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1日《文史哲》创刊,初为双月刊。7月1日,童书业在第2期发表《中国封建制的开端及其特征》,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的观点,在学术界拉开了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大幕。9月1日,赵俪生在第3期发表《武训当时鲁西北人民的大起义》。这是《文史哲》发表的第一篇农民战争史研究的论文。随后又发表大量农战史研究论文,使《文史哲》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民战争史讨论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中心。11月1日,李希凡在第4期发表《典型人物的创造》,这是《文史哲》最早发表的一篇在校学生的论文,也是李希凡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文史哲》善于“扶植小人物”的传统由此发端。 1952年3月1日,日知在第2期发表《与童书业先生论亚细亚生产方法问题》,提出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古代东方奴隶社会说”,引发学术界热烈讨论。7月1日,为配合思想改造运动,第4期发表了一组“思想改造”文章,标志着这一时期学术思想开始巨大的转型。11月1日,萧涤非在第6期发表《学习人民语言的诗人——杜甫》。这是《文史哲》发表的第一篇杜甫研究论文,其后,杜甫研究一直是《文史哲》关注的重点之一,成为刊发杜甫研究成果的一个主要园地。 从1953年第2期开始,《文史哲》改由山大学报委员会领导编辑出版,成为“山东大学学报之一”,不再是“同人刊物”。“文史哲杂志社”宣告“于二月一日结束”,编委会也进行了改组。1月1日,第1期发表杨向奎的《中国历史分期问题》和吴大琨的《论前资本主义地租的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经济形态说”和“过渡形态说”。 1954年杂志由双月刊改为月刊。1月1日,陆侃如在第1期发表《什么是中国文学史的主流》,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学的主流。4月1日,李希凡在第4期发表《略谈“水浒”评价问题——读张政烺先生的〈宋江考〉》,以初出茅庐的勇气对著名历史学家张政烺的《宋江考》一文进行了批评。5月1日,罗尔纲在第5期发表《与叶菲莫夫教授谈太平天国问题》,提出了国内史学界未曾有人提过的太平天国年代问题。7月1日,第7期开始连载陆侃如、冯沅君撰写的《中国文学史稿》,迄1955年第12期止,长达18期,被称为“学术期刊史上也是一个创举”。9月1日,李希凡、蓝翎在第9期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在全国引发了一场《红楼梦》研究的大讨论、大争鸣。 1955年4月1日,《文史哲》第4期开始连载萧涤非长篇论文《杜甫研究》,“山大杜诗研究的地位一举奠定”。 1959年1月杂志停刊。1961年8月停刊两年的《文史哲》杂志复刊,由月刊改为双月刊,编辑部工作由刘健飞负责,刘健飞调回山大历史系后,由孙衷文接任,直至1966年停刊。1966年6月1日,《文史哲》第3期出版后再次停刊。1973年4月24日,毛泽东发出《关于恢复一些刊物的指示》:“有些刊物为什么不恢复,像《哲学研究》、《历史研究》,还有些学报?不要只是内部,可以公开。无非是两种:一是正确,一是错误。刊物一办,就有斗争,不可怕。” 随后,山东省革委会责成山东大学筹备《文史哲》复刊,并改为季刊,由刘光裕担任编辑部副主编,主持工作。。据刘光裕《1973年〈文史哲〉复刊的回忆》透露,这次复刊“是中央决定后通知学校的,并不是学校自己决定的”。1973年10月,《文史哲》复刊号发行,征订数高达令人吃惊的72万份,为全国所仅有。但由于纸张供应缺乏,只得限量发行,实际印刷24万份。 1974年春,孔繁由北京大学调入山东大学工作,任《文史哲》主编。1977年11月,陆侃如在《文史哲》第4期发表《与刘大杰论杜甫信》,对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一书用“儒法斗争”来贯穿中国古代文学史、尤其是曲解事实强把杜甫安排为法家的做法进行批驳。本期杂志还刊登了萧涤非《清算“四人帮”破坏毛主席关于批判继承的原则的罪行——评梁效〈杜甫的再评论〉》,对“四人帮”为了适应篡党夺权的需要、硬把所谓“儒法斗争”扩展到文学史领域、唆使他们的御用写作班子搞所谓“文艺史上的儒法斗争”进行批判。在《文史哲》上进行的“杜甫研究”讨论,被学界看作是“文革”后杜学复兴的标志。 1978年10月15日,第5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胡福明撰写的《理论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及华飞的《从实践的特点谈真理的标准》,展开“真理标准”讨论。此后,《文史哲》开始大幅度转换办刊方向,由政治斗争的工具复归学术本位,刊登了一批有着广泛影响的学术论文,办刊质量大为提高,逐渐恢复了“文革”前的声誉,对推动“新时期”学术复兴起了重要的作用。 1979年,《文史哲》从由限国内发行改为公开发行。4月25日,《文史哲》第2期发表了一组纪念“五四”的论文,庆祝“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从本期开始,《文史哲》开始出现英文目录,并开设了《文史哲》创刊以来的首个连续性专栏“现代美国文学研究”。 1981年,《文史哲》由双月出刊改为单月出刊,篇幅从每期80页增至104页,并从此固定了篇幅,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意增减页码容量。1986年6月10日至11日,为纪念《文史哲》创刊35周年,《文史哲》编辑部和山东大学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联合在山东大学举办“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学术讨论会”。1987年1月24日,《文史哲》第1期部分篇目出现内容提要。
你可能说的是50年代初山东大学历史系的“八马同槽” 吧。
这8位历史教授:杨向奎、赵俪生、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童书业、张维华、王仲荦。其中,赵俪生、陈同燮、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是1950年后,进入山东大学的。现在,8位著名教授,历史学家都已经逝世。
“八马同槽”,是山大历史系在青岛的一个鼎盛时期,但仅仅局限于50年代初期,50年代中期开始,各种运动搅乱了山东大学。
杨向奎,是青岛解放后,新成立的21人校务委员会成员之一,8人中,就他1人进入委员会。1950年3月,山大决定:文学系和历史系合并组成文史系,杨任系主任。文史系里分为文、史两个组。1951年3月,杨正式就任山东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主任。1952年6月,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1956年6月调北京工作,离开青岛。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所明清史研究室主任、清史研究室主任,是位历史学的大家,一代宗师。
杨向奎在青岛时,曾任著名刊物《文史哲》的主编。这本刊物1951年5月1日在青岛创刊,创刊当年的夏天,陈毅在上海的一次会议上说:“山东大学创办《文史哲》是开风气之先,继续办下去,一定可以引起全国各大学的重视。”1954年,刊物受到领袖的青睐。
当年在《文史哲》上开展了《红楼梦》研究的讨论。
杨向奎对《红楼梦》下了工夫,特别是对宁、荣二府的来源,对丰润和辽东两个曹氏族谱和宗谱的研究,有很大成果。这可能和杨向奎是丰润人有关。
1954年,《文史哲》发表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的文章,领袖发表了他的那篇文章,引发了全国文艺界的一些大事。
对于《文史哲》的创刊,不知道为什么,《青岛市志.大事记》中,没有记载。
那本1954年在青岛编辑出版的《文史哲》,青岛文史界是否有研究文章呢?
这8名教授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赵俪生,这位“信仰马克思的自由主义者”。他有跌宕传奇的一生。
赵教授山东人,原名赵甡,取自《诗.大雅》“甡甡之鹿”。在原籍景德镇小学毕业后,上世纪20年代随母亲到青岛,生活困难,住在西镇贫民院。在多人的帮助下,到铁路中学上了6年学。1932年就在《胶济日报》发表过作品。我不清楚20至40年代西镇的贫民院中,是否还出过其他的教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家”。
他的自传中有“一二.九的五次游行,我全参加了,而且掌过门旗;我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民族解放先锋队’,还当过清华文学会的主席”等等。
我是从他的自传,才记住“12.9运动”共游行5次。
也就在“12.9运动”中,蒋南翔动员他参加组织,他考虑一番,表示想当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主义者。原话好象是“做一个马尔托夫式的孟什维克”。
他1950年回到青岛,到山大任教。
1955年华岗出了问题,又赶上肃反还没结束,赵俪生被揪了出来,批斗一番。好在问题得到改正,夏征农来青岛,到山大宣布给他平反。但57年的“反右”中,他又倒霉了。
夏征农现在健在,104岁。和赵俪生都曾经是“左联”成员。前几年北京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是青岛某人的爷爷,不知道真假。这是位老资格,可能是现在唯一健在的“五四运动”参加者,仅有的两位健在的“南昌起义”参加者(另一位肖克)。他和山东及青岛的许多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56年6月,杨向奎调动工作离开青岛,由黄云眉接任山大历史系主任。
他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学者、教授。
童书业是学究式的教授,和黄云眉一样,都是浙江人。青岛解放后的1949年下半年,经杨向奎介绍,他从上海来到青岛。他的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在青岛,一次华岗作报告,讨论时对华岗讲话中的细节发生争论,于是请童教授评判,他把报告背了出来。当时医学院的人没去听报告,由童书业去传达。他不仅完整的复述一遍,就是华岗讲话时咳嗽的地方,他也咳一声。
这位老教授在青岛时,多次挨整。
赵俪生曾回忆童书业,大概意思:1948年时,童参加过顾祝同的一次会议,国军的人员说,打共产党,一夜可以消灭千把。童回来后曾向一些人说过。经过多人传播,成为童书业一夜打死过上千共产党员。他的档案里就有这样的揭发材料。所以,50年代中期,他成为山大历史系三大“反革命”之一。
还有一段:60年代初台湾当局要反攻大陆,叫运动整怕了的童知道后非常紧张。他找到党支部书记说,国民党来了肯定要我带领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敢不带他们去。现在我就跟你约定好,到时候我就使劲咳嗽,听到咳嗽声,你马上躲起来。
文革中,童教授的一大罪状,和台湾当局反攻大陆联系上了。
以上对童书业的描述,是否有演绎的成分?我就不清楚了。
张维华,山东人,是个有气节,敢说实话的教授,1952年到青岛。
50年代中期,他也是山大历史系的三大“反革命”之一,而且位于3人之首。
先发到此,有时间再继续发。
王统照:(1897—1957年)字剑三,曾用名:息庐,源蒙、梅如等,著名作家,山东诸城人。1927年王统照定居青岛,创作了描写青岛的著名散文《青岛素描》、诗集《这时代》、长篇小说《山雨》,主持创办了文学期刊《青潮》。1946年被聘为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因支持学生运动被解聘。1949年返校任中文系主任。王统照故居位于市南区观海二路49号。
王献唐:(1896—1960年),山东日照人。历史考古学家。曾任《山东日报》《商务时报》编辑、山东省省立图书馆馆长、山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铜器研究员。在金石、版本、音韵、目录学等方面均有建树。著有《中国古代货币通考》、《楚辞新论》、《公孙龙子悬解》、《炎黄氏族文化考》等书。王献唐故居位于市南区观海二路13号甲。
毛汉礼:(1919-1988年),浙江诸暨人,中国物理海洋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著有《动力海洋学》《海洋》《湾流》等论文、论著40多篇(部)。其主持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汇编及图集》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黄东海陆架水文物理学调查研究》获1985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毛汉礼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36号。
冯沅君:(1900—1974年),原名冯淑兰,河南唐河人。现代作家、教育家。1947年应国立山东大学之聘来青岛任教。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与林庚合编的《中国历史诗歌选》获全国统编材料一等奖。冯沅君、陆侃如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陆侃如:(1903—1978年),江苏海门人。现代作家、教育家。1947年受聘国立山东大学任教。著有《屈原》、《宋玉》、《楚辞选》、《杜甫诗选》、《韩非子选注》、《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等著作。冯沅君、陆侃如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老 舍:(1899—1966年)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著名作家。1934年到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36年辞去教职专事创作。在青岛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两部散文集。代表作《骆驼祥子》被译为多国语言,并被改编成舞台电影剧本搬上舞台银幕。老舍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
华 岗:(1903—1972年),浙江龙游人,史学家、学者、教育家。1951年至1955年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在青期间完成了《中国大革命》等著作。创办《文史哲》并任第一任社长。著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大纲》等著作。华岗故居位于市南区龙口路40号。
朱树屏:(1907―1976年),字锦亭,山东昌邑人,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1946年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兼水产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实验室研究员。新中国建立后,任山东省水产厅副厅长,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撰有《中国近海浮游植物与水文及渔业的关系》、《十年来我国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等论文40余篇,其《海带施肥养殖》、《海带自然光育苗》、《坛紫菜人工育苗与养殖的研究》3项成果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朱树屏故居位于市南区金口二路13号。
刘知侠:(1918-1991年),河南汲县人。现代作家。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创部部长、秘书长、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等,1985年任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定居青岛。毕生致力于军事文学创作,著有《铁道游击队》、《红嫂》、《铺草集》、《沂蒙飞虎》等长篇小说。刘知侠故居位于市南区金口二路42号。
束星北:(1907—1983年),江苏江都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海洋物理学家和教育家。新中国建立后在山东大学、青岛医学院任教。1978年到国家海洋局进行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曾发表大量中外文论文,著有《狭义相对论》等。束星北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沈从文:(1902——1988年)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别名小兵,笔名懋林、休芸芸、甲辰、王旋若等。1931—1933年在青岛任国立青岛大学讲师。在青期间完成了几十个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有《自传》、《八骏图》、《月下小景》等。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著有小说《边城》、《长河》,辑有《从文子集》、《沈从文甲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沈从文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3号。
杨振声:(1890—1956年),山东蓬莱人,现代作家、教育家。1930年至1932年任国立青岛大学第一任校长。期间邀请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学者赴青任教,使国立青岛大学创建后进入鼎盛时期。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玉君》。杨振声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7号。
张 玺:(1897—1967年),河北平乡人,中国海洋动物学家、教育家。中国湖沼学、动物学研究的先驱,1932年后在国立山东大学兼任教授。新中国建立后,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并任副主任。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及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曾发表《青岛沿海后腮类动物的研究》、《中国海洋动物之进展》等论文近百篇。著有《牡蛎》、《近江牡蛎的养殖》、《中国北部海产经济软件动物》等。张玺故居位于市南区莱阳路28号甲。
洪 深:(1894—1955年):字伯骏,号浅哉,江苏武进人,中国早期电影开拓者、剧作家。1913年考入清华大学后,开始从事戏剧创作活动,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教授、上海戏剧社排演主任、中华电影学校校长、明星电影公司编导主任、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总书记。1934年回到青岛,在青期间创作了著名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洪深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1号。
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学者、诗人,从事诗歌创作,出版有《红烛》、《水》诗集,在全国有很大影响。1930年9月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时著有《奇迹》等诗。授课之外从事诗经、唐诗研究,有突破性成就。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杀害。著有《闻一多全集》等八卷四册。闻一多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中国海洋大学院内。
赫崇本:(1908—1985年),辽宁凤城人。物理海洋学家、海洋教育学家,1949年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山东大学海洋学系主任,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兼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及海洋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原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创建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卷副主编,《海洋与湖沼》副主编等。著有《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及其性质的初步探讨》等。赫崇本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9号甲。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923年来青岛购屋寓居。题名“天游园”。康有为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
梁实秋:(1902—1987年)浙江杭县人,原名梁沼华,字秋实,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翻译家、作家、学者。1930-1934年梁实秋教授受聘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青期间开始翻译影响广泛的《莎士比亚全集》,出版了2本论文集。梁实秋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3号。
萧 红:(1911—1942年),女,黑龙江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作家。1934年来青居住,1942年病逝于香港。萧红、萧军故居位于市南区观象一路1号。
萧 军:作家,原名刘鸿霖,曾用名刘呤飞、刘羽捷、刘燕白、刘军,笔名三郎、田军、箫军。辽宁义县人,早年从军,后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夏到青岛任青岛晨报副刊编辑。在青期间,萧军完成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萧红完成了长篇小说《生场》。萧红、萧军故居位于市南区观象一路1号。
童第周:(1902—1979年),浙江鄞县人。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4年至1937年在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1946年后任国立山东大学动物学系教授、系主任。其《硬骨鱼胚胎发育的研究》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文昌鱼的器官发育与演化》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童第周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宋春舫:(1892—1980年),浙江吴兴人,现代戏剧家。1930年在青创办了图书馆“褐木庐”,主要收藏中、外文剧本及戏剧理论著作,并创作话剧本《原来是梦》。宋春舫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支路6号。
过一个文明、健康、绿色的春节
编者按:
过春节时,奢侈浪费、豪华送礼及拼酒量等现象一直广为人们所诟病。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些人群,他们用自己崭新的方式,破除传统陋习,让春节的面目焕然一新。正值春节期间,对这些方式进行盘点和总结,相信会对读者朋友有所启发,让大家度过一个文明、健康、绿色的春节。
随着2008绿色奥运年的到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许多人的绿色奥运年,从春节“幸福的海洋”上开始,一点一点地漾开,形成一朵一朵美丽的浪花……
绿色过年:减消耗 添情谊
本刊记者 邓卫华 段博
已经节俭了大半辈子的戴晴老人,很高兴地看到回来过年的儿子儿媳节俭的举动。
“吃饭不浪费、人走灯灭,带来的海鲜干货也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这个年啊,过得实在。”年近60岁的戴晴是湖北省荆州市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过去,她总是担心孩子们在过节时为了尽孝心而铺张浪费。
家住济南的李老师,在春节假期里,带着妻子和9岁的女儿婷婷,选择在美丽的鹏城深圳开始他们一家的“绿色奥运年”。
绿意盎然的莲花山、花团锦簇的红荔路、仙湖植物园里的“邓小平手植树”,与北方冬天的景色迥异,这让从小在北方长大的婷婷兴奋不已。但最让小婷婷难忘的,却是在深圳一家超市里的“购物经历”。
节日期间的一个中午,小婷婷跟随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深圳华侨城附近的一家超市购买零食和点心。细心的小婷婷发现,许多前来购物的叔叔阿姨手里都提着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购物袋。
“塑料袋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很大,光是自然腐烂就需要200年,如果埋掉还会污染地下水,烧掉又产生有害刺鼻的气体。”李老师趁机告诉女儿,“世界上好多国家和地区,像英国、日本、新加坡,还有深圳对面的香港,都采取了措施来取缔塑料购物袋。咱们国家现在也出台了措施,从今年6月1日起限制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这不,深圳的叔叔阿姨们已经提前行动了。”为了让婷婷弄明白塑料袋的危害,李老师还专门给女儿买了一套环保方面的科普书籍,让小婷婷过了一个既绿色又求知的春节。
孩子们从“限用塑料袋”中感受绿色春节,而一些投资者则从中嗅到了商机和投资机会。由于限用塑料袋后,取而代之的将是用无纺布或尼龙布制造的环保购物袋,无纺布生产龙头企业欣龙控股、中国最大的尼龙生产企业美达股份受益于巨大的“环保商机”,成为不少投资者节日期间“重仓”持有的股票。
除夕夜,许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纷纷选择在餐厅里轻轻松松吃顿年夜饭,然后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休闲中去。在银川一家餐馆的服务员小陈看来,尽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餐馆“乐享除夕”,但人们的节俭观念也越来越浓。除夕夜,多数乘客都选择了将“剩菜”打包带回家。
“以往过年请客,都是鸡鸭鱼肉满满一桌,总觉得让客人吃饱喝足才算表达自己的心意,但往往倒掉的比吃的还多,既浪费又不环保。现在我们明白了,其实吃得健康、吃得舒心比排场更重要。”家住银川市的邹女士颇有感慨地说。
不仅是吃、穿在追求“绿色”,越来越多的人在住的方面也更注重节能环保。在济南一家商业银行工作的冯女士节前刚刚拿到新房的钥匙,春节里她已经在念着装修“节能经”。
冯女士说:“居住不仅要讲求美观,更重要的是打好节能基础。所以要尽量选择布质厚密、隔热保暖效果好的窗帘;安装节水马桶和节水洗浴器具;在客厅,灯具尽量能够单开、单关,不要选择太繁杂的吊灯;还要选择节能的家用电器;卫生间最好安装感应照明开关。”
春节还是传统的旅游旺季,但随着“绿色旅游”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多的出行者把绿色消费贯穿到旅行的每个细节中,开始从“驴友”转变为“绿友”。
宁夏大学的年轻“绿友”张旭东告诉记者,可不要忽视自己选择的交通方式。一个人开汽车出去,比一群人打车的碳排放高很多;当然,打车又不如坐公共汽车清洁。因此,张旭东出门在外都是尽量选择坐公交车。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王承略教授说:“富而不奢,节而有度,中国人的生活正越来越绿色、越来越健康。”
过春节,一直以来讲究的就是合家团圆。但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些人,他们利用春节假期主动参与公益活动,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让更多人尽享春节的快乐。
公益过年:温暖由“小家”传递到“大家”
本刊记者 陈冀
“在过道都挤满人的车厢里每穿行一次就要出一身汗,但能为在风雪中回家的旅客倒上一杯水、送上一盒饭、问上一声冷暖,心里有一种无比的满足感。”说这番话的广州大学生巫国义,这个春节是伴随着铁轨的轰隆声度过的。
巫国义参加的,是广铁集团组织的“用青春伴随旅客平安旅行”行动。为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共保铁路春运安全,从2002年开始,广铁每年春运都与湘、粤、琼三省大专院校共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而今年是大学生参与春运人数最多的一年———8000大学生携手万名青年,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欢乐时光,迎战历史罕见的冰雪严寒,活跃在各次列车上,为数千万旅客提供服务。
春节期间,为发动社会力量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有关部门组织了大量公益服务活动。许多人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度过了一个公益春节。
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是广州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也是外地客人必到之地。春节期间,这些路段附近的居委会组织自愿参加的社区居民,设立多个服务站点,为游客提供问路咨询、应急救助等多种志愿服务,累计接待近30万人次。68岁老人张秀娟利用自己是“老广州、活地图”的特长加入了这支队伍。她乐呵呵地说:“今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行,这都是国家的盛事,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春节参加服务工作也是这些盛事的热身赛,我感觉自己的服务能力正在步步提高呢。”
每年春节后,广东省团委等组织都会发起名为“青春暖流”的志愿服务农民工活动,在车站码头为洪流般涌入南粤的民工潮宣讲找工常识和维权知识,这项志愿公益活动已进行了多年,深受南下农民工的欢迎。而今年因为冰雪,这批志愿者在春节前就上岗了。
因为交通不畅,许多打算回家的农民工滞留在广州车站码头,在政府设立的滞留旅客临时安置点里,处处可以见到“青春暖流服务站”。在这里,志愿者们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电话咨询、免费限时通话及手机充电等服务。针对返乡农民工就医难的情况,服务站还联系广东省卫生厅派出医疗小组,每天到服务站巡回义诊。准备回四川老家过年的李秀香因为等待时间较长,体力不支,晕倒在人群中。志愿者们迅速从人群中将她抬出来,请医务人员对她进行了及时抢救。苏醒过来后,她感动地说:“真是风雪无情人有情,我感觉心里太温暖了。”
在“花城”广州,每逢新春佳节,居民都有买花、摆花的习俗。然而,清理花盆、枯花,则成为环卫工人的难题。志愿者组织根据这一情况,春节期间开展了“护花使者”行动,帮助清理分类,将被扔弃但仍可种养的花木搬到一些公共场所摆放……
有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个人助人为乐的过年方式也屡见不鲜。在广州工作的高艺虽然惦念父母,但因为交通不畅还是没能回家陪父母过年。带着对父母的歉意,他陪伴另一位老人过了一个欢乐年。春节期间,高艺走进社区里一位高位截瘫的孤寡老人家中,为他洗衣做饭,还陪着老人一起唱卡拉OK。小屋飘出欢声笑语,老人高兴地说:“天上掉下个大儿子陪我一起过年,这么多年来,这个春节过得最愉快!”
公益过年新鲜而温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这一方式过春节,其间所蕴藏的暖流在节日里被传递着、延续着……中山大学民俗专家叶春生教授说:“新年新时尚,公益服务在给社会提供帮助、服务的同时,也丰富了传统佳节的内涵,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节日风景线。”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副书记白滔说:“目前广州有68万志愿者。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善于助人、不计回报、乐于奉献的精神文明新风尚正在形成。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已成为一支有力的民间力量,公益服务不仅是他们过年的方式,更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以前过年像是“吃喝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多元化,传统中国年逐渐发展成为“休闲年”、“娱乐年”和“欢乐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网上过年”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网络在给人们提供新的过年方式的同时,也让传统习俗在高科技条件下找到了创新、发展的空间,找到了与年轻人的亲和点。
网上过年:传统习俗在创新中传承
本刊记者 廖君 刘晓莉
21岁的武汉大学生薛庆家在外省,今年春节,他没有像往年一样赶着春运热潮回老家,而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网络上辞旧迎新。春节期间,他用网络给亲友发送祝福短信,还把自己做的喜庆“春联”、红“福”字、热闹的“鞭炮”传送到搜狐、新浪等社区论坛,与网友们一起热热闹闹地过春节。这个典型的“80后”年轻人兴奋地说:“今年,网上的年味儿一点都不比现实中差!”
和薛庆一样,因为工作原因,已经几年没有回家过年的安徽小伙小孟和女朋友也加入到网上过年的行列。春节期间,两人坐到电脑前,轻点鼠标,将从网络上下载的电子贺卡传递给远方的朋友和亲人。他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在网上对节目进行评论。小孟和女友还在网上“点燃”了“声色俱佳”的烟花爆竹。小孟说:“在网上和那些不曾谋面的好朋友聊聊天、灌灌水(指在网络论坛发帖),心中自有一种暖意,觉得春节过得也不孤单了。”
网络的便捷性,使得它不仅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也受到一些子女远在他乡的老年人的青睐。春节前一个月,尽管武汉天气不好,冯大妈还是催着儿子赶快给自己买摄像头,报装宽带。这样,过年时,借助网络视频,冯大妈就可以跟在法国的女儿一家吃上“网络团圆饭”,瞧瞧一年没见的小外孙又长成啥样了。
据记者了解,每到春节,各家网站都会推出不同形式的节目。如有的网站推出网上庙会、妙语接龙、猜谜闯关等传统节目;有的网站会给网友提供一个封存心愿的秘密空间,网友可在一年中随时回到这里,提醒自己向既定目标努力。此外,各类网上虚拟社区年味也很浓,网友不仅可以从中欣赏到颇具创意的春联和年画,还能够“尝”到“电子饺子”、“电子烤猪”等美味佳肴,更可以在网上逛庙会、放鞭炮。
随着参与网络过年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年轻人甚至不再满足于网上的简单浏览,他们通过视频工具与全国各地的网友办起了更为热闹的网上聚会。热爱音乐的网友们把KTV“搬”到网上,他们在新浪“UC”、碧海银沙“碧聊”、“麦克网”等网络卡拉OK平台上唱歌并且录制视频,与趣味相投的各地朋友玩得很开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首次超过2亿大关,达到2.1亿人。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得“网上春节”日益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现象。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建宪表示,春节源于殷商时期岁末年初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如今,人们摒弃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方式,让过年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丧失,而是传统的更新。借助现代化的手段,不但不会削弱春节传统习俗,还会对传统节日进行完善,使传统与现代和谐发展。
春节是团圆、热闹的日子,大多数人都会在走亲访友、聚会聚餐中度过。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春节里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休闲方式。
读书过年:为精神生活上“大餐”
本刊记者 罗博 邓卫华
对上班族来说,春节长假是难得的精神和心理放松机会。供职于银川一家保险公司的邹女士说:“现在人们过年不仅仅讲究穿戴时尚、吃喝爽口,而且也将热情投向了各大书店、图书馆,让自己在浓郁的书香中接受熏陶。”
在济南市泉城路新华书店,人气最旺的要数少儿图书柜台。小朋友们或蹲或站,精心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正在给孩子购书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夫妇俩都是工薪阶层,生活并不富裕,平时孩子的许多要求都得不到满足;但只要孩子提出买书,我们从不迟疑。”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金融知识,了解现代理财方法。在银川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程磊,特意买了一摞经济与企业管理方面的书。他说:“平日里工作太紧张,我想利用春节放假的机会好好研究一下基金和股票知识,争取2008年也能从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捞一桶金’。”
银川市鼓楼新华书店值班工作人员介绍说:“春节期间,我们的平均日销售额均高于平时双休日。与以往相比,现在市民过年变得越来越爱读书了。”
读书过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反映了人们尊重知识、渴求知识,更折射出当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经济,一个人若没有知识作支撑,他就会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其实,不只是城里人热衷节假日读书,随着政府对农村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日益重视,富裕起来的农民也在追求着更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
家住宁夏海原县史店乡苍湾村的村民李成林,春节并不打算像以往一样喝酒打牌。他笑着说:“如今政府扶持建立起了‘农家书屋’,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可以看书读报。”
在当前节日腐败屡有发生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如何过一个健康、安全的春节,一直是纪检部门关注的重点。每到节庆长假,不少地方都会针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出台一些具体规定,而读书无疑是让干部自觉树立自律意识的良方,读一部好书会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思想、行为上的改变。
青岛市政府的一名干部在与记者交流时说,平常由于工作原因经常要参加各种应酬,时间长了,不仅伤了身体而且影响也不好。利用春节长假看看书、读读报,既能补充一些业务知识又能陶冶情操,这种过年方式对领导干部来说非常有必要。
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通明说,我们现在提倡健康过年,读书是一种好方式,读书可以使人明事理、长才干,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