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好,直接向该杂志的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新闻媒体的发稿方式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投稿
如果您的稿件具备新闻属性(非纯广告稿件、有见地、有思想、三观正等),那就可以选择投稿方式进行发稿,即便您的稿件内容较好,但如果平台认为与自身的定位不太相符,也可能会拒稿的。
二、直接联系新闻媒体发稿
这种方式看起来轻便,但具体实施起来非常繁琐。因为很多的新闻媒体一般不会从企业或者个人那里接受稿件,这就导致直接联系媒体沟通的方式比较费力。
三、通过软文发稿平台进行发稿
软文发稿平台的优点是:媒体数量丰富、发稿速度快捷、发稿注意事项透明、价格低廉且可对比等等。
即时报地市资讯指南热点视界协会体彩专题
为啥人人爱梅西?最后一届世界杯,他不能留遗憾走
2022-11-23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渐
今晚6点,阿根廷将迎来小组与沙特的首战,第五次出战世界杯的梅西,也将正式亮相。
上个月初,梅西就已经正式表态:“我现在有些焦虑和紧张,因为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参加世界杯。”
对于已经35岁的梅西来说,不论是他自己还是喜爱他的球迷,都在期待同一件事,那就是赢得世界杯冠军。毕竟,自从去年带队击败主场作战的巴西队加冕美洲杯后,梅西璀璨的荣誉簿上只差一座大力神杯。而这次的卡塔尔世界杯,很可能是梅西最后的机会,也是最好的机会。
事实上,在还没踏上卡塔尔的土地前,梅西就已经受到了无数球迷的围堵。11月14日,梅西抵达阿布扎比与阿根廷队汇合,并随队参加了首次训练课。这堂训练课,也成为了人们“追星”的一次机会,有大约1.5万名球迷特意赶到现场观看训练。
球迷的疯狂远不止于此,此前有四名阿根廷球迷,为了支持梅西,他们从南非出发,历时177天,穿行了15个国家,骑行1万公里最终抵达卡塔尔,“希望亲眼见证阿根廷时隔36年之后第三次捧起世界杯。”
同样,在中国也有这样的狂热球迷,24岁的北京小伙“Sherk”,今年8月从北京出发,穿越阿塞拜疆、沙特阿拉伯、伊朗、阿联酋等中亚西亚十国,骑行6200多公里抵达了卡塔尔,“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现场见证梅西世界杯的终局之战。”
而来自上海的80后姑娘乔西,为了去卡塔尔现场看梅西的比赛,甚至选择了辞去工作。乔西说,她是一名梅西的“铁粉”,从2006年梅西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起就喜欢上了他,从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始,她已经连续三届世界杯去现场支持偶像。“每个人生活中都需要有自己的热爱,唯有热爱,能抵御岁月的漫长。”
为什么会如此迷恋梅西,乔西的回答或许代表了绝大部分球迷的心声:“始于球技,终于人品。”
正如乔西所说,喜欢上梅西,或许是因为他华丽而充满想象力的脚法,但爱上他却是因为他那忠诚、谦逊的品格。他不是前辈马拉多拉那样的坏小子,不是大罗、小罗那样的球场浪子,也不像C罗那样热衷抢头条,在球场之外几乎看不到他一点负面消息。
好脾气的梅西,生涯至今只有巴托梅乌一个敌人,还不在球场上。不论是队友,还是对手,对球场上的梅西都是会拍手称赞的。就连十多年来在球迷眼中一直与他处于敌对竞争关系的C罗,也在近期的采访中称赞了阿根廷人:“梅西是一名神奇的球员。我们在过去16年一直分享着足坛的舞台,所以我和他有着很好的关系。他是一个为足球做了很多事情的伟大球员。”
同样,正在带队备战世界杯的西班牙主帅恩里克也表示,如果本届世界杯西班牙队未能夺冠,自己会转而支持阿根廷队,“因为梅西。”他说,“如果梅西退役时没有赢得过世界杯,那样对他是不公平的。”
大家期待梅西捧杯,不仅是希望英雄在迟暮之前,把该属于他的荣耀带走,不留遗憾,也是希望自己追逐梅西这些年的青春回忆,能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就如一部共同追了20年的偶像剧,要看到“happy ending”才能真正释怀。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瑾华 李蔚 李玲玲 通讯员 魏丽敏 整理
从1月到3月,疫情还未彻底终结,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放飞身心,再坚持一段时间。
疫情是一次大考验,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在改变自己。
喜欢在外面吃饭的,现在天天在家做饭了;职场人也习惯在网上上班在家办公了。
“妈妈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泡着奶粉,爸爸盯着电脑维护着公司开发的软件,儿子坐着看书。”虽有艰难,也是别一种温馨的家庭画面。
据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从前两手不沾阳春水的,现在方知烧饭做菜是件不容易的事;从前不太在意的花花草草,现在也格外亲切……
疫情期间,为了家人的健康和幸福,你做出了一些改变,这,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凡人善举”。
今天的“文学的守望”,就来看看——“改变”。
泡了一杯红茶
□姜小丽
我依旧端坐在窗前
清风绕过白色栅栏对竹林呢喃
藤蔓微露新芽已经迫不及待拥抱罗马围栏
昨日我才把它们剪断
今日却还理不清
越过寒冬的两株桂花树并肩
喁喁私语
泡了一杯红茶
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只黑白相间的鸟
沿着绿色隔离栏跳跃
三两下飞到客厅窗前
我想和它打招呼
我看它 它也看我
它转身
扑棱棱飞向树梢上空
一只鸟巢筑在树枝丫尖上
枯树枝像极了遒劲的苍松
又像天空中的一幅挥毫泼墨画
中午时分了 鸟窝里
一定有等待它觅食归来的爱人和孩子
夜深了
从一个房间转到另一个房间
玻璃映衬出灯光的倒影
今夜的灯如同马厩的灯朦胧魑魅
在朦胧雾夜中散射着清冷的寒光
哦 那是竹林小径旁的路灯
大门口穿着制服的值夜门岗还在
那不是穿着高筒靴戴着旧毡帽的喂马人
灯光散落一地
他在沉思
那是 静心湖边爱尔克的灯光吗?
带着呓语拥抱着世界
沉沉进入梦乡
姜小丽,浙江江山人,现居杭州,衢州市、江山市作协会员,曾发表过数篇散文在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浙江新农村、浙江教育在线、今日江山、仙霞等报刊杂志上。
青菜改嫁
□ 王贺文
把奉献二字说给小青菜,一点也不过分
它身着短裙,供冬日选美
君郎本是故乡江南
可它听说武汉失去了往日的阳光,天空骤阴
青菜毫不犹豫的乘上专车,决意改嫁武汉
这是它一生最幸福的选择
寒风凛冽,专车飞快,它还嫌慢
经一路颠簸,小青菜进入武汉小区,进入武汉千家万户
给新郎带来一丝温暖
新郎为它的身价和气质点赞
回望故乡,那如诗如画般的新婚之旅
是暖洋洋的奉献
茶花与小雨
□ 王贺文
杭城三月,是茶花绽放的季节
那怒放的茶花
与飘飘洒洒的小雨
有不解之缘
小雨落在花瓣上
亮晶晶的大眼睛直射姑娘的艳红
他的炽热,柔软着她的柔软
他的执著,坚守着她的坚守
花蕊有些害羞
清澈 芬芳 美丽
征战沙场的勇士也会心动
他们的爱是赤裸裸的
彼此依偎着,在慢慢等待
等待阳光哥哥把他们接到银河
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
爱到永远
已响春雷
□极 光
初春明媚,万里晴空,却还深邃。
除夕临近,年货齐备。只待焰火映天美。
阴风忽起,瘴气隐吐,乌云鬼祟。
楚地受难,屈原落泪。 一腔悲愤入湘水。
危及人类,物资告急,南山鼓擂。
八方援助,自愿列队,一声号令向湖北。
相望肩背,浩浩荡荡,不见首尾。
巾帼兰心,闪耀智慧。火神威武敢面对。
天下海内,白衣娟洁, 最美花蕊。
众志成城,无怨无悔,中原大地响春雷。
农行浙江分行老党员老干部坚持宅家抗疫的同时发挥个人特长,精心创作诗词书画摄影为抗疫助阵。通讯员 李浪捷 吕志强
庚子墙角梅信
□蒋志华
凌寒一角晓枝燃,独立东风向日鲜。
疏影朝乾精气曲,暗香夕惕六神弦。
宅家可摘墙东簇,把手能攀屋北烟。
洗砚池台幽淡远,参差春叶共芳妍。
苕溪两首
(一)
东苕溪大桥今日合龙
复工迎亚运,
战疫显神龙。
渔隐添新卷,
凌空绘彩虹。
[注]东苕溪大桥系杭州亚运会重点配套工程。
《苕溪渔隐丛话》为宋代创作,计诗话一百卷。
(二)
步高宝平先生韵
苕溪春又绿,
望眼水天清。
瘟疫消亡日,
菰城别样情。
[注]菰城为湖州别称。
改 变
□曹香玲
以前,姐从杭州来电话:“有空去黄山苑后面的菜地里拔青菜,自己种的,不洒农药,不用化肥。”我总是敷衍着说好好,却极少去拔菜。在杭州的姐,还惦记着我的吃饭问题呢。
“疫情期间,不能聚餐,提倡回家吃饭……”单位食堂像放了假的空旷教室,暂停开伙,往日的饭菜香让疫情吹走了。
街上的饭店也未营业,下午还要上班,中餐只能凑合了。
一块嫩豆腐,方方正正地漾于一小滩浅黄水中;一袋青菜,藏着几朵抽蕊的小黄花,挂于我家门柄上。谁这么好心呀?我又不是被隔离对象。一猜还不是我那亲爱的姐姐吗?姐从杭州回家过年,疫情改变了她回杭州的计划,姐难得在家多休息几天。
外甥夫妻俩在家“网上”上班,兼顾两个孩子。微信视频传来了:“妈妈小科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泡着奶粉,爸爸盯着电脑维护着公司开发的软件,儿子坐着看书”的画面,好和谐的四口之家啊!
在点赞声中,小科发来语音:“有时抱着女儿在做单位的事,儿子也来凑热闹,又得先哄儿子,有一次做着单位的事,忘记炖锅里烧着菜,差点连锅都烧裂了,真得没有一点空啊!想想以前老妈一人带两个小孩,确实挺累的。”
半个月来,小俩口经历了上班、带小孩、做家务的紧张生活,孩子们睡着了,小俩口轻声说:“难怪老妈有时情绪会急躁?下次我们要多些理解。”
疫情期间,年轻人减少了家务方面的依赖行为,增加了对长辈的感恩之情。
水笼头下,菜叶翠绿,菜径嫩白,点点黄花东逃西窜,菜花是姐用剪刀一个、一个剪的,水一冲即可。豆腐往油锅里烤,一面烤黄,翻个面再烤,两面金黄,放入菜花,一盘青菜炒豆腐,酥油可口,萦素搭配,吃起来蛮香。
平时,我偶尔做饭,因为怕闻衣袖上余留的油烟味。疫情期间,我也养成了自己烧饭的习惯。
我从正月初三开始上班,匆匆的时光里,多了三餐的烟火味。青菜土索面、青菜年糕、青菜炒粉丝、青菜炒豆腐、青菜炒肉丁……
据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这个习惯,让我晓得了烧饭做菜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倒想念起本不太爱吃的食堂饭菜来了,当然也更想念起姐的好厨艺了。
姐姐的小菜地是从农户手里租来的。去年国庆节回家时,播了菜籽,烧了草木灰,平时虽无人管理,却长成了风调雨顺的样子。立春一过,青菜削尖脑袋往上长,自顾自地抽蕊了。
姐知道我的公公婆婆喜欢吃腌咸菜,将嫩青菜塞满了两只蛇皮袋,让我们带给婆婆。当我们把青菜和大米送回老家时,婆婆正在隔壁邻居家闲聊,三四个妇女一堆,没有一人戴口罩。见我们回来,婆婆挪动着身子,仍回头与邻居讲着,我们赶紧喊婆婆回家。
“少串门,不戴口罩,多令人担心啊!”“老家空气好,哪会有什么传染病?”“你不知道人家与哪些人接触过,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我晓得邻居都在家,没事噢!街道和村里都很重视,把《磐安报》送来叫大家看怎么防治,村口也有人在值守,放心吧。”
婆婆细数着村里对疫情的宣传工作。眼神里流露的那份淡定,来自于对老家的信任,来自于对邻居的信任。正是这份信任,才让婆婆有了满满的信心。这份信心像袒露于冬天的田野,坦然迎接风霜雨雪,从不荒芜,酝酿春天。
夕阳下,婆婆追赶着残阳,把我们送来的青菜一一摊晒在竹竿上,丝丝银发在夕阳里更有质地。
油炒咸菜,是婆婆吃粥的“黄金菜”,不加水,可放置很多天。公公则爱吃咸菜豆腐、咸菜腊肉冬笋、咸菜芋艿,他常坐在自制的泥封炉前,几块黑木炭、一炉小火苗,炖着时光的云霞,享受着生命的余温。
婆婆自言自语着:“没有咸菜吃饭不香,这下好了,再过二十多天,咸菜就好吃了。”
咸菜收纳着婆婆一生明亮的、艰难的日子,养大了6个孩子。
小小的青菜,收纳了大地的绿色、阳光的金色,再经盐的作用,发酵成耐储存、有酸味、很下饭的咸菜。
这几天,我也开始喜欢上咸菜了。我想起汪曾祺《五味》中写的:“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钱种在地下,长不出青菜。我想起疫情中,那些既上班又带孩子的年轻人,那些与我一样自己烧饭做菜的人,那些自己动手腌咸菜的人,因疫情而改变着我们点滴的生活。
农行浙江分行老党员老干部坚持宅家抗疫的同时发挥个人特长,精心创作诗词书画摄影为抗疫助阵。通讯员李浪捷 吕志强
身边的守候
□朱朦怡
这个寒假似乎有点漫长。
“今日孩子有无出门或返乡?如有新增情况请及时与班级老师联系。”在这个假期,我准时在班级微信群里打卡,统计学生的安全情况,并小心嘱咐家长和学生们一定要好好宅家,不要外出。
家长们积极地在微信群里回应:“在家。”“无外出。”“正常。”
此刻,无变动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学校又发了一则通知提醒我们要认真摸排班级情况,在特殊时期学校也是严阵以待,我将汇总好的班级情况及时进行了上报。看了太久的手机,我站起来往远处看了看,阳台前那几棵水杉笔直挺立着,偶尔飞过几只小鸟,阳光从枯枝干中倾洒下来,斑驳的绚烂轻柔而温暖,心情也随着小鸟欢快的鸣叫中略感轻松。
放在桌子上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有一位妈妈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感叹到:想想他们,我们就很幸福了,再坚持坚持!
我打开图片仔细瞧了瞧,图片上是一群人,有环卫工人、警察、医生、护士、保安……所有人佩戴着口罩并列一排齐刷刷站着,我看到他们每一个人坚定的目光。图片下方有一段话:好好待在家,不要让无数人的付出功亏一篑。你所谓无聊的“家”,正是他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恰巧要做一个学校公众号的消息链接,我就在群里问了一句有没有家长也像他们奋战在一线的?我收到了很多家长的回复,有穿着防护服,佩戴着口罩、护目镜等全副武装在隔离区监测的护士;有坚守在大山深处村庄的医生;有在公路出口给过往车辆认真消毒预防,烟雾弥漫中露出坚毅背影的交通执法人员;有驻守卡点,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同筑起社区坚固疫情防线的志愿者;还有从早到晚穿梭在村头村尾,逐一排查登记的乡镇干部……
翻着家长们发给我这一张张写满战“疫”故事的照片,我心里还莫名多了一种感觉,那究竟是怎么样的感觉?
一位爸爸说:“我都好久没有见我家小孩了。”
一位妈妈说:“我家小孩现在只能和他爸来个视频见面。”
另一位妈妈说:“我和我娃不能视频,一视频他就哭。”
……
原本活跃的学生家长群,突然一阵沉默,静,很静。
我打了一段字,又删了,反反复复几次,终于发出一条:“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大家都有这个默契,无比整齐地在群里助力加油。这句话太短了,也无法真真正正地表达出我的感受,但是我相信家长们,还有孩子们都能从心底感受到和我一样来自身边的温暖。
长时间紧握的手机给手心带来像灼烧的炙热感,从指尖透过经脉传输到心头,这份炙热让我顿时明白了那是来自熟悉的家长们,来自我身边真真切切坚守而澎湃着的自豪感。之前我接触的他们只有一种身份,就是学生的爸爸妈妈,而此时,他们不仅仅只是自己孩子的监护者,也是大家身边的一线保卫者,像我们这些待在家里的千千万万人,正在被像他们这样坚守在身边的千千万万人给予的平安守护。
有一个家长发了一张图片,说:“之前和孩子种下的种子发芽了,加油,春天就要到了。”
是的,深埋地下的种子在冻土里梦想着春天,这个不一样的冬天里我们也在翘首盼望着春天,而在这个最长的冬夜,我们的身边也有着最温暖的守候。
农行浙江分行老党员老干部坚持宅家抗疫的同时发挥个人特长,精心创作诗词书画摄影为抗疫助阵。通讯员李浪捷 吕志强
我们的征集仍在继续,也欢迎你的分享和来稿——
1月27日,浙江省作家协会和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共同发起“逆行而上——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文学作品征集,征集发出后,立即就有作家、诗人、文学家、评论家、文学爱好者发来作品。
1月31日,咪咕阅读也加入我们的行动,共同面向全社会征集抗击疫情的文艺作品。
征集来的作品被小时新闻客户端采用后,还会出现在咪咕阅读app以及mcn账号矩阵上。(具体参与方式见文末)
作为活动的特别合作方,杭州市朗诵协会的朗诵家和会员们将为这些作品赋予声音的力量,配音频推出。
在征集的大量民间来稿中,我们将选出了一些写这个庚子年春天的诗和文,这些诗文,代表了我们内心的愿望——
希望风雨总会过去,病毒快点消散。春天来,春风吹,阳光普照,人情暖。
征文通道,继续开启——
要求:须为未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原创文学作品,诗歌(歌词)、微散文、微纪实、图片、音视频(原创录制)等。
说明:谢绝手稿,请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发送。
渠道:
音视频投稿邮箱:。
在首页点击浮窗“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