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2023-02-13 22: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论文提纲是反映论文结构框架的文字或图表,需要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地介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提纲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变风变雅”考论

西周末年的社会巨变给《诗三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雍容、典重、平和的诗篇变而为抒泄怨怒的篇章。对这种诗篇风格的变化,《毛诗》名之曰“正变”。“变风变雅”这一概念也是由此产生的。《毛诗》以“正变”、美刺来统一解释整个诗篇,比起《三家诗》来说更有规范性,容易把握学习,能更好地发挥诗的社会教化作用。然而,以“正变”、美刺解诗就必须结合史实,必须将诗从单纯的表达个人情意的语句转变为对社会盛衰的反映,也就难免要牵强附会,有许多不实之处。因而“变风变雅”这一概念本身就有许多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第一章中我系统地分析了“正变”说的提出、井认定“正变”说与三家诗无关,是《毛诗》的独立提法。我还对“正变”说进行了辨正,指出“风雅正变”说是《毛诗》对中国诗学理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它不仅发展了《左传》、《苟于·乐论》、《礼记·乐记》关于审音律以知政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解决了在封建专制制度之下诗歌批评现实政治的问题,从而完善了中国传统诗论中的美刺说。但同时指出了“正变”说的先天缺陷,认为其以时问为线索、以政治起伏为标准来划分诗篇的方法不够科学,不能完全以其为考察诗篇的证据。 第二章中,我从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孔于诗论》入手,考察“正变”说的历史渊源。认为“正变”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渊源有自的,是与先秦时期的用诗风气密切相关,与《孔于诗论》的说诗方法一脉相承的。我在文中列了详细的表格,对照《毛序》解诗和《孔于论诗》的相同与不同。在文中,我又整体把握了“风雅正变”的精神实质,认为“正风正雅”传达了“安以乐”的精神实质,而“变风变雅”则体现了“怨以怒”的风貌。另外,我还对“变风变雅”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解析。 第四章中我探讨了《风》诗“正变”的地域特征,认为“正变”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有空间上的不同。按“正变”说的标准来划分,“二南”属于“正风”,以下十三国风皆为“变风”。这种划分的方式未兔太过僵化。十五《国风》的“正变”之别,除了考察作品产生的时问外,其间的地域性差异也是诗篇风格产生变化的原囚之一。《诗经·国风》按照十五个地区汇集诗歌,生动地表现出各个 且且文化地域的风土人情,是将文化按地域类分的先声。 第五章,在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孔于诗论》中,《诗经·国风》的名称被冠之为“邦风”。

无论是“国风”还是“邦风”,都在向我们透露着一个信息——《诗经》是与西周春秋时期的城市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观点与传统的“《诗经》是民歌,是记录先民生活的桑间猴卜之音”的说法大相径庭。本章试从考古发掘的城市遗址、先秦文献中对都城的记录及《诗经》的字里行间来证明《诗经》中记录了当时极其发达的城邑文明。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变风变雅”与两周社会思想变迁。在哲学方面,以《雅》诗“正变”为切入点,研究了两周天命观念的擅变。还探讨了“风雅正变”中所体现出的宗亲观念、宗族祖先崇月i观念、宗法伦理观念、宗法政治观念的变化。

引言: 文学的《诗》与史学的诗13-26

一、 《诗经》的史料价值13-15

二、 诗与史的关系15-17

三、 以《诗》说史的历史17-24

四、 诗与史的距离24-26

第一章, “正变”说:《毛序》的释诗方式26-39

一、 “正变”说的提出26-28

二、 三家诗无“正变”说28-33

三、 “正变”说辨正33-39

1、 “正变”说的贡献33-35

2、 “正变”说的缺陷35-39

第二章, 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与“正变”说的历史渊源39-64

一、 先秦的用诗风气与孔子的解诗方式39-48

1、 《诗》的音乐性的消失39-42

2、 用《诗》风气之盛42-46

3、 孔子与《诗》的关系46-48

二、 孔子论诗与《毛诗序》解诗48-59

1、 《毛诗》小序释诗的历史化倾向54-57

2、 《毛诗序》历史地位的再评价57-59

三、 “诗可以怨”与“美刺言诗”59-64

第三章, “变风变雅”与“礼崩乐坏”64-98

一、 “变风变雅”产生的历史土壤64-69

1、 礼的发展与僭礼65-68

2、 乐舞的普及与越规68-69

二、 “变风变雅”诗篇断代考69-88

1、 变《大雅》的创作年代73-77

2、 变《小雅》的创作年代77-82

3、 变《风》的创作年代82-88

三、 “风雅正变”的精神实质88-98

1、 “安以乐”的“正风正雅”传统88-92

2、 “怨以怒“的“变风变雅”风貌92-98

第四章, 《风》诗“正变”的地域特征98-132

一、 “二南”100-106

1、 释“南”101-103

2、 “二南”之南考103-105

3、 “二南”与楚歌105-106

二、 “三卫”106-110

1、 “三卫”并称的由来106-107

2、 卫地与卫诗107-110

三、 平王东迁与《王风》110-111

四、 郑风111-114

1、《郑风》和郑国111-112

2、 郑诗与郑声112-114

五、 《齐风》114-119

1、 齐地风俗115-118

2、 说《齐风》118-119

六、 唐之音119-122

1、 “唐”地考119-121

2、 说《唐风》121-122

七、 《魏风》与魏国122-123

八、 陈、桧、曹三风123-126

1、 陈地风俗与《陈风》123-125

2、 桧地与《桧风》125-126

3、 曹国与《曹风》126

九、 豳、秦之风126-132

1、 豳地与《豳风》127-128

2、 秦地与《秦风》128-130

3、 豳秦诗风130-132

第五章, “变风变雅”与春秋时代的城邑文明132-162

一、 城市的繁荣与“变风变雅”133-136

二、 “变风变雅”诗篇对春秋城市生活的还原136-145

1、 《诗》中之“国”136-138

2、 说“国人”138-141

3、 城邑风景141-142

4、 衣饰风度142-145

三、 “君子“、“淑女”与《国风》作者身份辨145-162

第六章, “变风变雅”与两周社会思想变迁162-178

一、 “雅诗正变”与天命观念的嬗变162-168

1、 “正雅”中的天、帝163-165

2、 “变雅”中“天命”观念的变化165-168

二、 “风雅正变”与宗亲观念的演变168-172

三、 “风雅正变”与音乐观念的变化172-178

1、 “正”诗与“雅乐”173-175

2、 “变风变雅”与新乐流行175-178

结论178-181

参考书目181-187

致谢188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9-17

一、从诗歌到戏曲------李杨题材的文学价值 9-11

二、从情到理------明清文人选择这一题材的原因 11

三、从《彩毫记》到《天宝曲史》------李杨题材传奇选题范围 11-15

四、从个体到整体------李杨题材传奇研究方法与现状 15-17

第一章 李杨题材传奇的历史探源 17-22

第一节 李杨题材的史实记录 17-19

第二节 李杨题材的戏曲演变 19-22

第二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思想主题 22-36

第一节 明后期个人化的情感抒发 23-30

一、《彩毫记》:传达追仙求道的隐逸思想 24-27

二、《惊鸿记》:流露忍辱尊君的传统理念 27-28

三、《磨尘鉴》: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 28-30

第二节 清前期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30-33

一、《天宝曲史》:强调史鉴的批判主题 30-32

二、《长生殿》:突出悔情的反思主题 32-33

第三节 明末清初李杨题材传奇主题不同的原因 33-36

一、历史成为个性表达的载体 34-35

二、政治是主题走向的指向标 35-36

第三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典型人物 36-48

第一节 具有复杂性的李隆基形象 37-41

一、李隆基身份上的二重性 38-39

二、李隆基性格上的矛盾性 39-41

第二节 具有易变性的杨玉环形象 41-45

一、杨玉环形象包含多种文化冲突 41-43

二、杨玉环形象担当不同脚色的善变 43-45

第三节 具有代言性的其他人物 45-48

一、李白形象是文人性的典型 45-46

二、梅妃形象是文人性的延展 46-48

第四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审美特征 48-58

第一节 文本创作中雅丽的审美特色 49-52

一、诗情画意的独白式语言 49-51

二、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 51-52

第二节 园林剧演中精致的审美要求 52-58

一、规范化的演出形式 53-54

二、虚幻式的表演场面 54-58

结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64

致谢 64-65

论文提纲经典

论文提纲经典范例

导语:论文提纲有助于论文撰写的时候,论文资料的整理以及资源充分的利用。下面是我分享的论文提纲的经典范例,欢迎阅读!

论述绿色贸易壁垒

一、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背景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地位和作用

二、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三、 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二)对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三)对进口国的影响

(四)对出口国的影响

(五)对我国的影响

四、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模式

(二)发展绿色产业、提升我国国际形象

(三)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

(四)重视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对外协调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广泛树立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论文题目:冯梦龙“三言”奇遇故事研究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中国

您的学校背景:一般重点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是

补充要求和说明:

冯梦龙“三言”奇遇故事研究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冯梦龙及三言著作概述

第二节 奇遇故事分类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因果报应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二) 主观条件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三章 欲望考验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四章 转世轮回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五章 发迹变泰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创作心理分析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知识拓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简述问题现状

1 (占比2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概况及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1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概况

1.2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2.1招聘管理

1.2.2薪酬制度

1.2.3福利制度

1.2.4绩效考核

1.2.5员工满意度

1.3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1.3.1重视员工培训

1.3.2注重内部提拔

1.3.3重视国家法律法规

1.4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1.4.1员工对薪酬体系不满

1.4.2员工对绩效考评体系存在抱怨

1.4.3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2.(占比6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的原因分析(占全文比重最大,)

2.1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对员工满意度调查来发现夏普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2.2薪酬体制不合理

2.3绩效考评体系存在不公平不合理之处

2.4用人机制中并未体现出公平合理的原则

2.5企业文化的冲突

3(占比2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根据夏普公司进行实际操作)

3.1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简要叙述,忌长篇大论)

3.1.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界定及目的

3.1.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框架

3.1.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3.2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结合夏普实际操作)

3.2.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框架

3.2.2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体制

3.2.3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3.2.4建立人力资源生涯发展规划

3.2.5企业文化建设

3.2.6建立系统的培训开发体制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8-10

绪论 10-20

第一章 “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病态人格 20-36

第一节 忧郁:革命者的病源 20-25

一、忧郁症:革命者共有的病症 21-22

二、忧郁的原因探究 22-25

第二节 焦虑:忧郁病症的延续 25-28

一、焦虑症:忧患革命的意识世界 25-27

二、焦虑的原因探究 27-28

第三节 癫狂:焦虑过度的宣泄 28-36

一、癫狂症:逃入幻象的路途 29-32

二、癫狂的原因探究 32-36

第二章 “乌托邦”三部曲的意象世界 36-53

第一节 自然意象 36-45

一、花:性本能的释放 37-40

二、雨:恐惧与焦虑 40-45

第二节 社会意象 45-53

一、桃源梦系列:乌托邦的集体无意识 45-48

二、孤岛系列:隐秘的潜意识空间 48-53

第三章 格非接受精神分析学影响的原因探究 53-65

第一节 成长记忆 53-56

第二节 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56-60

第三节 对人性的深入探究 60-65

结语 65-67

参考文献 67-70

附录 70-71

后记 71-73

文学类论文提纲

文学类论文提纲

一、论文选题的要求和范围

1.要求:(1)论文的选题限定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内;(2)要尽可能选择课程范围内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课题;(3)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题;(4)选题要考虑论文所要求的理论性和深刻性:(5)选题宜小不宜大,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按要求完成,切忌选择内容空泛、大而无当的问题。

2.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题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古代文学方面;(2)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3)语言学方面;(4)汉语方面(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5)文学理论方面(包括文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6)外国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7)比较文学方面;(8)美学方面。(可参考《汉语言文学专业选题参考》)

二、论文程序和时间分配

从2006年x月x日开始, x月x日前结束。以下是具体程序和时间分配建议:

1.确定一个适当的选题(x月x日至x月x日)。所谓“适当”,是指符合选题要求的课题。选题要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并经指导教师认可。论文选题的程序和方法是:首先在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范围内尽可能广泛地浏览相关研究资料,并向他人请教,了解这一范围的研究状况,同时进行积极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真正选好课题的标志是形成解决这个课题的设想。

2.收集资料和写出提纲(x月x日至x月x日)。在选题阶段广泛浏览的基础上,确定重点阅读的资料,对有的资料要精心研读。需要记录的资料,要根据资料的性质、特点和重要程度,采用摘录、提要、心得札记、复印、网上下载等形式随时记录下来。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对课题进行积极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结束,就应该形成解决课题的思路,就应该知道怎样运用这些材料,就应该能写出论文提纲。提纲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认可。如果指导教师对提纲提出修改意见,要认真修改后方可进行下一程序。提纲的内容包括:题目、论点、论述思路的逻辑架构,主要论据(资料)。提纲应分条列项,并尽可能详细:提纲的详细程度反映思路的'成熟程度。

选题和收集资料是整个作业过程中两个最关键环节,只要确定一个好的选题并获取充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写成一篇论文是水到渠成之事,不要误认为写作成稿是最主要过程。 3.撰写初稿、修改定稿(x月x日至x月x日)。首先写出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按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再交指导教师审阅。如果指导教师认可,就可定稿。如果指导教师不认可,就要继续修改,直到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定稿。

4.答辩(x月x日至x月x日期间)

三、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应符合通行的格式规范,要求必须具备如下格式:题目、署名、完成日期、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题目要明确地揭示论文内容,切忌摸棱两可或不知所云。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宜控制在2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300字。不

要分段,也不要分条列项。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专业术语或具有专业术语性质的词语。一般三至五个,最多不超过八个。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文中一般不出现“引言”、“本论”、“结论”字样,但一般应有引言段和结论段。本论是论文的主体,一般要分几个部分和几个论述层次,要求加上小标题或数字序号,以显示文章清晰的思路。

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不能仅停留在经验和操作层面。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表述必须客观、冷静,不带感情色彩。论文要求使用准确、简洁、规范、平易的书面语言,不要口语化,尽量不用文学修辞。

论文正文不得少于6000字。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所收集到的对本文的论述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足以支撑本文论述的资料。格式如下:

期刊类:序号、作者、篇名,刊名,期号和出版时间。 专著类: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网页类:序号、作者、篇名,网址,发表年月。(如果网上文章来自期刊或专著,应以书面文献为准)

定稿的论文要求打印装订,请参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打印格式》。

四.论文答辩

论文完成后,要通过答辩确认论文的真实性,评定论文成绩。为使论文能够顺利通过,应充分做好答辩准备。答辩分论文介绍和回答问题两个部分,做答辩准备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论文介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选题原因,说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论题,这个论题的意义何在。二是研究背景,说明前人对这个论题作了哪些研究,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什么重要观点等。对研究背景的介绍能够直接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性和对论题的研究程度,因此应是论文介绍的重点。三是对论文本身的介绍,主要介绍论文的的创新之处、基本观点和论述思路,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等。在准备论文答辩时,应该就这三个方面准备一份介绍提纲。介绍论文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对回答问题的准备包括熟悉论文与熟悉相关资料和知识两个方面。首先要认真地反复阅读论文,弄清楚文中使用的每一概念、尤其是重要概念的涵义,能够准确地解释每一条引用资料,发现论文中的不足之处,设想答辩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并设想,如果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我怎样回答,这就要熟悉与论文相关的资料和知识。

(提出答辩问题的两个原则:一是论文中已经写明白的问题不提;二是与论文无关的问题不提)

五、特别提示

严禁抄袭。如果指导教师发现论文为抄袭,将退回并要求重写;如果答辩中发现论文为抄袭,将判为不及格。如果论文为抄袭,将百分之百被发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