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植物生理学报报考文献格式

2023-02-15 01: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植物生理学报报考文献格式

  生 物 科 技***biotechnology***利用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农业或其他方面进行改造。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

  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2 署名

  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宣告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络。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幷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电话号码、e-mail等资讯。

  用小4号宋体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3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

  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中文名称的“内容摘要”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英文“内容提要”专案名称规定为“Abstract”, 用小2号Times New Roman字型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型,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资讯条目的单词、片语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

  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着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

  中文名称的 “关键词” 另起一行用小4号黑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黑体,一般不超过8个词,词间空一格。

  英文“关键词” 另起一行, 专案名称规定为“Key words”,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型加粗,顶格,其内容接“Key words”后空一格,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字型加粗,词间用分号“;”隔开。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5 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

  引言的写作要求

  ***l***引言应言简意赅,内容不得繁琐,文字不可冗长,应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学术论文的引言根据论文篇幅的大小和内容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00~600字,短则可不足100字,长则可达1000字左右。

  ***2***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单列“引言”一节,在论文正文前只写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效用。

  ***3***引言不可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4***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研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于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则可将引言单独写成一章,用足够的文字详细加以叙述。

  ***5***引言的目的应是向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要给读者悬念。作者在引言里不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自己的能力过于表示谦意,但也不能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引言的格式要求

  专案名称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6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正义占论文的主要篇幅,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物件、基本原理、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装置、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程式设计原理、资料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汇出的结论等。

  正文可分作几个段落来写,每个段落需列什么样的标题,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体上可以有以下几个部分***以试验研究报告类论文为例***。

  1***理论分析。

  2***实验材料和方

  3***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4***结果的讨论

  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

  1***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事实准确,资料准确,计算准确,语言准确;

  3***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避免重复、繁琐;

  4***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形式与内容相适应;

  5***不泄密,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

  具体格式要求:

  1***文字统一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多倍行距,设定值为1.25;

  2***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小4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5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加粗,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行,标题后面须加句号;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用5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7 结论

  科技论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结论。结论是实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资料、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补充、修改和证实,有什么创新;本文研究的领域内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   对结论部分写作的要求是:

  1***应做到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要有事实、有根据,用语斩钉截铁,资料准确可靠,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2***在判断、推理时不能离开实验、观测结果,不作无根据或不合逻辑的推理和结论。

  3***结论不是实验、观测结果的再现,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4***对成果的评价应公允,恰如其分,不可自鸣得意。证据不足时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更不能借故贬低别人。

  5***写作结论应十分慎重,如果研究虽然有创新但不足以得出结论的话,宁肯不写也不妄下结论,可以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一些讨论。

  要求:

  专案名称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8 参考文献

  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资料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未***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这项工作叫做参考文献着录。

  参考文献着录的原则

  1*** 只着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 一般只着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 采用标准化的着录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型别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型别,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9***.

  [2]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俄]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生物类科技论文
  谈谈生物高科技的发展

  摘要:生物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农业和医药的进步,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保障。生物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寄,它不仅能成为重要的生财之道,而且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支柱,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关键词:生物 高科技 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人民提供生活的基本需要。生物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农业和医药的进步,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保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国发展生物技术的目标应不同于发达国家,应有自己的特色。

  1、政策与策略

  ***1***生物技术应置于我国高科技发展计划之首,因为,生物技术的进步可以改造农业,包括谷物,肥料和家畜。

  ***2***优先发展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其次是医药卫生、轻工与食品领域内的生物技术新产品。研究的重点要向农业倾斜。生物技术的发展应尽快形成高技术生产体系。研究专案应是有限目标,优先发展一批国内急需、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国内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生物技术新产品。

  ***3***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量,改进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减少环境污染。为此,在农业方面,我们应采用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在医药、轻工业方面,积极采用遗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新技术,改革传统的生产工艺,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4***大力加强生物技术的开发工作。例如,大力研制新型发酵装置,它既可用于细菌培养,也可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生产蛋白和核酸的纯化仪器和监测分析仪器等,以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5***重视生物技术以及有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开展基础研究,可以为改进现有技术和发展新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也是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要保持这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发展和健全必要的生物技术配套基础设施。例如建立限制性内切酶和其他修饰酶、同位素、蛋白质分离纯化和细胞培养介质的生产和供应系统,以及建立细胞库、基因库以及生物技术资讯库。

  ***7***加强生物技术的国际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和技术引进。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配备先进仪器,向国内外科学家开放。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关键性技术应当是成熟的技术,同时又是国内国民经济建设所急需的技术。

  ***8***开展生物技术的立法工作。这是为了防止在发展生物技术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特别是操作重组DNA。

  2、预测与展望

  从生物发展趋势及其潜在能力考虑,我国如果在人才培养、研究开发及经费的筹措方面能以合理安排,我国的生物技术将会在原有发酵工业基础上形成一个崭新的工业体系,在农业上也将会取得较大效益。

  2.1 生理活性物质的生产

  作为医药品而大量需要的生长素、胰岛素、干扰素等肽类物质和乙肝疫苗、尿激酶等,目前在我国还是从动物或人体组织中提取精制的,多数不能实现批量生产,成本高,售价昂贵。应用生物技术生产此类药品的研究已见成效,将为人类带来福因。

  2.2 酶制剂的生产

  随着酶催化技术的开发和固定化酶反应器技术的应用,酶制剂的生产将会有较大发展。目前,世界酶制剂总产量中60%是蛋白酶,主要用于洗涤剂、制革和乳品加工。我国酶制剂的种类和数量都还不多,有些酶的应用市场也还没有开启。诊断、医药和试剂用酶在我国酶制剂消费比例中大约占10%左右,这方面的发展潜力很大,尤其是酶诊断盒的开发,有可能形成新的产业。

  2.3 抗生素的生产

  我国抗生素工厂生产抗生素的种类有五、六十种。但是,抗生素的品种结构极不合理。今后,将可能把重点研究开发工作放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制上。农用抗生素是抗生素工业的一大分支。在国外仅被用作饲料新增剂的抗生素就有18种之多,伴随我国饲料工业的大发展,农用抗生素将会作为新的产业门类被人们重视起来。

  2.4 氨基酸、有机酸和多糖的生产

  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氨基酸有18种,世界上除半数用于食品、医药外,一半是作为饲料新增剂。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的需求量将会逐年增加。我国在饲料用氨基酸的开发方面起步晚,大力开发饲料用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的生产将是今后的重点任务。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开发其它医用氨基酸。

  为了提高氨基酸产率,用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技术培养新菌种的工作今后会有所加强。以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生产氨基酸有可能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有机酸和微生物多糖的生产,在今后会有新的发展。尤其用微生物生产的黄杆菌胶,普鲁兰和环状糊精等多糖因其在石油工业和食品工业上有较大用途,很可能被开辟为一个新的产业。

  2.5 单细胞蛋白工业

  单细胞蛋白这一技术领域因为同废物的处理与再利用和提供人类需要的蛋白质食品有关,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包括面包酵母,药用酵母和饲用酵母几方面。

  现在以糖蜜和多种工业废水为原料的单细胞蛋白生产都取得了技术的突破。不久将出现以糖蜜、味精废液、酒精废液等生产单细胞蛋白的企业群。我国的单细胞蛋白工业一定会发展起来。

  2.6 农牧业生产

  生物技术在农牧业生产方面,已经和将继续显示它的重要作用。我国在应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用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育种以及胚胎移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和进展,并已培育出一些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种。今后在用生物新技术培育高产优质或抗逆***包括抗旱、抗盐碱、抗除莠剂***作物新品种及动物良种的工作还会不断加强,构建高效固氮生物体系,培育高效固氨微生物菌株定会取得新的进展。动物胚胎的移植和分割技术也会在良种繁殖上得到广泛应用。用杂交瘤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作物、畜、禽和鱼类疾病的快速论断也将逐步得到推广和普及。

  此外,用生物技术保护环境、净化工业废水,以自然界的废物及生物量为原料生产能源燃料,采用细菌浸矿开采与提炼有色金属,尤其在基础化学领域内应用生物技术制造有用产物方面都已取得一些成果和提出一批新的研究课题,并展示出美好的前景。

  3、结语

  总之,生物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寄,它不仅能成为重要的生财之道,而且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支柱,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西北植物学报的投稿须知

1 内容范围:《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 2 投稿:初稿需一式二份(图版、照片必须原件)或网上投稿均可。作者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专家1—2名,也可以推荐3—5名非作者单位的审稿人。投稿时作者务必填写《西北植物学报》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与代理授权书(本刊网站下载)寄编辑部,同时作者须支付审稿费100元(英文150元)。 3 来稿信息要求: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并在篇首页页脚注明论文的基金项目:包括基金来源名称及项目编号;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学历、学位(或在读研究生)、职称 (博士生导师、院士)及所从事的专业方向。通讯作者姓名、学位、职称、研究方向。 4 打印要求:来稿请用5号字隔行或1.5倍行距打印,标点符号力求正确。外文字母大、小写必须分清,数字或符号的斜体、上下标必须标明。凡文中首次出现的植物属、种名须附拉丁文学名(斜体)并核对无误。 5 说明:为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全文 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和中国台湾 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付给。稿件一经刊出,将赠送样刊2本和抽印本若干。 来稿请寄:陕西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西北植物学报》编辑部(712100)写 作 要 求1、题目与标题:论文题目务求简明、确切、新颖,与文章内容一致,不用副题,一般不超过20字,且中、英文题目表述要一致。题目请勿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等。中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 1.1, 1.1.1; 2, 2.1, 2.1.1……, 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3级。2、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应完整准确概括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包含研究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并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控制在200—300字),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中、英文摘要下方应分别列出相对应的关键词3—8个。3、引言:简要评价国内外有关本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进展和未解决的问题,说明本研究的目的。4、材料与方法:植物名称在文中首次出现要注拉丁文学名,实验方法若与前人所用相同,只需注明文献;有改进之处须交代清楚;若为新方法要详细说明。5、结果与分析:图和表要求清晰,具有自明性,数量关系尽量用图表示,对图表的分析说明和归纳要叙述准确、层次清晰,符合逻辑关系,但文字部分应避免罗列与图、表重复的数据叙述。图用电脑绘制,大小要适中(半栏图宽≤7.5 cm,通栏图宽≤16.0 cm),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例差异明显,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整幅图版要求照片排列整齐,按宽15 cm、高≤20cm,图版说明要具体、准确。表采用三线表设计,表题明确。图、表内容应与正文相一致,图题、表题以及图表的横竖项目、注释均采用中英文对照。量和单位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要规范。6、讨论:重点突出,观点鲜明,密切结合本文结果和前人研究结果,明确说明本研究的创新点并进行论述。避免简单重复实验结果或缺乏依据的过远、过多的推论及泛论。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为公开发表的资料,按文献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在正文中引用的相应位置右上角,用[ ]加序号标出。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请查阅本刊最新版本。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的投稿须知

1.论文内容及投稿方式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报道的主要内容是油菜、花生、大豆、芝麻、向日葵及特种油料作物遗传育种、栽培生理、作物营养、品种资源、植物保护、生化测试、加工利用等有关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和综述评论等,欢迎投稿。投稿方式:登陆本刊网站在线投稿2.文稿基本要求 要求文稿数据可靠、论点明确、文字精炼、符合逻辑。文中只附最必要的图表,图题、表题和栏目说明需用中英两种文字表述。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栏目要简洁明了,避免繁杂冗长。量的名称和单位一律采用国家计量标准。外文及计量单位均应分清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3.摘要及关键词 正文前应有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8个关键词,并有与中文摘要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在中文关键词下加“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分类,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或3个分类号。4.作者单位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与名均不缩写。不同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全称、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前加相应的数字。第一作者应按以下顺序写出简介排在首页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如,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旗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5.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需在项目名称后的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择主要的列入,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序。引用文献时,应在文献著者或引用之处右上角方括号内标注阿拉伯数字序号,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各类型文献的编排格式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的[文献类型标识]分别用M、C、D 表示。作者3名以内全写,3名以上写前3名,下同。如:[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煮,等.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J为期刊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如:[2]梁明山,曾宇,王幼平.海甘蓝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和鉴定[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1):1-5.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如:[3]庄剑云.中国大豆锈病:病原、寄生及分布[A].谈宇俊.大豆锈病研究进展[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3-26.  d.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e.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7.稿件处理 请勿一稿两投,投稿3个月后未接到答复,即可自行处理。稿件需经两位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决定发表。投稿时作者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专家名单。对评审专家认为是学术水平高、创新性强的学术论文,将优先发表。编辑部将对稿件文字作适当删改,如不同意,请事先说明。所有来稿均免收审稿费,稿件一经决定刊登,将寄发稿件录用通知,并收取版面费;稿件发表后,除赠送当期本刊外,酌付稿酬(含光盘版、网络版及数据库稿酬)。  8.网站及网上出版 本刊建有独立网站,向读者免费提供过刊、当期全文(PDF格式)。同时还设有作者在线投稿、专家在线审稿、作者在线查询等功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的具体格式

你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网站看一下就知道了(网址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写 作 指 南
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作者和课题负责人应在《投稿声明》上签名。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学报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本刊编辑部在收稿后3个月内,确定该文是否刊用。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

1 文稿的篇幅、卷面、结构、首页注释、层次标题
1.1 文稿的篇幅(包含文摘、图、表、参考文献,以出版版面计算):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
(英文文稿,长度不限)。
1.2 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英文稿不需
要)、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
1.3 文稿首页地脚注释(以下格式中,空格、标点符号照写。)
收稿日期: yyyy-mm-dd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职称,研究方向。E-mail:….
通讯联系人:姓名,职称,研究方向,E-mail:……
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博士后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联系人;
其他情况时,在作者简介后直接加E-mail,不写通讯联系人。
1.4 层次标题序号
1.4.1 层次标题左顶格。
1.4.2 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例如,
一级标题使用1, 2, 3 …;
二级标题使用1.1, 1.2, 1.3, …;
1.4.3 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 1), 2), 3), …。这时,退2字起排。
再以下,使用 a), b), c), …。这时,退2字起排。
1.4.4 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1.5 其他序号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
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
1.6 插图和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表。
2 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
2.1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2.2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作者之间以“,”分隔。
2.3 作者机构
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在作者隶属多个机构的情况下,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
编号。机构之间以“;”分隔。
2.4 摘要
中文摘要的篇幅200~300字,信息具体。
摘要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
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
摘要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
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2.5 关键词
5.1 应有3~8个关键词。
2.5.2 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
2.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2.5.4 其中的符号和缩略语应先加以说明。
2.6 中图分类号
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附录)。
3 英文摘要
3.1 文题
3.1.1 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
3.1.2 长度一般不超过100个字母。
3.1.3 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3.1.4 第一个词不用冠词。
3.2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
3.2.1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
3.2.2 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例如:WANG Da-zhong。
3.3 作者机构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后,要加国名。
3.4 摘要正文
3.4.1 字数为100~150实词。
3.4.2 其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
3.4.3 其中缩略语应加以说明。
3.4.4 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
1)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
2) 尽量使用简单句;
3) 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
4) 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
5) 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
6) 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不使用被动语态。
3.5 关键词
3.5.1 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与中文关键词相应。
3.5.2 除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3.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3.5.4 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
4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
4.1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
4.2 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4.3 量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可带有角
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
4.4 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之间, 留一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5 字符的正体和斜体
5.1 斜体
1) 量的符号、
2) 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
3) 一般函数符号、
4) 生物学属及以下学名。
5.2 黑斜体
1) 矢量(向量) 的符号、
2) 矩阵的符号、
3) 张量的符号。
5.2 正体
SI词头和量单位、
从文字转化的角标、
阿拉伯数字、
叙述性文字、
化学元素符号、
缩略语、
仪器的规格型号、
某些常数的符号(仅限于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 π、复数的虚部 i 或 j )、
数学运算符(如: 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 、连加号∑、对数号(lg、
ln、lb)、及sin、tan、lim、min、max等)。
6 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
6.1 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6.2 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
6.3 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格。如 “π = 3.141 592 6”。
6.4 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999之间。
7 插图
7.1 插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
7.2 插图的幅面: h×w = 50 mm×75 mm。
7.3 插图的精度:约600 dpi。
7.4 图注的字体、字号
字体:汉字用黑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字号:统一用小5号。
7.5 图线要求:主、辅线分明。
轮廓线、框线、曲线用粗线(0.8 p,或0.3 mm);
尺寸线、指引线、坐标轴用细线(0.4 p,或0.15 mm)。
7.6 函数图要求
标目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
标线数目:3~7个;
标线方向:刻度朝向图内;
标值圆整:宜为2、5的整倍数。
7.7 照片、灰度图:清晰。
7.8 地图、显微图:以比例尺表示尺度的放大和缩小。
8 表格
8.1 表格的宽度:一般限30汉字(或48字符)。
8.2 表示量值的表格宜用“三线表”。
8.3 三线表的表头应放在第一行。
8.4 表题小5号黑体(中英文),要求与图题相同。
8.5 三线表的表头中,应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
9 参考文献
9.1 参考文献的要求
9.1.1 只列出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5条。
9.1.2 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对其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9.1.3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 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不加缩写点。
9.1.4 作者不超过 3 人的姓名都写,超过 3 人的,余者写“,等”或“, et al”。
9.1.5 中文的参考文献附加英文译文,并加注“(in Chinese)”。
9.2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其中空格、标点照写)
文献类别 著 录 格 式
专著M、
译著M、
文集C、 责任者. 专著 [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原作者. 译著名 [M]. 译者,译.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责任者. 文集名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期刊析出 作者. 文题 [J]. 刊名, 年,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文集析出 作者. 文题 [C]//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 作者. 文题 [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发布年份.
专利文献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名, 专利号 [P]. 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S].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
科技报告 作者. 文题, 报告代码及编号 [R].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
报纸析出 作者. 文题 [N]. 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
9.3主要专业的主要中图分类号
附录:主要专业的主要中图分类号
� 专业 中图分类号 专业 中图分类号 专业 中图分类号
林业基础科学 S71 森林动物学 S718.6 森林昆虫学 S718.7
森林数学(统计、数模、林价算法) S711 森林微生物学 S718.8 造林计划 S721
森林土壤学 S714 林木育种 S722 苗圃学 S723
森林水文学 S715 造林技术 S725 森林经理学 S757
森林生物学 S718 森林经营学 S750 测树学 S758
树木学 S718.4 森林保护学 S76 病虫害及防治 S763
森林生态学 S718.5 木材学 S781 木材加工 S784 ,推荐TS6
建筑科学与技术 TU 1 木材化学加工 TQ351 林副产品 S789
土木工程 TU 2 观赏园艺 S68 植物遗传学 Q943
机械工程 TH 1 分子遗传学 Q75 基因工程 Q78
汽车工程 U 27 植物生理学 Q945 植物病理学 S432.1
电子工程 TN 造纸工业 TS7 木材加工工业、家具制造 TS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TP 3 自动化 TP 1 电机工程 TM
环境科学与工程 X 化学工程 TQ 经济管理 F 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