的领地,哪里都有它的踪影。

啊,季节真是一个淘气的小孩子呀,你觉得呢?

什么是科普小论文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

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

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

防震减灾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

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

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

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

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

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

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

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

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要镇静地采取行动。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

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

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

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

时间就是生命。

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 “生”、后救“人”;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

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 *** 、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

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

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汁液太滋润,丝雨太香甜,窗外的滴答声,体验着春天的韵美. ——题记 想望着,梦寐着,终于来了——春游. 这天,早晨的风景格外美丽,没有任何的装扮,却更加显示出了鲜艳的绿色,一派生机. 我悄悄的来到了学校,生怕会吵醒它的美梦.在这座古老而又朴素的建筑里,有着同我一样兴奋的同学们.来到走廊,抬首仰望,那如洗过后的天空一般,那样澄澈、透明,如孩童般不染尘埃的眼睛,又如一块碎手帕,时常有几朵飘过的白云,像是镶在纱巾上的玉兰花.偶尔有几位同学路过看那远方的天,不免有些皱起了眉头. 汽车如约到了校门口,我们便像得到了糖的小孩一样一个个整齐而又满足地上了车.不知从哪里听到了有人说话——下雨了.听到这个令人扫兴的消息,又不满的抬头看了看天——阴沉沉的天空像一张绷得紧紧的黑帐篷,不时有几点雨花飘落着. 但这怪诞的天气并没有丧失了同学们要去春游的兴致,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的,面对着自己的一包包精美的食品,都忍不住把它捧在手上,欲拆却又不敢拆! 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博物馆.下了车,大家因为太兴奋而忘记了秩序,最后的结果就是惹得老师们大开喉咙!看着这些被老师批评心底却暗暗发笑的同学,感觉他们真可爱! 当我们进入了博物馆,大家便默契的四散开来.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古币,五个大小、颜色不同的石圆圈依次呈现在我的眼前;有铜色的花瓶毅然的伫立在那酷似囚牢的安全玻璃内;有古石狮头断像,尽管已经过了几千年,但它的威武,那种傲然的气势依旧没有变;还有陶瓷碗、古葫瓶、几大圣像……最让我印象深入的是那些做得非常逼真的古人像,有在下棋的,有在交谈的,还有在背米袋的……这些人像都很好的刻画出了我国古代的团结、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谐相处!为之我颇为感动……博物馆里还有简约却时尚的咖啡厅,高大而巍然的观望台,都那么引人注目!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回车上,准备去下一个目的地了——绿色学校.此刻,窗外正下着豆大的雨滴,好像伴着一支小舞曲,雨水顺着车窗流下来,开始下断了线的珠子,随后,渐渐的连成了一条线.不就,天地间好像挂上了一条珠帘,白花花的,一切变的迷迷蒙蒙,远处的景物全看不见了! 为了保持下午有更好的精力去招待那思念已久的胜景,我决定先小睡一会儿.尽管大家都还在喜悦的兴奋当中. 当我你醒过来的时候,车还在路上默默地行驶着,睡意不多,便和朋友们有的没的搭了几句,不久,车停了,本来还有睡意的我,现在一下子全烟消云散了! 我们首先在公园里吃中饭,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湖光泱泱,煞是好看!说真的,到这里真是一种享受啊! 过了半个小时,我们便去下一个境地,进去前,导游说,最里面两个游戏建议大家不要玩,很危险.大家都随声附和着,一忽气地跑进去了,我们玩了很多,其中最危险的两个出了需要臂力的那个游戏没玩之外,所有的游戏都玩了,不知何时,导游说要去下一个地方了,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在还没有平息的心又紧接着充满了好奇,是的,下一个目标是去捉泥鳅,记得有一首歌就叫《捉泥鳅》,“池塘的水满了,鱼儿也停了,田边的洗里泥,到处是泥鳅……”轻轻的哼着这首歌,一边又轻轻的撩起自己的衣袖,小心翼翼的开始去抓那正在水里逃窜的小泥鳅!每当我用手抓住的时候,泥鳅却不紧不慢的逃出来了.它们好狡猾!我心里暗暗地说道.我又用手抓,可就是抓不住,唉,看着别人都抓到了几十条,我就是抓不到,心里不禁有一种感叹!尽管最后一条都没有抓到,但是我还是体验到了那无谓的快乐! 之后,我们又去玩了双人合作走钢丝的游戏,看似并不难,但其实,那真的是很难,需要两人有默契的配合,虽然最后没能完全走到另一端,但心里还是挺乐滋滋的,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人只有通过磨练和技巧,才能获胜! 我们又去看了草莓,简单地说,是让我们体验一下草莓的生长与开花,那种快乐,是发自心底的快乐! 回来时,离去的失望并没有蔓延大家那颗真挚的心,依旧是那样开心,也许他们经过今天的事情,从而获得了不菲的收获! 窗外不再下雨了,乌云开始散开,阳光从黑暗中静静的走出来,世界光明一片,未来,如同春,那样光明,那样温暖,令人期待!

不像某些同学的妈妈嘘寒问暖,大大小小的生活琐事唠叨得一概俱全.但是,每天早晨,我都会在床头发现一杯热水;每天上午,那些上课带的吃的东西已经装进了书包;每天下午放学回到家,已经是7点了,热气腾腾的晚饭已经摆在了桌上;临睡前,照例是一杯热水和已经焐得暖烘烘的被窝,这一切,我都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些悄无声息的动作和行为已然化作一缕缕的清亮的水流入我的心田,使我每一次都倍感温暖.我和妈妈,因为这一股股清亮的水,变得更加亲近起来.我时常亲昵地称呼她,也常常在晚上外出散步的时候把心事吐露出来,而她则是一个很好的旁听者.每次倾诉完,我的痛苦都减少了一半,而她又来安慰我,增加我的自信,教我如何处理事情,使我的不痛快扫除得一干二净.母亲是翅膀,给予我们力量;母亲是阳光,给予我们温暖;母亲是清泉,给予我们甘露.让我们去理解母亲,感恩母亲吧!

学习与娱乐两不误 当我看了《全民开考》这个节目后,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在学习中会享受娱乐,在娱乐中要加强学习!因为这是个娱乐互动性的节目!当我看到主持人和嘉宾们互动娱乐、有说有笑的,主持人出完题就和三个嘉宾讨论这道题,让观众积极参与,还有提示。

每次一分钟到计时完了后,他们总要讨论一会儿这道题。

学习是说主持人出的八道题,既好玩,又有学问,有的是关于天气的。

比如有一题是看完短片问是哪只羊?蜘蛛雨后织网代表下面天气会怎么样?两个“*”代表多大的雪? 娱乐是说答道一定的题会先抽奖,再继续和好玩的广告。

还有一些奖励,比如对1——3题、4——6题等。

看了这个电视节目,让我感受到人永远是学无止境的,许多知识不仅对我们人生有很大的帮助,还有要我们要懂得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才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辉煌。

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将一无所成,更谈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石鼓路小学四(2)班丁子涵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气象科普作文400-500字

气象科技论文范文

  推广与普及气象科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为大家整理的气象科技论文 范文 ,希望你们喜欢。
  气象科技论文范文篇一
  气象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推广与普及气象科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作用将直接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作为气象工作者,我们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气象科技知识运用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去。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宣传气象科技;灾害性天气;考核评估

  0 引言

  农村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现代化的素质水平,创建科技学习型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我国是个农业大国,80%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农村,把中国农村建设好,是富国富民的根本出路。在这种形势下,同样要求气象部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办实事,做贡献。根据衢州的实际情况分析,为了充分发挥气象科技的独特优势,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应尽的贡献。

  1 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气象科技的工作目标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衢州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气象科技服务的主要目标是以建设经济发达,行为文明,环境优美,产业水土结构配置合理,不断改善小气候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这就要求广大的气象工作者,重视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性。要把气象科技为农村和农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农业气象是我们气象部门多年研究的主要学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就要把我们气象科研成果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2 创建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载体

  在气象科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根据衢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农村中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开展气象科技宣传活动。要精心设计并运用好各种载体开展气象科技宣传活动。

  2.1 可开展“流动气象科技宣传日”活动

  不定期的流动到各乡镇或村宣传气象科技,围绕着“气象与自然”“自然与人”这样的主题,创新气象科技宣传形式,丰富气象科技宣传的内容,深入浅出,使广大农民能够听得懂,用得上。

  2.2 结合政府“三下乡活动”开展气象科技传播活动

  这就是由乡镇在农村集镇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宣传,农村实用科技图书销售和科技致富家庭结合等活动中开展气象科技知识的宣传。

  2.3 通过衢州的农技110平台开展气象科技的宣传活动

  用网络宣传和推广气象科技是一条非常好的 渠道 。现在网络已通到广大农村,而农技110也是在衢州农村中家喻户晓,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开展气象科技为农业和农村服务活动,推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2.4 用群众性读书活动来开展气象科技的宣传

  组织开展村镇“读书服务日”活动,送一些气象科普书籍到村镇,建立村镇读书小组,在一些有条件的村镇开展气象科技知识讲座活动,吸引广大农民关心气象,重视气象,应用气象知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3 推进气象科技知识在农村的普及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气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优势,这就要突出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要求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知识的份量。

  3.1 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要强调政治理论和 法律知识 的学习,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及气象科技的指导思想。

  3.2 将气象科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用气象科技知识结合衢州农村的实际情况,讲解一些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原理和过程,教会广大农民如何应对灾害性天气。比如:衢州是柑桔之乡,主要经济作物就是柑桔,但桔树不扛冻,冻害发生时,很多桔树就要冻死,结合这种实际,告诉 种植 户们冻害是如何形成的,怎样防冻,用人工的形成如何解除冻害等。以及在雷雨多发季节,普及一些雷电的防范知识等。

  3.3 气象科技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把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到广大农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建立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考核评估体系

  为了推进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做贡献能够深入开展。我们应该注意探索气象科技知识普及型村镇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相对完善的气象科技普及型村镇建设的考核评估体系。

  4.1 将评估标准具体化

  要从组织领导、载体建设、设施完善、培训有续、信息沟通、实际成果等六个方面提出考核评估标准。

  4.2 讨论学习,积累 经验

  在开展示范点达标的工作中,要及时 总结 经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展开分析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断推进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使气象科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服务。

  5 气象科技要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气象是一门学术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气象科技研究的直接成果就是要应用到 社会实践 中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就是要把气象科技产品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5.1 通过气象科技的宣传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要使广大农民在气象科技宣传和应用中自身素质得到普遍提高。要使广大农民知道气象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懂得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

  5.2 建立相关设施,使气象科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在乡镇建立天气预警电子显示屏,其目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将气象科技产品及气象信息送到用户手中,使乡镇第一时间了解气象,从而使乡镇的形象在气象科技服务活动中得到整体提升。

  5.3 要使气象科技更好地为农村服务

  我们要用先进的气象科技手段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在衢州得到落实,这就是气象部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的又一件实事。应用先进的气象科技技术服务社会,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作者简介:栗建勇(1954-),男,中专,浙江省衢州市气象局工程师,从事气象科技服务工作。
  气象科技论文范文篇二
  气象科技服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和发展思考

  [摘要]气象信息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气象监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众气象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气象信息服务部门应该根据发展现状,采取有效的 措施 提高公众气象信息的服务发展水平,以适应人们日益增加的需要。

  [关键词]公众 气象 信息服务 发展 思考 分析

  中图分类号: P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现代生活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引起了气象科技服务形式和 方法 的变化,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必然会有更进一步的创新。公共气象服务的不断发展,需要良好的气象科技服务。这要求气象从业者不但要了解气象科技服务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还要努力满社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共气象服务健康、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1 气象科技服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作用

  1.1 有利于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创建和气象信息覆盖范围的扩大

  公共气象服务是各种气象服务的最初目的,也是最终目标,而且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气象服务对社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只有气象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山东省的公共气象服务才能不断完善。另外,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气象科技服务水平不断地提高,从单一的广播播报方式到广播、电视、网络相结合的播报方式,还有手机的短信气象服务,都使气象信息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地区能随时随地了解天气情况。

  1.2广度上,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范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气象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从简单的防雷检测到服务功能多样化,从单一的电台播报到电台、手机、互联网等多位一体,气象科技正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气象信息随之走向了更广的范围。无论你身处何方,只要有网络或者手机信号的地方,都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气象信息。

  1.3提供气象部门的防灾减灾服务

  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气象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工作就十分重要。为了在灾害前,提示人们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气象部门在发布气象服务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提供相关的防灾减灾服务。例如,我国的气象局专门建立了气象灾害警示系统,对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和预防。气象部门利用不同的信息传播方法,实现对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可以有效的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手机气象短信服务,在信息传输的渠道中,具有广泛的覆盖面,比较便捷,可以实现对气象信息的迅速传播,为气象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和盈利性问题

  气象科技服务虽然属于公共气象服务,但是它并不是无偿的服务,而是属于盈利性的;而它又能利用各种科技知识,向社会提供气象信息,又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这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关系,成了聊城市阳谷县气象局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当然只有尽最大可能地体现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才能使公共气象服务更加的完善。

  .2.2 市场机制尚未健全

  不健全的市场机制是制约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又一大原因。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主要表现为气象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与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具体来说:

  2.2.1气象科技服务没有形成一套整体发展的规模,欠缺一些龙头企业以及一些主打产品的统领;

  2.2.2气象科技服务没有形成一个竞争和发展的环境,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

  2.2.3气象科技服务欠缺资金以及人才方面的投入机制。

  2.2.4 气象科技服务从业队伍的组建机制不合理

  3市场竞争力不足

  目前的气象科技服务还仅仅以气象部门为主,一些项目只是补偿性的收取些许费用,并不完全是市场行为,而商业性气象科技服务还没有得到发展,气象科技服务的市场还有待于培育和发展,目前气象科技服务的综合实力和市场能力仍旧相对薄弱,因此还不具备开发海外市场的条件,海外市场的份额还比较小。

  4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

  4.1 加大对气象科技服务的投资,促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是建立在其盈利性的基础之上的。想要处理好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和盈利性问题,就得从资金问题入手,有了充足的资金,才能使气象科技服务部门设备的不断完善,才能确保气象服务人员的基本经济利益,才能使他们对气象科技服务更有信心且对工作充满积极性。政府加大对气象科技服务的投资,满足了气象科技服务的盈利性,其公益性才能更好地显现出来,才能切实促进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

  4.2 推进气象科技服务创新体系的建设

  在行业管理方面,最主要的就是要不断推进创新体系的建设,通过不断加强各种气象科技服务资源的配置,不断融合行业的相关机构,最终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尽最大的努力开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气象科技服务的基础资源,不断进行创新,包括用人机制以及项目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创新等,最终建立起一套各部门、各行业协调配合的高效运转体制。此外还需要建立一套关于气象科技服务及其实施效果的外部评价体系,对各种项目的实施进行合理的评价,不断引导科技服务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实现气象科技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4.3 加大对气象科技服务的投资,促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是建立在其盈利性的基础之上的。想要处理好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和盈利性问题,就得从资金问题入手,有了充足的资金,才能使气象科技服务部门设备的不断完善,才能确保气象服务人员的基本经济利益,才能使他们对气象科技服务更有信心且对工作充满积极性。政府加大对气象科技服务的投资,满足了气象科技服务的盈利性,其公益性才能更好地显现出来,才能切实促进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

  4.4加大投入,为气象科技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

  处理好气象科技服务公益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加大国家对气象事业的财政投入。气象科技行业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国家按照事业单位的管理办法来管理气象科技行业,但是,与其他事业单位不同的是,气象科技行业具有双重性质,它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社会公益性是其盈利性的前提。在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求气象科技行业以社会公益性为前提,那么气象行业就没办法养活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这样势必会造成气象科技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所以,为了确保气象科技行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气象行业以社会公益性为前提,国家应相应地增加财政投入。

  .

  4.5 形成机制,增强竞争力

  打造气象科技服务的全方位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范围。可适当增加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气象科技服务业务,在方便群众及时掌握气象信息的同时,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同时注重海外市场的投入与开发,增强竞争力。

  5、结语

  气象科技服务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气象科技服务在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立足于气象科技服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与发展作用,研究分析了二者间的关系,探讨了目前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建议,以期促进气象科技服务与公共气象服务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鹏,杨秀华,杨秋利,等.新农村建设中气象服务的探讨[J].农技服务,2011(03).

  [2] 刘宇.在新形势下发展我省气象科技服务的思考[C].陕西省气象学会,陕西省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5(4).

  [3] 胡玉蓉.新形势对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思考[J].气象软科学,2008(3).

  
看了“气象科技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关于科技论文范文

2. 关于雾霾的科技论文1000字

3. 1500字科学论文范文

4. 办公自动化论文范文3篇

5. 标准学术论文范文

关于台风的科学小论文,300字左右就可以了。

转的一篇文章

关于台风的调查报告

浙江省萧山 体育路小学 503 沈哲阳

台风,这个词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在天气预报、新闻媒体和网上都争相报道着最近几个星期的“海棠”、“麦莎”两次台风。今天,“麦莎”来了,我还亲身去体验了一番。

一出门,台风就把我吓了个胆战心惊――不远处一块广告牌从天而降,与建筑物摩擦了几下就“啪”的一声落了地。我想:幸亏那里没人,不然砸到行人身上可不是小事了。我不经意间抬头看了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发现一个花盆正在扭着身子,似乎在说:“你再过来,我就掉下来砸你!”吓得我赶紧抱着头,逃离了这片“危险地带”。

在街上,更是觉得处处充满着危险。想靠左边走,总是害怕广告牌掉下来;想靠右边走吧,又怕被摇晃的路灯砸了个正着。马路旁的树也被吹得痛苦的扭曲着身子,发出“呜呜”的“哭”声,但这仅仅只是打了个擦边球呢!看来,台风的威力还真大呢!

在台风面前人类是多么的弱小,像一只巨形的手肆虐着大地,让我望而却步。台风究竟是什么?这巨大的威力从何而来?又如何消失?在她面前我们不会束手无策吧!我的内心充满了无数的疑问和好奇,自然界的奥秘已牢牢地吸引着我,我为此而激动。

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有了!在大自然的怒吼声中我踉踉跄跄跑回了家,解开自然之谜已成了我的当务之急。

一、台风的由来

台风是一个强烈的热带气旋。它好比水中的漩涡一样,是在热带洋面上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漩涡。在移动时像陀螺那样,人们有时把它比作“空气陀螺”。由于台风影响时常常伴有狂风暴雨,气象上给它取了一个与普通大风不同的名字―台风。

二、台风的命名

台风有许多名字,如“麦莎”、“云娜”等等,像是人名。我听到妈妈不只一次地问过:“台风干吗取这些名字?”但从没有过答案。你也想知道这些名字的由来吗?请看下文吧!

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地区启用了一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命名表,它们均采用由WMO所属的台风委员会成员的14个国家和地区所提供的亚洲名字。其的特点:一、大多使用了花、动物、鸟、树甚至食品等的名字,有些还是描述性的形容词;二、名表没有采用名字的字母顺序,而是按提供名字的国家或地区的字母顺序。每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十个名字,名表中共有140个名字。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的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某些名字有可能从名表中“退休”。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死伤后,成了公众知名的台风,为了防止它与其他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以后不再使用。

三、台风的形成

台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具备特有的自然条件和气象条件的,而且其结构极其复杂。

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由以下四点: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是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是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四、台风的危害

今天只要打开电视机、无线电、电脑上网你都会看到或听到关于台风的各种危害,人员伤亡、上万的房屋倒塌、无数的良田被淹、小街成了大河……强风、暴雨、泥石流,无数的人们在摇晃的“安乐窝”中无助地等待着大自然的安排。台风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五、台风的防范

常听说:防范于未然。面对这种强大的自然灾害,你可千万不要被巨大的威力给吓傻了。其实台风也像非典一样是可以“防范于未然”的。对台风的防范我也作了一翻仔细的调查,在紧要关头,一定对你有帮助。

首先,不要站在低洼松软处;其次,不要处身于陡坡地带;再次,不要站在露天地带及树下,以防雷击;最后,尽快到地势高的、坚固的建筑物,如钢筋混凝土建筑内躲避。只要有防患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早觉察山洪暴发,果断转移人员,悲剧是可以减轻乃至避免的。

通过对台风的全面调查,我已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我不禁感叹:台风有如此巨大的破坏力,那它一定有很大的能量咯。据说,台风的能量相当于全球一天总发电量的200倍!如果把这些能量利用起来,那地球就没有“资源危机”了。

“东方时空”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气象台预测到了台风将要在广州登陆,广州水库接到消息后,立刻把水库里的水放光,用来发电,台风一来,台风所带来的暴雨又把水库灌满了,广州水库多发了800万度电。看来台风也是可以利用的。

我们还是要多研究台风,把台风的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把人员伤亡的几率和台风造成的灾害降你到最低点。

如何将台风蕴藏的巨大能量解救地球的资源危机?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