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2023-02-12 00: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1年,是信阳师范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为双月刊。刊物的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学术研究,提高刊物质量,推动教学科研。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的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3-0964,国内统一刊号为:CN 41-1030/C;所发文章被《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国内权威性文摘的摘转率,在全国师范学院学报中一直名列前茅。现有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两个版本。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的杂志种类

是信阳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富有创新的学术论文。刊物的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学术研究,提高刊物质量,服务教学科研。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3-0972,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107/N。本刊设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综述·评论·争鸣、专题研究和信息窗等栏目。其创刊以来的详细地办刊历程如下:1. 1981年创刊,刊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年刊,内部交流。2. 1982年,自然科学版从综合版分离出来,刊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 1986年,本刊由年刊改为半年刊。4. 1987年,本刊第一期批号为“豫刊证字第38号”,第二期变为“豫报刊临时登记证HN1065”;同年由内部交流改为邮局发行,邮发代号为36-122.5. 1988年,本刊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同年起开始编卷,一卷四期,页码连排;从第二期起,被批准为国内公开发行刊物,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107/N,同时被《全国报刊索引》作为来源期刊。6. 1990年,本刊被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3-0972,同时被河南省教委评为A级学报,被《中国物理文摘》和《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7. 1993年,本刊被《中国数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同时进入《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8. 1994年,本刊被《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9. 1995年,本刊荣获河南省教委颁发的省首届优秀学报一等奖,同时被《中国水产文摘》作为来源期刊。10. 1996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科委颁发的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同时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11. 1997年,本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12. 1998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科委颁发的省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同时被《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作为来源期刊。13. 1999年,本刊荣获河南省教委颁发的省第二届优秀学报二等奖,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来源期刊。14. 2000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科委颁发的省第四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同时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作为来源期刊;15. 2002年,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引证报告,本刊该年度被引总频次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排名第一;16. 2004年,本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成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同年荣获河南省第五届优秀科技期刊;17. 2006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第六届优秀科技期刊;18. 2007年,本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德国《数学文摘》(Zbl)、波兰《哥白尼索引》(IC),到目前为止共有5家国际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收录本刊。19.2008年6月,本刊入选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月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同时荣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中文核心吗

信阳师院学报,有自然科学版和社科版2个版本。
自然科学版是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期刊,很牛的,不容易投上。
社科版是普刊。

信阳师范学院是一本院校吗?

根据教育局规定现在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信阳师范学院(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信阳师院,坐落在信阳市,是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成员。学校创建于1975年,时名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并改为现名,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获批省“十三五”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截至2021年1月,学校校区25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1.08余万平方米,设有25个教学单位,开设75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190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共23876人,其中研究生1288人。2020年11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筹建:

1974年10月10日,信阳地区文化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在光山县召开的全区普及小学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宣布了信阳地委准备建立师范专科学校的消息。

1974年11月间,地区文教局派人到河南省教育厅,请示建立信阳师专问题。王锡璋厅长接见时表示:“省教育厅也打算在信阳办师专,地委若能将信阳西郊的信阳高中校址让出来,办一所省管师专,可以在信阳地区多招些学生,信阳受益更大。”信阳高中是信阳地区重点高中,属地区管,占用高中校址须经信阳地委同意。1975年2月初,地委召开常委会议,正式听取地区文教局关于建立师专问题及省厅意见的汇报。1975年3月,文教局领导第二次向地委常委会议汇报省厅意见及其他事宜。7月6日,地委宣传部部长、分院筹备领导小组组长刘庭璋要求筹备组开会征求各方意见,搞一个分院筹建方案。7月18日,筹备组制订了分院筹建整体方案,并报经地委同意实施。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7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另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与闽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1个学科群入选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有7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3个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河南省特色品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门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学科门类齐全、基础厚实,基本构建起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科群”入选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现有2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有10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心理学、数学4个学科2018-2020连续3年上榜软科“最好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教育硕士获得C-。

构建科研平台,建立校校、校所、校企、校地深度合作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努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增强核心竞争力。拥有豫南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茶树生物学、微电能源、河南省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河南省水土环境污染协同防治等29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9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4个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河海大学共建全国第一家光伏系统真实发电能力国际化测试平台,与河南大学、信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与信阳市共建“大别山精神研究院”“信阳发展研究院”等。2008年至2020年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0余项。在全国率先成立炎黄学研究院,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炎黄学概论”。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2700余篇;出版著作430余部,获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900余项。《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发行1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德国《数学文摘》(Zbl)、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A)、英国《动物学记录》(ZR)、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 host)等国际重要数据库公布为固定收录期刊,其中自然科学版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曾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核心期刊,曾荣获“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河南省一级期刊”。

倡议牵头成立了“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提升了学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拓展国际化办学视野,先后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普利茅斯州立大学、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摩洛哥穆莱伊斯梅尔大学、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与波兰西维塔斯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吉隆坡大学、台湾静宜大学等校签订了交换生合作协议。深化多层次多形式合作办学,与美国米勒斯维尔大学、韦伯国际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青云大学、新西兰维特利亚理工学院等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培养学生。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聘请加拿大汉学家白润德,建立外籍教师暑期开展本科生双语教学工作模式。学校自200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留学生,先后选派学生到韩国、新西兰等高校深造,并接收美国、俄罗斯、摩洛哥、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越南、博兹瓦纳、马达加斯加等国留学生。当前,学校正以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为目标,以更加开放为动力,扩大教育双向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国际视野、多元文化交融的办学环境。学校还积极推进校友会、基金会建设,广泛凝聚力量,助力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