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个人会员(1987~)中国心理学会理事(1989~2010)亚洲和太平洋语言与听觉杂志编委(1995~)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7~2010)《转型期教育研究》杂志主编(1998~2010)《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编委(1998~)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个人会员(1999~)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委员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顾问(1999~)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中国地区协调员(2000~2011)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2000~2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2000~2008)中国心理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2001~2010)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委员(2001~2005)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执行委员会顾问(2002~2010)香港《幼儿学报》编委(2002~)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支持系统特聘专家(2002~)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05~)东南大学兼职教授(2008~)国务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
1、童谣:孩子喜欢“炒”
稍加留意,你就会发觉,放学路上,三五成群的小学生嘴里总在念念有词:
“现在学生真糟糕,爱哭爱笑还爱闹,天天上课都迟到,迟到也不喊报告……”“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乍听,一笑了之:“这帮学生,还挺逗!”
不承想,一脚刚踏入家门,儿子也开始迫不及待地要把在校园里新学到的童谣念给我听:
“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前边有个理发馆,不用剪子不用刀,一根一根往下薅,薅得满头起大包,红包绿包大紫包,原来是个大面包。”
儿子刚上二年级,许多事还不明就里,只是觉得跟高年级孩子那儿学来童谣合辙押韵,琅琅上口,内容又十分有趣。念完一遍,还觉不过瘾,又独自咯咯地笑半天,直到我横了他一眼,骂一声无聊,这才算了事。
童谣:父母说“无聊”
没过几天,忽然发现经常爱捧读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竟将在校园流传的一些童谣辑录在册,曰《新校园童谣31则》,发表在2001年一二期合刊上。或许是对如实刊登这些童谣的褒贬之争有所预料,该杂志特地加编者按以郑重说明:也许有的父母看完会觉得孩子怎么说这样一些“混话”。但“混话”也好,“趣话”也罢,毕竟是孩子们的文化。杂志之所以刊登,是希望成人们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童真世界,看到孩子们的生活有快乐,也有烦恼。从而帮助成年人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搭起两代人沟通的桥梁。因为《少年儿童研究》一向尊奉的主旨就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果然,没过多久,便有报刊借一位父母之口声讨为什么像《少年儿童研究》这样受人喜爱和尊重的杂志也会登载无聊的玩意儿,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更是担心孩子唱一些格调不高的童谣会学坏,使得本来就不好管的学生越来越不听话。
于是,不满和争议由此而起。《少年儿童研究》主编孙云晓不得不站出来重申该杂志严肃的办刊宗旨和神圣职责,指出该杂志是以父母和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发表新童谣的目的,不过是向父母和老师提供“儿童情报”,让成年人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在传唱什么歌谣,丝毫谈不上向孩子“推荐”。
童谣:歌唱是需要
那么,新童谣究竟是什么?基于这种内容的校园歌谣为什么会出现,它果真值得我们这些成人这样大惊小怪,大惊失色吗?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会昌对此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童谣自古有之,孩子们都是伴着童谣长大的,可以说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童谣因为琅琅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而深受孩子喜爱。在谈到新校园童谣时,陈教授坦陈己见。他说,和过去相比,当代校园童谣来势较猛,且各个学校学生传唱的内容都差不多。究其原因,一是现在孩子学习负担重,压力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在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就容易想出各种摆脱办法,编一些校园童谣来说一说,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此外,现在孩子的个性和自由度都超过以前,所受压制比过去要少,生活环境也比较多元化,故此才使得这些童谣在学生中流传既广且快。这些童谣有的是填新词翻唱了流行歌曲,有的是改写了古诗词,还有孩子们自编的不乏智慧的顺口溜。这些被广泛传唱的童谣,有的反映了学生们面对沉重学习压力时的无奈,也有的并无太多复杂含义,只是好玩而已。许多父母和教师都非常担心,怕其中一些消极的校园童谣把孩子给带坏了,因此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触到这些东西。实际上,校园童谣就是一种校园亚文化,禁是根本禁不住的。成年人不可能通过统一的说教去禁止它。当面不允许学生说,他们可以到别的地方说,正确的心态应该是客观地看待。一方面须宽容,另一方面要引导。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说一些健康的校园童谣。对于一些消极的内容,成人也该反思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充分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到学有兴趣,学生自然不会用一些童谣来讽刺我们。孩子之所以这样做,大多是因为他们受到压抑,因而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寻求自我解脱。
童谣:思考有多少?
其实,现代新校园童谣就像一面镜子,它映射的是孩子们在或多或少的权威和社会压力面前寻找平衡和宣泄的一种解脱,正如著名儿童诗人高洪波所言,新童谣的出现一点也不可怕,想禁也是禁不住的。因为孩子是离不开童谣的,关键在于为何孩子们什么童谣都唱,就是因为适合他们的童谣太少,他们处于饥渴状态。《新校园童谣》的出现就表明,孩子们等不及了,干脆自己创造了。高洪波认为,中国儿童读物是出了不少,但童谣却少得可怜。20年前,老作家严文井在童话《歪脑袋树桩》里,改写了一段童谣:“一、二、三、四、五、六、七/香蕉、苹果、柿子、梨/你跳一/我跳一……”成为女孩子们跳皮筋时唱的童谣。如今,热心童谣创作的诗人却找不到几个,即便有,也未必适合孩子们。身兼中国作家协会书记与《诗刊》主编数职的高洪波希望能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谣出现。他说,好的童谣有形象有节奏,甚至还有故事,能让人终身受益,比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吱/找奶奶。”还有“小白菜/地里黄/三岁孩子没了娘……”“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等等,都是世代相传令人难忘的好童谣。至于新童谣里出现的一些内容,如“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则是孩子们在过重压力面前的一种宣泄,孩子们宣泄完了,心情可能会好受一些,而留给父母和老师的思考则更有益。
2、“新童谣”带给我们的思考。
投稿方式:
来 稿 信 箱:
编 辑 部 电 话:
编 辑 出 版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
编 辑 部 电 话 :
发 行 部 电 话 :
传 真 :
编辑部电子邮箱 :
地 址 :北京市建外大街丙 12 号
据报道,现在的中学生对“名著”越来越“无动于衷”,甚至家长、老师指定读一些名著,他们也不愿读。反过来,他们对漫画、青春小说、武侠奇幻小说、流行杂志这些被老师、家长们视为“快餐文化”的读物却格外青睐。有人认为现代的中学生越来越“肤浅”、浮躁,他们正在被快餐文化吞噬;也有人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学时代读那些大部头名著呢?到底如何看待这个令老师头疼、令家长担忧的文化现象?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孙云晓这是正常现象但要加以引导
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慢慢形成的时期,对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都会感兴趣,而且特喜欢时髦的东西,社会上有什么、班上的其他同学有什么马上就会去学,否则会感到落伍。比如他们都对漫画、青春小说、武侠奇幻小说、流行杂志感兴趣,这其实都是正常现象。毕竟任何时代谈经典、谈名著的人都比较少,既要学问,又要耐心,而流行文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更何况现在的中学生和他们的父辈不同的是,他们是在“读图时代”而不是在“读字时代”中长大的,从小就伴着电视、动画、卡通漫画,对画面感到特别亲切,对大部头文字不很感兴趣。
当然,从我接触的中学生看,还是有个引导的问题。有个班级就做得好,老师要求每人买一本《世界文学经典》丛书中的一本,轮流着读,结果花钱少,还很受欢迎,每个人拼命阅读,惟恐自己落后,慢慢地形成一股读经典名著的风气。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教授张军一味吃“快餐”令人担忧
文学名著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人类文化结晶,无疑有很高的价值,但是由于时代、文化的差异性,使得这些名著与中学生有隔膜感,离他们的生活比较远,这恐怕是他们宁愿看漫画,读青春小说、武侠奇幻小说、流行杂志的主要原因。另外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来说,快餐文化更有市场,不光中国如此,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还有日本、俄罗斯等国都这样,分辨能力、鉴赏能力还不是很高的中学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他们眼里,漫画、青春小说里面有比较虚幻的故事情节,读起来亲切、轻松。不过,从提高文学涵养、人文素质的角度看,我觉得还是应该多读文学名著,不说文化的创造,就只讲文化的传承,如果一味的“快餐”下去,那也是很令人担忧的。至于什么时候读名著,因为各人所处年代不一样,对名著的看法也会不一样,读名著的年龄或许也会不一样,不必强调一致,阅读名著应该是每个人终生的事情。
深圳翠园中学副校长高级语文教师刘人云若引导得法名著还是有人看的
我在中学语文一线从事教学这么多年,参加语文教改也有很多次,我觉得中学生读名著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只要引导得法,他们是很愿意读名著的。现在有人提出来“老师和学生要同步发展”,也就是说,如果要学生读的名著,老师都没有读过,那怎么引导,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现在《高中语文新课程》里面有大量的现当代外国作家的作品,甚至拉丁美洲的作家作品也收入不少,早已不是中国古代几大名著的概念了。老师如果讲不出一点“子曰诗云”来,光是从字面上去做点解释,光是教几个要考试的文学知识,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没有自己的思想,怎么引导学生、吸引学生?现在的中学生“口味”刁得很。所以,在引导学生读名著的过程中,老师这一关先要过,然后才能把名著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与学生的生活拉近。
深圳一中学生家长高级工程师刘正凯尽早在孩子心里占块“地盘”
正像武侠小说满足了成年人的幻想一样,“快餐文化”满足了中学生兴趣选择的需要和好奇、冒险的心理,作为家长,虽然并不喜欢这类“快餐文化”,但作为与孩子沟通的一条渠道,也应学会去了解它。同时,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就得为他打一点名著的基础,在他的脑子里占一块“地盘”。我的儿子现在读初三,在小学前,他就“读”过图画版名著,对其中的一些人物、简单故事有所了解,虽然不了解什么作者身世、写作背景,但人物、故事已经与他亲近。到小学低年级时,读过配拼音的删节本名著,到小学高年级时,已经接触了一些中外文学名著的原版,中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都看过好几遍,可以与人探讨其中的人物性格、命运,评价其得失,体味其美学价值。
教育有问题问题不在教育本身
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一个很笼统的表象词,特别在现代社会,诸元诸流皆成“文化”的今天,传统与“不传统”文化的争论,在真正的文化人那里,听到就笑了。
我觉得,真正掌握文化实质的人,是真正懂得了部分文化的人,也就好比双手掬起了长河里的一捧水,这一捧水,就是他所拥有的文化。而许多自诩的文化人,可能就是水面上行舟的渔夫,他浪荡在文化上,真正的目的却是水中的鱼。这是目前社会某些文化盛行的“浮世绘”。所以,有清醒的人士说:尽管科技发达,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极大富裕,教育得到最大化的普及,但是,真正学富五车,胸藏万章,谦恭如牛的“士”,稀缺了!特别是人文历史方面,也是真正能代表“文化”说话的方面。
教育出了问题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到底错在哪里,似乎是专家们的事情,但究其根本,深植于百姓中间的功利思想,才是最害人的。而当孩子也把这种思想贯彻到学习之中的时候,贻误的不会是一个人。一个人,可能会成为成功的××家,功成名就,象西方标榜的个人成功因素一样:美女、名车和豪宅。我认为他贻误的就是民族文化的衍续,说小了,就是成功之后的惶惑!
这个惶惑,他将背负一生。
日前,几个朋友家庭聚会,男人们在一起海阔天空,母亲们大都“伺候”着自己的孩子们吃喝,其实几个孩子都在十一二岁的年龄,肯定会自己吃饭了,但母亲们还是殷切不停的为他(她)们挟菜。看着孩子们胖乎乎的身材和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母亲的照顾,不由我“杞人忧天”。我想象着若干年以后,这一桌菜也许就是社会上的“资源”,终究会靠每个人手中的筷子,去分一杯羹。这里,我担心的不是他们分不到,而是担心母亲们和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不是如现在一样,只会盯住桌上的“菜”,而没有其他。
男人们也谈到了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目标大致统一,那就是,只要孩子肯学习愿意学习,家庭肯定会“砸锅卖铁”的供应。目的只有一个,拿个高学历,要个好文凭,好找一个“薪金高又不累的工作”,度过自己美满的一生,老头老太太们也就知足安命了。
这种认知几乎就是目前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也是教育目前所承载的最大最重的任务,这里面有错误吗?没有!
一人谋还是为众人谋
没有错误的原因在于我们目前的社会,已经把功成名就的概念确定为拥有多少钱了。实事求是的讲,通过个人奋斗,摸爬滚打而成为人人羡慕的富翁,这种人是值得尊敬的。但这不是功成名就者的惟一标签,有钱只是其中的一种,或者说,只是非常狭隘的一种代表。但有一个事实却是: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不会再为金钱谋,有的人本身拥有了,象富翁;有的人,本就不用为金钱忙碌,象高官;有的人,名声与金钱兼备,象演员、书画家和作家。
作为人类,我们无法模拟动物们的一生,以吃为一生的惟一任务,当然,还有传宗接代。但是,如果把人类对物质的贪婪一并归类到“吃”的里面,人类目前的状态,实与动物一无二致,全然在城市乡村的各个栅栏里,你抢我夺,以“吃”到年限终老完结。
伟人毛泽东的伟大之处用一句歌词可以概括,这句歌词是:“他为人民谋幸福”;水稻专家袁隆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稻米的产量一升再升,解决了多少人的吃饭问题;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使多少人免受跋涉之苦。这些伟人的功成名就,在我们目前所知的资料中,没有一个贪恋过什么高官厚禄,即使成功的桂冠戴在头上的时候,他们可能仍在水田里、工地上,为自己的理想而生活。我们之中有很多人怀疑过周恩来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因为我们在学生时也曾发出过这样或那样的理想誓词,但周恩来用他一生的追求来阐释了这句话的神圣。这使我们大憾颜,我们似乎觉察到我们对眼前利益的过分追求,已使我们忘却了自己那种没有个人利益在内的宣誓。当物质诱惑蒙蔽了我们心灵窗户的时候。我!我!我的概念象蛇一样绕缠住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当科学家、当医生、当作家的目的性,产生了游移。如此,当某一天我们达到了目标——我们终究会成为:作为企业主奴隶的科学家;拿患者红包的医生;不惜写色情暴力换取钞币的作家——从而丧失文化道德的保护层,沦落为动物园里的一员。
快餐教育的几个方面
在那次家庭聚会上,由于吃的是一家韩国料理,自然,韩流《大长今》成为一时话题,当我们谈到朝鲜时,孩子们纠正说是韩国,于是我很耐心的解释韩国与朝鲜的渊源。十一二岁,不知道这段历史是囿于教课书的局限,还是家长平常对历史“小百科”的一种忽视。这个时候,其实是在观赏或认知其他文化的一种补充,不然,看到什么便是什么!在学习知识方面“与时俱进”,似乎是很“犯浑”的无知表现,这是家长的失职,同时,也凸显了孩子们认知方向的问题。
我认为,四大名著之所以成为四大名著,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学之中,有章回故事情节的书籍太少,太过倾向于诗词歌赋,只有士大夫们消遣的文学,而忽视了普通阶层对文学的渴求。因为少,而成为经典。后来,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经过苏联文学的影响,经过文革前后大量文学作品的问世,经过改革开放后的文学空前繁荣,读物如笋,渐渐已成万杆绿竹之势,可能有几代人,已深受四大名著的好处,但也可能深受其害。因为四大名著本身就存在“才子佳人、莽汉英雄们”的局限,更缺少现实意义。所以再让现代人通读四大名著,我认为不妥,甚至看个大概就行。这里不是讲四大名著有什么不好,而是,如若再把这些奉若非读不可的“国粹”,似乎偏颇了许多。
《读者》们的失察;作为快餐填鸭似的读物代表,《读者》等文摘类读物的最大缺陷是过于理想化。虽然所选皆是美文,可谓字字珠玑。但我姑且认为,老师一样的,居高凌下似的文章居多,心灵鸡汤似的文章居多,就好象摆满了一剂剂的麻沸散;可能心灵的共鸣一时陶醉了读者的心灵,但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无甚帮助,这种美文的功效在于一时,不若《小学生字典》等工具书,在于一世。当然,诸君可以坚持认可自己的认知,美文读来又有什么不好!你是对的!我探讨的问题是,千万不要以认为未来世界里,困难都会从文字里解决,美文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只是一种修养的体现方式;一种表达的途径;很多门之中的一把钥匙。
认可辅导教材。现在书商们认准了一个真理,学生们的钱太好挣了。日前,有一书商良心发现,大曝其丑,他说同一种辅导教材,他可以变化几个书名推出,目的只有一个,黑挣钱。家长们甚至老师们很多时候不加识别,只管购进,让那些埋头苦读的学子们,一遍遍走“老路”死学,为分数而“斗争”。学来学去,只为考试;考上大本,还要吃盐(研);吃完盐巴,还要支“士”(硕、博);混个白领,了此一生的歌谣,已成为一个学子不二的理想人生。
古时文人的理想是修身齐家尔后治国。修身齐家好理解,治国则很多人没有这个机会。现代社会这三个理想,均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经济社会物欲横流,真正做到身正家和为民效力,还真是楷模之人。果真立下此志,做到并非太难,坚定为众人谋福益的思想,全然把自己放在一旁,永远把公益当做自家的事情,这个社会才会真正进入文明社会、小康社会,不然光小康而不文明,教育还会是缺少榜样的官样文章,没有说服力。
快餐文化丢掉了什么
大学校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时尚前沿如此接近。据调查,电脑、手机和MP3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新宠,而传统文化却受到冷落。这种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现象,正引起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的忧虑。
大学生的“新三大件”
大学生小刘入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家里要钱购置电脑,加上以前购买的手机、MP3,小刘的一套标准校园装备总算齐了。回宿舍玩电脑,上课发短信,走路听MP3,这可以说是当前一个都市大学生的标准写照。电脑、手机和MP3也因此成为大学生的“新三大件”。
据调查,学生宿舍开户上网的学生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92%,在校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三四个小时,有的甚至达到五六个小时。另外,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相当高。每50个人中就有40多个拥有手机,拥有率达80%以上。对于毕业生来说,这个数字就更高,手机拥有率能达到85%—90%。
大学生中拥有MP3的比率也在逐渐提高。
流行文化充斥校园
某高校计算机学院学生小钟对笔者说,自己的电脑平时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也就是搜集一些专业资料,写写论文等。最主要的用途是下载电影,还有就是看综艺节目、球赛、玩电脑游戏。据调查,大学生上网一般都是看电影,看球赛,听音乐,浏览网页,聊天等。
与网络相比,短信因为其方便、快捷等特点,正成为大学生中非常流行的交际方式。大学生之间互发的短信,相互调侃的内容占了较大比例,其中包括一些黄色短信。
“我平常只看电脑报,除此之外就是玩电脑,文学书籍几乎不看。”某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位大学生对笔者说。据说,这种现象在理科学生中间并不鲜见,即使在一些文科院系,不读书的现象也时有存在。一位新闻学院的学生对笔者说,中学升学压力大,很少有时间看闲书,上了大学,主要精力用在考研和学英语上面,业余时间上网,除了看几本专业书外,阅读面很窄。
针对这种现象,一些专家学者表示担忧,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很难真正提高人的人文素养。在大学阶段接触传统文学必不可少,可以丰富对人生的内心体悟,提高个人表达、沟通能力。针对当前校园流行的快餐文化,专家认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学生单方面的责任,需要社会、学校和老师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