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2023-02-15 02: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不是核心期刊,但是刊物质量还行,双月刊,每期只有80页,关键是不要版面费,只要文章入了编辑的法眼,审稿和发刊都很快!

关于军事类杂志有那些

1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001-2486 43-1067/T ★
2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1009-3486 42-1106/E ★
3 火力与指挥控制 1002-0640 14-1138/TJ ★
4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1009-346X 31-1720/D ★
5 军事史林 1002-4190 81-1108/K ★
6 军事历史研究 1009-3451 81-1064/E ★
7 军事经济研究 1001-8093 42-1008/F ★
8 空军工程学院学报 61-1337/V ★
9 世界军事 1002-4891 11-2695/E ★
10 现代防御技术 1009-086X 11-3019/TJ ★
11 战略防御 ★
12 中国军事科学 1002-4492 11-1722/E ★
13 政工导刊 1003-6334 61-1063/D ★
14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009-1548 65-1196/G4
15 兵团建设 65-1181/D
16 863先进防御技术通讯:A类
17 边防生活 1005-7137 65-1059/E
18 东北后备军 21-1242/E
19 解放军理论学习 1673-3347 11-5384/D
20 东北民兵

21 东海民兵 1005-698X 81-1015/E
22 当代海军 1006-6071 11-3605/E
23 电子战技术文选
24 防化学报
25 防化研究
26 国外坦克 11-4221/E
27 国防科技参考
28 国防科技(湖南) 1671-4547 43-1365/E
29 国外防化科技动态
30 广东武装
31 工兵装备研究:外军版
32 国防技术基础 1671-0177 11-4649/TJ
33 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
34 橄榄绿 1008-4843 11-1187/I
35 国防 1002-4484 11-2770/E
36 工兵装备研究 32-1584/TJ
37 华北民兵 1002-509X 11-1149/E
38 海军工程技术
39 黄埔 1002-7289 11-1727/D
40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1672-7843 50-1128/E
41 合肥炮兵学院学报
42 航天长城-国外防务市场
43 环球军事 1009-9816 11-4664/E
44 海军院校教育 42-1659/G4
45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1672-8211 11-4662/E
46 军队指挥自动化 11-3434/TP
47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13-1257/E
48 军用标准化 11-3595/E
49 军工富民信息
50 军事电子
51 军械维修工程研究
52 教学与科研(重庆)
53 军事文摘 1005-3921 11-3478/E
54 军事展望 1006-3455 81-1192/E
55 军事经济学院学报 42-1566/F
56 军用汽车管理 1006-5415 34-1145/U
57 解放军生活 1002-4654 11-1013/E
58 军事历史 1002-4883 11-1633/E
59 军事通信技术 32-1289/TN
60 军营文化天地 1006-4680 81-1102/C
61 空军装备 11-5030/V
62 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学报
63 陆军学术 81-1081/E
64 宁夏科技:军事展望 1005-4987 64-1019/E
65 炮兵学院学报 81-5035/TJ
66 指挥控制与仿真 1673-3819 32-1759/TJ
67 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 1672-7908 32-1156/TJ
68 世界安全
69 水雷战与舰船防护 42-1336/TJ
70 外国军事学术 1002-4506 11-1634/E
71 武警学院学报 1008-2077 13-1228/E
72 外军信息战 11-5303/E
73 武警指挥学院学报 22-1296/E
74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 1008-2077 13-1228/E
75 武警技术学院学报
76 武警后勤 81-1190/E
77 外军炮兵防空兵研究
78 外军工程装备与技术
79 外军电信动态
80 外国海军文集 11-4206/E
81 外军炮兵研究资料
82 外军电子战 11-4469/E
83 外军炮兵
84 新军事
85 训练与科技
86 西北民兵 81-1033/E
87 现代军事 1013-9214 11-2525/E
88 现代兵器 1000-7385 11-1761/TJ
89 现代军事通信
90 云南国防 1003-9546 53-1084/E
91 鱼雷与发射技术
92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1672-1497 11-3984/E
93 中国军转民 1008-5874 11-4014/N
94 中国军法 11-3435/D
95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 1007-4031 11-3828/E
96 中国人民防空 11-3770/E
97 中国武警 1007-4228 81-3827/E
98 中国民兵 1002-5081 11-1446/E
99 政工学刊 1006-1452 21-1095/D
100 政治指导员 44-1154/D
101 中国空军 1002-6010 11-1006/E
102 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81-5052/E

石河子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值得去蹭?

本人作为石河子大学刚毕业的一名学姐来说,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觉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石河子大学是一个综合类高校,虽然偏重于理科,这是跟她得发展沿革及创校历史分不开的但是她文科的基础也不弱。。我想根据在校这几年的在政法学院的学习及了解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想说一下政法学院,政法学院以法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公共管理专业、政治、历史等文科专业为主。在这些专业中法学专业的徐淳老师是一名风趣幽默的老师,他的《法律职业伦理课》和》《典型案例分析(刑法)》都是非常值得去听的。他额课堂都是一致好评。并且有许多同学等会选择跨专业考研或者二学位修法学他的课会非常的值得去听。

其次,历史与民族学系的杨荣春老师,他是一位超级朴实、学问做得非常踏实、又十分的额关心学生成长学习的一名优秀的老师。同学们都亲切的喜欢叫他春春。杨荣春老师的《吐鲁番学研究》非常非常值得去听,他主要研究这一领域,课堂内容的设计也是非常的精彩,期间常会有学长学姐来听,是一门值得去蹭的课程。

杨荣春老师在上课

最后还想推荐杨发鹏老师的《西北少数民族史》,这是我非常佩服的一名老师,通过备课,全程不用看课件将知识掌握的非常全面,这是我非常钦佩的一名老师。也是全班同学,系里同学一致好评的一名老师。

杨发鹏老师在上《西北少数民族史》

石大操场

还有很多老师在岗位上都兢兢业业,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相信在这里你不仅收获成长与知识还有美食与快乐···········

易连云的学术论文

2014-2-28 1、高校不良学风的制度审视与改进策略,光明日报2014年1月22日理论版,田蜀华 易连云 2、电影《唐山大地震》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启示,薛娟 易连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1期3、当代教师德性研究述评,杨建朝 易连云,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1期4、略论建国后我国教师伦理的时代变迁----基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演变的分析,易连云 李琰,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1期2013-12-301、以三个倡导引领高校德育深化发展,光明日报2013年8月17日理论版。赵国栋 易连云2、当代越南大学生儒家道德继承现状的调查报告,高等教育研究,黎文升 易连云,2013年第7期。3、论成“人”视域中的认识论教育自由,高等教育研究,杨建朝 易连云2013年第6期。4、试析德育回归生活的价值选择,中国教育学刊,李琰 易连云2013年第5期。5、作为成“人”的教育精神:人性视角的内涵分析,杨建朝 易连云 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6、纯粹与必然遭遇温纯与不确定性----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德育困境,易连云 易然,教育科学,2013年第6期。7、高校教师聘任的出身论现象研究----对百所“985,211”院校的调查,易连云 赵国栋毋改霞,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9期.8、意蕴、境遇及诉求: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审视,江苏高教研究,黄正夫 易连云,2013年第1期。9、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王静文 易连云,2013年第5期10、论班级生活中 儿童生命实践意识的培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龙红霞 易连云2013年第1期11、自然之“德”与教育之“道”,中小学德育,易连云,2013年第8期20121、专业化发展视域下师范生专业伦理培养研究,《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第2作者)2、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课程述评----以初等教育专业为例,谈心、易连云,《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P70-78页。3、密西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述评——以初等教育专业为例,《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第2作者)4、政治社会化取向的美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行动,《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第2作者)5、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思考,《教育与经济》,2012年第1期,(第2作者)  6、论关系存在中的当代教师德性的消解与回归,易连云 毋丹丹,《教育学报》,2012年第10期7、内涵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战略的路向选择,《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1作者)8、论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第2作者)9、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探析,李琰 易连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10期10、高校教师教学任务厘定与反思,黄正夫 易连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12期11、.小学德育灌输中的成人化倾向省思,《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5期,(第2作者)12、班级文化的学生道德发展功能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17期,(第2作者)13、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教育文化论坛》,2012年第1期,(第1作者)14、当前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当代教师教育》,2012年第6期,(第2作者)15、德育社团:德育课程建设不应忽视的资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2作者)16、在三尺讲台上起舞,陈丹 易连云,中小学德育,2012年第10期2011  1、美国科学道德价值观与德育思路,王海莹 易连云,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第3期  2、从博弈论角度看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张凌洋,易连云 杨公安,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5期3、论意义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邱永琼,易连云,前沿,2011年第8期4、教会选择: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目标,张伟 易连云,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10期5、论组织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章程建设,金家新 易连云,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二期6、论民族认同与爱国主义的契合,王付欣 易连云,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7、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其层次,王付欣 易连云,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8、研究生“买椟还珠”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张凌洋,易连云 杨公安,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9、普遍信任感培养与儿童道德养成,李佳 易连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21期10、《周易·蒙》中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易连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18期11、家有儿女,易连云,中小学德育2011年第8期12、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大学生风险教育研究,黄东升 易连云,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13、论组织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构,金家新 易连云,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14、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研究型教师,唐智松易连云,《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15、论多元目标下的博士后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构建,金家新 易连云,教育与职业,2011年29期。16、高等师范教育实践中的道德体悟教育论析,韩玉 易连云,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20101、德育的关怀:让道德和意义与生命相遇,《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第2作者)2、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第1作者)3、新媒体时代比较教育研究面临的挑战与选择,《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第1作者)4、传统道德教育研究的范式转换,《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独立)5、传统故事在现代德育中的理性诠释,《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2期。(第2作者)6、一个留守儿童的经历,《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第2作者)7、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人民日报》2010年7月27日.(独立)8、道德教育的未来担当,《中国德育》,2010年第8期9、传统师道尊严思想辨析,《人民日报》,2010年8月27日。10、美国教育研究的历史教训及其对中国同行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第2作者)11、杜威经验理论视角下幼儿道德经验的内核与建构,《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第1作者)12、1999-2009年我国关于“情绪智力”选题的研究状况及分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第2作者)13、信仰、责任、爱与道德----《潜伏》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中国德育》2010年第11期。(第1作者)14、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今日教育》转载,2010年第10期.(独立)15、当前中小学德育理论研究:现状、问题与前瞻,《教育导刊》,2010年第11期。(第2)20091、儿童道德智慧的养成,《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41-44)(第2作者)2、警惕德育的“婢女化”趋势,《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12期(4-7)(第2作者)3、学校德育不能承受之重----论“德育实效”研究的负效应,《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5期(第2作者)4、文化资本与学生文化建设,《光明日报》,2009年4月20日第七版。(第2作者)5、邓小平对学校德育理论的创新探索,《探索》,2009年第4期。(第2作者)6、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第2作者)7、身份认同视域下的教师道德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作者)8、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第2作者)20081、从规范约束到意义引领----生存论视野下的大学职业道德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第2作者)2、论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缺失 《教育学报》2008年第1期(第2作者)3、后现代语境下的传播与青少年道德自律,《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第2作者)4、探索与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模式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更新,《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作者)5、家庭教育: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基石,《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第2作者)6、“康德划分问题”的理论启示,《光明日报》2008-07-03 10:00 (第2作者)7、稷下学宫与学术规范建设,《兰台世界》2008年第13期(第2作者)8、道德的误读:对当代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反思,《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9期。(第2作者)9、对立还是融合:对“5+2=0”的诘问,《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作者) 2007年1、道德教育的知识基础与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第1作者)2、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独立)3、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能方式,《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第2作者)4、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德育的困境与生机----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1期(第2作者)5、对儿童中心论的反思与批判,《教育发展研究》2007.2A(第2作者)6、走向对话的学校道德教育,《江西教育科研》,2007.1(第2作者)7、教育的万能与无能----对完美主义教育观的批判,《教育学报》2007年第3期(第2作者)8、美国公学教育模式及其启示,《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1期,第143-144页。(第2作者)9、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一个短视的观点,《江苏高教》2007年第5期,第6-8页。(第2作者)10、一种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值日生班长制,《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第9期,第9-12页(第2作者)11、教育的万能与无能----对完美主义教育观的批判,《教育学报》2007年第3期第22-27页。(第2作者)2006年1、跨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变革,《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第2作者)2、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一元指导,《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3期(第2作者)3、教育理论建设的文化价值观,《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1日教育科学版(第2作者)4、The Construction of Living-Practicing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Basing on the Life Connotation in the Moral Tradition,Higher Education Press and Springer-Verlag2006(第1作者)5、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对学校德育的现代启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2作者)6、组织文化的融合:合并后高校发展的关键,《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期(第2作者)(第2作者)7、“谈民主化取向的班级建设”,《新德育》2006年第5期(第2作者)8、“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角度看当前基础教育状况”,《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7期(第2作者)9、“中小学中层干部的管理与培养”,《云南教育》2006年第10期(第2作者)10、“民主取向的班级建设”《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8期(上)(第2作者)2005年1、传统道德中的生命意义解读----论“生命·实践”道德体系的构建,《教育学报》2005年第5期(独立)2、“课程资源视野下的西南少数民族学校德育变革”《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第2作者)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理论导刊》2006第12期(第2作者)4、农村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教育探索》2005年第12期(第2作者)5、“大德育”实践困惑与理论反思,《四川教育学院学院》2005年7月(第2作者)2004年1、论中国教育学派的创生,《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本文入选《中国教育科学》2004)(第1作者)2003年1、“道”、“德”的层次性与新时期学校德育改革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独立)2、《重建“家园”----对当代我国中小学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之“思”》,载《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2002年1、遭遇后现代:文化交融与冲突中的学校德育,《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独立)2、新时期学校德育改革构想,《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3期(独立)3、遭遇后现代:文化交融与冲突中的学校德育,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2001年1、新机遇·新战略·新挑战——西部开发与发展高级研讨会综述,《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3 月(第1作者)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