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高效节水灌溉论文项目规划

2023-02-14 00: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效节水灌溉论文项目规划

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和完善策略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和完善策略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节水灌溉技术是目前农田水利建设中较为主流的灌溉形式,可以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首先说明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其次,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优化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策略,进而为完善节水灌溉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

引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增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环保性,并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基于此,要不断提高对节水灌溉的重视,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而更好地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1、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1.1喷灌技术的应用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喷灌技术是目前节水灌溉技术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灌溉形式。喷灌技术指的是通过管道和内部压力,来将水资源输送到农田当中,并将水资源均匀的喷洒在农作物的表面,既保证了农作物可以受到均匀的灌溉,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水资源。一般来说,喷灌技术可以保证90%以上的农作物受到均匀的灌溉;相对于以往的漫灌技术,喷灌技术有效地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节水量可以达到50%左右,从根本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喷灌技术还可以减少劳动成本的投入,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保证农作物受到均匀灌溉,因此降低了种植者的劳动强度。

1.2微灌技术的应用

微灌技术是在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来进行调整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包含了渗灌、滴灌、微喷灌等形式。相比较于其他节水灌溉技术来说,微灌技术可以直接将水资源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精准地控制用水量,进而形成局部灌溉,因此需水量更少,有效地实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此外,微灌技术还可以将肥料和水进行融合,一起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但由于在进行微灌技术之前,需要建立完善的输配水管网来保证水资源合理分配,所以具有耗时长、灌溉周期短的弊端,无法适用于全部类型的农作物。从目前来看,微灌技术一般多用于经济农作物和设施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来更好地提升农作物的经济效益。

1.3步行式灌溉技术的应用

步行式灌溉技术是针对于急需灌溉的农田来研发出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满足部分农田的灌溉需求。步行式灌溉技术将相应的灌溉设备,与目前农田种植所用到的农机机械相结合,来对农田进行移动式的灌溉。因此,步行式灌溉技术可以将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有效结合,都通较为简便的组装和配置,来提升灌溉工作的机械化操作程度,进而提高农业种植和生产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对于急需灌溉的农田来说,步行式灌溉技术不许需要太过繁琐的操作技术和修复工程,不光可以更好地节约水资源,还能降低成本费用,有效提升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

1.4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的应用

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是指通过压力灌溉系统,将水资源输送到农田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由于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具有灌溉方便、快捷、高效率等特点,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种植者的应用。同时,低压管道灌溉技术还能有效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减少水资源在蒸发过程中的损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浪费,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除此之外,相对于明渠灌溉技术来说,在渠灌区使用低压管道灌溉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所造成的损耗,并且减少渠道占地,不光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还能够强化灌溉技术,使农田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让农田水利建设区域规模化发展[1]。

2、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2.1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的环保性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更好地完成农业生产工作。基于此,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将水资源进行可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来进一步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除此之外,水资源作为当前世界各国都较为重视的一种资源,无论在生产还是生活中都不可缺少,所以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使用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压力,符合我国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还能对我国的水体质量进行保护和改善,进一步促进了水资源的循环能力和涵养能力,有效增强了农田水利工程节能性和环保性。

2.2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节水灌溉技术中所包含的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以及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等,都可以根据农作物是灌溉需求,来进行科学、自由的灌溉调节。一方面,提高了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避免了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环境、气候等因素,来对农作物进行更加合理的灌溉,从而使农作物得到更加科学的培养,并且为农作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由于灌溉而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业事业的高效、长远发展。

2.3提升经济效益

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灌溉方式,不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具有效率、经济效益少等问题,使种植者的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不光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并且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进程。基于此,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来进行自动化、技术化的灌溉工作,不光可以让水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还可以降低种植者的劳动强度,让种植者将劳动力分散到其他的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去,进而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且有效增加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发展。

3、优化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策略

3.1提高对节水灌溉的重视程度

想要从根本上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种植者对于节水灌溉的重视程度。由于种植者是整个农田水利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所以种植者的节水意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效果。例如: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中的喷微节能灌溉技术,可以更好地降低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由于喷微节能灌溉技术可以使农田灌溉工作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机械化,从而使种植者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快捷,进一步增强了种植者对于节水灌溉的重视程度,使其充分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当中去[2]。

3.2将节水环节与配水环节相结合

由于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对农作物灌溉的整个过程都进行严格的把控,进而在根本上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节水灌溉工作都比较重视节水环节,从而忽视了配水环节的重要性。基于此,想要更好地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就要将节水环节与配水环节进行有效结合。例如: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种植者应该加强对输水管的重视,利用高效、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来进一步完善配水环节、提升配水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性。

3.3采取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

由于我国种植区域较大,因所以不同种植区域的气候、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要采取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来对农作物进行更为合适的灌溉。一方面,种植者要根据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气候,来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从而为农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种植者要根据种植区域的水力资源,来合理规划对农作物的灌溉方式,从而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对于山东省济南地区来说,大部分农作物的生产率都比较高,因此种植者可以利用加压水泵动力机来进行灌溉,更好地提升了灌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在提升农作物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了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

3.4增强宣传工作力度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将现代化灌溉技术与农作物实际灌溉需求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事业的稳定、长远发展。基于此,应该加强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工作,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从而更好地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例如:有关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宣传讲座,让种植者充分了解到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还可以让种植者体验节水灌溉设备,使其明确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5加强对节水系统的维护工作

对节水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工作和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成长。但由于对节水系统的维护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的不充分,导致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许多问题,进而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有关单位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加强对于节水系统的维护工作和管理工作。例如:输水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防渗漏处理工作,但由于技术人员工作流程不规范,导致输水系统缺乏稳定性。因此,有关单位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规范技术人员的工作流程,使防渗漏处理工作进行的更加完善[3]。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不光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应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力度,提升人们对节水灌溉的重视程度;还要采取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将节水环节与配水环节相结合,并且加强对节水系统的维护工作和管理工作。

5、参考文献

[1]李庆德.节水灌溉新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2019,(32):93-94.

[2]王六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3):43-44.

[3]孔德和.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9,(14):49.

农业灌溉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探索论文

农业灌溉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探索论文

1概况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县总面积1968km2。区域内地形构造复杂,山大沟深、土地破碎、地高水低、年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造成旱涝交替,十年九旱。县境内主要有沁河、获泽河等12条河流,70%以上的地表水资源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627.4mm。全县人均水资源量809.2m3,高于山西省和晋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但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36.78%。近年来,阳城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工农业争水问题逐步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水资源先天不足,加之取水量逐年递增、用水效率不高,导致水资源十分短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矛盾将尤为明显,农村饮水安全、灌溉用水保障问题将尤为突出。为此,分析全县农业灌溉现状,探讨其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十分必要。

2农业灌溉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阳城县农业灌溉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经历了大水漫灌、沟灌、畦灌和节水灌溉的喷灌、滴灌、渗灌、管灌等方式。20世纪80年代起阳城县农业灌溉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九五”期间被列为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和普及。近年来,坚持围绕农业调产,抓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北留镇皇城村、芹池镇北宜村、次营镇苏村等一批桑树、果树、大棚蔬菜节水园区相继建成。截至2012年底,全县水浇地面积0.91万hm2,实际灌溉面积0.83万hm2,节水面积0.56万hm2,其中:喷灌0.16万hm2,滴灌0.05万hm2,管灌0.33万hm2,渠道防渗0.02万hm2。灌溉设施1276处,其中:小型引水灌区66处,提水站125处,机电井372眼,蓄水工程713处。

3存在问题

3.1群众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农村群众节水意识淡薄,农业灌溉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而且灌溉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群众“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影响农作物产量。

3.2水源保障不到位

由于多年运行,阳城县原有的.26座水库淤积严重,效益衰减,近期已申请报废3座,降等3座,申请注册登记水库1座;大多数水库建在石灰岩地区,70%以上的水库库区漏水,只能起到滞洪、蓄洪作用;18座塘坝中有15座带病运行,蓄水、灌溉功能严重下降;受降雨量减少和人类活动影响,地面小泉小水量逐年减少,有的甚至干枯,致使引水工程效益逐年下降。

3.3设施管护不到位

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都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为典型的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三边”工程,设计标准偏低,建设质量较差,工程设施不配套,致使许多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

4发展思路

针对阳城县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群众节水意识;其次要制定节水政策,创新节水机制,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激发农村群众灌溉积极性;再次要根据全县水资源分布及耕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开展节水工程建设。在县城中南部缺水山区要以雨水积蓄补灌为主,水资源充足的沿河乡镇要以发展管灌、喷灌为主,小泉小水丰富的地区要以发展高效的节水微灌为主。工程建设思路如下:

4.1新水源工程建设

建设芦苇河提水、磨滩水库提水泵站、张峰水库引水工程等重点水源工程;新建沟底、东铁、园河、竹园、阳陵、上河、西哄哄、窟窿山、洪水、杨柏等工程;充分开发零星分散的小泉小水。

4.2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

实施董封灌区、北留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新建张峰水库阳城灌区工程。干支渠建设18.52km,干渠整修12km,支渠配套和田面节水配套等,建成后可新增水地0.56万hm2,改善水地0.01万hm2,年增收2540万元。

4.3煤矿废水利用

全县现有煤矿29座,可用来发展农业灌溉的煤矿20座,年排水量280万m3;利用现有6座煤矿矿坑水发展节水灌溉,建成北留镇史山村、郭峪村等煤矿废水利用工程。未开发利用的煤矿14座,年排水量196万m3,主要分布在芦苇河、沁河流域的北留、润城、芹池等乡镇。“十二五”期间,规划7座煤矿废水利用,新建节水工程15处,新建蓄水池20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05万hm2。

4.4雨水集蓄利用

雨水集蓄利用以县城中南部石灰岩山区的驾岭乡、东冶镇、河北镇等5个乡镇为主。受气候、地质、地貌等因素影响,这些乡镇地表地下水资源缺乏,并且不具备修建骨干水源工程的条件,是阳城县主要的干旱缺水区。“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利用村村通水泥(油)路和农村街巷硬化工程的硬化面积,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灌溉面积0.07万hm2,兴建旱井0.5万眼。

4.5中水回用

为减轻环境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问题,阳城县在凤城镇南安阳村、北留镇和润城镇规划了3座污水处理厂>:请记住我站域名/<,目前南安阳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运行。南安阳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污水1.8万t/d,实际处理1.35万t/d,年处理污水490万t。规划以达标废水为主要水源兴建节水园区,新建泵房1座45m3,铺设提水管路2300m,新建蓄水池2个共计5000m3,维修蓄水池2个共计4000m3等。建成后可新增水地0.02万hm2,年增收120万元。此外,在建设农业灌溉工程的同时,要加强工程管理与维护,确保工程良性运行。要进一步制定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通过拍卖、租赁、承包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明确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使之长期发挥效益。

浅谈节水灌溉区划与规划方法?

根据各地具体的地理、气候、农业种植结构、灌溉方式等编制的节水灌溉规划是科学合理地发展和推广节水灌溉的基础与前提,是政府上马节水改造项目的依据,发展规模要以其规划作为依据,然而节水规划分区是节水灌溉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区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规划的科学性。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总量达4000亿m3,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3600~3800亿m3,占农业用水量的90%~95%。然而,农业用水中的浪费现象却相当严重,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低,平均仅为0.45左右;(2)农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低,仅达到56%;(3)农业用水的效率不高,其中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仅有1.0kg/ m3左右,旱地农田水分的利用效率为 0.60~0.75kg/ m3。与国外发展节水灌溉先进发达的国家相比,农业浪费的水实在太多。随着我国节水灌溉的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农田灌溉用水效率、水分生产率、农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等不断地提高,表明我国农田灌溉节水潜力十分巨大。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节水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灌溉的意义不仅仅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节约灌溉用水,而且改变了传统的用水、管水的方法,还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品质,甚至大大促进了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了灌溉科技含量。节水灌溉现已成为水利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根据各地具体的地理、气候、农业种植结构、灌溉方式等编制的节水灌溉规划是科学合理地发展和推广节水灌溉的基础与前提,是政府上马节水改造项目的依据,发展规模要以其规划作为依据,然而节水规划分区是节水灌溉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区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规划的科学性。
二、节水灌溉区划与规划概述
1、节水灌溉区划与规划的概念
节水灌溉区划是从摸清自然情况、分析客观的自然规律出发,对不同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开发条件、现有的农田灌溉现状、农业生产对发展灌溉的要求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区,提出各区高效利用当地农业水资源的方向、战略布局和关键性措施。节水灌溉规划是根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研究一个地区如何高效地利用农业水资源,从技术经济论证入手,拟定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景设想,着重于确定具体的节水灌溉措施、工程建设规模、以及人力、物力和投资的估算与投资来源分析,拟定工程建设程序实施方案。
2、节水灌溉区划与规划的关系
节水灌溉区划与规划都是决策一个地方发展节水灌溉时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都是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但工作上有先后之分,内容上也各有侧重。节水灌溉区划是一个研究和认识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客观规律的过程,就是说这是一个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而节水灌溉规划是在认识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采用何种措施来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作,就是说这是一个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研究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要改造客观世界,首先必须认识客观世界。也就是说,在相对的范围内来说,节水灌溉区划是节水灌溉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制定节水灌溉规划提供依据,与规划工作相辅相承。
3、节水灌溉规划分区与区划分区的异同点
节水灌溉规划分区与水利、农业、自然等大型综合区划分区既有相似性,又有其特点。相似性是均需考虑当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气象、生产力水平、水资源等因素,但节水灌溉分区更侧重考虑规划范围内的生产力水平、作物种植结构、水资源供需情况等因素。唯有了解这些基本情况,才能编制出科学合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形势的节水灌溉规划。政府以《规划》为主要依据,计划、安排节水工程的立项、上马,全面发展与推广节水灌溉;农民以《规划》为指导,采取适当的农艺、管理措施来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增产、增质、增收的效果。
三、节水灌溉规划的作用及内容程序
1、节水灌溉规划在水利规划和农业规划中的作用
节水灌溉规划是水利规划和农业规划的基础,也是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水利规划又是综合农业规划的组成部分。节水灌溉规划的编制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水利规划与农业规划的编制是否合理,影响未来水利与农业的发展。政府部门指导工作和科学决策就是以各种规划、指令、法律等作为重要依据的。任何一个好的规划都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要求,确定其发展的任务和重点。节水灌溉既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它反映了水利与农业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节水灌溉规划为水利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指导水利投资方向等内容和农业区划种植结构、发展规模等方面的提供了重要规划依据。但节水灌溉规划必须遵循水利规划的一些原则,要与整个水利建设方向一致,同时又要反映农业规划中对水利发展的要求。农业布局不当,必然导致节水灌溉措施不合理,而节水灌溉发展不遵循客观规律,也必然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节水灌溉规划主要是根据农业气象、农业水资源条件、水利建设现状和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等因素划分的,而综合农业规划则是根据土地利用要求、农业气象、农业种植和农业技术改良措施等主要因素制定。可见节水灌溉规划与综合农业规划关系密切,但由于侧重点不同,节水灌溉规划又保持了本身的特点。
节水灌溉规划是比水利规划范围更小的一种专业性农业规划,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灌溉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手段,节水灌溉是灌溉的一种形式。因此,节水灌溉规划必须服从水利规划中对灌溉发展的要求,只有需要灌溉的地方才有发展节水灌溉的可能性。从广义上说,节水灌溉规划是研究需要而又可能发展灌溉的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向和发展模式;从狭义来说,是研究灌区节约灌溉用水、增产增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2、节水灌溉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利用息息相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农业、城市生活和环境用水量都会迅速增长,而人口的增加必然引起对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从而要求灌溉面积亦随之增加。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与农业用水的矛盾将愈来愈突出,可以预见到下个世纪,中国的 水危机将愈来愈严重。如果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将灌溉水利用系数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 0.1,则每年可节约380 亿m3的灌溉水,相当于正在规划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引水量的 2.7 倍,这对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起到重大作用。所以,搞好节水灌溉规划,摸清水资源家底,掌握农田灌溉发展情况,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拟定各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向和措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强地促进作用。
3、节水灌溉规划编制内容及程序
编制节水灌溉规划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区域的基本情况、农业用水与节水工程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供需分析、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节水灌溉分区、总体规划与进度、节水灌溉工程典型设计、农业用水管理、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环境影响对策、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区域节水灌溉展望等等。编制节水灌溉规划的一般工作程序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典型调查、综合分析研究、确定分区、选择规划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参数分析计算、制定规划方案、效益分析、优选方案、规划图绘制等等。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节水灌溉工程发展思路与措施?

1高效节水发展存在问题
目前,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问题是:①资金不足,严重制约着蒲城县高效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由于国家投入节水灌溉的资金有限,加之县、镇财政紧张,无资金补贴,群众自筹资金有一定限度,使高效节水事业发展速度较慢,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②缺乏统一规划,发展规模小,很难发挥规模效益,阻碍了集中连片、高标准样板示范区建设示范效应的推广。由于工程都是节水示范点或个人投资一家一户实施,没有全面规划,无法统一考虑水源,使灌溉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③传统灌溉形式的转变仍须依赖于广泛宣传和政府引导,个别地区有些群众对节水灌溉认识不够,农作物生长环节管理技术不高,使粮食、果品商品率下降,导致果品价格偏低,经济效益差,群众没有积极性,对节水工程投资存在顾虑,投资热情受到影响。④缺乏专业化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运行成本高,效益较差。
2高效节水思路及举措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为核心,以农业增产增效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采取水量分配、高效节水、适度调水等综合手段,推进高效节水项目的实施。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发展高效节水面积,并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因此,蒲城县规划在2013年~2017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78万亩,以低压地埋暗管、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等多种形式,合理布局工程设施,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水源、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优惠政策,全面启动“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尊重科学、保证质量”的工作方针,做到集中连片,规模庞大,效益显著。
实行“四结合”,即节水灌溉同项目地水资源相结合,同各镇村组的道路规划建设相结合,同大规模的土地平整相结合,同项目区的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蒲城县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光热丰富,土壤肥沃,面积集中,战线短,条件好,劳力充足,具有发展现代化灌区的良好条件。
项目区内106、201省道、西韩铁路、西包铁路及县级公路纵横交织,交通、通讯发达,水电便利,可为工程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蒲城县高效节水灌溉2013年~2017年项目包括11个子项目,涉及蒲城县城关、椿林、孙镇、桥陵、苏坊、龙阳、罕井、荆姚、洛滨、党睦、上王、永丰、龙池、高阳、翔村、陈庄、兴镇共17个镇,101个行政村,6.1万人,规划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78万亩,其中低压管道灌溉面积6.2万亩,微喷灌灌溉面积为0.85万亩,滴灌面积为2.87万亩,小管出流面积为0.86万亩。主要分布在各镇大田经济作物区、经济果林区及瓜果、蔬菜种植区。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