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一直是人类对于体育孜孜以求的一项伟大创造,我们在欢呼声中庆祝英雄的诞生,同时也为一项运动创造了更好的成绩而感到无比的骄傲,这种骄傲是源于人类极限的突破,更是对自身生理极限的认可。那么,冬奥会也同样如此,每一个项目都绽放着人类之光。
我心中最最认为刺激的项目是短道速滑,相信有很多的朋友和我一样。对于那种简单刺激的兴奋而着魔。
短道速滑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81年起,开始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但是为啥说这项是我认为最刺激的呢,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人才辈出 激烈对抗
我最最喜欢短道速滑的一方面就是这个比赛拥有了大量的优秀队员的出现。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王濛啊,周洋,张会,孙琳琳。韩国的陈善有,朴升智,赵海利等。美国的阿波罗,小塞尔斯基,鲁特尔等。加拿大的大小哈梅林。保加利亚的拉达诺娃,意大利的芳塔娜等等。
简直了,你知道吗,体育赛事最大的看点就是这些优秀的运动员能够进行比赛,你会发现你身上的所有细胞都在跟着一起跳动,紧张刺激。那感觉太爽了。
让我最难忘的一场比赛是王濛妹子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我清楚的记得王濛那操作简直神了,就让比赛失去了悬念,即使在对手拼命追的时候,她还可以调整一下护目镜,再准备一个帅气的庆祝动作,冲过终点线,正是赛场的豪气加上那些令人望尘莫及的纪录,成就了王濛那经典的大爷遛弯时夺冠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二、紧张刺激 规则简单短道速滑是在周长111.12米的冰道上进行的一种滑冰运动,所以呢短道速滑又称“短距离冰上田径”。
具体规则就是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出发。首轮比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比赛成绩分配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如用身体碰撞、绊人以及用手推拉等,则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目前为止呢,我感觉就是很多人都说这个短道速滑因为存在着碰撞吗,所以会觉得应该改规则,改成分赛道比赛。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在看短道速滑的过程中,欣赏运动员的速度极限是肯定的。但是如果分成了分赛道,我觉会觉得少点感觉,虽然速度有了,规则更加明朗规范了。但是吧,这种直观的感觉我去看速度滑冰好了啊。根本就不用来这了啊,所以呢我更希望还是保持一个赛道,当然了我更希望遵守规则去比赛。这样一场赛事下来,感觉就是很刺激,很兴奋。
反正,短道速滑给我带来的感官上的那种冲动、那种人类自身创造的激情太感染我了,我觉得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如此美的画面,真的是幸福无比。
摘 要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创造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才是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在学习管理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都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去总结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学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而体育学科在许多地方与学校的其他课程有着相似性,但是它也拥有者自己的独特性。因此体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的环境,还提供了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这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注重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理念的转变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不能固守老式的教育观念,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师上课的角色等等,以达到求新、求异、求变。首先,必须让教者本身成为富有创新能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必须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最后,要以有丰富的专业技能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础,把理论知识升华到实践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勇于探索,敢于竞争,善于团结帮助并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注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建立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首先,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都是比较紧张的,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这样师生之间才会无话不讲,彼此相信,感到亲切,从而有益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其次,我们还应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氛围。例如,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集合排队时,总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此时若按以往教学中的说教,指责,命令,压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我曾将学生分成四个队,分别编成“小兔队”“小鸡队”“小鹅队”和“小猫队”,并给每个学生编成号。最后,在教学中我们还得尊重学生,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程要求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目标,并用积极主动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激发其自我活动的能动性,并给予信任和尊重,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动追求。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发现法
用发现法进行体育教学,就是把学生当作教学领域里的小科学家看待,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的动作和有关知识。
(二)问题教学法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能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步设想。通过解决问题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解思路和方法,最终学会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急需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小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各种体育单项比赛、球类比赛等激励学生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四)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这种团体练习,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五)体育游戏法
体育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而体育游戏则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特殊目的综合性活动。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也是体育发展的灵魂。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和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接受各种体育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培养出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俊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理念[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03).
[2] 颜晓辉.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
[3] 屈天炯.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J].四川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08(255).
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摘 要:本研究对我校在读学生共207人的篮球运动损伤进行问卷调查,对损伤类型、引起损伤的原因、常见损伤发生的场合进行归类分析,旨在探讨引起损伤的原因以及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
关键词:篮球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篮球运动是深受学生喜爱而且开展广泛、参与的人数远远超过其他活动的项目。篮球运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热门项目。篮球运动的开展对活跃中学生校园生活、健康学生身心有重要作用。篮球运动强度大,对抗激烈,运动中容易产生损伤而影响学习与锻炼效果,也给伤者带来了痛苦和精神负担。因此认识篮球运动损伤的特点与规律,预防与避免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健康、高质量的开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意义。本选题对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旨在研究各学生群体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原因,探讨引起损伤的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指导学生进行篮球运动提供科学的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其中包括:学校篮球队队员、篮球选修班学生、一般篮球爱好者(除篮球队队员、篮球选修班学生之外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查阅有关篮球运动及运动损伤的资料,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7份,收回有效问卷199份,有效回收率96.14%。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
2结果分析
2.1 篮球运动损伤发生部位的分布特点(见表1、表2)
由于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殊技术要求以及身体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弱点,因此,不同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易伤部位及专项多发病。[1] 对于篮球运动来说,最常见的创伤是因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跌倒、急停、急转、冲撞或场地不平,或场地过滑而引起的急性创伤。外伤最轻的仅仅是轻微的擦伤,重的会造成关节脱位或骨折。[2]另外在篮球运动中也可以发生慢性创伤。[1]现就各常见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2.1.1 急性损伤
2.1.1.1 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是在间接外力的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范围的活动引起的关节韧带损伤。[2]从调查的结果看(见表1),共有129人发生过踝关节扭伤,损伤率达64.82%居于首位;有109人发生过手指扭伤,损伤率次之达54.77%;有49人发生过膝关节扭伤,损伤率24.62%居于第三位;其次是腕部、腰背部、肩部、肘部和颈部。可见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手指关节和膝关节是关节扭伤的多发部位。篮球运动员易伤踝、手指和膝关节,[2] 这主要与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这3个关节的解剖生理弱点有密切关系。[3]
2.1.1.2 皮肤擦伤
皮肤擦伤是皮肤受摩擦所致,它是外伤中最轻又最常见的一种。[2]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擦伤多出现在头部及四肢,手臂、膝部、头部分别占前三位。这些部位擦伤的主要原因是倒地后与地面的摩擦或受别人的指甲擦伤。
表1 各急性损伤发生部位的分布特点
损伤类型 头部 颈部 肩部 腰背 手臂 肘部 手指 腕部 大腿 膝部 小腿 踝部 其他
关 节
扭 伤 n 12 17 20 16 109 34 49 129
% 6.03 8.54 10.05 8.04 54.77 10.09 24.62 64.82
皮 肤
擦 伤 n 19 8 3 3 44 11 6 2 15 31 8
% 9.55 4.02 1.51 1.51 22.11 5.53 3.02 1.01 7.54 15.58 4.02
软组织
挫 伤 n 2 2 19 7 9 7 19 8 56 41 13 6
% 1.01 1.01 9.55 3.52 4.52 3.52 9.55 4.02 28.14 20.6 5.53 3.01
肌 肉
拉 伤 n 14 11 16 4 29 15
% 7.04 5.53 8.04 2.01 14.57 7.54
撕裂伤 n 4 1 1 2 1 1 1
% 2.01 0.5 0.5 1 0.5 0.5 0.5
骨 折 n 4 1 1 2 2
% 2.01 0.5 0.5 1 1
脱 臼 n 3 1 4 1 2
% 1.51 0.5 2.01 0.5 1
其 他 n 1 1
% 0.5 0.5
注:其他包括1人鼻梁软骨骨折、1人内脏受伤;百分比按调查总人数计算。
2.1.1.3 软组织挫伤
软组织挫伤是由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位引起的闭合性损伤。[2]从表1的数据显示,大腿、膝部、肩部以及手指的挫伤的损伤率分别居前三位,表明篮球运动中的挫伤多是发生在大腿等部位。篮球运动多数动作都是在身体接触下完成的,因此身体之间的相互碰撞是难免的,而超出规则允许的碰撞容易引起挫伤。
2.1.1.4 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指在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使肌肉猛烈主动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时所引起的肌肉损伤。[1]从调查的数据(见表1)看,我校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所出现的肌肉拉伤主要发生在大腿、腰背、和小腿,其损伤率分别是14.57%、8.04%、7.54%。篮球动作中要求起动和制动的突然性以及转身的快速性,这些技术动作对大腿、腰背和小腿的负荷都很大,使这些部位较易发生损伤。
2.1.1.5 撕裂伤
撕裂伤是指伤部受外力打击而使皮肤及皮肤组织出现裂口。皮肤撕裂伤多发生于头部,尤以额部和面部较多见。[2]从调查的结果看,共11人发生过撕裂伤,其中头部4例,占总调查人数的2.01%,篮球运动中多是由于头部互相碰撞,或被他人的肘部碰撞而引起撕裂伤。
2.1.1.6 脱臼、骨折
骨折和脱臼是篮球运动损伤中较重的损伤。调查数据表明(见表1),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脱臼和骨折的损伤率较小。
2.1.2 慢性损伤
从统计的数据显示,发生慢性损失的人共有15人,其中腰肌劳损和髌骨劳损各占6人,小腿疲劳性骨膜炎2人,1人踝关节劳损。从调查结果看,发生慢性损伤的多是篮球队的学生,其主要的原因多是由于急性损伤治疗不当转变而来或在运动中不断劳损,由小创伤逐渐积累而成的。
2.2 各群体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见表3)
表3 各群体篮球运动损伤主要原因分析
人数 原因群体 准备活
动不足 违反规则
动作粗野 技术
错误 身体心理
状态不良 气候场
地不良 思想不
够重视 运动量
过 大 组织
不当 其
他 合计
学校篮球队 n 23 12 8 9 15 11 15 1 1 167
% 82.1 42.86 28.57 32.14 53.57 39.29 53.57 3.57 3.57
排序 1 3 6 5 2 4 2 7 7
篮球选修班 n 25 11 10 16 14 13 17 4 4 114
% 73.53 32.36 29.41 47.06 41.18 38.34 50 11.76 11.76
排序 1 6 7 3 4 5 2 8 8
一般爱好者 n 87 32 68 25 38 43 55 23 3 374
% 63.50 23.38 46.64 18.25 27.74 31.39 40.15 16.79 2.19
排序 1 6 2 7 5 4 3 8 9
注:百分比按调查总人数计算
从表3可知,不同群体在篮球运动中引起损伤的原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学校篮球队学生的损伤主要原因统计中可以看出,准备活动不足而造成损伤的占首位,为82.1%;之后依次是气候场地不良(53.57 %);运动量过大(53.57%);违反规则、动作粗野(42.86%);思想不够重视(39.29%);身体、心理状态不良(32.14%);技术错误(28.57%);组织不当、其他。而对于篮球选修班的学生来说准备活动不足也是造成损伤原因的首位,为73.53%,之后依次是运动量过大(50%),身体、心理状态不良(47.06%);气候场地不良(41.18 %);思想不够重视(38.34%);违反规则、动作粗野(32.36%);技术错误(29.41%);组织不当、其他。对于一般篮球爱好者来说准备活动不足也占造成损伤原因的首位,为63.50%;其次是技术错误,为46.64%;之后依次是运动量过大(40.15%);思想不够重视(31.39%);气候场地不良(27.74%);违反规则、动作粗野(23.38%);身体、心理状态不良,组织不当、其他。
2.2.1 准备活动不足
准备活动不足是引起3类群体发生运动损伤的首位原因(表3)。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水平,使机体能更快进入运动状态,减少损伤的发生。在课外活动或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准备活动不重视,或不做或马虎应付,这些状况都可能因准备活动不足,身体机能未能达到相应的水平而增加了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究其原因有思想上对准备运动重视不够,也有可能对准备活动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强中学生体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提高科学体育锻炼的意识,切实做到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2.2技术动作错误
技术动作错误是一般篮球爱好的学生引起损伤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1]由于一般篮球爱好者的篮球专项技术训练不够,对动作要领掌握不好,都可能是一般篮球爱好者发生损伤的原因。对于学校篮球队和选修班的学生来说,在专项技术训练这方面相对于一般篮球爱好的学生多,因此由于技术动作错误而引起损伤的比率相对较小。
2.2.3运动量过大
运动量过大在各群体引起损失的原因中所占的比例都很高,分列学校篮球队、一般篮球爱好者的第二、第三位。在课中或训练中都可能由于运动量安排不科学,引起局部负担量过大而造成损伤。
2.2.4气候场地不良
气候场地不良在学校篮球队的学生中占的比例较高。场地不规范,气候变化无常,这些条件都可能增加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
2.2.5 违反规则、动作粗野
在比赛中,不遵守规则,不服从裁判,动作粗野,故意犯规或搞小动作,或在教学训练中互相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是篮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2.2.6身体、心理状态不良
身体、心理状态不良在学校篮球队的学生中占的比例较高,其主要的原因跟训练的强度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选修班的学生身体和心理状态不良这一原因也排在第三位。另一方面,身体状态与休息有关,如果休息不够,身体反映不灵敏,会加重机体的负担,容易发生损伤。
2.2.7思想不够重视
思想不够重视这一致伤因素,在各群体中都居于中间的位置。学生对预防损伤认识不足,有时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对损伤的预防重视程度不够,在上课、训练和比赛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损伤后也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损伤时有发生。[1]
2.2.8 组织不当
组织不当因素在各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而三类群体中一般篮球爱好者所占的比例高一点,多出现在组织方法不当方面及训练上不够重视,没有遵循教学原则、缺乏指导。这提示,在体育课中,要注意运动竞赛组织的教学,掌握课外体育竞赛组织原则、方法,避免由此造成的损伤,无论对在校学生自己的体育活动,还是对学生毕业以后面对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3 各群体学生发生损伤的活动类型分析
调查表明,不论是那类群体的学生,受伤最常见的活动类型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时,常常是几个人凑合起来就开始比赛。而且队与队之间竞争意识强烈,为了赢得比赛使得对抗性加强,再加上超负荷运动,使损伤极易发生;在篮球课发生的损伤居次,这与课堂的要求有关;在比赛中损伤的发生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参加比赛的人数较少。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关节扭伤的多发部位是踝、手指、和膝关节;擦伤多发生在头部及四肢;挫伤主要发生在大腿、膝部、肩部及手指;肌肉拉伤以大腿、腰背、小腿为多发部位;撕裂伤以额部和脸部较多见;脱臼、骨折在学生中的损伤率较小;慢性损伤主要发生在学校篮球队的学生,其中腰肌劳损和髌骨劳损占的比例较高。这些都与篮球运动这个项目的特点及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3.1.2 群体不同,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也有不同之处。准备活动不足是引起三类群体发生损伤的主要及共同的原因,学校篮球队的学生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准备活动不足、气候场地不良、运动量过大;篮球选修班的学生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准备活动不足、运动量过大、身体、心理状态不良。一般篮球爱好者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准备活动不足、技术错误、运动量过大。这和他们各自的身体素质及参与的活动特点关系密切。
3.1.3课外活动是三类群体损伤发生的最常见的活动类型;其次是篮球课、比赛;这些都跟各类型活动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3.2建议
3.2.1加强学生的体育基本理论教育,普及科学锻炼与健身知识,避免盲目运动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3.2.2加强学生的体育道德教育,明确“友谊第一”,树立“宁失一球,不伤一人”的思想。在比赛中应做到遵守规则、尊重对方、尊重裁判,杜绝有意伤人现象,杜绝粗野动作,维护球场秩序。
3.2.3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量要根据每次训练内容或比赛场地、气候因素而定,并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易伤部位。
3.2.4充分认识篮球基本技术和专项技术的重要性,加强篮球基本技术和专项技术练习,规范技术动作,减少技术性动作损伤的发生。
3.2.5合理进行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尤其是要加强膝关节、踝关节、腰背部和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这是有效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3.2.6加强医务监督,注意检查场地设施及器材用具,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社,2000
2、张路萍:陈国耀,运动创伤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耿晓伟、郭戈: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4(1);76-79.
4、袁志斌、时霖:篮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7(1)90-92.
5、张新定: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规律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31-32
6、丁健、程礼洛:孙淑萍.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1)53
7、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篮球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8、卢义锦、姚士硕:人体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