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郭继民卢政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3-02-15 02: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郭继民卢政中国社会科学报

“天圆地方”不是地平说,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天与圆象征着运动;地与方象征着静止;两者的结合则是阴阳平衡、动静互补。“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表现,例如天坛与地坛、四合院、方孔圆钱等。这些“天圆地方”的图案与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到宣传作用,象征着政治上的“外儒内法”和为人处世方面的“外圆内方”等思想。“天圆地方”是古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古中国人认识宇宙的方法不同于现代科学的实证实验方法,而是“内证”修习。古代科学家通过“内证”修习,总结出一套抽象的世界规律: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分为很多层次,其概念就如同现代数学中方程式里的未知数“x,y”,也就是说,当方程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其中的x,y等未知数是有具体的代表物质的,而当从纯粹的数学角度来讲解时,x,y就是不具有具体指向的未知数。《黄帝内经》中已提出了五运六气的学说,总结了天地能量的运化。每当天地间能量发生变化时,就会逐渐表现在可观测的宏观世界,比如当春天以东方七宿为代表的“木”属性能量到来时,大地解冻、种子萌发、万物复苏;进入新一轮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随着四季的变化,人体生命的健康状态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黄帝内经》中有《四季调神大论》[2] ,论述了四季的阴阳变换对人体的影响。古人把微观状态下能量的变化规律总结为“五运六气学说”,用来描述天地间能量变化和时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变化对地球上生命的影响,即“天时”。

社会科学报的报社成员

社长兼总编: 段 钢 社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王炜麦 编辑部主任:徐峻音 编辑部副主任 :程洁、杜鹃报纸编辑\记者:徐峻音、陈海娟、杜 娟、博 芬、綦晓芹、王 雪、程 洁、汪仲启、潘圳发行部主管兼办公室副主任:肖浩栋 网站编辑:潘圳、周茜排版室: 邬伟民、陆伟英、李红卫

赵晓峰的发表论文

近年来以独著和第一作者的形式发表论文60余篇,被CSSCI期刊收录近3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社会学文摘》、《社会工作》、《公共行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等转载10余篇。另外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中国改革报》、《改革内参》、《农民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妇女报》、《市县领导参阅》等报纸及内刊上发表评论文章数十篇。发表的主要论文有:(1)赵晓峰:《中国农村基层的简约主义治理:发生机制与功能定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2)赵晓峰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四重嵌入”的机制与影响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3)赵晓峰:《公私观念与熟人社会》,《江海学刊》,2014.04(4)赵晓峰:《公域、私域和公私秩序:中国农村基层半正式治理实践的阐释性研究》,《中国研究》,2013年秋季卷(总第18期)(5)赵晓峰等:《“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生产经济组织体制变革的理想模式及功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01(6)赵晓峰:《农民上访诉求的三层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的再阐释》,《长白学刊》,2014.01(7)赵晓峰等:《合作化还是组织化:“国家、市场与农民”关系框架下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变革的理性建构》,《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05∕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3.12和《社会学文摘》2014.01(转载)(8)赵晓峰等:《利益分化与精英参与:转型期合作社与村两委关系研究》,《人文杂志》,2013.09∕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3.12(转载)(9)赵晓峰等:《阶层分化、派系竞争与村域合作社发展》,《中国农村观察》,2013.03(10)赵晓峰:《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与促进对策》,《贵州社会科学》,2013.06(11)赵晓峰等:《政策诱导与阶层驱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双重动力机制分析》,《农村经济》,2013.01(12)赵晓峰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结构性困境与突围路径》,《农业经济》,2013.01(13)赵晓峰等:《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2.12∕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13.04(转载)(14)赵晓峰等:《庙与庙会:作为关中农村区域社会秩序整合的中心》,《民俗研究》,2012.1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04(转载)(15)赵晓峰等:《从“嵌入式控制”到“脱嵌化治理”:迈向“服务型政府”的乡镇政权运作逻辑》,《学习与实践》,2012.11(16)赵晓峰等:《农村社会组织生命周期分析与政府角色转换机制探究》,《中国农村观察》,2012.05(17)赵晓峰:《重构农民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天涯》,2012.06(18)赵晓峰:《富人治村的乡村关系及其后果》,《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08(19)赵晓峰:《找回村庄》,《学术界》,2012.06∕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2012.03(转载)(20)赵晓峰:《公私观念与传统中国农民的行为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2.08(转载)(21)赵晓峰:《权力二重性:解读农民自杀问题的一个视角》,《青年研究》,2012.01(22)赵晓峰:《农村宗族研究:亟待实现范式转换》,《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01(23)赵晓峰:《“被束缚的村庄”:单向度的国家基础权力发展困境》,《学习与实践》,2011.11∕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2.03(转载)(24)赵晓峰:《“行政消解自治”:理解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一个视角》,《长白学刊》,2011.01(25)赵晓峰:《村级民主政治转型:从汲取型民主到分配式民主》,《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0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1.01(转载)(26)赵晓峰:《重读税费改革: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的视角》,《人文杂志》,2010.03(27)赵晓峰:《城镇化发展中的“市县模式”:湖北省个案》,《重庆社会科学》,2010.08(28)赵晓峰:《税费改革的四重逻辑》,《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01(29)赵晓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协会发展》,《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06∕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0.04(转载)(30)赵晓峰等:《农民公平观念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关联》,《调研世界》,2009.08(31)赵晓峰:《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演变逻辑》,《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04∕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9.08(转载)(32)赵晓峰:《“调适”还是“消亡”——后税费时代乡镇政权的走向探析》,《人文杂志》,2009.02(33)赵晓峰:《粮食直补政策的实践反思与展望》,《调研世界》,2008.07(34)赵晓峰:《增收、减支、增势——试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定位》,《开发研究》,2007.05(35)赵晓峰:《怎样把握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读书》,2007.02(36)赵晓峰:《农民合作:客观必要性、主观选择性与国家介入》,《调研世界》,2007.02(37)赵晓峰等:《泵站困境、农民合作与制度建构》,《甘肃社会科学》,2007.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