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建筑机械化杂志社最新期刊

2023-02-14 21: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建筑机械化杂志社最新期刊

《建筑机械》杂志是建设部主管、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建筑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性科技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发行量名列前茅。创刊20多年来,已经发展成为行业中的权威杂志,深受业内人士的喜爱。办刊理念办刊宗旨 面向建设施工和建设工程机械行业,构筑市场、技术和产品信息交流平台,探析成功企业管理运作模式,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法、新思维的研究和应用,促进建设施工和建设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办刊理念 为读者、作者、客户创造机会,提供增值服务。办刊目标 打造专业性、精品性、权威性的建设工程机械旗舰杂志。办刊信条 人品成就精品。办刊精神 精深 精进 深入 独特 服务理念 因您而动 动于心灵 工作作风 认真 严格 主动 高效 共事准则 平等 信任 协作读者定位建设施工企业以及建设工程机械制造商、代理商、租赁商、经销商、供应商、设计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决策管理人员、营销采购人员、使用维护人员和研究开发人员 《建筑机械》下半月刊《建筑机械》(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China)将是在中国建设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专业杂志——《建筑机械》杂志和国际建设领域的权威媒体——KHL集团精诚合作的产物。并将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本按照国际标准进行采编、设计和发行的中文建设类杂志。合作双方背景《建筑机械》是由《建筑机械》杂志——中国国内建设杂志的领先者,和KHL Group——世界领先的国际建设杂志(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的出版商,两者合作创办。这一独特的合作关系,为需要发布资讯的广告客户提供了一本具有国际水平的中文杂志。《建筑机械》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建设工程机械行业历史悠久、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行业杂志之一。对中国市场进行全面报道,也是同行业内拥有最高发行量的杂志之一。KHL集团创立于1989年,旗下的国际建设杂志(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读者数据库、书籍和信息产品都处于世界前列。它拥有世界知名的杂志,包括《国际建设》(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国际起重运输机械》(International Cranes & Specialized Transport)、《欧洲租赁新闻》(European Rental News)、《国际拆除与再利用》(Demolition & Recycling International)、《国际高空作业机械》(Access International)、《欧洲建设》(Construction Europe)、《美国起重运输机械》(American Cranes & Transport)。这两个行业媒体的领军人物联合起来可以为广告客户提供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使他们更好地为浩大的中国市场传递信息。极具冲击力的稿件,高品质的设计和对市场的深度了解将使《建筑机械》(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China)下半月刊成为中国建设专业人士“不可不读”的杂志。

建筑机械化的读者分布

《建筑机械化》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工程机械、建设机械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采购、使用、维修人士,占总读者的71%;工程建设机械的科研、生产、营销及管理人士,约占总读者的29%。  《建筑机械化》杂志定期向以下单位定向赠阅发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路建设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全国建设机械用户委、中国工程机械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中国建筑业协会租赁分会、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各会员单位,并在重大行业会议、展览会、博览会期间大量分发派送。 建筑机械化发展历程1980年,时值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加快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加速实现建筑工业化与现代化,推广科技成果,经原国家建工总局批准,一本以报道工程建设机械、机械化施工及行业信息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建筑机械化》杂志于1980年10月创刊了。杂志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分院)主办,至今经历了季刊——双月刊——月刊——双月刊——月刊的曲折发展过程,1984~1993年(总第14至103 期)为中国建筑机械化协会会刊;1993年9月起(总第104期后)成为中国质协建设机械设备用户委员会的会刊,1999年度和2001年度连续两次被评为建设部优秀期刊。“《建筑机械化》杂志大事记”清楚地记录了杂志的发展历程。《建筑机械化》以报道机械化施工技术、建设机械设计研究、使用维修及行业动态信息等为主要内容,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0年创刊以来,她伴随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而成长,对推进我国建筑机械化事业,促进工程建设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连接工程建设机械生产企业和用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作为媒体也真实地记录下了我国机械化施工和建机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建设部领导侯捷、叶如棠、干志坚、谭庆涟、周干峙、许溶烈等同志都曾为本刊题词,对杂志的发展给予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从1981年在烟台组建第一届编委会起,到2001年召开六届一次编委会,共召开了11次编委会。历届编委为杂志的发展出谋划策,撰写稿件,贡献力量。创刊23年来,杂志内容不断丰富,报道容量不断增加。截至2003年6月底,共编辑出版了165期,发表各类文章2988篇,平均每期18.1篇。传播技术信息 引导发展潮流《建筑机械化》与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建设机械行业的进步息息相关,目前已成为建筑业和工程建设机械行业颇有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自创刊之日起,《建筑机械化》杂志就突出施工与机械相结合的特色,努力促进建筑机械化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开辟了机械化施工、建筑机械、使用维修、科学管理、方针政策、用户之声、革新改造、试验检测以及动态信息等诸多栏目;文章中既有理论性的探讨也有具体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既有机械设计制造又有施工机械管用养修,既有专项施工技术的论证又有高新技术的探讨,既有国内的经验也有国外的信息。随着杂志报道内容的不断丰富,栏目不断调整和增减,报道形式更加新颖,努力起到传播行业技术信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创刊初期,“加速发展建筑机械化”(1980年创刊号)、“建筑机械化要为改造和发展建筑业服务”(1981年3期)等文章对建筑机械化的定义、实施措施等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建筑机械化的概念。1981年本刊最早报道了对住宅建筑开展机械化施工的研究与实践,1986年又率先讨论了机械化施工成套技术,实践证明这些论点的提出和报道是及时的、基本正确的,对促进机械化施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建筑机械化》对许多重大工程的机械化施工作了报道,如“宝钢工程混凝土泵送施工”(1982年3期)、“深圳国贸大厦的机械化施工”(1985年3期)、“从国贸工程看机械化施工的重要性”(1991年4期)、“东方广场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2000年6期)等文章,对组织机械化施工提供了重要借鉴作用。此外,对有代表性的机械化施工工艺进行了推广介绍,及时报道了滑模、爬模、混凝土泵送等新工艺及高层建筑机械化施工、地下连续墙、液压整体提升等新技术,如“大跨度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体系施工新工艺”(1983年2期)、 “上海大剧院钢屋架整体提升工程”(1997年3期)等文章,对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速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杂志也真正体现了“化”的特点,为促进我国建筑机械化施工技术的普及、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筑机械化》杂志还大量介绍了国内外建筑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工艺、新产品等方面的内容,以推进建筑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拌筒叶片的设计”(1984年2、3期)、“液压挖掘装载机作业装置设计研究”(1985年9、10期)、“塔机产品的组合设计与制造”(1991年2期)等文章为建筑机械的设计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重视产品发展战略研究”(1988年10期)、“我国塔式起重机现状与发展”(2000年6期)、“透视中国装载机市场”(2003年2期)等文章指出了国内建筑机械行业发展的趋势,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第19届慕尼黑国际建筑机械博览会上的塔式起重机”(1980年创刊号)、“意大利塔机概况”(1985年1期)、“第21届慕尼黑国际建筑设备和建材机械博览会”(1987年3、4期)、 “点击Bauma 2001博览会”(2001年4期)等文章及时介绍了国外建筑机械各个时期的最新发展,为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借鉴。通过管用养修栏目,报道了建筑机械各种维修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维修工艺,并请专家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同时从理论、实践等多方面,对各个时期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刊登了各具特色的管理经验的文章,对提高我国施工企业设备的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筑机械化》同时还是主办单位建筑机械化研究所(分院)对外的一个窗口,多年来及时报道了研究分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开发的新产品,多次发表分院科技人员的研究论文,扩大了分院在社会上和行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1986年第4期、1996年第 5期分别编辑出版了庆祝建筑机械化研究所成立30周年和40周年的专辑。发挥会刊特色 推动行业进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为建筑机械化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开拓了新的领域。《建筑机械化》正是诞生于此时,她经历并推动了我国建筑施工机械化的发展。1984年中国建筑机械化协会(1991年改称中国建设机械协会)成立后,《建筑机械化》即成为该会会刊。杂志当时在宣传、研讨和交流我国机械化施工的经验,特别是对施工技术、建设机械、施工组织与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为建筑机械制造厂家产品开发沟通信息、当好参谋;针对我国采用机械化施工新技术兴建的一些工程项目,特别是一些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机械化施工进行了报道和技术交流;积极宣传行业协会工作,在传递信息、宣传报道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建筑机械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半机械化、部分机械化并逐步走上综合机械化的过程。历史发展到今天,我国建筑施工机械化的综合水平与20多年前相比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这一成就完全证明创办《建筑机械化》并多年持续报道建筑机械化的重要历史意义,更加表明行业领导和科技人员对我国建筑机械化在认识上的提高(见1997年4期)。根据我国电梯行业发展的需要,1985年起设立“电梯技术”专栏,5年间发表相关论文89篇,促进了电梯行业的发展,也为1990年分刊出《中国电梯》杂志奠定了基础。1989年10月中国质协建设机械设备用户委员会成立后, 为促进建设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建筑机械化》杂志1993年成为该用户委的会刊。杂志的报道内容也随之进行了调整,增设了质量管理栏目,并加强了用户之声、产品厂商栏目;积极配合用户委开展的“质量、品种、效益年”、“中国质量万里行”和实施用户满意工程等活动进行相关宣传;除了及时报道中国质协的有关精神和建机用户委的会议、活动之外,1990~2002年共15次报道用户委当年对建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用户评价的结果,既为用户选购优质产品起到推荐和参考作用,也使被评为用户满意产品的企业增强了信心,收到较好的效果。2002年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对用户满意企业的重点宣传报道,“用户的满意、柳工的方向”(2002年4期)、“追求卓越品质、实施满意服务”(2002年5期)以及“与时俱进励楚天”(2003年2期)等彩页报道展现了柳工、常林等知名企业实施用户满意工程的实践。以上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用户委会刊的特色。从表1《建筑机械化》历年发表文章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有关机械化施工、应用技术方面的文章一直占有较大比例,达16%以上,面向设备基层用户的管用养修的文章数量约占 20.6%,有关反映建机产品质量的用户之声和质量管理的文章数量约占10%,向用户推荐优质产品的产品厂商栏目约占6.3%,这些文章均加强了制造厂商与用户间的信息沟通和产销合作。此外产品设计研究和综述讨论也是本刊的重点栏目,文章数量分别占23.6% 和6.4%,说明了建机制造厂商对杂志的重视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翻开创刊之初的几期《建筑机械化》杂志,可能难免有些面对“文物”的感觉。然后依次浏览历年的一二期杂志,除了感叹时代的进步、行业的发展,从中也不难看出主办单位和编辑人员倾注的大量努力和心血。如今的杂志从包装印刷等外貌上已经很难找到往昔的影子了。《建筑机械化》刚问世时,除了封面、封底双色胶版印刷外,全部由普通新闻纸铅印,是一本16K小册子。1985年封面改铜板纸彩色印刷,此后杂志的面貌不断更新,印刷质量不断提高,编辑出版工作也逐步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自1992年第6期起告别铅印使用计算机排版,1999年起杂志全面改版扩版。进入新世纪后,杂志包装印刷更加精美,2002年杂志封面进行了CIS形象设计,刊名更加突出、醒目,并增加了彩页文章,增加了采编报道(本刊特稿栏目)。为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杂志编辑出版过程充分重视适应网络信息化的发展。1983年《建筑机械化》被国家科委科技信息研究所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同年被北京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全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1999年正式入编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库(光盘版),以利于通过CNKI知识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向社会、行业提供服务;2000年正式加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lnfo)数字化期刊群。为此我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自2000年第4期正式对入库的重要检索数据项和统计评价数据项的名称、标识、结构、编排格式等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实现了标准化,为本刊在国家级大型集成化数据库中的可检索性和可评价性提供了重要保证。2002年《建筑机械化》杂志网站正式开通,扩大了杂志宣传与交流的渠道。广告经营是《建筑机械化》杂志的主要经济来源,1984年研究所启动科研体制改革后编辑部实行经济承包,到1990年实行全承包,杂志的办刊经费已经完全自行解决。此后广告数量成倍增加,营业额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年发表广告幅数由1992年的63幅(彩色34幅、黑白29幅)增长到2002年的372幅(彩色266幅、黑白106幅),广告营业额也增加了近十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提高, 1996年被河北省广告协会评为“重信誉创优质服务活动先进单位”。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20余年来,《建筑机械化》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进步,为促进建设机械与设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的发展、促进施工机械化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还不能满足社会、行业对杂志的要求,我们将继续努力,同心协力把杂志办得更好,为社会、行业、企业、用户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筑工程材料类的杂志有哪些

建筑类杂志大全
1)安徽建材 合肥 安徽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
2)安徽建筑 合肥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合肥 安徽省建筑工业学院
4)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 南京 中国绝热隔音材料协会
5)北京工程造价 北京 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
6)北京规划建设 北京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北京建材 北京 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8)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北京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9)北京修建科技 北京 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
10)玻璃钢、复合材料 北京 国家建材局玻璃钢研究所
11)玻璃与陶瓷 上海 全国玻璃搪瓷工业科技情报站
12)城市 天津 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13)城市公用事业 上海 上海市公用事业研究所
14)城市规划* 北京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15)城市规划汇刊 上海 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
16)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天津 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
17)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北京 建设部房地产业司
18)城市开发 北京 中国城市煤气协会
19)城市煤气 北京 该刊编辑部
20)城乡建设 北京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
21)城镇供水 重庆 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
22)重庆环境科学 重庆 重庆市建委技术情报站,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
23)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
24)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重庆 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25)村镇建设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
26)大连建工 大连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27)大连市政 大连 大连市城建局市政工程情报站
28)低温建筑技术* 哈尔滨 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等
29)地基基础工程 北京 北京市城建设计院
30)地下空间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
31)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京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建筑大学
32)东北市政科技 沈阳 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3)东南大学学报* 南京 东南大学
34)防护工程 洛阳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防护工程学会
35)福建建设科技 福州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36)福建建筑 福州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37)工厂建设与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部工程建设中心
38)工程机械 天津 工程机械杂志社
39)工程技术 天津 中国建筑工程第六工程局
40)工程建设标准化 北京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41)工程勘察*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42)工程抗震 哈尔滨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43)工程力学 北京 中国力学学会,清华大学土木系
44)工程设计与研究 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
45)工业建筑* 北京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
46)公用科技 北京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
47)供水与排水 长春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48)古建园林技术* 北京 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北京古代建筑工程公司)
49)广东供水信息 广州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广东分会
50)广东建材 广州 广东省建材工业科研所
51)广东土木与建筑 广州 广东省建筑科研设计所
52)广西城镇供水 南宁 广西城镇供水协会
53)广西土木建筑 南宁 广西土木建筑学会
54)广州建筑 广州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55)规划师 桂林 桂林市规划设计院
56)硅酸盐建筑制品 沈阳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
57)硅酸盐通报 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
58)硅酸盐学报 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
59)国外城市规划 北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0)国外建材科技 武汉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编辑部
61)国外建材译丛 绵阳 西南工学院
62)国外建筑科学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
63)国外煤气 天津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
64)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参见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哈尔滨 该刊编辑部
65)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哈尔滨 该刊编辑部
66)河北建材 石家庄 河北建材科技情报站
67)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石家庄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68)河北建筑煤炭工程学院学报 邯郸 河北建筑煤炭工程学院
69)河南城建高专学报 平顶山 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
70)河南建筑技术 郑州 河南省建材研究院
71)湖南建材 长沙 湖南省建材研究设计院
72)华中建筑* 武汉 中南建筑设计院,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
73)化工给水排水设计 合肥 化学工业部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
74)化学建材* 上海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75)混凝土* 沈阳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混凝土协会
76)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苏州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所
77)机场工程 北京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78)基建优化 西安 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
79)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吉林 该刊编辑部
80)吉林建筑设计 长春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
81)给水技术 北京 北京市自来水公司
82)给水排水*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排水学会
83)建材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
84)建材地质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地质研究所
85)建材工业技术 成都 成都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
86)建材工业信息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技术情报研究所
87)建材统计与预测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生产协调司
88)建工技术 贵阳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
89)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长沙 中国建设机械总公司
90)建设监理 上海 建设部建设监理司上海建设委员会
91)建筑 北京 建设部建设杂志社
92)建筑电气 成都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93)建筑工人 北京 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编辑部
94)建筑管理现代化 哈尔滨 哈尔滨建筑大学
95)建筑机械* 北京 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中国建筑机械协会
96)建筑机械化 廊房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机械化所
97)建筑技术* 北京 建筑技术杂志社
98)建筑技术及设计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
99)建筑技术开发 北京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100)建筑节能 北京 中国建筑业协会
101)建筑结构*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
102)建筑结构学报*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
103)建筑科技 唐山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
104)建筑技术情报 北京 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建筑科学研究所
105)建筑科学 北京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106)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郑州 中国建筑砌块协会
107)建筑人造板 南昌 江西建筑人造板研究所
108)建筑设计管理 沈阳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109)建筑设计通讯 广州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110)建筑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1)建筑施工* 上海 上海建工(集团)公司
112)建筑通讯 天津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113)建筑学报*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
114)建筑与预算 沈阳 辽宁省城乡建设经济技术定额管理站
115)建筑知识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
116)江苏城市规划 南京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17)江苏建材 南京 江苏省建材研究设计院
118)江苏暖通空调制冷 南京 江苏省土建学会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委员会
119)结构工程师 上海 同济大学等
120)军工勘察 北京 国防机械工业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
121)勘察科学技术 保定 冶金部勘察科学技术研究所
122)兰州城乡建设 兰州 兰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
123)辽宁建材 沈阳 辽宁省建筑科学研究会
124)辽宁建筑 沈阳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所
125)煤气与热力 天津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126)耐火材料 洛阳 该刊编辑部
127)南方建筑 广州 广东省建筑学会
128)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南京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129)南京市政 南京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130)暖通空调*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等
131)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青岛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132)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 清华大学
133)区域供热 北京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
134)人防工程 北京 人防工程杂志社
135)山东建材 济南 山东省建材设计研究院
136)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济南 山东建材学院
137)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济南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138)山西建筑 太原 山西省建筑学会建筑科学研究所
139)陕西建筑 西安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140)上海城市规划 上海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141)上海城市建筑学院学报 上海 上海城市建设学院
142)上海给水排水 上海 上海市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网
143)上海建材 上海 上海市建材科技情报所
144)上海建材学院学报 上海 上海建材学院
145)上海建设科技 上海 上海市建设科技情报中心站
146)上海煤气 上海 上海市煤气公司
147)上海市政工程 上海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148)设计通讯 上海 首钢设计总院
149)设计与科研 北京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150)沈阳建筑 北京 沈阳市建工局技术情报站
151)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沈阳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152)施工技术 上海 宝钢二十冶技术处
153)施工技术(包头) 包头 包钢建设总指挥部
154)施工技术(吉林) 吉林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建设公司
155)施工技术*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等
156)施工企业管理 北京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157)石油化工建筑设计 洛阳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筑设计技术中心站
158)时代建筑 上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59)世界地震工程 哈尔滨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160)世界建筑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61)世界建筑导报 深圳 深圳大学,香港该刊编辑部
162)市政工程 北京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所
163)市政工程国外动态 天津 天津市市政工程科技信息中心
164)市政技术 北京 北京市建设局
165)市政建设与管理 重庆 重庆市市政工程协会
166)室内设计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规划学院
167)室内设计与装修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168)水泥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技术情报研究所
169)水泥、石灰 南京 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170)水泥技术 天津 天津市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171)四川建材 成都 四川省建材工业局
172)四川建筑 成都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173)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成都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174)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苏州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175)陶瓷 咸阳 咸阳市陶瓷研究设计院
176)特种工程设计与研究 北京 国防科工委工程设计研究所
177)特种结构 北京 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178)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天津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179)天津建设科技 天津 天津市建设科技信息中心
180)天津市政工程 天津 天津市市政工程局
181)铁道建筑 北京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182)通风除尘 武汉 中南建筑设计院
183)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上海 同济大学
184)土工基础 武汉 湖北省土建学会,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
185)土木工程学报* 北京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186)武汉城市建筑学院学报 武汉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187)武汉市政 武汉 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8)西安建大科技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8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0)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西安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
191)西南给排水 成都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
192)西宁城建 西宁 西宁市城乡建设局
193)新建筑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194)新型建筑材料* 杭州 中国新型建材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等
195)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北京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196)岩土工程学报* 北京 中国水利学会等
197)岩士力学 武汉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98)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北京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研究所
199)园林 上海 上海市园林管理局
200)云南建材 昆明 云南省建材科学研究设计院
201)云南建工 昆明 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所
202)云南建筑 昆明 云南省建筑学会
203)浙江建筑 杭州 浙江省城乡建设厅
204)中国电梯 廊房 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
205)中国给水排水* 天津 建设部城建司
206)中国环境科学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7)中国建材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208)中国建材科技 北京 国家建筑材科学研究院
209)中国建材装备 北京 中国建材技术装备总公司
210)中国建筑防水材料 苏州 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
211)中国市政工程 上海 全国市政工程科学技术情报网
212)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刊 台北 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会
213)中国园林 北京 中国风景园林协会
214)中南给水排水 武汉 湖北省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站
215)中南勘察 武汉 全国建筑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中南情报站
216)中州建筑 郑州 河南省建筑学会
217)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西安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218)住宅建设 北京 北京市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
219)住宅科技 上海 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
220)砖瓦 西安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
221)装饰装修天地 北京 国家建材料工业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