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苹果的启示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有过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来信,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一。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想说要最大最红的一个,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弟弟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被送进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来源于)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3块,你们3个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想要什么,就必须为此付出努力和代价!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她可以教你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你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看看这篇文章是否能给以写作的启示
教育无小事
--------------------------------------------------------------------------------
2003-11-25 15:01:29 《中国中学生报》
——石家庄十五中“从举手之劳做起”活动纪实
宋研所 本报记者 班占林
发 起
教室、走廊里的“长明灯”、卫生间里的“长流水”、厕所用后不冲……这种现象在校园里普遍存在。当什么东西到了熟视无睹的程度,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人一种不良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上半年的“非典”引起了人们的许多反思。此时,正当《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两周年之际,河北石家庄十五中的领导抓住这一教育时机,在全校发起“从举手之劳做起”的教育活动。
学校肩负“教书育人”两大责任。十五中是河北省重点中学,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迈进大学的校门,如果这里输送的都是连“举手之劳”都不为的大学生,无疑是教育的失败。培养高素质、有责任心的学生,正是发起这一活动的目的。
实 施
以高二(4)班为例。首先召开了“改陋习、树新风,从举手之劳做起”主题班团会,会上明确了“举手之劳”的具体内涵,接着,由团支书李秋鹏宣读倡议书,宣布具体的行动计划。
具体内容包括:与人接触多用文明礼貌用语(班内违反者一次扣除操行分0.5分);班内工作认真负责,为同学服务好(各组每周五进行评比,得优组每次每人加1分,劣者扣除1分);团结互助(助人者一次加1分);节水节电(由专人负责“人走灯灭”)。
在家中,做到让家长满意(定期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
效 果
活动开展之后,校园面貌大为改观。卫生间“长流水”断了,现在总会有人主动去关龙头,即使是男厕所有水声,女同学也会找人关上。再也看不到灯亮却无人的教室。这绝非仅仅为节省水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们的一种习惯、增强了一种责任感。
同学们还学会了关心他人。中秋节的晚上住宿生不能回家,不住校的同学就主动带来月饼和水果。有个同学在随笔中幽默地写道:“在这样温暖的集体里,中秋节想不吃月饼都难。”
以前,每到课间,楼道的饮水桶前都围满了人。现在好了,同学们从家里拿来暖水瓶,一人打水大家喝。这一件件小事滋润着同学们的善良之心,“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后 记
“从举手之劳做起,把文明写在自己的举手投足之间,让社会因为每一个小‘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这是十五中同学的心声。
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只要营造出一种氛围,就有益于学生们健康发展;教育又是一项工程,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构筑坚实的通道,否则,学生们就走不平稳。可见,教育无小事,做人更无小事。
(班占林 《中国中学生报》第1022期)
教育无小事
节约一粒米,能让更多人避免饥饿;节约一粒米,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甘甜;节约一度电,能让更多人感受光明;结约一张纸,能让更多人谱写更美好的未来。
米——为人们使用的主食。它喂养我们,让我们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营养与健康,它与我们之间有着不可切割的关系,没有了它,我们无法存活于世。但是,又不知道有多少难民与饥饿斗争着?它们饱受饥饿的折磨啊!
水——像母亲一样哺育我们,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的滋养,它纯洁甘甜,我们离不开它,也不能离开它。孰知?还有多少难区闹旱灾。孰知?他们没有水的痛苦如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电——带给我们光明。光明是我们共同所求的,也是郝副营长的愿望,他为了我们能够在这幸福、光亮的环境下学习,他牺牲了自己。却,不知多少人浪费这样优越的环境?与那只用得起煤油灯的学习人士相比,我们愧不敢当哪?
纸——记载着千万个故事。纸以我们亲爱的朋友——大树为材料制成。白纸黑字记录着点点滴滴,不知多少人浪费过多少纸?不知多少人却用那纸谱写更灿烂的明天?
[以教育为话题的作文素材、例文及经典语句]以"教育"为话题的作文素材、例文及经典语句一、话题设计有一次,某学校的校长在操场上巡视,当走到操场上的花坛池旁,他看到在花丛中有一张巴掌大的废纸,便向前走了两步,弯腰把纸捡起来,以教育为话题的作文素材、例文及经典语句。
旁边的一名学生连忙走过去,接过校长手中的废纸。校长说:"校园内要保持清洁,一张废纸,一根草棍都不应该有,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
这名学生连连点头,旁边的学生都投入了赞许的目光。请以"教育无小事"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二、话题分析教育的意义,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教师也好,家长也好,往往在教育孩子时只重视大的方面,如"行为"啊,"学习"啊,等等。
而忽视了一些小的方面。实际上,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这个设题从一件小事说起,又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便于理解话题的内涵,写起来有话可说。但是,要注意的是:1.文章的主题要突出。
以表现以小见大,因小失大的思想。避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倾向。
2.选材要典型。在生活中,身边发生的小事太多了,如何选择典型的材料表现主题,应该从记忆库中经过筛选,切不可信手拈来,随意拼凑,从而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写作角度根据拟设的考题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文章写作的角度。(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题目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文,运用正反论证的方法。
先从反面写有些家长、老师对学生的错误抱着批评、指责,甚至训斥的态度。然后从正面写如何去教育学生。
选用自己的家长或老师的一、二件事,阐明他们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做法。这样,既有事实,又讲道理,不难写出好文章来。
(二)事事都要拘小节海洋是由一滴水一滴水积聚起来的,森林是由一棵树一棵树组成的,成大事者是从小事做起的。不拘小节的人常常会有后患。
这样的例子比较好举,文章有东西可写。(三)身教胜于言教校长看见了废纸片,可以让学生捡起来,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默默地把它捡起来,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学生,学生自觉地接过校长手中的纸片,把它扔到垃圾箱里。
这是多么生动的身教胜于言教的例子啊!学生身边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写好这样的文章不成问题。(四)好地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根据所给材料,选写这样的文章应该是切题的。
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维护着校园环境,绿树成荫,花开不败。在社会上的公共场所是否也是这样。
好的方面,例如:大连市60%的绿地有人认养,作文素材《以教育为话题的作文素材、例文及经典语句》。不好的方面,例如,有人滥伐树木,有人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了生态环境。
这样,举出正反事例,有理有据,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有感染力。四、素材提供1.名人名言(1)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
[法]巴尔扎克(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3)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法]雨果(4)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5)凡人立身行事,务使每一行为堪为万人楷模。
毛姆(6)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里严)2.典型事例(1)傅雷给儿子的信(节选)…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
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
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
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
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样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字都写得整整齐齐、清清楚楚吧!(2)米丘林教育偷水果的孩子一些孩子经常爬进园艺家米丘林的果园中,偷吃他精心培育的水果。一天,米丘林抓住了他们中的一个"小首领"。
出乎孩子意料,米丘林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和蔼地对他说:"这些果树是做实验用的,摘去一个果子,也许会毁坏一项重要的实验。"说罢,他把孩子领回家,给他好吃的东西,并告诉他:"等你长大了,你也可以培育这样的果树。
那时,你会懂得我今天讲的道理的。"从此,这群顽童再也没有在他的果园里捣乱。
而"小首领"也在多年以后当上了生物学博士,成为米丘林事业的继承人。3.范文例举"一室"与"天下"顾涛东汉一少年陈蕃,其庭院龌龊不堪。
一位长辈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针锋相对,反驳有力而精彩。陈蕃的观点显然是立不住脚的,这实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薛勤明确指出:连一屋都打扫不干净的人是不可能扫天下的。可见,要想。
在记忆的长河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的事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有的事我仍记忆忧新,有一件事我至今难以忘怀,因为那件事教育了我。
那是在暑假里的一天,烈日炎炎, *** 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就像生活在蒸笼里似的。我和妈妈去莲花公园游玩,还可以避暑,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子小路,进入了莲花公园。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海洋,绚丽多彩的小花在草地是零零星星地点缀着,红的似火,白的是雪绿的如玉,粉的似霞,形成了五彩的大自然地毯。亭子里,老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继续往后走,到了莲花池,一股清凉扑面而来,柳树在微风中摇曳着,我和妈妈坐在池边的石头上,一阵莲花的清香迎风飘来,这时候再吃个雪糕,真是秒不可言。
我买来雪糕,剥开,顺手把包雪糕纸扔在地下,这被妈妈看见了,妈妈走过来,严肃地对我说:“你怎么能把雪糕纸扔在地下呢?垃圾箱离你不到2米,快捡起来。”我不屑地说:“不就一个雪糕袋,清洁工人会打扫的。”妈妈生气地说:“ 假如人人都像你这样,清洁工人能忙过来吗?这么好的风景能有吗?我们的地球早就乌烟瘴气,小河浑浊,无法生存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捡起来扔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感到十分羞愧,把雪糕袋捡起来扔了。妈妈高兴地说:“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这件事深深的教育了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有一次,某学校的校长在操场上巡视,当走到操场上的花坛池旁,他看到在花丛中有一张巴掌大的废纸,便向前走了两步,弯腰把纸捡起来。
旁边的一名学生连忙走过去,接过校长手中的废纸。校长说:“校园内要保持清洁,一张废纸,一根草棍都不应该有,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
这名学生连连点头,旁边的学生都投入了赞许的目光。请以“教育无小事”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二、话题分析教育的意义,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教师也好,家长也好,往往在教育孩子时只重视大的方面,如“行为”啊,“学习”啊,等等。
而忽视了一些小的方面。实际上,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这个设题从一件小事说起,又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便于理解话题的内涵,写起来有话可说。但是,要注意的是:1.文章的主题要突出。
以表现以小见大,因小失大的思想。避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倾向。
2.选材要典型。在生活中,身边发生的小事太多了,如何选择典型的材料表现主题,应该从记忆库中经过筛选,切不可信手拈来,随意拼凑,从而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写作角度根据拟设的考题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文章写作的角度。(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题目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文,运用正反论证的方法。
先从反面写有些家长、老师对学生的错误抱着批评、指责,甚至训斥的态度。然后从正面写如何去教育学生。
选用自己的家长或老师的一、二件事,阐明他们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做法。这样,既有事实,又讲道理,不难写出好文章来。
(二)事事都要拘小节海洋是由一滴水一滴水积聚起来的,森林是由一棵树一棵树组成的,成大事者是从小事做起的。不拘小节的人常常会有后患。
这样的例子比较好举,文章有东西可写。(三)身教胜于言教校长看见了废纸片,可以让学生捡起来,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默默地把它捡起来,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学生,学生自觉地接过校长手中的纸片,把它扔到垃圾箱里。
这是多么生动的身教胜于言教的例子啊!学生身边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写好这样的文章不成问题。(四)好地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根据所给材料,选写这样的文章应该是切题的。
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维护着校园环境,绿树成荫,花开不败。在社会上的公共场所是否也是这样。
好的方面,例如:大连市60%的绿地有人认养。不好的方面,例如,有人滥伐树木,有人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了生态环境。
有一次,某学校的校长在操场上巡视,当走到操场上的花坛池旁,他看到在花丛中有一张巴掌大的废纸,便向前走了两步,弯腰把纸捡起来。旁边的一名学生连忙走过去,接过校长手中的废纸。校长说:“校园内要保持清洁,一张废纸,一根草棍都不应该有,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这名学生连连点头,旁边的学生都投入了赞许的目光。
请以“教育无小事”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二、话题分析
教育的意义,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教师也好,家长也好,往往在教育孩子时只重视大的方面,如“行为”啊,“学习”啊,等等。而忽视了一些小的方面。实际上,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这个设题从一件小事说起,又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便于理解话题的内涵,写起来有话可说。但是,要注意的是:
1.文章的主题要突出。以表现以小见大,因小失大的思想。避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倾向。
2.选材要典型。在生活中,身边发生的小事太多了,如何选择典型的材料表现主题,应该从记忆库中经过筛选,切不可信手拈来,随意拼凑,从而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写作角度
根据拟设的考题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文章写作的角度。
(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个题目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文,运用正反论证的方法。先从反面写有些家长、老师对学生的错误抱着批评、指责,甚至训斥的态度。
然后从正面写如何去教育学生。选用自己的家长或老师的一、二件事,阐明他们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做法。这样,既有事实,又讲道理,不难写出好文章来。
(二)事事都要拘小节
海洋是由一滴水一滴水积聚起来的,森林是由一棵树一棵树组成的,成大事者是从小事做起的。不拘小节的人常常会有后患。这样的例子比较好举,文章有东西可写。
(三)身教胜于言教
校长看见了废纸片,可以让学生捡起来,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默默地把它捡起来,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学生,学生自觉地接过校长手中的纸片,把它扔到垃圾箱里。这是多么生动的身教胜于言教的例子啊!
学生身边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写好这样的文章不成问题。
(四) 好地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
根据所给材料,选写这样的文章应该是切题的。
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维护着校园环境,绿树成荫,花开不败。在社会上的公共场所是否也是这样。好的方面,例如:大连市60%的绿地有人认养。不好的方面,例如,有人滥伐树木,有人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了生态环境
“区区小事,不值一提!”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我看来,人生浩浩几十年,区区小事,在生命的海洋中,不过是一滴水罢了!对其兢兢业业,岂不是小题大做?但是没有这一滴一滴不起眼的小事,哪里有浩瀚的海洋?人生无小事,事事要用心!
小事!什么是小事?运动员平日的训练是小事,比赛才是关键性的大事!倘若没有平日训练的小事,哪里会有比赛时夺冠的大事!在我的定义中,考试就是分大小的!平时的测验就是小事,不值一提的小事,所以我从不把测验放在眼里,每次测验草草了之。成绩优劣也无所谓!这不过是一件小事罢!我只要在期末考试那种大考,认认真真好了!就凭这样的态度我过了许久!
小考从不放在眼里,考的不好,老师批评,哼哈了之,有时心里会有些触动,有些后悔,只要自己认真一些,考出好成绩易如反掌!考后也会奉劝自己:“这不过是一次小考罢了,何必那么在乎?只要在大考一鸣惊人就好!”考试前也会这样想,这次不过是一次不起眼的小考,何必焦头烂额的去看书?这样一想,还哪里在乎明日的考试?电视依旧亲密无间,电脑依旧形影不离!上了考场,还是那个想法:这不过是一次小考!读题三言两语作罢,奋笔急书过后,就不会再理会卷子,什认真检查,通通烟消云散!东张西望熬过剩余的时间!考试过后,什么总结经验教训,我看全是浪费精力,自然不去理会,因为这只是一次小小测验!就凭着这样的想法我逍遥自在的度过一学期待
到期末考试,的确认真复习了,但是马马虎虎的过了一学期,想要突飞猛进真是有点天方夜谈!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成绩马马虎虎!江山易改本性难易,习惯已经养成,怎能轻易改回?“区区小事,值得一提!”倘若平日重视小考,哪会有现在这悲惨模样?
“区区小事,不值一提!”我要和它说声再见了,没有小事这水滴的积累,那有浩瀚的海洋?切记人生没小事!认真对待每件事!
文明从小事做起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人之有礼,犹水之有水”。这些古名言无不在说明文明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既然如此,我们做事更应该以礼为先,以礼为首。
可能有人会质疑,文明礼仪有何作用?又不能当饭吃?听了这些话,我不禁想起一件事来:天津一大型企业经理,有一天他临窗远眺厂区内的草坪,却看到不少工人为了抄近路,纷纷对路边的“请勿践踏小草”熟视无睹。看着一条条被“走”出来的小路,经理心中很不是滋味,当他发现一个女工带着一个孩子绕着草坪缓缓而行时,他当即吩咐助理在全厂大会上点名表彰并给予嘉奖,试想那个女工先前可是没想到要去得到什么吧,可是她得到的肯定是多么的有意义?这正说明文明礼仪是我们生活的真需要,是生活的原色调。
讲文明自古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不需要高深理论,就从身边的事做起。人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文明之风会吹遍每个角落。
前不久,我在后塍的南街上看到如此一幕;一位年轻妈妈在夕阳下骑着自行车,一个小女孩此时正在后座吃饼干,忽然,车子一颠,“哗”的一声,小女孩的饼干撒了一地,那位妈妈赶紧停下车一起捡那已经破碎的饼干,嘴里还轻柔的说:“女儿,让我们把它们扔进垃圾筒,我们的宝宝要做一个绿色宝宝,好不好”?夕阳西下,他们的影子拉得修长,我驻足凝神了好久。..
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文明礼仪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能做的更好的。从我们身边做起吧。 *** 一想,那飞奔的身影是很危险的?慢步走吧;来到食堂不个想,我要第一个吃上饭,而是自觉排个队;校园里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权当做个弯腰运动;集体活动穿上统一服装,顾全了大局,尊重了他人;升国旗时,肃静注目,该唱国歌就放开你的嗓门;见到老师主动打声招呼;在家能热情好客;平时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乘车时主动给他人让个座。..所有这些,只是点滴的小事,可是它展现出的是我们的文明素质,人们投向你的是赞许的目光。
文明靠大家,文明从做小事起。
平常小事
就是那件看似平凡的小事,感动了我,让我收获到了本质。由于爸爸在外面上班,中午回来很晚,所以每回都要被迫去吃牛肉面。
今天好像人很少,店里冷清清的,爸爸去前面要面,我则是坐在一边等了,不一回儿,一对父子朝面馆走来,他的父亲踱着步子,慢慢的向前走,我在上下打量,原来是个盲人。我不禁一颤。他们父子坐在了一个空位上,那个男孩掏出了带有体温的几十元钱,说:“爸,给您要碗牛肉面吧,我就吃碗葱花面。”父子俩争了半天,那个男孩儿还是听了父亲的话。我的目光有被那个男孩儿继续吸引住了,他走到前面,小声和服务员说:“阿姨,一碗牛肉面,一碗葱花面。”然后又后退几步,大声的喊一声:“两碗牛肉面。”那是为什么哪?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使我更被他吸引住了。我和爸爸的面好了,我一边吃一边想,目光从未离开过他们,这时,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和葱花面端上了他们的桌子。他的父亲不停的向男孩儿的碗里夹牛肉,嘴里还说着什么似的。这时男孩儿又不停的把自己碗里的牛肉又夹回父亲碗里,他父亲说:“这家面馆还不错,放的牛肉还不少。”男孩儿没说话。坐在一旁的我也是愣愣的看着他们。突然一位服务员端着一盘凉菜走到他们面前,说:“这是本店送您的凉菜,请慢用。”他们父子俩连声道谢,过一会儿,那个男孩儿拿起菜单翻了翻,又放下了。“他想干什么呢?”
我心里想着。不一会儿,他们吃完了,那个男孩儿又扶着他的父亲踱着步子走了。他们俩的背影一直留在我的脑中,直到他们在我眼前消失。
“快吃呀?”爸爸催着我,也不停的向我碗里夹肉,我把目光又放到那张桌子服务员正在那收拾,她拿起盘子,看到底下还压着四块钱,我的心里一阵酸楚,似乎
能感到眼眶热热的,再一回头,想看看他们的背影,只省下秋天里的一片片落叶。
他们父子俩的背影到现在我记得还很清楚,就是这见平凡的小事,使我收获到一个人的两种善良的本质,孝敬父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诚实善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争取的。
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大自然赐给我们美好的世界,这世界也因生命的存在而更加精彩,珍爱生命是安全生产永恒的话题。
“生命有多宝贵,安全就有多重要”,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由于忽视安全所造成的一幕幕悲惨场面而令人震撼,日常发生的每一次安全事故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难想象,会有多少个家庭会因此家破人亡。这些血的事实,血的教训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起又一起的安全事故,这些讲了千遍万遍的《安全规程》,怎么还会重蹈覆辙,让本该避免的悲剧再次发生呢?是安全责任的淡漠?是安全意识的不足?没有将安全真正放在心上?没有遵守安全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触及到他们的灵魂?许多员工,只是被动地接受安全知识教育,被动地学习一些文件、计划,被动的记录每次安全活动的内容,总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事,只要自己注意一点就行,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安全警句抛之脑后,根本不去想发生事故的根本所在,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强化“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确保不出事”的安全工作做理念,牢固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压力感,时刻绷紧安全弦。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基础把不好,其他工作无从谈起,作为一名员工,首先要从本职工作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提高业务素质入手,勤学苦练,积极参加本工种的各项技术培训,熟记操作规程,克服精力不集中,干活毛糙的现象,努力打牢安全基础,构筑安全防线,让安全永记心中。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珍爱自己的生命,作为企业中的一员,我们应该牢牢掌握安全知识,生产技术,提高安全意识,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家人的幸福平安,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为我,我为安全,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
在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应做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最离不开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总会发现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愿,有时甚至无理取闹。但父母应该给孩子辩白表达的机会,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要让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说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进而主动改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不但要用心而且要尽力,即使结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多鼓励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要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给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够让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失败,而应该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成功。正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无论在生活的小事上,还是在游戏、学习中,都需要始终注意这一点。生活中,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作为父母不是全盘代替,而是进行合理的关怀和训练,要让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动树立的,而不是别人能给予的,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以上是我作为家长学习来的经验,希望与大家共勉!
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奖励与惩罚是教育者常用的两种控制被教育者行为的方法。此方法不但使教育者能控制学生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它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形成关于个人的行为和结果的关系的信念,进一步形成对自己的行为是否负责的模式。
奖惩法是以教育者为主导的广泛存在于不同领域的教育方法,它属于外加的激励作用。当受教育者对于努力学习工作和自我管理约束,没有自发的内在的动机时,教育者通常采用的便是利用表扬、奖励或批评、训斥。
奖励的方法包括一般的赞许、表扬、物质奖励等,惩罚的方法一般包括批评及较严重的处分和罚金等。
奖励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对别人的赞美是人际交往的润滑济,是情感勾通的需要”,它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的天性的至深本质是渴求为人所重视”,可见奖励的重要性。“奖励”意味着对学生正确认识与行为的肯定或较高的评价。适当的奖励可以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学习的动机,改善教育活动的氛围。在学校教育中,经常看到一些成绩一般甚至有某些缺点的学生,因为得到表扬等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了自主学习与探索求知的欲望,因“皮格巴利翁效应”而真正成为优等生的成功范例。
但是奖励如果要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而非一般的教育手段,就应该是一门教育的艺术。教育者在实施这个方法时要注意奖励的艺术性,包括以下几点要求: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即过程中表现的动机、态度、学习方式、意志力等。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频率指当奖则奖。不能无原则地乱用奖励,使之成为一种效应逐渐降低的手段。程度指奖励的级别应与成就的高低相当,过高或过低的奖励都会降低奖励的功效。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应注意奖励的时效性、针对性,实施奖励的最佳时间应在正确行为发生后不久,才能加深记忆,增强效力。在奖励对象上,一些胆小没有信心的学生特别需要鼓励,而一些自尊稳定,有骄躁表现的学生,过多的奖励反而对他们有害。所以奖励既要有统一和公平的性质,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此外奖励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从点头赞许到口头表扬,到用特定形式(奖状、奖品、奖金等)进行的奖励都应当恰当和灵活运用。4、无论何种形式的奖励,本质上都应是精神上的鼓励。作为鼓励的外在象征可以是奖品和奖金,但在学校教育中,除了要慎用物质奖励以外,就是要努力引导学生将奖励的象征意义而不是象征形式看成是第一位的。5、奖励应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集体舆论,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也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6、奖励的标准要适中。奖励条件高了不容易做到,就会失去争取的信心,奖励也就没有意义;奖励条件太容易,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兴趣也就不高了,奖励的功效也不能持久。针对不同的对象,必要时可分层、分级实施,让每个人都有获胜的机会。
奖励也会产生的负面影响,过分的和不合时宜的奖励会使目的或目标发生转移到当前的奖励上,而把学习目标放在次要地位,产生“有奖才做”,影响将来的“价值观”。一个集体中,有奖励便有竞争。竞争的结果,只是少数人获胜,获胜的自然感到一时的兴奋,而特别努力勤学,可失败的不免灰心丧气。再者,来自内心的喜悦产生的学习动力才是真正的。当然不能把奖励作为唯一的手段滥加使用。
惩罚作为一种消极的或者是一种负强化的方式,是一种比较严厉的手段,在教育活动中使人们产生一种十分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体罚等惩罚方式被广泛否定和禁止,因为它不符合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基本民主精神;另一方面,许多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也都认识到了惩罚所具有的教育性。例如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当头棒喝”对人的惊醒教育作用曾经得到过特别强调。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正确地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
所以,正如奖励并不必然就构成教育性的方法一样,惩罚也并不必然与教育性无缘。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惩罚手段。正确使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惩罚的目的是教育,而不能为惩罚而惩罚。必须让学生认识问题所在,认识惩罚手段所实际寄寓的教师的爱心、善意与尊重。在学生已经认识错误所在并决定不在重犯时应免于惩罚。2、惩罚时一定要弄清事实,应当公平、合情合理、准确,掌握一定的分寸,要避免那种主观情绪化和武断的惩罚,更不能偏激。严禁体罚,因为不仅伤害肌体,更伤害自尊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