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论文核心素养下的艺术教育

2023-02-15 02: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核心素养下的艺术教育

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 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

[论文摘要] 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修养,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和个性完善。在改进大学生艺术教育方面,要提高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认识,重视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2002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三条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建设。”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先天不足”;大学阶段,在不少高校又“后天失调”,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艺术素养残缺的状况。无论是从国家规范还是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设置专门的艺术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视,甘肃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够 首先,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任然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其次,专职公共艺术教师匮乏。根据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方案的通知》规定,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编制应占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据不完全,甘肃省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达到规定的高校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公共艺术课以选修课居多,学时少,教师工作量不足,导致部分教师伴随扩招进入专业院系或转入相关专业;二是各高校在人才准入方面侧重于专业人才,致使专职公共艺术教师相对较少。 (二)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和长远规划,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都有待加强 据了解,在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中,在非艺术专业设置艺术课程并开设了课程的学校并不多。而当代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基本素养问题。1990年以前,普通高校的'人文艺术类课程设置得很少,主要有大学 语文 、等。自1997年开始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来,许多高校的人文课程以大学 语文 为中心向外扩展到中外名著欣赏、唐诗宋词欣赏等,艺术类课程也扩展到基础、民乐欣赏、交响乐欣赏、戏曲赏析、基础、影视音乐欣赏等,其成效主要还取决于教师是否配备完善、教学设施是否能满足排课的需要,以及主管部门是否重视等。 许多高校由于师资缺乏,多媒体教室不够,学生只能在音乐欣赏或欣赏两门课程里选一门,也就是说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受到音乐教育的熏陶。这种情况在很多高等院校都存在。 (三)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亟待提高 在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招收的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来自。由于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等原因,这部分学生在大学前的教育阶段中,音乐教育相对脱节或缺失。当他们走入大学时,艺术方面的知识就显得相对匮乏,致使他们不知所措。通过显示,在甘肃省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中,不识乐谱者占被调查大学生的89%;在大学期间,没听过交响乐、没参观过任何艺术展的大学生分别占85%、90%。许多大学生或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在网络游戏、卡通漫画和武打片等与自身年龄、学历不相称的情趣方面,或为了考研、奖学金等现实需要埋头于、专业课而忽视了艺术熏陶,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艺术素养认识不足,二是部分高校对艺术教育认识不足、对艺术教育引导力度不够。 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高校必须将大学生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通过艺术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具备必要的艺术知识;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   三、改进大学生的思路 (一)提高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认识 大学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不受重视,认识问题是关键。尽管教育部自1997年以来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但是从力度和广度以及重视的程度上还远远不够,比起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3000多年前被在“礼、乐、射、御、书、数”“六术”中列为第二,在欧洲,相当长的时期中,艺术一直与天文、等并列为“四学科”。近现代的教育科学,更被认为是最大众化、最富于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和美育方式。1994年,美国已经把艺术教育(音乐、、)列为的大六门,作为国民教育的核心内容,足见艺术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重视艺术教育。 (二)重视艺术教育课的课程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大学生开设相关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和艺术素养,而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 1.明确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在很多高校中,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往往不是由艺术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通过得知:首先,艺术教育课在课程内容、课程学时数的确定上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大;其次,在教材的选用以及考试分数的给定上,也不是非常科学和合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很大,甚至简单模仿或照搬艺术院校的某些课程。因此,必须努力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艺术空间,使艺术教育达到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从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加强教材建设 根据对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课教材的调查我们发现,虽然有一些教材,但这些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教材的内容五花八门,定位不准确。教材的适用对象应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的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教材应有别于《艺术概论》和艺术专业有关课程,它并非课程,而是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常识普及型读本。教材编写在内容设置上,应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结合实际,将所掌握的艺术知识普遍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艺术素养,使其成为有教养的人、高尚的人,进而促进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并以大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基本价值取向。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校园文化的格调、品位,帮助大学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起到陶冶性情、净化思想、完善品格的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艺术教育。   四、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可使他们品格完善,感情丰富。通过艺术教育,可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梁继林.试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2]周秀红,孔宪峰.辽宁高校艺术教育探析[J].教育研究,2008,(12).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艺术教育的五大核心

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实践价值
1.图像说读。培养学生对作品形象的审美感知、理解和审美领悟能力。实践价值是美术教育始终坚持直观形象演示和示范,尽量避免抽象描述和说理。
2.美术表现。培养学生美术造型表现能力,应用美术知识技能创造美术作品。实践价值是落实学生美术技能和表现创造能力。
3.审美判断。培养学生审美认识、评价和判断能力,能对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实践价值是美术教学各个环节均应贯穿审美诱导,解决什么是美,为什么美,怎样才美的问题。
4.创意实践。美术教学根本目标是实践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创造美
的能力。实践价值是美术教育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本身,而是应用知识技能创造性解决情境问题。
5.文化理解。理解美术形象、现象和作品的文化内涵,在美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与文化
表现。实饯价值是在美欣赏和实践中自觉引导文化内涵并进行文化表现。

美术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知识

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要培养其核心素养的新要求,而核心素养主要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备品质。一个具备良好核心素养的人才,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在美术领域,核心素养既可以包括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包括绘画技能技巧,还能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审美能力及主动性思维能力等等[1]。近些年来,教育部门对美术教育标准进行了一定的提高,核心素养即是美术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可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利于学生以后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
二、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美术学科的教学要求在新课改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要求初中美术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变化,并遵循这一变化及相应的要求,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及理念,以改善自身的美术教学行为。而这一做法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紧密的联系,美术教师需在充分明白教改的意义的基础上,审视自身教学能力的缺陷,及时调整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美术教学的本质即是以视觉为主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对美术作品的内容及其内涵进行理解,并且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深化理解美术作品[2]。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立足于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推进美术课堂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三、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
(一)以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美术是一种植根于生活的视觉艺术,能够通过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其独特的内涵。因此,教师可采取生活情境法,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化教学情境,真切地明白美术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与用途,使其更深刻地感受到美术的独特艺术魅力,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美术文化的认同感。比如在“泼墨荷花”这部分美术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自主观察自然界生长中的荷花,了解荷花的生长特点。要求学生学会以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来对美术作品进行阐释,掌握美术中的泼墨技法,并且领会这些以泼墨技法形成的美术作品的美术内涵及生活魅力。
(二)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应该掌握的一项核心素养。初中学生的涉世经验不足,在评判美丑时,一般要在他人的告知或引导之下来进行。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欣赏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其形成审美能力,包括对美丑的鉴赏、对中庸和精彩的判断等等。
(三)与传统元素融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领域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师需将传统文化元素积极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学会寻找本土化、多元化、个性化、创新性等特征之间的平衡点[3]。而且通过渗透民间美术艺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进行美术创新,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的创新意识。比如在花圃方面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观察花圃图案的形状,并在活动中对图案的形状进行置换,形成新的美术画面。在这个过程中,利于学生感受到美术创新的趣味性,锻炼学生的美术设计思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创新能力。
(四)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并且拓展其视野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比如在《走进美术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亲身走进美术馆,使其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对展览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增加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见识。美术馆具有多样化的作用,其能够提高参观者的文化水平,并提高其美术修养,同时还能辅助学校开展美术教育,甚至可以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及借鉴。因此,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五)通过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电教手段是比较受欢迎的辅助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在美术教学中,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比如在《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电教手段来演示光明暗调子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可以明白光与明暗变化,并了解到这些变化和几种因素有关:第一,光明暗调子的变化和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的角度存在关系,若是光线无法照射,则该物面被称为暗面或背光面。第二,光明暗调子的变化和光线强弱、和物体的距离等都存在关系。支光越大,光照越亮;光线投射到物体的距离越近,其物体光照就越亮。第三,和对象物的距离存在关系。若是光照条件一致,在与对象物越远的情况下,物体会越暗。第四,和物体固有颜色的深浅度存在关系。在光照条件下,若是物体固有的颜色比较浅,则其物面的明暗对比就会更明显。因此,通过电教手段进行演示,可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其变化情况,提高其理解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实际的课程内容,探索不同的核心素养培育方法,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美术艺术的魅力,培养其良好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