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是核心吗

2023-02-15 03: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是核心吗

西安工业大学挺不错的。

西安工业大学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高校,是国家“兵工七子”成员之一,是我国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的院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

学校人才培养基础坚实,建有127门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拥有28个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3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5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平台。

学校学科体系完整:

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材料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4个学科上榜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7个学科列入省级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

西安工业大学的院校代码是10699。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

学院介绍西安工业大学,简称“西安工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兵工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工业部直属的七所本科院校(“兵工七子”)之一,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学校、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西安全面创新改革高校试点单位,是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创建于1955年,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1960年升格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未央、金花两校区占地面积1200亩,设有15个教学单位,56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20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5个学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教职员工1800余人,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本科生约1.8万余人。

办学历史

西安仪器工业学校

西安工业大学始建于1955年4月21日,前身是“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重点大型项目中兵器工业系统在西北地区唯一一所配套培养高层次兵工科技人才的学校——西安第二工业学校(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

1956年2月20日,学校更名为“西安仪器制造工业学校”。

1957年4月28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局颁发《调整中等专业学校的决定》,将昆明仪器制造工业学校(始建于1936年抗日战争前夕)并入西安仪器制造工业学校。1960年3月1日,学校升格为“西安仪器制造工业专科学校”。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

1963年5月13日,第三机械工业部五局调整所属学校名称,改校名为“西安仪器工业学校”。

西安工业学院时期

1965年4月16日,经第五机械工业部的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同时更名为“西安工业学院”。

196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机械工业部(即兵器工业部)军事管制委员会下达军管字第271号文件《关于西安工业学院改小型工厂的通知》,正式撤销“西安工业学院”建制,在原校址上重新成立国营5218厂(第二名称陕西光学仪器厂,信号代号:西安市第30信箱),改厂曰期从1969年7月1日算起。

1978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北京月4月25日电,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增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的报告,决定在全国恢复和增设55所普通高等学校,西安工业学院成为全国首批恢复招生13所高校之一。

1987年2月24日,学校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

1988年,学校隶属于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3年,学校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

1999年12月13日,学校顺利完成了隶属体制调整,改制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院校。

2004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独立学院)。2006年2月14日,学校经国家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时期

学校以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改革与建设,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学校被陕西省确定为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5月2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共建西安工业大学签约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2012年,学校经陕西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正式成为一所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研高校;

2013年,学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同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4年,获批成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

2016年,学校材料与化工学院李建平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高性能多尺度颗粒协同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喜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6年7月,学校获批成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2018年3月,学校与七所高校共同成立B8协同创新联盟,并担任该联盟常任理事单位;同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同年,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21年5月16日,成为“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会员单位之一;6月,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院系专业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15个教学单位。开设56个本科专业。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9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有国家级人才4人、省级人才12人,“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有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4人、重点领域顶尖人才1人、“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省青年科技新星7人、省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5个,省级教学名师16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光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书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机械电子教学团队”、“‘材料物理’专业教学团队”、“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20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有5个学科获批国家国防特色学科,7个学科列入省级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重点学科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光电成像技术、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军用关键材料、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和武器系统与工程。

省部级重点学科:光学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博士后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授权学科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改革试点专业,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5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省级名牌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光电信息工程。

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材料科学基础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业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综合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艺术教育实验训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书法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实践、创业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经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械制造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服务外包型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光电工程领域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突出实践教学的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精品课程:“光学零件工艺”、“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工科电路分析”、“物理光学”、“工程力学”、“机电系统设计”、“软件工程”、“光学零件工艺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市场营销”、“工程测试技术”、“书法”、“仪器制造工艺学”、“大学物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材料加工基础”

教学成果

学校2009年和2014年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至2019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0项)。

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至2019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研究基地19个,拥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9月,近三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

截至2012年,学校承担国家863、973、国防973、总装备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国防科工局以及省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等各级各类项目近千项。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8项;被收录论文1770余篇,其中:SCI210篇,EI 1290篇;申请专利280件,其中发明专利72件;授权专利199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已经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被授予陕西省专利工作先进单位。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校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总量已达130万余册(件)、中外文期刊近4800余种。除纸本资源外,在图书馆网站上还运行有Ei、SD、CNKI、万方、书生等商家的电子期刊论文全文或摘要、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图书、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

学术期刊:《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办学传统:忠诚进取,精工博艺。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谁有西安工业大学的详细信息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0�2�0�2�0�2�0�2�0�2 学校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之一,1960年升格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曾隶属于国家第二、一、三、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

�0�2�0�2�0�2�0�2�0�2 学校占地面积129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4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5亿元,馆藏图书123.4万册,并有Springer等21类(种)电子信息资源。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28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510人。有7人被重点大学聘任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20余人。有110余人在国家、省级学术团体担任评委、委员以及理事长、理事。有国内、外双聘院士8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陈忠实先生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并担任“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0�2�0�2�0�2�0�2�0�2 学校现有光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和艺术与传媒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建筑工程系、外国语言系、数理系和体育系等4个直属系;1个工业中心等13个教学单位。

�0�2�0�2�0�2�0�2�0�2 学校现有4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光学工程、机械制造机器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等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省级名牌专业。有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物理光学、光学零件设计、工程力学、机电系统设计、应用光学和工科电路分析等9门省级精品课程。有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微光电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陕西省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中白(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人民政府与白俄罗斯教育部)高技术合作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有电子电工实验中心、工业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0�2�0�2�0�2�0�2�0�2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2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500余人,研究生700余人。

�0�2�0�2�0�2�0�2�0�2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0�2�0�2�0�2�0�2�0�2�0�2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项,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兵器工业总公司、国防973、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以及省市等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成果创国内多项第一。积极开展学产研工作,近年来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0�2�0�2�0�2�0�2�0�2 2005年,学校成立了“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由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陈忠实先生亲自担任研究中心主任。

�0�2�0�2�0�2�0�2�0�2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成果丰硕。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以及陕西省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百余项。

�0�2�0�2�0�2�0�2�0�2 大学生女篮保持传统优势,曾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女子篮球赛甲组冠军、首届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超级杯赛亚军、陕西省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三连冠”。

�0�2�0�2�0�2�0�2�0�2 学校在书法教育领域颇具特色与实力,是较早开办书法教育专业的高校之一。刘自犊先生曾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被誉为“中华篆书第一人”;陈泽秦先生曾当选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学校荣获中国书法兰亭教育奖。

�0�2�0�2�0�2�0�2�0�2 学校秉承和弘扬“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形成了“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建校五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5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很多人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的骨干力量,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居陕西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国外1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0�2�0�2�0�2�0�2�0�2 在建设和发展中,学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学校题词。国防部长张爱萍、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教育部领导、兵器工业部领导以及省市领导同志为学院题词、来校视察工作。

�0�2�0�2�0�2�0�2�0�2 学校多次受到国家、部、省、市级表彰,曾作为受奖先进集体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并在会上介绍先进事迹和办学经验。曾被陕西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近10年来。先后9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获得“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先进单位”、“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先进学校”、“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等荣誉称号。(希望能帮到你)

《电子技术》是否为国内核心期刊或国外公开发行的外文期刊?

  主要还是看你报什么专业
  西安工业:光学工程、机械制造机器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等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省级名牌专业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学校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之一,1960年升格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曾隶属于国家第二、一、三、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

  学校占地面积129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4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7.2亿元,馆藏图书155.48万册,并有多类(种)电子信息资源。现有在编专任教师93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3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630人。有17人被重点大学聘任为博士生导师。“有突出贡献专家”、“三五人才”、“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以上称号的专家40余人。有110余人在国家、省级学术团体担任评委、委员以及理事长、理事。有国内、外双聘院士近10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陈忠实先生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并担任“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学校现有光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和艺术与传媒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建筑工程系、外国语言系、数理系和体育系等4个直属系;1个工业中心等13个教学单位。

  学校现有4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光学工程、机械制造机器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等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省级名牌专业。有材料科学基储机械制造基储物理光学、光学零件设计、工程力学、机电系统设计、应用光学、工科电路分析、市场营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光学零件工艺学等13门省级精品课程。有“光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等3个“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有“书法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1个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薄膜与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微光电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陕西省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中白(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人民政府与白俄罗斯教育部)高技术国际合作研究交流中心;有电子电工实验中心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在2007年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2万人,研究生1400余人。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近年来,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兵器工业总公司、国防973、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以及省市等科研项目350余项,科研成果创国内多项第一。积极开展学产研工作,近年来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40项。《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05年,学校成立了“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由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陈忠实先生亲自担任研究中心主任。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成果丰硕。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以及陕西省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百余项。

  大学生女篮保持传统优势,曾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女子篮球赛甲组冠军、首届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超级杯赛亚军、陕西省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三连冠”。男子足球队获陕西省高校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

  学校在书法教育领域颇具特色与实力,是较早开办书法教育专业的高校之一。刘自犊先生曾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被誉为“中华篆书第一人”;陈泽秦先生曾当选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学校荣获中国书法兰亭教育奖。一批学生多次在全国、教育部、省级书法大赛中获奖。

  2008年,有2名教职工当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学校秉承和弘扬“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形成了“忠诚进娶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建校五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6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很多人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的骨干力量,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居陕西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国外1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建设和发展中,学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学校题词。国防部长张爱萍、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教育部领导、兵器工业部领导以及省市领导同志为学院题词、来校视察工作。

  学校多次受到国家、部、盛市级表彰,曾作为受奖先进集体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并在会上介绍先进事迹和办学经验。曾被陕西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近10年来。先后9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获得“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先进单位”、“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先进学校”、“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