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疫情防控下的经济发展论文

2023-02-14 14: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疫情防控下的经济发展论文

疫情之下中国经济快速恢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内高效的防疫工作、对市场的调控的精准以及对外贸易的开放加速。
1、防疫高效:中国经济领跑复苏,关键在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成效显著。
2020年,中国经济一季度下滑6.8%,二季度由负转正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走出一条漂亮的V形曲线。中国还兑现承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迅速有效的防控措施帮助中国控制住疫情,使中国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近年来中国实施了正确的经济政策,疫情发生后又坚持推行严格的防控措施,这对中国经济强劲反弹起到决定性作用。
今年春节中国消费市场“牛劲十足”。肯尼亚技术大学经济学家肯尼迪·鲁泰雷表示,春节期间销售旺盛是中国疫情防控有效、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的有力体现。
2、调控精准:历年两会都是观察中国宏观政策走势的风向标。多国专家认为,中国经济领跑复苏,得益于宏观政策精准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疫情下,中国始终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指出,去年第四季度,中国成为经济率先复苏至疫情前水平的主要经济体,原因在于中国成功控制住疫情,并实施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保障了经济活动快速复苏。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及金融措施,帮助包括外国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迅速恢复生产。
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其促进发展的两大特点,一是高科技驱动经济增长,二是以高质量增长为导向的经济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3、开放加速:中国经济领跑复苏,离不开对多边主义的坚守和促进。2020年中国外资外贸“双丰收”,正是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更大互利共赢的力证。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大幅下滑,但中国FDI逆势增长,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表示,中国对外资持续保持吸引力,缘于中国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和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投资便利化措施。
2020年欧盟27国与中国货物贸易在疫情中逆势双向增长,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中欧数字协会联合创始人兼主任克劳迪娅·韦尔诺蒂说,全球经济持续萎缩之时,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需求强劲,为欧洲出口商提供了安全网。在欧洲主要国家接连实施封锁措施防控疫情之际,欧洲也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电子产品和卫生防疫物资。
中国经济的高效治理和多边主义特质,赋予其巨大活力和强大动力,必将继续为世界经济早日复苏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如何看待疫情影响之下的中国经济500字?

疫情对于经济活动到底有多大影响,首先应该弄清两个关键因素:第一,疫情影响经济的作用机制;第二,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估疫情及全国防疫工作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从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机制看,主要是从防疫角度,各地主动(政府作为)或被动(居民部门自发)地限制并大量缩减经济社会活动,导致人流、物流与资金流的萎缩而带来需求紧缩。旅游、餐饮、娱乐、酒店、交通运输及零售等服务行业的终端需求显著减少;随着终端消费需求的减少,经由供应链传导,整个经济体系的生产、投资与进出口将会受到显著影响,各类企业将面临显著增大的经营压力;进而居民收入可能因上述形势减少、失业人口可能因上述原因增加;财政收支与信用扩张受阻;最终经济运行将因此而进一步放缓。

从疫情影响持续时间看,依据现有的疫病传播速度和广度、治疗效率与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并参考2003年SARS病毒传播及消亡的经验,预计疫情完全得到控制并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换言之,有较大概率是整个事件会持续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经济运行将受到疫情进展的显著影响,全年角度预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在0.5个百分点左右,估计2020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5.5%左右。考虑经济政策对冲效果之后,估计实际经济增长处于5.5%~6.0%的增速区间。

每日一篇申论范文:疫情下的经济发展

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就是在启发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我们都要辩证分析,理性对待。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泛滥以来,我们的生产、生活、教育等都受到了巨大冲击,甚至面临灭顶之灾。然而,电商经济逆势上扬、远程办公迎来商机、一些产业升级换代的发展说明,“危机”中孕育“新机”,“变局”中包含“新局”。因此,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惟有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在日趋复杂的形势中拥抱未来。

化危为机求生存,就要坚持奋发进取,准确识变,危中辨机。“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最先到来?”所以,我们要时时保持危机意识,树立忧患意识。2020年初,我国很多地方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因疫情受到重大冲击,特别是零售、餐饮、住宿、旅游、物流等服务业以及相关行业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部分中小微企业面对倒闭风险。但是,一些电商企业却准确识变,危中辨机,在“危机”中找到“商机”,大力发展线上购物平台,电商经济快速发展,营业额大幅增长。不但没有因为疫情影响效益,反而逆势发展。因此,面对危机,我们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准确识变,化危为机。

化危为机求生存,就要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应变,危中寻机。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负重前行,权力的价值在于责任担当。”当危机到来时,我们是逃避和退缩,还是前行和担当?答案当然是后者。日前,“坑卖鸡仔”的悲剧视频引爆网络,引发了人们的同情和共鸣。一时间,关于农产品滞销的事件屡屡爆出。但是,H市却能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农副产品不但没有积压滞销,而且效益还继续增长。是什么原因使得H市能够逆势发展?这就得益于当地政府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坚持科学求变的结果。面对危机,H市大胆创新,顺势建立健全了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发展专业物流,提高农户和相关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最终实现持续发展。

化危为机求生存,就要坚持迎难而上,主动求变,危中求机。2020年初,就在各地企业复产、员工返岗不同程度地推迟,诸多个产业链产生较大冲击,整个制造业都面临着濒临破产的边缘。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医药行业却实现快速增长,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的生产发展快速。据媒体报道,2021年至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将有望突破万亿元,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5%左右,中国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将维持高速扩容态势。以杭州为例,医疗卫生方面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世界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杭州的成功说明,面对危机,只要我们主动求变,抢占先机,我们就能求得生存,谋得发展。

“每一个冬天必将过去,每一个春天必会到来!”面对形形色色的天灾人祸、危机与磨难,我们只有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求得生存、谋得发展。作为一名军转人,我们更要时时保有忧患意识,在连队枕戈待旦保持警惕,保家卫国守卫和平;到基层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