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秋文在武汉打拼了17年,没有大学学历,他自修成功;后来自主创业,一路艰辛,可他一直在坚持。他还出版了一本哲学类书籍,给自己的创业咨询培训主业招揽生意。
曾是“打工之王”
段秋文来自湖南株洲,1994年就来武汉打拼,边在电脑城打工边自修大学学历,他做得最好时每年销售业绩达到200万元,在行业里小有名气。
段秋文口才不好,甚至有点嘴笨,但是他心态一直很平和。“这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优势。”他认为,在打工时期磨练出来的这种心性,给他很大帮助。
“任何时候,只要以诚待人,耐心跟人相处,别人总会对你留下好印象,下一次你再去找他,他就能记起你,后面的事情就变得容易。”销售领域,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段秋文的方法也许有点笨,但是在他看来,很有效,也让他有所收获。
初创业靠勤奋赚钱
2001年,段秋文开始自主创业,代理某品牌的计算机销售。他自己仍然做销售业务,只请了几个人负责接待和发货等,大部分压力都在他一个人身上。
自主创业后,他耐心与人交流的`本领有了用武之地。有一次,一个曾经合作过几次的客户撇开他,跟他的竞争对手合作,他知道后跟这位客户打电话,并没有责怪,而是表示以后有机会,还是可以继续合作。
不久这位客户遇到麻烦,他需要的一批货被供货商路上耽搁,眼看就要误事,打电话向段秋文求助,段秋文马上用自己的供货渠道帮他解决了问题。客户很感动,又回头与段秋文合作。
转型管理创业培训
2004年,段秋文偶尔在一次客户调查中发现,计算机销售行业中,很多老板对行业发展缺少规划,也没有认真研究过这个行业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他起初以为这是偶然现象,于是尝试着在计算机以外的行业领域进行调查,发现缺少规划,是很多行业都存在的一个问题。
正好在那一段时间,他接触到国内一企业管理咨询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其中正好谈到创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的话题。他认为,帮助大部分创业者解决规划问题,也许是创业咨询管理领域的一个新话题。于是,他加入这家管理咨询培训机构,边学习边进行创业转型。
出书帮助咨询业务“揽客”
这个转型段秋文做得很认真,用了6年时间才基本完成。为什么这么久,因为他从重新学习开始,花了数年时间研究人生规划理论,阅读书籍无数,并走访很多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然后自己出版了一本书《新规划》。
说到这里,他从背包里拿出书,里面除了介绍他的经历,还通过实例详细说明了各种创业规划理论。
这种书不是畅销书,如果要靠版权发行费,恐怕很难赚钱,花了几年时间,这么大的代价,值得吗?
这个问题段秋文也考虑过:书的出版发行不是盈利主要方法,事实上现在很多书都是靠送的。“出书的目的是让人认可,也就是打响江湖名声,等大家通过这本书知道我这个人了,再找我进行创业咨询。”
目前他的这个创业计划正在实施阶段,他坦言,还没有完全看出成效,但是他看准这个方向,认为一定可以成为创业咨询行业的热门话题。
【导师点评】
教人规划首先自己规划
武汉市全民创业导师团导师程战淮对段秋文的项目进行过点评,在他看来,创业咨询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行当,因为你的意见,会被人慎重考虑,反复推敲并且实施,如果不是最适合咨询对象而提供,则可能产生误导。
“很显然,段秋文对自己的创业也进行了一番规划,在他规划的路径中,自己的创业经历是可以拿出来分享的,出版书籍,也是为了创业咨询铺路,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项规划能否成功,但他用行动证明,一步一步实施了自己的规划。”
程战淮认为,除了在出版的书中做好规划,还要对自己将要提供的创业咨询有个规划。段秋文用了几年的时间来写书,这只是规划的前半部分,因为书的最终目的是为创业咨询服务,那么有人看了书之后要来咨询,如何提供咨询就成了段秋文下一步该考虑的问题了。
出书好像都很容易
不老男神林志颖出版了《我对时间有耐心》、电影演员林青霞出版了《云来云去》、德云班主郭德纲出版了《过得刚好》、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出版了《应许之地》、主持人白岩松出版了《幸福了吗》、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出版了《参与感》。
这个名单可以很长很长,难道名人出书就这么容易么?销量不知道如何,但至少凭借其已有的个人影响力,还是能够吸引一部分受众付费阅读的。
他们为啥要出书
无利不起早,总归是有些好处才走这么一趟的吧。这种好处,或许是为了 扩大个人影响力 ,因为个人的知名度都是有局限的,往往仅限于所在领域,而出书却可以突破圈层实现跨界影响,达成个人更大范围的影响力。
同时也可能是为了 打造企业品牌影响力 ,让自己所在的企业获得更多流量和知名度,帮助企业一定程度上拓展盈利能力。
也可能有 自我澄清 的因素,名人出书有时候会写一些过往的个人经历,以澄清媒体曾对个人的一些有失偏颇的报道、或强化大家对作者真实人格的认识。
如果销量好的话, 顺便也能赚点钱 ,也是一次不错的尝试,至少粉丝大概率会买单。
不是名人的你也能出书?可以,这样做
这些名人都是凭借自己的名气出书的。其实作为普通人的你,也可以实现出书,让我来举几个例子。
刘润在他的微信公众号进化岛上持续发布了很多思考文章,也是引起了出版社的关注,出版了《底层逻辑》,书里面提到过的很多理念,也已成为认知提升方面被高频引用的一部作品。
施展在他的微信公众号施展世界里,会持续发布作品,到现在已出版了三本书,最新的一本《破茧:隔离、信任与未来》里的很多文章,也是来源于他公众号的已发布作品。
这些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发现没有,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先发布作品积累个人影响力,然后被出版社发现,最终通过一系列出版社的魔法流程之后,完成出书。
这种出书模式规避了最不可控的约书交稿周期及书稿质量风险,因为作品已在公众号发布,因此可以凭借质量吸引编辑,拟出版的书连底稿都有了,出书还会有多难呢?有了已被验证的质量内容,还担心卖不出去么?
你要做的,仅仅是持续发布有价值的作品,随着时间的积累,你的作品自然会愈发闪耀,直到有一天,出版社编辑来敲你的门,你就能出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