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畜牧兽医学报两个通讯作者

2023-02-14 14: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畜牧兽医学报两个通讯作者

1、吴建平,杨联,DAVID KEMP,花立民,张利平,雷赵民等,“牧区家庭畜牧生产资源优化及家畜个体精准管理模式研究与示范”,2010年6月3日通过项目鉴定,鉴定委员会给予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评价 。2、吴建平,张利平,雷赵民,杨联,汪晓娟,王欣荣等,“应用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肉毛兼用绵羊新类群的研究”,2010年6月3日通过项目鉴定,鉴定委员会给予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评价。3、吴建平、张利平、刘哲、张玉斌、彭韵硕、雷赵民、杨联、万红玲、张盛贵、马琦、王强、王欣荣、李维红,主持完成的“西部地区主要牛羊肉、乳营养品质特性及品质育肥技术体系研究”项目获2009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2009-J1-011-R1;4、主持完成的“富含共轭亚油酸(CLA)功能性牛奶生产技术研究”,获2009年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编号:2009-1-6-1;5、“动物遗传学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获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证书号:20090303。6、主持完成的“影响反刍动物体脂脂肪酸组成的生态因素及其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获2008年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1-09/7;7、主持完成的“苜蓿芽(Alfal-Nutrients)营养性功能因子的研究与开发”,获2006年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25/1。8、主持完成的“利用生态因素及饲养管理模式驱除羊肉膻味的技术研究”项目,200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9、参加完成的“现代养猪业配套选育‘合成系杂优猪’的研究”,200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0、主持完成的“安哥拉改良羊皮肤及毛囊变化规律的研究”,1996年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1、参加完成的“利用免疫电泳及荧光法进行性别控制”,1995年12月鉴定;12、参加完成的“甘肃高寒阴湿区八县十七乡科技扶贫农林牧整乡承包”,1995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3、参加完成的“奶牛血液遗传标记及其与经济性状相关性的研究”,1995年获甘肃省畜牧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编《Towards Sustainable Use of Rangelands in North-West China》, Springer, 2010 副主编《动物遗传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主编《简明基因工程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5副主编《现代中国养羊》,金盾出版社,2005参编《Chinese Yak》,Asia Livestock,FAO ,1994 共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1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张艳萍,苏军虎,龚雪芬,娄忠玉,吴建平 (通讯作者),魏彦明.甘肃金鳟遗传资源评价及其与日本金鳟和道氏虹鳟遗传分化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2010,2:262-269.杨具田,徐红伟,臧荣鑫,蔡勇,吴建平(通讯作者).五个地方绵羊品种FAS基因3‘-UTR区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0,43(13):2784-2792.朱静,吴建平 (通讯作者),马彦男,李耀东.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下的奶牛经济效益分析. 湖南农业科学. 2010. 13:刘晓敏,张利平,杨联,吴建平,哈志俊,俞理辉,李文文,吴孝杰.欧拉型藏羊Callipyge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4):1-4.哈志俊,张利平,杨联,吴建平,刘晓敏,俞理辉,李文文.欧拉型藏羊GH基因5’端侧翼序列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4):5-9.王建华,杨联,张利平,吴建平(通讯作者),万红玲,吴孝杰,刘晓敏,王磊.牦牛CAST基因部分序列的SNPs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5):1-5.吴孝杰,杨联,张利平,吴建平(通讯作者),万红玲,王建华,刘晓敏,王磊.牦牛CAPN1基因部分序列的SNPs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4):28-32.王志刚,吴建平(通讯作者),刘丑生,邱小田.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 18(5):836-845.王志刚,吴建平(通讯作者),刘丑生,邱小田. 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地方山羊瓶颈效应. 畜牧兽医学报. 2010,41(6):664-670刘婷,吴建平(通讯作者),张盛贵,张玉斌.玛曲牦牛与康乐黄牛肠系膜脂肪和肾周脂肪中脂肪酸含量的比较分析.食品工业科技.2010.31(4):111-114.赵海军,杨联,杨思维,花立民,冯明廷,马志愤,宫旭胤,吴建平(通讯作者). 甘肃高山细毛羊枯草季放牧与暖棚舍饲饲养对比试验. 草业科学. 2010. 27(5):117-121马彦男,刘哲,吴建平(通讯作者),张利平,杨联,朱静.荷斯坦奶牛改良黄牛的效果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 45(1):16-19.王磊,杨联,张利平,吴建平(通讯作者),雷赵民,徐建峰. 山羊MT-III分子特性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 45(1):6-11.方翟,吴建平(通讯作者),徐建峰,罗艳茹,张利平,王磊,杨联,雷赵民. 绵羊BMPR-IB基因在分子标记育种中的应用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2010,47(1):189-194王磊,吴建平,杨联(通讯作者),张利平,徐建峰,方翟. 牦牛生长激素基因分子特性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 44(6):1-7.吴孝杰,杨 联,张利平. 吴建平(通讯作者),万红玲,牦牛钙激活蛋白酶(CAPN1)基因部分序列PCR-SSCP 研究. 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86王建华,吴建平,费春红,杨 联,张利平. 牦牛钙激活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 基因克隆及其测序分析. 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87杨联, 王磊, 张利平, 吴建平(通讯作者). 牦牛生长激素 (GH) 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357杨联,方翟,张利平,吴建平(通讯作者),徐建峰. 绵羊IGF-Ⅱ基因第五外显子SNPs 与体重相关性的研究. 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358

周继勇的中文论著目录

杨明娴,邢刚,孙文博,黄杰,姜学涛,周继勇*. 2008.乳 猪“高热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与致病性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30(30)11:846-850蒋媛媛,郭军庆,颜焰,周继勇*. 2008. 抗猪IgG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30(9):728-731黄杰,郭军庆,尹可,黎满香,周继勇*. 2008. 青海湖野生迁徙水鸟新城疫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30(9):678-681尹可, 郭军庆,黄杰,黎满香, 周继勇*. 2008. H5亚型猪流感病毒HA1重组蛋白的制备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38(9):762-766杜振昆,郭军庆,张妙仙,项玉燕,周继勇*. 2008. 牛奶样品布氏杆菌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34(2):169-174叶菊秀, 李铃燕,陈庆新, 周继勇*. 2008.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凋亡蛋白表达细胞株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28(3):247-251齐 静, 陈吉刚,王金勇, 方 杰, 吴佳俊,周继勇*. 2008.鹅IL-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可溶性单体的分离. 生物工程学报. 24(2):183-187王金勇,齐静,方杰, 颜焰,申会刚, 周继勇*. 2008. 鸭白细胞介素2全基因组结构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8(1):15-19吴炜,滕巧泱,吴佳俊, 黄振宇,周继勇*. 2007. 抗鸡CD2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33(5):479-483陈吉刚, 周继勇*.2007. 鹅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模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7(4):83-88胡金强,蔡月琴,李益飞,郭军庆,孙文博,周继勇*. 2007.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在Vero细胞的表达与分布. 中国兽医学报. 27(4):437-440李益飞,申会刚,商绍彬,陈庆新,郭军庆,周继勇*. 2007. 猪圆环病毒1型和2型Rep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9(5):350-354陈婷飞, 周继勇, 陈庆新,商绍彬*. 2007. 猪圆环病毒2型HZ0201株分子克隆的感染性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9(2): 86-90蔡月琴,马益平,申会刚,周继勇*. 2007. 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中国兽医科学. 37(2): 145-149顾建友,滕巧泱, 黄振宇,周继勇*. 2007. 鸡白细胞介素-2受体基因g链的转录分析与表达. 中国兽医科学. 37(1): 71-77蔡月琴,叶菊秀,李铃燕,周继勇*. 2006.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膜外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中国兽医科学. 36(6): 449-453陈吉刚,陈维虎,周继勇(通讯作者),王金勇,齐静,郑肖娟,俞照正,孙红霞. 2005. 重组鸡白细胞介素 2的诱导表达与生物学活性测定.中国农业科学,38(5):1034-1309商绍彬,周继勇(通讯作者),吴建祥,陈庆新,龚辉. 2005. 重组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衣壳蛋白的抗原特性分析. 微生物报, 45(3):377-381陈洪勋,周继勇(通讯作者),严兴成,应建跃,吴建祥. 2005. SARS-CoV核衣壳蛋白的体外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功能鉴定.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31(2):232-236申会刚,周继勇(通讯作者),陈庆新,郭军庆,陈婷飞,商绍彬,李增魁. 2004. PCV2 Rep基因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 中国兽医学报,25(3):244-246周继勇, 陈庆新, 叶菊秀, 朱家新, 郑肖娟, 商绍彬, 陈婷飞, 母安雄, 周恩民. 2004.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学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4(1):1-3陈庆新,周继勇(通讯作者),叶菊秀,申会刚,陈婷飞. 2004. 猪II型圆环病毒浙江株的分离及全基因组结构分析. 微生物报, 44(4):527-529王选年, 周继勇(通讯作者), 杨艳艳, 刑广旭, 杨继飞, 紫书军, 赵东, 康晓笛, 张改平. 2004. 抗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的建立及其分泌单抗的免疫学特性鉴定.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3):194-198李正魁, 龚辉, 陈吉刚, 吴建祥, 周继勇(通讯作者). 2004.抗鸭IL-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30(2):169-172龚辉, 吴建祥,王金勇,陈吉刚,周继勇(通讯作者). 2004.抗鸭IL-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30(2):169-17陈吉刚,郑肖娟, 龚 辉, 周继勇(通讯作者). 2004.RNA干扰研究进展.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6(2):155-157程丽琴, 周继勇, John Dikki,沈行燕,陈吉刚,张德勇.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腺胃分离株的分子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0):1228-1332.(PDF)王金勇,周继勇, 陈吉刚,张中华, 滕巧泱. 鸭的类似鸡白细胞介素 2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进化分析.中国兽医学报,2003. 23(6):545-547.(PDF)周继勇,张德勇.不同组织嗜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衣壳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病毒学报,2003. 19(1): 63-67.(PDF)Zhou JY, Ding HM, Chen LQ and Kwang J. Variation of Nucleocapsid Protein Gene of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and its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i. J.Zhejiang Univ.(Agri & Life ed). 2003,29(1):1-9.(PDF)陈吉刚, 周继勇, 郑肖娟. 中国地方品种丝羽乌骨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进化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3, 25(1):21-23(PDF)周继勇,陈吉刚,王金勇,张德勇,郑肖娟. 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在Pichia methanolica 酵母中的表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4):419-423.(PDF)陈吉刚 周继勇, 王金勇,程丽琴, 陈庆新,叶菊秀,郑肖娟,商绍彬. 艾维因商品肉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及其二级结构分析. 中国兽医科技, 2003,33(1):19-24.(PDF)陈庆新,商绍彬,叶菊秀,母安雄, 王毅峰, 陆国林,周继勇. 杭州地区猪II型圆环病毒抗体的血清学调查。中国兽医科技, 2003,33(7):26-28.(PDF)周继勇, 丁红梅, 程丽琴, 沈行燕.2002.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克隆及在E.coli中的表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8(4):450-455.(PDF)Zhou JY, Cheng LQ, Shen XY, Ding HM, Wu JX. 2002.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S gene of Novel Variant of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ZJ971 Isolates in China. Agr. Sci. Chin. 1 (1): 101-107张德勇,周继勇,陈吉刚,丁红梅, 沈行燕 2002.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嗜肾毒株(X株)核衣壳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2(6): 529-532.(PDF)张德勇, 周继勇, 陈吉刚 2002. 反义核酸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4(2):158-160.(PDF)周继勇, 沈行燕, 程丽琴, 丁红梅, 吴建祥, 2001. 新的变异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ZJ971毒株S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34(4):445-450.(PDF)沈行燕, 周继勇, 丁红梅, 吴建祥, 严庆丰 200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嗜腺胃毒株(ZJ971毒株)S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1(6):540-543.(PDF)丁红梅, 周继勇, 沈行燕, 吴建祥, 程丽琴, 于 涟. 200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嗜腺胃毒株(ZJ971)核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9(3):243-246.(PDF)吴建祥, 周继勇. 2001.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浙江分离株S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7(3):293-296.(PDF)吴建祥, 周继勇, 于 翠. 2001. 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技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3(2):157-159.(PDF)丁红梅, 周继勇, 于 涟. 200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分子生物学.预防兽医学进展. 3(2):1-4陈吉刚, 周继勇, 张德勇. 2001. 鸡白介素-2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2(4):36-40.(PDF)周继勇. 2000. 传染性腺胃炎病毒ZJ971株的一些生物学特性. 畜牧兽医学报. 31(3):227-234.(PDF)周继勇. 2000. 传染性腺胃炎病毒的致病性. 中国兽医学报. 20(2):124-127.(PDF)周继勇, 李建荣. 2000.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弱毒的遗传稳定性与免疫原性. 中国兽医学报. 20(4):317-320.(PDF)周继勇. 2000.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嗜腺胃毒株(ZJ971毒株)结构蛋白和S1基因的结构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5): 429-433.(PDF)周继勇, 李建荣. 2000.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二价弱毒疫苗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6(3):233-236.(PDF)周继勇,何永强. 2000.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株S1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6(4):369-373.(PDF)何永强, 周继勇. 200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浙江分离株RFLP基因分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6(3):237-260.(PDF)李建荣 周继勇 2000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弱毒的培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2(4):255-258.(PDF)李建荣, 周继勇. 2000.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弱毒的免疫原性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2(5):347-351.(PDF)李建荣, 于涟, 周继勇, 郑筱祥. 2000. 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兽医科技.30(7):16-18.(PDF)李建荣, 周继勇, 于 涟. 2000.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疫苗研究进展. 预防兽医学进展. 2(1):7-10.张志育, 周继勇. 2000. IL-2和IL-10对病毒复制及感染FIV的T细胞凋亡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21(1):59-60.(PDF)张志育, 于 涟, 周继勇. 2000. 单克隆抗体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中的应用. 预防兽医学进展. 2(1):27-30黄耀伟, 于 涟, 周继勇. 2000. 生物钟机制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 12(1):10-13.(PDF)周继勇,叶伟成,于涟等. 1999. 浙江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分离及鉴定. 畜牧兽医学报. 30(6):567-573.(CAJ)周继勇,叶伟成,于涟等. 1999. 浙江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及理化特性测定.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25(1):1—5.(CAJ)周继勇,于涟,叶伟成等 1999. 浙江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血清亚型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1(1):53—55.(CAJ)何永强, 周继勇, 于 涟, 盛祖恬. 1999. 单克隆抗体在口蹄疫病毒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预防兽医学进展. 1(2):19-22.周继勇,于 连,洪 健. 1998. 鸡传染性腺胃炎病原分离和初步鉴定.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24(6):637—641.(CAJ)周继勇,于涟,马有智. 1998.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鉴定.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24(3):303—307.(CAJ)周继勇, 叶伟成, 于 涟, 张志育, 李双茂. 199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一种新病型——传染性腺胃炎的研究报 浙江畜牧兽医 23(2):卷首页.(CAJ)周继勇, 谭 勋, 李继祥, 朱周福. 1995. 鸡眼球炎的病原分离鉴定. 中国畜禽传染病.17(2):8-11.(VIP)李继祥, 周继勇, 朱周福. 1995. 鸡浮肿性皮炎型葡萄球菌病的诊断四川畜禽. 8: 17-18.(VIP)周继勇, 钟 胚, 刘云相, 李继祥. 朱周福. 1994. 鸡减蛋综合症病原分离鉴定. 中国畜禽传染病. 16(2):5-9.(VIP)周继勇, 朱周福. 199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油乳剂灭活苗研究I。油乳剂灭活苗制备及免疫试验 中国畜禽传染病 16(3):8-11(VIP)周继勇 苏芳秀 甘永华 朱周福 199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油乳剂灭活苗研究II. 雏鸡接种油乳剂灭活苗后抗体消长规律及免疫细胞形态学. 中国畜禽传染病 16(4):15—18.(VIP)周继勇 余广海 1994 鸡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四川畜牧兽医 4:57-58.(VIP)周继勇 李继祥 朱周福 宋相魁 肖秀成 1994 污染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程序研究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8(2):1-4周继勇,黎晓敏,聂奎等. 1993 实验性雏鸭隐孢子虫病病理学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4(1): 67—73.(VIP)周继勇 朱周福 李继祥等 1993 抗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卵黄液制备及应用研究 四川畜牧兽医 2:10-12.(VIP)周继勇 杨永平 李继祥 朱周福等 1993 四川地区雏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分离及鉴定 四川畜牧兽医 3:10-12.(VIP)周继勇 朱周福 魏元春 叶华虎 赵平 1993 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程序研究 四川畜牧兽医 4:13-16.(VIP)周继勇 曾忠良 杨其林 刘通平 1991 “保健增乳乐”对动物高脂血症病理模型的影响I. 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及脂肪肝形成的影响 中兽医医药杂志 5:12-14.(VIP)周继勇 四川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鉴定及理化特性测定 1991,四川畜牧兽医 3:1-3(VIP)汤明, 周继勇(执笔), 曾子建, 唐发书. 1990. 四川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暴发流行.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4(2-3):55-58周继勇 黄伟 唐发书 1990 两窝仔猪急性败血性猪丹毒的诊断.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4(2-3):83-84周继勇, 邱震东. 1990. 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理学研究I.人工感染雏鸡免疫病理形态及电镜研究.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4(1):1-6周继勇, 邱震东. 1990. 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理学研究II.IBDV-2512B株弱毒细胞苗的免疫形态学观察.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4(1):7-12李安兴, 聂奎, 周继勇,曾子建, 1990. 四川麻鸭法氏囊隐孢子虫病.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4(1):40-43

刘凡的发表论文

(* 责任作者)41.崔浩杰 冯雄汉 刘凡 谭文峰 邱国红 陈秀华 钙锰矿的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2009(待刊)(通讯作者)42.崔浩杰 刘祥文 冯雄汉 谭文峰 刘凡 常压下Mn(Ⅲ)在Na-布塞尔矿向钙锰矿转化中的作用 矿物学报 2009(待刊)(通讯作者)43.赵巍 王庆庆 刘凡 邱国红 谭文峰 冯雄汉 Zn和Mn处理水钠锰矿后对Pb吸附量的影响 环境科学学报. 2009(待刊)(通讯作者)44.谭军凤 邱国红 冯雄汉 谭文峰 刘凡 Mn(III)在水钠锰矿氧化Cr(III)反应中的作用 环境科学 2009(EI刊源,待刊)45.赵巍 崔浩杰 冯雄汉 谭文峰 刘凡* 水钠锰矿的锰氧化度与Pb吸附量的关系 环境科学 2009 30(2): 230-237(EI刊源)(通讯作者)46.刘凡, 冯雄汉,陈秀华,邱国红,谭文峰,贺纪正 氧化锰矿物的生物成因及其性质的研究进展 地学前缘 2008.15(6):66-7347.徐建明,蒋新,刘凡等. 中国土壤化学的研究与展望 土壤学报 2008.45(5):817-82948.谭文峰, 王远鹏 刘 凡 冯雄汉. 支持电解质对水钠锰矿表面Cu吸附-解吸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08. 45(1):174-17749.黄丽,洪军 谭文峰 胡红青 刘凡 我国几种亚热带土壤铁锰胶膜的微形貌和元素分布特征 自然科学进展2006. 16(9):1122-1129 (通讯作者)50.谭文峰,朱志峰,刘凡,胡荣桂,单世杰.江汉平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与积累特点。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973-98051.陆泗进,谭文峰,刘凡,冯雄汉.一种改进的盐滴定法测定氧化锰矿物的电荷零点 土壤学报 2006.43(5):756-76352.黄丽 洪军 谭文峰 刘凡 几种亚热带土壤铁锰胶膜和基质的表面化学特征。地球化学.2006.35(3):295-303 (通讯作者)53.冯雄汉、张嵚、谭军凤、文慧、,谭文峰、刘凡,MnO2-UV联用光化学降解苯酚废水的初步研究。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25(4): 319-323.54.崔浩杰,冯雄汉,刘凡 ,谭文峰, 贺纪正. 常压下影响钙锰矿形成几个因素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D辑). 2005.35(9):870-88055.冯雄汉,谭文峰,刘凡等,碱性介质中水钠锰矿的生成途径. 中国科学(D辑). 2005.35(4): 340-351. (通讯作者)56.冯雄汉,谭文峰,刘凡,王贻俊,许永胜. 热液合成钙锰矿几个影响因素的探讨.地球科学. 2005.30(3):347-352(EI收录)(通讯作者)57.冯雄汉, 翟丽梅, 谭文峰, 刘凡, 贺纪正. 几种氧化锰矿物的合成及对重金属的吸附和氧化特性.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24 (6): 531~53858.齐德生,刘凡。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吸附机理的研究。养殖与饲料2005/0159.齐德生,刘凡等, 蒙脱石对黄曲霉素B1的吸附作用. 矿物学报. 2004.24(4):341-346.60.谭文峰,刘凡,李学垣。武汉黄棕壤中铁锰结核的环带构造、元素富集特点环境变化意义. 第四纪研究. 2004.24(2): 198-202. (通讯作者)61.祖艳群, 冯雄汉, 刘 凡, 秦 丽, 陆泗进, 谭文峰. 几种氧化矿物对As(III)的氧化特性及针铁矿的影响. 生态环境. 2004, 13(4):538-541.62.崔浩杰, 冯雄汉,刘凡,谭文峰. 隧道构造氧化锰矿物的合成及应用.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III). 2004. 18(10): 277-279. (通讯作者)63.齐德生,刘凡,于炎湖等。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素B1吸附机理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3(5): 538-542.64.冯雄汉,刘凡,谭文峰等,回流条件下钡镁锰矿的合成与表征. 2003. 中国科学(D辑). 33(11): 1084-1093. (通讯作者)65.刘桂秋,谭文峰,冯雄汉,刘凡, 几种土壤铁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特性:Ⅱ pH、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03. 40(6): 852-857. (通讯作者)66.黄丽,洪军,刘凡,谭文峰等。有机酸盐影响下土壤中1.4nm过渡矿物的演化特点. 矿物学报. 2003.23(3):221-227. (通讯作者)67.齐德生、刘凡、于炎湖,膨润土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吸附. 中国粮油学报. 2003,18(3):85-88.68.齐德生、刘凡、于炎湖等,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素B1的吸附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03,34(6):620-622.69.冯雄汉,谭文锋,刘凡,许永胜。碱性介质中水钠锰矿的合成与转化.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22(2): 184-187.70.王贻俊、黄丽、洪军、刘凡. 黄棕壤与黄褐土粘粒胶膜的元素组成特征与粘粒矿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3,22(1):30-34.71.黄丽,刘凡,谭文峰等. 土壤胶膜的研究进展. 土壤通报. 2003. 34(2):143-147.72.续金海,马昌前,刘凡等。大别山南、北坡花岗岩风化作用的差异及其构造、气候环境意义. 中国科学(D辑). 2002. 32:415-421.73.刘凡,谭文峰, 李学垣,贺纪正 几种土壤铁锰结核中锰氧化物的重金属离子吸附与锰矿物类型 .土壤学报. 2002. 39(5):699-70674.冯雄汉,刘凡,谭文锋,王贻俊,刘祥文 碱性介质中合成水钠锰矿的几个影响因素.地球化学. 2002,31(5):495-500. (通讯作者)75. 黄丽,刘凡,谭文峰等。 华中地区几种土壤铁锰胶膜及基质中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特点. 地球化学. 2002,31(5):487-494. (通讯作者)76.黄丽,刘凡,谭文峰等. 几种亚热带淋溶土基质和胶膜中1.4nm过渡矿物组成的差异及其意义.矿物学报2002. 22(4):315-320. (通讯作者)77.冯雄汉,刘凡,谭文锋,胡红青 原子力显微镜在矿物界面化学中的应用. 地球科学. 2002. 27:333-338. (通讯作者)78.刘凡,谭文峰, 王贻俊. 土壤中氧化锰矿物及其与土壤环境条件的关系. 土壤通报. 2002. 33(2):175-180.79.刘桂秋,冯雄汉,谭文峰,刘凡. 几种土壤铁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动力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1(5):450-454. (通讯作者)80.刘桂秋,刘凡,谭文峰等. 几种土壤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与锰矿物类型. 土壤与环境. 2002. 11(3):241-244.81.Tan WF, Liu F, Li XY. Redox reaction of Cr(Ⅲ) on Mn minerals in Fe-Mn nodules of several soils from China. 第十七届国际土壤学会论文集,泰国曼谷,2002. p107.1-107.882.Liu F, Tan WF, Li XY.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on Mn oxide surfaces in iron-manganese nodules in several soils from China. 第十七届国际土壤学会论文集,泰国曼谷,2002. p106.1-106.883.谭文峰,刘凡,李学垣. 几种土壤铁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特性(Ⅰ)——氧化锰矿物类型与吸附态离子的影响.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21(5):592-596.84.刘冬碧,贺纪正,刘凡,李学垣 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 Ⅳ. 氧化铁铝对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01. 38(1):123-127.85.李永华,王五一, 谭文峰,刘凡. 土壤铁锰结核中生命有关元素的化学地理特征. 地理研究. 2001.20(5): 609-61586.谭文峰,刘凡,李永华,贺纪正,李学垣 土壤铁锰结核中锰矿物类型鉴定的探讨. 矿物学报. 2000. 20(1):63-67.87.谭文峰,刘凡,李永华,贺纪正,李学垣 我国几种土壤铁锰结核中的锰矿物类型. 土壤学报. 2000. 37(2):192-201.88.Tan Wenfeng, Liu Fan , Li Yonghua, et al. Mineralogy of Manganese oxide minerals in Iron-Manganese nodules of several main soils in China.Pedosphere. 2000. 10(3):265-274.89.刘冬碧,贺纪正,刘凡等. 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 土壤学报. 1999.36(3):361-36890.李永华,刘凡,谭文峰,李学垣,贺纪正 几种土壤及铁锰结核中粘土矿物组合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18(4):342-347.91.周勇,王庆云,李学垣,刘凡。湖北省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15(6):540-544.92.Fan Liu, Wenfeng Tan, Jizheng He et al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clay mineral association before and after HGMS. Pedosphere.1998.8(1):157-162.93.刘凡,贺纪正,周代华等.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及其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迈向21世纪的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1997. 243-246 中国农业出版社。94.刘凡,介晓磊,贺纪正等。不同 pH条件下针铁矿表面磷的配位形式及转化特点. 土壤学报. 1997. 34(4):367-374.95.刘凡,徐风琳,李学垣。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北坡土壤的粘土矿物与表面化学特征. 土壤学报. 1996.33(1):61-69.96.刘凡,贺纪正,何慧等. pH对针铁矿表面吸附磷化学状态的影响.《 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北京大会)论文集》. 1996,352-355. 中国科技出版社。97.刘凡,谭文锋,丁孺牛等。高梯度磁场分离后土壤矿物组成的变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7,16(3):277-281.98.刘凡,李学垣,徐风琳等。湘鄂两省几种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与氧化铁类型. 中国农业科学. 1995.28(3):49-5799.Liu Fan, Jie Xiaolei, Zhou Daihua et al. Influence of pH on chemical forms of phosphate adsorbed on goethite surfaces. Pedosphere. 1995.5(2):157-162.100.He Jizheng,Li Xueyuan,Liu Fan et al. 1.4nm intergrade mineral in soils of subtropical China: A review. Pedosphere. 1995.5(2):151-156.101.刘凡,贺纪正,李学垣,徐凤琳,何慧 磷溶液浓度与针铁矿表面吸附磷的化学状态. 科学通报. 1994. 39(21):1996-1999.102. 贺纪正,李学垣,刘凡等。土壤中游离铝的形态. 科学通报. 1994. 39(5):1426-1428.103. Liu Fan,Xu Fenglin, Li Xueyuan et al. Goethite morphologies of some soils in south of central China. Pedosphere. 1994.4(3):193-200.104. Liu Fan,Xu Fenglin,Li Xueyuan et al. The types of crystalline iron oxides and phosphate adsorption in soils with variable charge.Pedosphere. 1994.4(1):36-45.105. Jie Xiaolei, Liu Fan, Zhou Daihua et al. Transformation of coordinate forms of phosphate adsorbed by goethite surfaces on condition of varying pH. Pedosphere. 1994. 5(3): 229-235.

李铁军的资历

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南省动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湖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广东省蕉岭县泰农黑猪发展有限公司企业科技特派员,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2000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2006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开展合作研究;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主要从事猪氨基酸与碳水化合物营养代谢及其环境控制研究,并建立了猪胃肠道瘘管、血管插管、Ussing Chamber系统以及气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原料非淀粉多糖等研究猪肠道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代谢方法。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授权专利4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参编中英文专著6部 。 承担科研项目 代表论著(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伍力,尹杰,何流琴,史竞,李铁军*,黄瑞林,印遇龙,谷氨酰胺对缓解呕吐毒素刺激大鼠损伤作用的研究,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 19(3):159-163 (通讯作者)  尹杰,伍力,彭智兴,蔡超,王凯,罗应华,李铁军*,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 48-54 (通讯作者)  伍力,耿梅梅,王文策,顾莞婷,姚康,印遇龙,李铁军*,哺乳藏仔猪发育期血液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10,23(2):570-574(通讯作者)  T. J. Li, Q. Hu, Z. Q. Liu, K. Yao, X. Wu, J. Pan and Y. L. Yin, Concentration and mRNA abundance of growth hormone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n serum, liver and longissimus dorsi of suckled Tibet and crossbred piglets during the early postnat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 Environment, 2010, 8(3&4):32-38  T.-J. Li, Q.-Z. Dai, Y.-L. Yin, J. Zhang, R.-L. Huang, Z. Ruan, Z. Deng and M. Xie, Dietary starch sources affect net portal appearance of amino acids and glucose in growing pigs, Animal. 2008, 25: 723-729  Y.-L. Yin*, T.-J. Li**, R.-L. Huang, Z.-Q. Liu, X.F. Kong, W.-Y. Chu, B.-E. Tan, D.-Deng, P. Kang, F.-G. Yin. Evaluating standardized ileal digestibility of amino acids in growing pigs.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40: 385-401(通讯作者)  T.J. Li , R.L. Huang, G.Y. Wu, Y.C. Lin , Z.Y. Jiang, X.F. Kong, W.Y. Chu, Y.M. Zhang , P. Kang, Z.P.Hou, M.Z.Fan, Y.P.Liao, Y.L.Yi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in weaned pigs fed diets containing different sources of starch. Livestock Science. 2007, 109: 73-76  李铁军,宾石玉,印遇龙,黄瑞林,伍国耀,无氮日粮方法测定猪回肠内源性蛋白质流量的评述,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6,25(2):180-184  李铁军,印遇龙,黄瑞林,范明哲,高精氨酸法测定猪回肠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研究,动物营养学报,2004,16(4):7-12  李铁军,印遇龙,黄瑞林,钟华宜,日粮纤维对猪回肠末端氨基酸及其内源性氨基酸流量的影响,畜牧兽医学报,2004,35(4): 473-476  李铁军,印遇龙,黄瑞林,谭翔文,陈永丰,钟华宜,日粮纤维对猪回肠微生物氮及微生物氨基酸流量的影响,畜牧兽医学报,2003,34(3): 239-245  李铁军,印遇龙,黄瑞林, 潘亚非,谭翔文,用于营养物质代谢的猪动静脉插管技术的研究.II.门静脉营养物质净流量测定方法,中国畜牧杂志,2003, 39(2): 28-29  李铁军,黄瑞林,印遇龙,不同日粮对猪血液红细胞压容积及其血流量的影响,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3,22(3): 159-164

赵兴绪的介绍

赵兴绪,生于1962年10月,博士,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博导,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1。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兽医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专家,瑞典皇家兽医学会特别会员,国际科学基金会(IFS)科技顾问,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动物科学学会会员。曾获“教书育人奖”、“甘肃省优秀青年”、“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及“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被国家教委遴选为“跨世纪优秀人才”人选,1996年被批准为首批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1997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主要致力于动物繁殖医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内外各种科研项目十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在《Theriogenology》、《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Reproduction in Domestic Animals》、《Animal Science》、《畜牧兽医学报》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任《Journal of Camel Practice and Research》、《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兽医科学》、《高等农业教育》等杂志编委。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