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证券市场红周刊最近文章

2023-02-14 09: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证券市场红周刊最近文章

3月份完美收官,4月份A股再度迎来开门红,本周一(4月1日)上证指数带有向上跳空缺口的放量长阳,一举突破3月份的箱体整理形态,强势尽显。相比沪市,深证成指也不遑多让,周线13连阳刷新历史纪录,时隔9个月之后再上万点大关。无论是指数的强势还是个股的活跃度,都清楚表明牛市第二波已经展开。

牛市第二波容易呈现“三涨”格局

牛市之所以是牛市,就在于其一再突破市场主流观点的上涨预期。牛市第一波里,不时还会乍暖还寒,如1月底的商誉减值业绩地雷集中爆发;而牛市第二波则是确认多头的优势,春暖花开。市场的赚钱效应吸引场外新资金不断进场加盟,而原本被套的投资者也因为市场水涨船高,实现解套之后开始活跃起来,甚至再追加投入。在目前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经济数据好转、减税降费等改革措施让全社会受益,以及贸易摩擦有望解决的情形下,A股的乐观情绪已经被点燃起来。这个原本就不差钱的市场,只要悲观预期改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牛市第二波就会油然而生。而参与这波行情的新资金,很多在牛市第一波属于踏空或收获有限,普遍存在“时不我待”的抢快钱心理,这让牛市第二波容易呈现局部普涨、整体轮涨、指数快涨的“三涨”格局。

因此,“牛市第二波”很大程度上比的是仓位和耐力。但从A股以往的运行来看,“慢牛”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更多的是快牛甚至“蛮牛”。这也意味着,牛市第二波虽然个股行情精彩纷呈,但时间会有多长却是未知数。在享受之余,也需要未雨绸缪,风险意识不可全丢,以免将来交出大部分利润,让账户市值的增长成为镜花水月。

因此,笔者建议投资者在享受牛市第二波的同时,还需要系紧三条“安全带”,做好仓位的管控和持仓品种的优化,在牛熊循环之间实现账户市值的稳健成长。

未雨绸缪系紧三条“安全带”

第一条“安全带”是60日均线,重点关注上证指数的收盘点位是否偏离60日线接近或超过20%。60日均线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市场最近3个月的平均成本,指数持续在这条均线运行,意味着最近3个月进场的投资者大概率会取得正收益,营造出良好的赚钱效应,以此吸引新资金不断进场;但如果偏离60日线太远,则意味着市场获利盘累计较多,在短期新增资金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较大的震荡。而一旦市场出现多次偏离且涨幅较大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中级调整甚至是见顶回落。

在2006-2007年、2009和2015年三次牛市中,上证指数偏离60日线超过20%虽然未必会见顶,但都有较大幅度的震荡产生。从2006-2007年的情况来看,在2006年12月15日首次出现偏离超过20%,此后虽然股指继续上行,但呈现明显的“二八效应”,当时主要是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两大权重股联袂带领股指上行,许多股票则原地踏步,市场赚钱效应开始降温,震荡整理延续到2007年2月底才再起升势;第二次是2007年4月23日,偏离达到21.19%之后股指没有调整,个股行情也持续火爆,但在一个多月后发生“5?30”大跌,重挫四五个跌停甚至就此见顶的题材股不在少数;2007年9月3日和10月15日则再度出现偏离20%的警讯,其中10月15日那次过后第二天就直接见顶6124点(见图1)。

2009年的牛市比较短暂,偏离接近20%一共出现两次,其中2月16日出现之后,上证指数在半个月内下跌近18%,完成对60日线的回撤整固之后再继续上行;而7月27日偏离值在达到19.69%之后两天,上证指数就出现了单日5%的大跌,并在一周之后见顶3478点,成为接下来五年的波段高点(见图2)。

在2014-2015年中,上证指数也有多次偏离60日线超过20%的情形出现。其中,2014年12月8日和2015年1月5日在偏离信号出现之后,都出现单日或波段的调整;2015年4月13日的那次虽然短期调整不明显,但在半个月之后股指也出现两周下跌10%的调整;而5月25日和6月8日的两次则是行情的尾声,进入顶部构筑阶段(见图3)。

因此,投资者如果在某日收盘发现上证指数偏离60日线接近甚至超过20%的时候,就需要十分警惕震荡的产生。如果手中持有的股票已经有较大程度的获利,不妨将仓位降低到20%以下,等待形势明朗再选择合适的时机买入。虽然这样的操作方式可能会多支付一些交易成本,但却为最后的逃顶做好准备,完全值得。

第二条“安全带”是估值,包括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绝对估值以沪市的平均市盈率作为指针,相对估值则以恒生AH股溢价指数进行观察。香港恒生指数最近40年来的平均市盈率鲜少超过20倍,而沪市作为大盘指标股占有较大比重的市场,20倍市盈率同样也具有“天花板”的效应。同时,恒生AH股溢价指数则是衡量AH股两地同时上市公司的估值对比,如果超过130,则意味A股较同类H股溢价三成以上,相对估值较高。在此情形下,A股相对港股对境外资金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不利于外资进一步主动配置。因此,如果沪市的平均市盈率超过20倍,且恒生AH股溢价指数超过130,投资者需要高度重视市场可能进入泡沫阶段。

第三条“安全带”则是均衡配置。在牛市第二波的鸡犬升天过程中,许多投资者会形成追涨杀跌、追逐热门股、题材股的习惯,而表现稳健的低估值白马股则容易被冷落。而这样的操作习惯一旦养成,在牛市见顶之后将会面临暴跌的打击。相反,低估值的白马股在市场见顶之后抗跌性较好,甚至会成为部分机构阶段性抱团取暖的对象,成为投资者防御下跌的“防空洞”。因此,无论市场如何火爆,投资者都需要在持仓品种中配置不低于所有持股三成的价值型品种,特别是一些低涨幅、低估值、业绩风险不大的白马股。这样虽然在某些时候会降低账户增长的曲线,但在进入调整尤其是快速调整的阶段,投资者就会体会到从容进出、配置均衡的好处。

牛市上涨中居安思危,用三条“安全带”让自己的操作更从容,才能真正向长线赢家看齐,实现穿越牛熊的稳健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筛选银行的黄金法则—内生性增长

最近几年,银行板块的估值受到严重压制,整体平均市净率不到1,处于一种全行业严重低估的状态。不过,银行股的估值分化也愈发明显。有的银行市净率接近0.7,但有的银行市净率1.5,可谓天壤之别。那么,投资者应当如何理解这种估值的分化呢?下面,笔者分享一条筛选银行股的黄金法则——内生性增长。

核心资本充足率是否震荡攀升

内生性增长本身不是一个明确的报表指标,而是一种银行经营的状态——不依赖外部股权融资的情况下,能够持续经营并且保持银行对股东的回报持续增长。只有具备内生性增长的银行才能持续给股东以现金回报,而对于那些不具备这一能力的银行,基本上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进行股权融资。如果采用配股的形式就相当于从股东手中圈钱,如果是定向增发也会摊薄股东手中的权益。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内生性增长的银行呢?

主要看2个指标:第一个是在不进行股权融资的情况下其核心资本充足率是否能震荡攀升。第二个是看一家银行在一段时间内的净派现能力(分红金额-融资金额)。笔者选取了国内几家投资者关注较多的银行(包括: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看一下各家银行的情况。

如图1,显示的是从2014年年报(2014H2)到2018年中报(2018H1)这6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情况。之所以选择核心一级而不是一级资本充足率主要是为了规避永续债、优先股等固定派息类的资本补充工具对分析的干扰。

可以看出,6家银行中,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这2家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持平或略降的,而且平安银行还进行了一次股权增发。剩下4家中,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提升较为明显。而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表面上看核心资本充足率有所提升,但是实际上这两家在统计周期内分别进行了增发,其中浦发银行在2016年3月和2017年9月进行了2次股权增发,兴业银行在2017年4月进行了1次股权增发。

此外,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在2019年还会进行可转债的再融资,其中平安银行已经实施完毕。虽然可转债表面上看补充了2级资本,但通常基本所有的可转债最后都完成了转股。所以,可以认为这3家银行在2019年又进行了股权融资。

净派现能力强弱

除了观察核心资本充足率外,通过净派现能力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各家银行的内生性增长能力。如表1数据显示,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近几年不仅没有进行股权融资(优先股除外),而且还能保持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其中招行更是保持了现金分红的环比持续增长。民生银行虽然没有进行股权融资,但是其分红能力在2017年出现了环比“腰斩”。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股权融资,但是分红还是稳定提升的,而且也覆盖了融资金额。浦发的现金分红能力是每况愈下,4年来派现和股权融资金额基本相同。表现最差的是平安银行,不仅现金分红能力差,而且累积4年的现金分红还抵不过1次融资。

最关键的是,表1几家银行中,平安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6家中唯一一家2018H1数据低于2014H2数据的银行,而且平安银行2019年1季度又进行可转债融资。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平安银行几乎没有为股东创造任何价值,只是在不停地吸血。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各家银行如此大的差距呢?其实很简单,原因在于各家银行单位风险资产的获利能力不同。2008年之后,全球为了防范金融危机,在巴塞尔协议的第三版中,大幅提高了对银行资本金充足率的要求。提高资本金充足率最大的作用是增加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但是其副作用是降低了银行经营的杠杆倍数。这就使得原来那些习惯了依靠规模扩张提升利润的银行玩不下去了。

单位风险资产的获利能力往往决定了一家银行是否具有内生性增长的潜质,而衡量单位风险资产获利能力的指标就是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RORWA。如果一家银行的RORWA较高,那么这家银行就具备较高内生性增长的潜力,反之亦然。而且相较于大家日常使用的净资产收益率ROA,RORWA的反应更敏感。如图2和图3所示,在过去的4份年报中,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无论是RORWA还是ROA指标都表现亮眼,RORWA的指标在2016年就显示招商银行形成了拐点,而ROA指标要滞后1年。在2张图表中表现最差的依然是平安银行,这和前面的分析结果完全吻合。■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证券市场红周刊:把流行元素嫁接到选股中

“其实我的选股思路并不复杂,看到身边的‘新潮、热门’流行元素,会首先想到这些事情能不能和资本市场联系起来,与哪些个股有关。和老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新兴高科技我最感兴趣。”电话另一头腾逸投资总监张飞腾对《红周刊》记者说。但他不仅关注现象,更关注现象背后的东西,基本面、技术面都会用到他的选股中。此外,市场变化无常,严格做好风控,及时反思才能在市场中活的更长久。

新潮、热门现象与选股。

那么,时代飞速发展,各种新潮热门现象层出不穷,张飞腾是不是有重点关注的方向呢?“是的,我对前沿的高科技更喜爱。”面对《红周刊》的提问,张飞腾回答道。而且他眼里的这些高科技,基本都是能够在衣食住行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因为这样的事物和现象,他才能去体验,能做更直观的判断。

比如,当VR(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兴起时,二级市场开始出现VR概念股。而张飞腾并没有直接跟风,而是先从市场上买回国内、国外不同类型的VR设备实地运行体验。张飞腾说:“国外VR眼镜价格都在1万元左右,效果好但价格高。而国内VR眼镜价格低,基本都在千元以下,但效果体验非常差。”那么最后体验的结论就是,虚拟现实和3D电视的感觉类似,设备不完美、舒适度不够,稍好一点的设备价格又太高。

他还对资料和数据运行加工和分析发现,现在VR技术的应用还集中在航空教育、医学培训等方面,真正进入爆发期可能还需要技术方面进一步的突破。因此,他对VR概念的炒作只有了小仓位博短线参与了歌尔声学这类的股票。“但我也一直关注行业动态,毕竟这个行业前景广阔,总有一天会进入爆发期。博短线参与,也是为了保持对这个行业的关注度,能在这个板块普涨前捕捉到蛛丝马迹,而不至于大概率错过机会。”

说到此处,张飞腾又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他是影迷,如果有时间他就会坐到电影院去看一场时下大片。同样的,和别人看电影不一样,他看电影还会发现背后的机会。2013年初,《西游降魔篇》上映,因为周星驰的加盟,让这部电影的观众场场爆满。“虽然我看《西游降魔篇》的时候,最终票房数字还没出来,但看着火爆场面,就可以判断票房数字会不菲,那么作为这部影片的投资方和发行方的华谊兄弟,是直接受益者。”

看电影回来后,他开始认真研究华谊兄弟这只股票,以及该股票所处的影视文化传媒板块。“当时的大环境是,影视文化传媒有政策支持,市场大爆发,各大影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再加华谊兄弟强大的导演和明星团队,同时华谊兄弟还在2013年投资了掌趣科技。股价水涨船高可期。”张飞腾回忆说,“于是我在2013年4月份,以每股5元左右(向前复权,下同)大手笔买入华谊兄弟,而这只股票也不负众望,10月份涨到了17元左右。我的股票也在9月份以15元的股价卖出,5个月的时间就赚到了300%的收益”。

事后,通过新闻和公告了解到,《西游降魔篇》以12.48亿元总票房成为2013年票房冠军。2013年华谊兄弟中报净利润达到4亿,同比增长282%,确实出现爆发式增长。这也印证了张飞腾之前对这家公司判断的正确性,“股票炒的就是预期,如何让你的选择和预期不出现大的偏差,就来自你在生活中对一些细节的判断和深挖。”

那么,又是什么能让张飞腾在华谊兄弟股价还处于上涨时果断止盈呢?张飞腾表示,做股票不可能从鱼头吃到鱼尾。之所以会在15元左右的位置卖出华谊兄弟,是从市场的大环境考虑的。创业板从2012年12月的585点开始到2013年10月的持续拉升,相比大盘“风景独秀”,这也造成了创业板的投资过热,许多股票都涨得非常疯狂,市盈率普遍偏高,股价已经远远透支了业绩增长。比如,身处创业板的华谊兄弟,从每股15元的价格去判断其估值,与当时的业绩相比较,已经触及了短期的“天花板”。另一方面,2013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促进利好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可能也已经消化得较为充分。因此我判断华谊兄弟的这一波上涨行情可能即将结束,也就选择了获利了结。

“因此,仅仅通过一部电影票房的好坏来决定影视股的投资逻辑显然还有失偏颇。《西游降魔篇》的票房大卖仅仅是华谊兄弟股价上涨的催化剂。选择不选择哪只股票,必须综合考虑。”张飞腾说。

把握“人弃我取”大机会。

关注新兴产业机会,还存在一个问题,虽然有机会,但也存在“一哄而上”的产能过剩,像光伏行业。“一个行业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经济规律。尤其是我们国家,不少领域还有补贴和扶持,更容易出现投资热和恶性竞争。”

但这些行业最会“剩者为王”,因此就有着“人弃我取”的机会。而张飞腾就在光伏产业板块的投资中获取过超额回报。2007年左右,刚刚兴起的光伏产业出现了一波实体建设投资热潮,由于光伏行业中的多晶硅利润巨大,众多地方政府和投资者一哄而上,很快恶性竞争、利润下滑,造成了该产业严重的产能过剩,许多龙头企业都陷入困境。从此前国内一批光伏企业在美股的股价表现情况来看,进入2008年之后,这些企业的股价都出现了超过90%左右的大幅下挫,如英利绿色能源的股价从2008年年初的约每股40美元下跌至年末的2美元左右,阿特斯从年初的每股约50美元下跌至年末的5美元左右。我国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总市值,也从2007年的最高点约320亿美元,缩减到2008年的不足20亿美元。

如此快速的萎缩速度让许多人开始担心未来光伏行业会不会消失?张飞腾却坚定的认为,光伏是新能源的一个方向,国家也有政策在扶持,光伏行业不仅不会消失,一些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还是会继续繁荣发展。且中国的光伏产业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洗牌淘汰了一批公司,生存空间进一步扩大。20亿的总市值显然还有充足的上升空间。基于这种判断,在经历了光伏企业大洗牌的4年后,2012年,张飞腾开始大举买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的光伏企业股票,潜伏半年多的时间以后,一些龙头股股票开始纷纷发力,其中仅阿特斯一只股票就让他获利超过15倍。

而对于为什么选择投资美股,张飞腾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都集中在美股,同时相比A股的光伏企业,美股跌得更透,价格更便宜,投资机会也更多。

借鉴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现在的一些新兴行业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也因为国家的扶持力度较大,一些中小企业纷纷涉足,造成了产能过剩的隐忧,虽然这些新兴行业是否会“重蹈”光伏产业恶性竞争、严重产能过剩的“覆辙”还不明朗,但张飞腾认为,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行业也一定会存在,如果后期行业面临倒闭潮或者重新洗牌,龙头企业出现一些危机,可能反而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及时反思 严格风控。

采访中,张飞腾也提到巴菲特、欧奈尔等一些投资大家的书籍都是他的“枕边书”,许多投资心得让他受益匪浅。

“威廉·欧奈尔说过,绝不买入处于低价位的股票,但只要股票突破了它的较长时间形成的底部,产生相对以前价位更高的新价位时,就买入股票。这样你就能在某个股票开始发动一个大的涨势时及时买入,而不是买入某种股票后,浪费6个月或9个月去等它上涨,最后有时还不知究竟它上涨还是下跌。”

这一条技术面的分析就被张飞腾综合运用到了前面提到的对华谊兄弟的投资当中。在决定具体的买入时机之前,张飞腾发现华谊兄弟的股价走势此前已经大约横盘了三年多的时间,从技术角度调整得较为充分,当其股价创出5元的阶段新高时,他选择大举买入,因为此时前期所有的套牢盘得到释放,使得其股价上涨起来也更轻松。

不过,市场中没有长胜将军,市场也会有牛熊周期。2015年7月他推出的第一只产品“腾逸一号”就生不逢时,正好赶上了去年的“股灾2.0”,在成长过程中又遇到了熔断时期的暴跌3.0。市场环境不佳也导致“腾逸一号”在存续的一年时间内未能实现正收益,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即便在股市的暴跌期间,“腾逸一号”的收益曲线却并未出现大幅波动,走势也较为平稳。

对于如何成功躲过股市两次大跌,张飞腾解释说,这个是综合了自己的择时能力和风控能力起的效果。比如,在2015年6月股灾1.0发生后,国家队开始救市,也使得很多人试图抄底,但张飞腾发现仍然有很多杠杆盘还是在被清理过程中,场内资金不断在逢高减持,判断市场还没跌够。而2015年12月沪指虽然也出现了一波小幅反弹行情,但张飞腾分析发现,在此期间市场未能出现放量,同时前期的一些套牢盘也在纷纷出逃,因此判断这一波的反弹仅仅是对前期下跌的修复,市场仍然面临调整,而1月份正式推出的熔断政策则无形中加剧了市场的调整幅度,但在此之前,张飞腾已经提前将仓位从最高峰50%下调至10%的水平。“‘腾逸一号’是结构化产品,背负的杠杆比重较大,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投资机会的筛选和风控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市场中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理财资料实时更新链接:

资源包含:基金实操课程、基金实战课程、基金定投实战、财富跃迁课程 、基金初级课程之基金课件.zip、基金初级课程之知识小结,基金进阶课之笔记、基金进阶课之答疑、如何挑选打新基金、看懂混合型基金赚多亏少的奥秘等

银行不良的研究技巧

银行业一直被公认为比较难看懂的行业,多数人看不懂银行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看不懂银行的不良。因为,表面上看很多银行报表的不良数据相差不大,比如,好的银行不良率1.3%,差的银行1.8%,但是实际上市场给予的估值相差甚远。其实,所有这些问题的本质归结为投资者看不懂或者不会看银行报表中的不良信息。接下来,笔者就谈一下银行报表不良研究的技巧。

银行不良全生命周期涉及的过程及指标

在学习不良分析技巧前,首先需要搞清楚银行不良的全生命周期到底涉及到哪些过程和指标。对于银行来说,需将吸收的负债或者自有资本配置到资产中去,这些资产包括贷款、债券、同业资产、非标资产等,其中贷款占据银行资产的一半以上。只要是资产就存在违约风险,一旦出现违约,对银行来说就产生了不良资产。

银行主要的不良来自贷款,只要盯住贷款的不良就可以掌握银行资产质量的大概情况。银行放贷后,客户需要按月偿还利息(或者利息+部分本金),一旦客户不能按期偿,这些贷款的状态就会进入逾期状态,按照逾期时间的长短可以分成逾期30天以内,逾期30~90天和逾期90天以上。银行会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对贷款进行分类。

按照目前银保监会对银行报表披露的要求,银行需要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的标准披露贷款质量数据。这五类分别为:正常类、关注类、可疑类、次级类和损失类。需要注意的是,逾期和不良贷款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针对贷款,银行需要从营业利润中计提贷款风险减值损失,并注入到贷款减值准备池中。针对各类贷款的计提标准是完全不同的,其中正常类最低计提标准1%,关注类最低2%,可疑类25%,次级类50%,损失类100%。

当贷款成为不良后,银行可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处理,包括内部催收、外部催收、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当某笔贷款确实无法收回本息时,银行可以动用贷款减值准备池中的减值准备对于不良资产进行核销,核销后不良贷款余额和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同时减少对应不良资产的余额。当然,核销后如果这部分资产又收回了本息,还可以把钱再冲回资产减值准备池中。

可以看到整个贷款不良产生的过程有4个池子和3个主要过程。4个池子分别是,池子1:非不良贷款(包含正常和关注贷款);池子2:不良贷款;池子3:贷款减值准备;池子4:减值前利润。3个主要过程是,1。新生成不良贷款(贷款从池子1流向池子2);2。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资金从池子4流向池子3);3。核销不良贷款(资金从池子3流出冲销掉池子2中的不良资产)。

新生成不良率、不良偏离率最重要

作为投资者,如果希望更全面地了解投资的银行,需要知道以下信息:

1。新产生了多少不良,对应的指标:新生成不良率=新生成不良/贷款总额。这个指标反映了在一段时间内有多少比例的贷款从池子1流向池子2,这也是最重要的原生指标。

2。计提了多少减值损失,对应的指标:减值占营业利润比率=减值损失/营业利润;信用成本=减值损失/贷款总量。前一个指标反映了减值损失对利润的侵蚀,同时也反映了未来不良好转后银行业绩爆发的力度。后一个指标反映了贷款的风险度。

3。总共有多少不良,对应的指标:不良率=不良余额/贷款总额。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某个时间点,所有未处理不良的多少。

4。减值准备余额是否足够,对应的指标:不良覆盖率和拨贷比。不良覆盖率=贷款减值余额/不良贷款余额,拨贷比=贷款减值余额/贷款总额。不良覆盖率代表了池子3是不是够覆盖已经存在的不良(池子2),拨贷比代表了池子3能抵御多少未知的风险。

5。不良认定标准是否严格,对应的指标:不良偏离率=逾期90天的贷款余额/不良余额。不良偏离率越高说明银行的不良认定标准越不严格。

所有这些指标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个和第五个。第一个指标是对当前不良发生情况最灵敏的。当一家银行的新生成不良率走低时,即使现有不良率高一些也不用担心,可以通过时间化解存量不良。但是很遗憾,除了招商银行,其他银行都没有公布该数值。

第五个指标表示所有和不良余额沾边的其他指标的置信度。不良认定标准越严格,其他的指标可参考性才越大。对于新生成不良余额,虽然多数银行未公布,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得到近似值。比如:不良余额增量=新生成不良-核销-其他手段处理不良的余额。所以,新生成不良的下限=不良余额增量+核销。

合法调节手段使不良看起来更好

分析了主要不良相关指标,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看银行如何修饰其不良的现状,注意这里并没有说财报造假,只是说有些银行通过合法的调节手段让不良问题看起来没有那么严重。

案例1:牺牲不良偏离度

某银行h在2018年中报的不良数据如表1。该银行不良偏离度达到198.74%,这说明银行h的不良认定标准非常糟糕。过去监管机构对于不良偏离率指标没有要求,该银行为了掩盖不良的问题,故意把不良放在关注类贷款内逃避计提减值的监管指标。从2019年开始,银保监会要求银行把不良偏离率控制在1以下,该银行如果按照中报的静态数据满足不良偏离度为1的话,还原后的数据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不良率3.52%,不良覆盖率79.74%。

案例2:快速扩张贷款规模稀释不良

某银行d,从2016年中报时启动信用卡战略,大力推广基于信用卡的信用贷、透支和分期业务。在信用卡业务的快速扩张期,该业务成了d银行的救命稻草,如表2所示。银行的贷款业务是利润前置,风险后置,贷款放出去,下个月利息就进来。但是贷款很少在第一个月就发生逾期,违约往往发生在贷款后一段时间。所以,在不良增加时通过快速扩张贷款规模可稀释现有不良,而未来新生成的不良可以靠更后面的贷款稀释。

这个戏法相当于把问题无限期拖延。最终的结局有两个可能:一是经济复苏,这些不良拖到最后成优良资产。另一个是银行熬不下去了暂停规模扩张,比如受限于资本充足率,后续不良率会爆发。比如:d银行在推动信用卡业务后,其实不良余额一直在高速增加,但是反映到不良率上被快速扩张的资产规模给掩盖了。到了2018年中报,d银行这块业务扩张不动了,不良余额虽然逐渐慢了,但是不良率却快速走坏。

案例3:高生成,高暴露,高核销

某银行p一直走所谓的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套路,在追求高速扩张时放松了风险控制,从2015年开始连续3年的报告,如表3所示。虽然该银行的净息差名列前茅,但是贷款的信用成本高达2.39%~3.08%。算上信用成本,信贷业务基本上都是赔钱的。虽然该银行的不良率并不高,但其覆盖率、拨贷比等多个监控指标一直在监管线上徘徊。整个银行典型增收不增利,不但无力给投资者大额分红还要经常进行再融资,堪称价值毁灭的典范。

案例4:“巧用”投资资产规避不良披露和减值计提

某银行x一直以创新能力强著称,前几年通过将信贷资产包装成应收投资规避不良披露和减值计提。其最近3年的相关数据和资产规模相当的同类银行相比有巨大的差异,如表4所示。该银行贷款占比远低于同业,由于投资类资产无需强制披露不良分布细节,无需按照规定计提减值。所以,银行x用和同等规模银行相近的贷款减值准备获得了高得多的拨贷比。

但是,从2017年开始银保监会要求银行对于应收款项类投资按照穿透管理的原则确保风险权重和减值按照底层资产足额计提。此规定出台后,x银行擅长的创新没有更多的油水可捞,于是从2017年开始,x银行加快了资产配置的腾挪,伴随着贷款占比的增加,该银行前几年靓丽的不良数据开始走差,出现不良余额和不良率的双升,拨贷比和不良覆盖率出现趋势性下行。

通过上面的案例不难看出,银行的不良数据光看报表上体现的不良率、拨贷比、覆盖率等指标是不足以分辨银行的不良实际情况的。必须在理解不良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考察银行才能得出更可靠的判断。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