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创新如何发展,靠什么发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自主创新之路如何突破?11月21日,在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 科技 创新与国际合作”专题研讨会上, 科技 日报社原总编辑刘亚东分享了他对这两个主题的两点看法。
科技 日报社原总编辑刘亚东
刘亚东认为“科学不能创新,技术才能创新。”科学是技术的源头,在科学里面基础科学又是应用科学的源头。近几年,特朗普政府不断地打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大家忽然意识到原来有那么多卡脖子的技术制约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这些“卡脖子技术”,背后就是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差距的反映。
如何发展我国基础科学?刘亚东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正确的认识基础科学研究所独有的规律:即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它需要在适宜的学术氛围中经过自由 探索 取得——学术氛围的去功利化。这是由科学的不确定性决定的,就像牛顿发明微积分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解释自己在物理学上的发现。
刘亚东认为,全球化进程有逆流,有反复,但它终将势不可挡。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这个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各国的 科技 经济联系也会日益的紧密,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一个程度,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每个技术领域都做到世界第一。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的创新难题
对于目前中国与外国隔离的观念,刘亚东认为应该摒弃。他说:“低水平的自给自足,不应该成为选项,同样争第一的想法,也不切合中国实际。”中国在国际合作中,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实现有限的目标,在局部领域里面取得突破,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努力融入全球价值链。
中国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自主创新之路,刘亚东提出,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是一个既不排斥的拿来主义,又强调以我为主的知易行难之路;它是开放的,强调合作共赢,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又是自主的,要体现自己的意志的创新之路。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陈燕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吴璇 莫郅骅 陈燕 蒋臻 实习记者 蒋模婷 实习生 朱洌
解雇。
史无前例的全球性芯片短缺已波及手机、汽车、游戏等各个产业,业界有观点称,缺芯持续的时间已从此前预估的持续至2021年下半年,延长到2-3年。中国在这场缺芯潮中也面临着不少的机会与挑战。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芯片进口量激增20%(984亿个),达到创纪录的5435亿个,进口总额35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准。今年以来,中国晶片进口量仍大幅增长,第一季、上半年和1-9月的芯片进口年增率分别达33.6%、29%和23.7%。
芯片需求长期处于增长状态,中国本土的芯片产业短板在全球缺芯的背景下暴露愈加明显。受短期的市场供需失衡和长期的技术卡脖子双重制约,加剧了芯片荒的现状,尤其对于中国产业链主体而言。“不要指望短期内能够解决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以为我们国家重视了,大家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我们很快就能把‘卡脖子’的问题解决,这样的想法是非常荒谬愚蠢的。它是一个寂寞的长跑,在科学领域是这样,在技术领域也是这样。”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科技日报》原总编辑刘亚东对网易科技说。
2018年,刘亚东任总编辑的《科技日报》开设“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栏目,报道了35项卡脖子技术而引发业界热议。华为创始人任正非2021年9月将《刘亚东:我提出卡脖子问题三年了,许多人还不明白,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一文转发给华为内部论坛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