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典型的地球物理学原理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几个典型的地球物理学原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题目:
浅谈几个典型的地球物理学原理
摘要:
地球物理学是以从固体内核至大气圈边界的整个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地矿类学科,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涵盖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值计算能力要求很高。本文重点对解决地球物理学问题所必需的几个基本原理进行了总结性的论述。
关键词:
典型;地球物理;原理
从地球物理学的组成来看,主要分两种,其一是研究大尺度和一般原理的,叫理论地球物理学;其二是勘查石油、金属、非金属矿或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叫应用地球物理学。显然,理论地球物理学是实际应用的前提,而有关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则是理论内容最基础的部分。
一、地球形状与重力分布的重力学基本原理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有自转和公转运动。通俗说地球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对地球形状的研究是大地测量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共同课题,其目的是运用几何方法、重力方法和空间技术,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地面点的位置和重力场的精细结构,地球的形状主要是由地球的引力和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决定的,且地球非常接近于一个旋转椭球,其长半轴为6378136米,扁率为1∶298.257。严格而言,地球形状应该是指地球表面的几何形状,但是地球自然表面极其复杂,所以从科学上,人们都把平均海水面及其延伸到大陆内部所构成的大地水准面作为地球形状的研究对象,因为大地水准面同地球表面形状十分接近,又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但是大地水准面还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曲面,无法在这样的面上直接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而从力学角度看,如果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均质流体,那么其平衡形状应该是一个旋转椭球体。于是人们进一步设想用一个合适的旋转椭球面来逼近大地水准面。要确定这一椭球,只需知道其形状参数(长半轴a,扁率α)和物理参数(地心引力常数GM和旋转角速度ω)即可。同大地水准面最为接近的椭球面称为平均地球椭球面。如果能确定大地水准面与该椭球面之间的偏差,亦即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间的差距(大地水准面差距N)和倾斜(垂线偏差θ),则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可完全确定。
地球的重力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即宇宙空间任意两质点,彼此相互吸引,其引力大小与他们的质量成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地面点重力近似值980Gal,赤道重力值978Gal,两极重力值983Gal。由于地球的极曲率及周日运动的原因,重力有从赤道向两极增大的'趋势。地球上重力的大小与方向只与被吸引点的位置有关,理论上应该是常数,但重力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即相同的点在不同的时刻所观测到的重力不相同。
二、地震及弹性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
地震波是地下传播的震动,必然与岩石的弹性有关,一般都假定岩石是一种完全弹性体。科技小论文在地震波计算中,地球介质可以做为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体来对待。而在地震波理论中,通常把地球介质当作均匀、各向同性和完全弹性介质来处理,只是一种简化的假定。实践证明,这种假定可以使分析大大简单,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与观测结果颇为符合的结果。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问题,主要有动力学和运动学两种方法。动力学方法是直接求解波动方程,研究平面波在平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均匀半空间及平行分层空间中的地震面波,以及球对称模型的地球的自由振荡。该方法相对繁琐,本书不做介绍。我们介绍的是第二种方法:运动学方法,就是将波动方程的求解简化成波传播的射线理论,用地震射线这一概念,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运动学特征。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其一是惠更斯原理,即在均匀弹性介质中,点振源产生球面波向周围传播,当距离r趋向无穷大时,球面波前的半径很大,曲率很小,此时球面波蜕变成了平面波;其二是费马原理,即地震波沿射线的旅行时间(传播)与沿其它任何路径的旅行时间相比为最小,换言之,波总是沿所使用旅行时间最少的路径传播,又叫费马最小原理和射线原理。
总结来讲,惠更斯是从波前面的角度来描述波在介质空间中传播的规律,而费马原理则从波射线的角度来描述波的传播规律。
三、地球磁现象和地球电性质
地球磁现象是指地球周围空间分布的磁场。地球磁场近似于一个位于地球中心的磁偶极子的磁场。它的磁南极(S)大致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N)大致指向地理南极附近。其磁力线分布特点是赤道附近磁场的方向是水平的,两极附近则与地表垂直,地球表面的磁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随时间发生变化,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相反。地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两个部分。基本磁场是地磁场的主要部分,起源于地球内部,比较稳定,属于静磁场部分。变化磁场包括地磁场的各种短期变化,主要起源于地球内部,相对比较微弱。地球变化磁场可分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型。地磁场强度大约是0.5—0.6高斯。
根据大气电现象的探测,从静电角度来看,地球和大气近似形成一个漏电的球状电容器。由大气电测量表明:接近地球表面的电场是垂直指向地球表面,在晴天情况下,其数值约为E=100V/m,而地球表面上的电荷密度—8.85×10—10C/m2,由此可计算得知,地球表面上携带总负电荷量为4.51×105C,大气的电流密度约为—3×10—12A/m2。总电流约为1350安培,大气中消耗的总电功率P=5.2亿瓦。整个地球由于自转使正负电荷分开,正电荷分布在地核,负电荷分布在地表,进而在外层产生一个环形电流,电流方向自东向西(电流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由此产生了由南向北的地磁。
四、结语
了解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自我知识框架的建立,同时对地球物理学的整体内容有非常好的梳理作用,笔者也建议广大在校学生能够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研究,以便于后期在深造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滕吉文.中国地球物理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发展空间和时代的挑战[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04:1101-1112.
[2]汤井田,任政勇,化希瑞.地球物理学中的电磁场正演与反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04:1181-1194.
[3]陈运泰,滕吉文,张中杰.地球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05:634-642.
[4]霍振华,戴世坤,蒋奇云.地球物理学中的电磁场积分方程正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02:742-747.
[1] 王华军. 阻尼系数对瞬变电磁观测信号的影响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2): 428 ~ 434.[2] 徐世浙,王华军,余海龙等.普光气田重力异常的视密度反演,地球物理学报,2009,52(9):2357~2363.[3] 王华军.时间域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的平移算法.地球物理学报,2008,51(6):1936~1942.[4] 张莹雪、王华军.指数函数 的快速计算方法, 长春大学学报, 2007, 17(2):38~41.[5] 王华军、梁庆九,瞬变电磁采集、解释软件系统研制,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5,2(6):425-430.[6] 王华军、三角网自动连接的聚焦算法,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199-202.[7] 王华军、正余弦变换的数值滤波算法,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1(4) :229-335.[8] 王华军、罗延钟,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2.5维有限单元算法,地球物理学报,2003,46(6):855-862. (SCI收录)[9] 昌彦君、王华军、罗延钟,EH-4系统观测资料的非远区场校正研究,吉林大学学报,2002,22(2):177-180.[10] 王华军、梁庆九,中心回线瞬变电磁野外数据采集、处理解释软件系统,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1,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出版社: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11] 王华军、罗延钟、陈玉坤、陈达,河北某大型铅锌矿电法资料的计算机解释,物探与化探,2001,25(2):144-151.[12] 王华军、昌彦君、罗延钟,自动造区的“导弹”算法,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0,21(4):57-60.[13] 孟永良、王华军,时间域电磁场的二维有限单元算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0,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ISBN 7-5625-1570-0/P.539),P365,2000.[14] 陶加祥、戴光明、王华军等,圆柱体点源场有限单元模拟,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 22(1):26-29.[15] 王华军、罗延钟,常规直流电法二维人机联作反演软件系统Windows版的设计与实现,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22(4):356-360.[16] 王华军、孟永良、罗延钟,电阻率法和激电法微机软件系统,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7,19(3). 279-282.[17] 王华军,TurboC中绝对读/写函数(absread()/abswrite())揭秘,微型机与应用,1997, 16(7):19-19.[18] 王华军、罗延钟,一种简单方便的防拷贝程序设计方法——识别计算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7,19(2), 148-152.[19] 王华军译, 刘菘校,声波和电磁波成像确定目标体位置的最大似然估计法/Schat.,A, 物探化探译丛,1996(增刊). 84-90.
中国极地研究所是我国从事极地科学研究的专门研究所。2003年更名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没有所长这一职务
现任领导
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
1965年9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1992年获理学 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
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极地研究所,现任极地研究中心极区高空大气物理研究员,《极地研究》常务副主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1992.11-1994.3参加日本第34次南极考察队进行了极光等高空大气物理现象的越冬观测与研究。1997.10-1998.10在日本京都大学理学部从事夜侧极光长周期脉动的访问研究。1998.3-2000.3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特别研究员在国立极地研究所从事午后极光研究。2001年4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所(中心)副所长(副主任),2003年10月任中国北极黄河站首任站长,2007年8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08年10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 多年来一直从事极区高空大气物理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以及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南极科研项目1项。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在《科学通报》、J. Atmos. Solar-Terres. Phys.等国内外SCI杂志发表论文4篇。1996年6月被评为"国家海洋局优秀青年";午后极光概要分布的研究获2000年全国日地物理学术年会优秀青年论文奖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00年度青年科技奖(傅承义奖);2000年7月入选国家海洋局"双百人才工程"第一梯队;"南极中山站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研究"项目获得2001年度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03年获中宣部、中组部、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表彰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
党委书记吴金友
吴金友,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69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专业。 1969年至1970年海洋东海舰队战士。1970年至1975年东海分局调查队技术员。1975年至1981年国家海洋局政治宣传处新闻干事。1981年至1984年中国海洋学会秘书。1984年至1 党委书记吴金友
986年宁波海洋学校海洋科技管理专业学习。1986年至1987年中国海洋学会秘书。1987年至1989年国家海洋局声象室主任。1989年任国家海洋局宣传处副处长。1989年至1991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专业。1991年至1994年国家海洋局宣传处副处长。1994年至1999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秘书处处长。1999年至2001年中国第16次南极考察长城站越冬站长。2001年至2004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2001年至2007年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财务司)副主任(副司长)。1979年度国家海洋局政治部因工作突出立三等功。1987年度在国家海洋局宣传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8-2000年度被国家海洋局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7年8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2008年10月起兼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