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种子期刊2019影响因子

2023-02-13 14: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种子期刊2019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通常说的是期刊两年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为:

2019年影响因子=(2017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在2019年的被引频次+2018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在2019年的被引频次)/(2017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2018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

影响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的因素有

影响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的因素如下:

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若刊物的出版周期较长,则相当一部分的引文因为文献老化(超过2年)而没有被统计,即没有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从而降低了影响因子。

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刊载论文如果是热门课题,且篇幅较短,发表较快,则被引率将很快达到高峰,进而使期刊的影响因子上升很快,然后又迅速下降;刊载完整研究性论文的期刊,持续被引用时间长,影响因子升高较持久。也有资料表明,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呈显著的正相关。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根据经验判断,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在多数情况下,论文量少的期刊容易得到高影响因子,并且这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年度之间会有较大的波动;而论文量多且创刊年代久的期刊往往容易得到较高的总被引频次。

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一个学科的引文数量,总体水平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各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二是该学科期刊在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所占的比例。

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对于特定刊物来说,在中外的检索系统中,由于其所收录的期刊群体组成的差异较大,因而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刊物在不同语种的检索系统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5、名人效应的影响,名人效应常表现为:一方面人们常引用名人的文章来增加自己文章的权威性,即便是在还有别的更适合自己文章引用的文献时也是这样。

另一方面是署有名人名字的文章或被名人所推荐的文章很容易在所谓的高档次的杂志上发表,因而也容易被SCI或CSCD所收录,且有时文章本没有名人科研成果,却为了能在高级刊物上发表署上了名人的名字,所以过分地强调被引用或收录情况,将给文章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带来人为的偏差。

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是什么?

14.919

Nature Communications属于Nature出版社,是Nature系列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于2010年创刊。从现有的记录来看,Nature Communications的2019年影响因子(JCR2018)是11.878,2018年影响因子(JCR2017)是12.353。

期刊名: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名缩写:NAT COMMUN。

国际刊号:2041-1723。

2021年影响因子/JCR分区:14.919/Q1。

出版国家或地区:England。

出版周期:Bimonthly。

出版年份:2010。

年文章数:4316。

是否OA开放访问:Yes。

影响:

《自然—通讯》和《科学报告》是自然出版集团(NPG)旗下增长最快的两本刊物。

《自然—通讯》和《科学报告》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推出,这两本期刊在2013年6月双双实现发表论文数量达到2000篇的里程碑,同时两份刊物的论文投稿数和发表数继续快速增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自然—通讯

plant cell影响因子

plant cell即《植物细胞》,是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学会出版的生命科学领域学术刊物,影响因子10左右,在SCI植物类非评论性杂志中排名第一

2020植物科学领域SCI期刊影响因子!2020年6月29日,2019年SCI期刊影响因子新鲜出炉,很多从事科研的人员和在读博士生都会关注一下自己所在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变化情况,大家更关注的是看看自己去年发表文章的期刊影响因子是否发生了变化。虽然“不唯影响因子”是当前的主流做法,但是随着新的影响因子的出炉,网上对影响因子讨论又热了起来。

在PLANTSCIENCE领域,国产植物学SCI期刊影响因子表现抢眼。和2019年公布的数据相比,植物学领域收录的SCI期刊总数为234个,比去年的228个增加了6个。在234中期刊中,影响因子在10以上有5个,和去年持平,分别是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Trends in Plant Science,Nature Plants,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和Molecular Plant,其影响因子分别为19.540,14.416,13.256,12.623和12.084;在5-10之间的有11个期刊(去年为8个),这包括最为知名的植物学杂志Plant Cell, 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和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4-5之间的有11个期刊,3-4之间的有22个期刊,其他期刊影响因子的均在3以下。植物学领域影响因子在3以上所占比例约为21%。

Nature Plants凭借其Nature子刊的光环和大家的持续关注,其影响因子和去年相比又基本持平,影响因子为13.256,稳居非综述类期刊第1位;中国主办的Molecular Plant的影响因子继续上升,影响因子由去年的10.812达到12.084。老牌植物学领域的Plant Cell的影响因子由去年8.228提升到9.618,Plant Physiology和Plant Journal的影响因子也比去年有明显提升,分别从6.305提升到6.902、5.726提升到6.141。而植物学领域中“新贵”期刊New Phytologist和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则继续表现抢眼,影响因子均达到了8以上,其中New Phytologist影响因子由7.299上升到8.512,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的影响因子由6.840上升到8.154。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有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Horticulture Research的影响因子继续攀升,达到5.404。

影响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的因素有

一,原题解释:影响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的因素有(   )。A.2017年的发文量B.2018年的发文量C.2019年的发文量D.2017年发表的文章在2018年的被引量E.2018年发表的文章在2019年的被引量答案:ABE

二,影响因子的定义影响因子简称IF,是汤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三,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四,影响因子的意义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