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大一近代史论文500字

2023-02-15 02: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大一近代史论文500字

我大学选修课论文,绝对原创
试述东西阵营的形成
二战后,国际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东西两大阵营对峙,两极格局形成,从而催生了“冷战”这个新鲜名词。所谓“冷战”,实质上是一种不存在具有更高权威的一方把自己的行为规范强加于另外一方的战略平衡。这是一种特殊的安全困境模式。而这种特殊国际关系模式的形成正是基于两大阵营的形成。
分析两大阵营的形成,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其历史背景。 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格局。同样,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美苏之间随着战时共同敌人的消失,这两个主要的战时盟国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不同开始反目。它们各自操控下的势力集团不断加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日益形成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性的严重对峙局面。这给整个国际关系带来深刻影响
首先看二战后的美国。战后的美国因为其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无可匹敌而成为全球性的超级大国,充当着资本主义的霸主。这也是确定具有如此野心的外交战略目标的实力基础。纵观整个2战,美国本土基本没有收到过什么打击,工业基础完好。而且还控制着核武器,具有无可争议的核优势。而欧洲传统强国则在战争中基本化为一片废墟。德国1946年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竟不到1938年的1/3;英国战争结束时国债已高达237.4亿英镑,甚至变成自己自治领和殖民地的债务国;法国战争使法国经济损失达到1.4万多亿法郎,相当于战前3年的全部生产总值,意大利194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倒退到1911年水平。诸多事实都表明战后欧洲已经衰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因而在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后,欧洲各国迫于自身需要外加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同的共同敌视,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而苏联。其军队是抗击法西斯德国的主力军,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损失了1000万人,占其二战期间总伤亡的73%。而在结束欧洲战争之后,苏联还参加了对日作战。战争尽管给苏联带来了近2000万人的巨大伤亡,1700多个城市和7万多个村庄被夷为平地,总损失等于苏联全部财产的1/4,有2500万人无家可归,人们的食品、衣服都实行严格的配给制。但是其军事力量却获得长足进展。战争结束时苏联军队拥有1136.5万人,而1941年约有540万人;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万门炮、19390万发炮弹、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这些数字仅次于美国,并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苏联自行研制的很多新型进攻性武器也都有极大发展(如重型坦克、喀秋莎火箭炮、强击机等)。苏联已成为世界上头等军事强国。而且战争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从建立“东方战线”起,西部邻国的一些地区(包括芬、波、罗、捷、德等国的领土)先后划入苏联版图,总面积为5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450万人。而苏军的反攻又使它进驻欧洲更广阔的地区。在欧洲、亚洲形成了与美军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并且能将两条军事分界线连成一片,其间包括十多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国家获得解放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途径大致分为三类:第一,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如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第二,既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又得到苏军支持,如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第三,在苏联的军事管制下组织革命力量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如民主德国。总之,东欧各国获得解放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途径不同,这对这些国家以后的发展及其国际地位都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影响。但它们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都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都实行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都以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目标。因而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只能听从苏联的指示,不可避免的站在苏联一边。
除了现实的历史背景,两大阵营的形成还在于美苏之间的和平观与世界观的差异。英国和苏联这样的传统大国,历来奉行现实主义。斯大林和丘吉尔从自身政治哲学出发,根本不认为“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能携手共建一个新世界。他们把对方当作无可挽回的大敌,认为冲突迟早来临,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巩固自身的谈判筹码。在他们眼中,二战后的世界与过往战争的结果是一样的:谁占领的土地谁说了算,最后双方通过力量博弈和谈判构筑一个势力均衡的体系以达到和平。美国的想法与之天差地远,它的对外政策带有极大的理想化、道德化的成分,视传统的均势政治、势力范围如洪水猛兽,并认为战时盟国必须协力以“四大警察”为蓝本构建一个威尔逊式的新世界。
因而,无论是现实和思想的上的差异,都造就了东西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的局面。这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吧。1949年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随后苏联又建立“华约”与之抗衡。从开推开了两极格局的历史新阶段。

关于中国古代、近代史论文,不要太长,500字左右就行了

中国古代史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

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早在约八百万年以前,在云南的开远、禄丰等地已经生活着古猿。此后,经过漫长的进化,产生了不同时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时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几个阶段。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等历史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步入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受益匪浅。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 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