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植物代谢组学论文影响因子

2023-02-11 21: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植物代谢组学论文影响因子

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根据影响因子结合引文量及“二八律”选出的18种核心期刊,其IF均高于2.0,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

(1)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ANNU REV PLANT BIOL)

《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年评》创刊于1950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2;国际刊号:1040-2519;综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影响因子为15.615。

(2)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TRENDS PLANT SCI)

《植物科学趋势》创刊于199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C0008;国际刊号:1360-1385;为从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的基础植物科学研究提供跨学科论坛。影响因子为13.405。

(3) Plant Cell (Plant Cell)

《植物细胞》创刊于1989年,全年12期。原版式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1040-465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P.O.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侧重于植物发育的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分子和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影响因子为10.679。

(4)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CURR OPIN PAANT BIOL)

《植物生物学新见》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C0084;国际刊号:1369-526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urrent Biology Ltd., 84 The Obalds Rd, London WC1X 8RR, England。影响因子为8.945。

(5)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ANNU REV PHYTOPAYHOL)

《植物病理学年评》创刊于1963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9;国际刊号:0066-428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nnual Review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8.257。

(6) Plant Journal (PLANT J)

《植物杂志》创刊于1991年,全年24期。原版刊号:588C0082;国际刊号:0960-7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 Journal Subscriptions,刊载植物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5.914。

(7) Plant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

《植物生理学》由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创刊于192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0032-08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P.O.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 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刊载本学科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5.634。

(8)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MOL BIOL)

《植物分子生物学》创刊于1984年,全年18期,16开,每期80页。原版刊号:582LB071;国际刊号:0167-4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ournals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Centre刊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和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影响因子为3.795。

(9)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CRIT REV PLANT SCI)

《植物科学评论》创刊于1983年,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B0010;国际刊号:0735-26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RC Pres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3.641。

(10)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PLANT CELL ENVIRON)

《植物、细胞与环境》创刊于197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84页。原版刊号:588C0072;国际刊号:0140-779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刊载绿色植物生理学,包括植物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环境生理学、农作物生理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3.613。

(11)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MOL PLANT MICROBE IN)

《分子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创刊于198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56页。原版刊号:582B0109;国际刊号:0897-028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研究论文和评论,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遗传学、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作用及其对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影响。影响因子为3.580。

(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 EXP BOT)

《实验植物学杂志》创刊于1950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24页。原版刊号:588C0002;国际刊号:0022-0957;发行出版机构地址: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实验农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土壤学家、环境与海洋生物学家。影响因子为3.180。

(13)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PLANT CELL PHYSIOL)

《植物和细胞生理学》创刊于1959年,全年12期,16开,每期250页。原版刊号588D0057;国际刊号:0032-078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日本植物病理学会,T170-8484日本东京都丰岛区驹ごめ1-43-11;发表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3.159。

(14) New Phytologist (NEW PHYTOL)

《新植物学家》创刊于1902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56页。原版刊号588C0055;国际刊号:0028-646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学各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与书评,涉及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学科。影响因子为3.118。

(15) Planta (PLANTA)

《植物学》创刊于1925年,全年15期,12开,每期96页。原版刊号:588E0003;国际刊号:0032-093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Platz3, D-14197 Berlin, Germany;刊载植物生物学原始论文,侧重分子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形态发生、生态环境生理学、作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影响因子为3.053。

(16)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J PLANT GROWTH REGUL)

《植物生长调节杂志》创刊于1982年,全年4期,18开,每期66页。原版刊号588E0008;国际刊号:0721-759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报道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生化学、林学、园艺学和农学中有助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发现,侧重除莠剂在内的天然和全盛物质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因子为2.778。

(17) Phytopathology (PHYTOPATHOLOGY)

《植物病理学》创刊于1911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126页。原版刊号:588B0006;国际刊号:0031-949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研究论文,图像精密。影响因子为2.450。

(18)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UST J PLANT PHYSIOL)

《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全年8期,18开,每期100页。国际刊号:588UA002;国际刊号:0310-784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SIRO Publications, 刊载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简报。涉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等。影响因子为2.398。

影响植物次生代谢的积累因素有哪些

1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
1891年,Kossel明确提出了植物次生代谢(secondary metabolism)的概念。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指植物体中一大类并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和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少数小分子有机物在代谢途径上与次生产物比较相似,但具有明显的生理功能,因而不把它们视为次生代谢产物,如萜类成分赤霉素、脱落酸、均为植物激素,另外如胡萝b素为光合作用所必需。随着研究的深入,植物次生代谢的概念有待进一步明确。
2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种类
植物次生代谢物种类繁多,结构迥异,人们至今已发现有黄酮类、酚类、香豆素、木质素、生物碱、糖苷、萜类、甾类、皂苷、多炔类、有机酸等。一般分为酚性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含氮有机物三大类。
2.1酚类主要包括黄酮类、简单酚类和醌类等,主要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到分支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而来,称莽草酸途径,这也是芳香族化合物的来源。黄酮类是以苯色酮环为基础具有C、C、CH结构的酚类化合物。生物前体为苯丙氨酸和马龙基辅酶A(malonyl CoA),据B环的连接位置又分为2一苯基衍生物(黄酮醇、黄酮等),3一苯基衍生物(异黄酮)和4一苯基衍生物(新黄酮)。根据三碳结构的氧化程度又分为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及黄烷酮等。黄酮类成分有许多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如芦丁。还有一些是植保素如异黄酮类。简单酚类是含有一个被羟基取代苯环化合物,分布于植物各种组织、器官中,有些参与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有些是植保素或与植物异株相克有关。醌类是由苯式多环烃碳氢化合物(如萘、葸等)衍生的芳香二氧化合物,根据其环系统可分为苯醌、萘醌和蒽醌。醌类是植物主要呈色剂之一。有些醌类是抗菌、抗癌的重要成分如胡桃醌和紫草宁。
2.2萜类 萜类是由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化合物,通过异戊二烯途径f又称甲羟戊酸途径)合成。现在已研究发现,在植物细胞器质体中存在着第二条途径——丙酮酸/磷酸甘油醛途径,胡罗b素、单萜和二萜通过该途径合成。两条途径差异就是异戊烯基焦磷酸(IPP)形成机制不一样。甲羟戊酸途径IPP前体为甲羟戊酸,而丙酮酸/磷酸甘油醛途径的前体是在转酮酶的作用下,由丙酮酸和3一磷酸甘油醛缩合而成的5一磷酸木酮糖,丙酮酸提供2一c骨架,而3一磷酸甘油醛则提供3一c骨架。根据萜类分子结构通常分为低等萜类和高等萜类,现已知萜类己超过2万种。
2.3含氮化合物 大多数含氮化合物是从普通氨基酸合成的,主要有生物碱、胺类、非蛋白氨基酸、生氰苷和芥子油苷,多具有防御作用。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天然产物,多为药用植物主要有效成分,有些是植保素。现已深入研究的有烟草的烟碱、毗咯啶生物碱、毒藜碱、毛莨科的小檗碱,曼陀罗的莨菪碱、东莨菪碱等。胺类是NH中的氢的不同取代物。通常由氨基酸脱羧或醛转氨而产生,在植物中分布广泛,常存在于花部,具臭味。有些胺类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关,如离体条件下多巴胺能促进石斛提前开花。非蛋白氨基酸是不组成植物蛋白的氨基酸,常有毒,多存在于豆科。因与蛋白氨基酸相似,易被错误掺入蛋白质,多为代谢拮抗物。生氰苷是一类由脱羟氨基酸形成的0一糖苷,氰苷来自于2一C和氨基。生氰苷是植物生氰过程中产生HCN的前体。生氰苷与植物趋避捕食有关。芥子油苷主要存在于芸薹属植物,其经硫葡糖苷酶(thioglucosidase)水解,生成糖苷配基(aglycone),然后自发分解为异硫氰苷(isothiocyanate)和腈(nitrile)。这些产物对草食动物有毒。但植物未受伤害之前芥子油苷和硫葡糖苷酶是分隔开的。
2.4多炔类、有机酸类等 多炔类主要分布于菊科、伞形科植物。有机酸分布广泛。研究表明有些有机酸如水杨酸、茉莉酸在植物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
3植物次生产物对环境胁迫的防御作用 植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水分、光照、大气、盐分、养分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甚至胁迫。为了提高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植物一方面可在形态结构上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在生理生化上发生变化,而一些次生物质则成为后一种适应的物质基础。在植物耐旱、抗寒和耐盐性研究中都发现次生代谢产物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3.1温度 温度是调节植物代谢水平的主要环境因子,对植物的次生代谢也有很大影响。有研究表明,黄豆在低温下培养24h,根部总酚酸、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大豆黄素(daidzein)和染料木苷(genistin)的代谢水平显著增高。低温条件下,在栀子、苹果、山梨、石榴中发现有与抗低温有关的多元醇如甘油、山梨醇、甘露醇等的积累。冷平等(2001年)研究认为,在低温锻炼后,植物体内强还原性酚类物质花青素苷的含量显著增加,可以明显提高苹果、桃、及柿树的抗寒性。DudtJF等(1994年)通过研究认为,低温胁迫条件可能造成活性氧在树体内积累,而黄酮类物质上的羟基具有强的供电子能力,能以单电子转移的方式清除超氧负离子或其他自由基。清除或控制由低温胁迫所产生的生物自由基可能是酚类物质保护植物机体免受损伤的重要机理之一[41。闫杰研究也证明:水杨酸2.0mmol/L浸种处理能显著缓解高温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黄瓜幼苗的耐热性;水杨酸在黄瓜幼苗4叶l心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高温胁迫条件下,水杨酸0.1mmo]]L显著提高幼苗的耐热性。表明水杨酸可以提高黄瓜幼苗的耐热性及耐旱性,使其保护酶活性提高,增加Pro含量,减少MDA积累对膜造成的伤害。
3.2水分 在干旱胁迫下,植物组织中次生代谢产物的浓度常常上升,包括氰甙、其他硫化物、萜类化合物、生物碱、单宁和有机酸等。在受到中度干旱胁迫的针叶树中,低分子量萜类化合物的浓度升高,同时树脂酸和单萜的组成发生变化,而橡胶受到严重干旱胁迫后橡胶浆汁的流速和产量均下降。干旱胁迫导致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叶片中喜树碱的含量增加[71,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根中的红景天苷含量也因土壤含水量而变化[8],轻度的水分胁迫则有利于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中甘草酸的积累。渗透胁迫下多种植物在体内积累渗透调节物质甜菜碱,有研究报告甜菜碱醛脱氢酶的基因表达量与甜菜碱含量平行增加。闫杰的研究证明,在干旱胁迫下,水杨酸2.0mmol/L浸种处理能提高黄瓜幼苗的耐旱性;水杨酸在黄瓜幼苗4叶1心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水杨酸0.1mmol/L能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J。这些都与次生代谢产物在平衡无机阳离子、维持膜的稳定性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有重要关系。对某些耐旱植物的研究,发现其脱落酸和脯氨酸含量较高。小麦在发生萎蔫的4h内,脱落酸含量即增加达40倍;在大麦的不同抗旱性品系中,抗性的强弱与其体内脯氨酸含量高低间具很高的相关性。脱落酸能促使气孔关闭,而气孔开放时间的缩短或使其只在晚间开放是植物提高保水力从而增强抗旱能力的途径之一。实验证明,在叶片施用脱落酸(浓度为0.02g/cm)能有效地使气孔关闭,几天内就足以减少50%以上的水分消耗。脯氨酸含量提高的意义尚不清楚,但其含量高低与抗旱性强弱之间的这种相关性,至少说明它与抗旱性有关。
3.3光照 光强、光质和日照长短都对植物次生代谢有影响。林中植物上部阳生叶中酚类物质含量要比下部阴生叶中多,非洲热带雨林植物中的酚含量与光照强度正相关。温室中的烟草补加紫外光照射时绿原酸含量增加到对照的5倍,受红光照射时则产生较多的生物碱、较少的酚。大棚中生长的欧洲赤松fPinussylvestris)由于光照强度低于棚外,树脂油和单萜类物质含量也较低。遮荫导致高山红景天根中的红景天苷含量降低,但却增加了喜树叶片中的喜树碱含量。红光成分增加提高高山红景天根中的红景天苷含量n”,而蓝光成分增加则提高喜树叶片中的喜树碱含量。Saleem研究认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是一种生物学适应性响应。
3.4营养条件 许多盐生植物体内有甜菜碱和脯氨酸的大量积累。实验表明,淡土植物和盐生植物由非盐条件逐步转移至高盐分环境中都能诱导脯氨酸生成量的逐步增加。测定一系列对盐分具不同敏感性的植物中甜菜碱浓度的结果表明,增加盐分能引起甜菜碱的增加并伴随脯氨酸水平的提高。也有一些植物中,累积的则是山梨醇、右旋肌醇甲醚等。盐生植物累积的这些化合物都易溶于水。因而研究人员认为,盐水植物通过在细胞内积累这些无毒溶质可以平衡由于液泡内无机离子(如Na等)积累所造成的细胞质渗透压的变化,从而对细胞起保护作用。Hattenschwiler等发现植物体内的多酚浓度随土壤肥力下降而增加;Yu等等通过测定生长在酸l生贫瘠土壤上的植物体内多酚,揭示了多酚具有减少养分流失、除去铝毒害、提高磷的有效性和调节氮循环等作用。
3.5二氧化碳的浓度 大气中CO2的浓度一直在增加,这种变化不仅作用于植物的初生代谢,也影响次生代谢。一些研究工作观察到,伴随着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落叶树叶片中单宁的浓度升高,盐生车前(Plantagomaritima)叶片中咖啡酸含量和根部的香豆素(verbascoside)含量也增加。CO2浓度倍增条件下,垂枝桦(Betulapendula)幼苗的类黄酮、原花青素(pmanthocyanidins)的浓度和欧洲赤松体内仪一蒎烯的浓度均提高。人参(Panaxginseng)根部在高浓度的CO2,下增加了总酚酸和类黄酮的含量,而这个过程与葡萄糖、6一磷酸脱氢酶、莽草酸脱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醇脱氢酶、咖啡酸过氧化物酶和绿原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强密切相关[161。
3.6UV—B辐射 中波紫外辐射(LW—B,280320nm)对植物的影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UV—B辐射增强对植物最一致的影响是诱导植物叶片中的紫外吸收物质主要是酚类化合物如类黄酮、黄酮醇、花色素苷以及烯萜类化合物如类胡萝卜素、树脂等,其中类黄酮最主要),并且也观察到在uV—B辐射下类黄酮合成途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和查尔酮合成酶以及其它分支点酶的酶量增加或活性加强。uV—B辐射诱导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增加的现象出现在不同类型的植物中,如欧洲云杉(Piceaabies)、垂枝桦、水稻(oryzasariva)、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等。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可起紫外“吸收屏障(uV—filter)”的作用,从而增强植物抗紫外辐射的能力。
3.7 环境污染 一些研究表明,环境污染可导致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含量发生变化,如酚类等化合物对各种形式的污染物均有反应。在重金属及SO2,污染下,受污染程度最重的垂枝桦(B.pubescens)中低分子量酚的含量最高,总酚含量(单个酚化合物总和1比对照区的高20%。不过也有研究表明,SO2,污染使垂枝桦的几种具有抗氧化和防御作用的酚类物质如杨梅苷(myricitrin)、焦儿茶酚(catechin)、3、4一二羟基丙酰(3、4一theta2dihydroxypropiophenone)和原花色素(proanthocyanidins)的量减少了。增加乙烯的释放量是植物对大气污染危害的普遍反应,在紫花苜蓿、大豆、西红柿、落叶松、欧洲赤松和挪威云杉中都观察到这一现象。总之,植物可以改变某些次生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含量来减轻环境污染的毒害作用。

植物生理学领域的世界最顶级杂志?

现在的名字叫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植物生理学其目的在于认识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生长发育等的规律与机理、调节与控制以及植物体内外环境条件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包括光合作用、植物代谢、植物呼吸、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矿质营养、植物体内运输、生长与发育、抗逆性和植物运动等研究内容。
定义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意义
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的一部分。但它同时也可看作普通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植物的基本组成物质如蛋白质、糖、脂肪和核酸以及它们的代谢都与其他生物(动物、微生物)大同小异。但是,植物本身又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如:①能利用太阳能 ,用来自空气中的 CO2和土壤中的水及矿物质合成有机物,因而是现代地球上几乎一切有机物的原初生产者。②植物扎根在土中营固定式生活,趋利避害的余地很小,必须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并演化出对不良环境的耐性与抗性。③植物的生长没有定限,虽然部分组织或细胞死亡,仍可以再生或更新,不断地生长。④植物的体细胞具全能性,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体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就可成为一棵完整的植株。因此植物生理学在实践上、理论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简史

产生
植物生理学的起源一般都追溯到16世纪荷兰人范埃尔蒙的实验。他把一条柳枝栽在盆中,每天浇水,5年以后柳枝增重30倍,而盆中土的重量减少甚微,因此他认为植物的物质来源不是土而是水。这是第一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理现象。到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英国的J·普里斯特利,荷兰的J·英恩豪斯等人陆续发现了光合作用的主要环节,证明绿色植物能在光下将空气中的CO2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O2。意大利人M·马尔皮基,英国S·黑尔斯,法国J·B·布森戈,德国J·von·李比希,英国C·R·达尔文等人分别发现或阐明了植物中的物质运输、水分吸收与蒸腾、氮素营养、矿质吸收、植物的感应性和运动等现象。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1800年,瑞士的J·塞内比埃撰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植物生理学》。

走向微观
19世纪后期德国的J·von·萨克斯首先开设了植物生理学专门课程。在他和他的学生们努力下,植物生理学从植物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特别是20世纪20~30年代,由于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和普通生理学的进展以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的兴起,使植物生理学深入到细胞水平。30~40年代进入细胞器水平,如以离体的线粒体、叶绿体来分析呼吸和光合等作用的机理,50年代以后,更深入到大分子的组合,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离体酶系的作用,以至电子传递系统机理等纵深方面,跨入分子水平或亚分子水平,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一个方面。就研究的时间尺度而论,从范埃尔蒙实验的5年缩短到几天,几小时,甚至缩短到秒级,毫秒(10-3秒)级,微秒(10-6秒)级,纳秒(10-9秒)级甚至皮秒(10-12秒)级了。

走向宏观
植物生理学发展的另一端是走向宏观。由对植物个体,扩展到群体、群落的研究。因为无论是在人为的农田或自然界中,植物都是聚集在一起,很少单株生存;农业生产也常是以土地面积为单位,而不是按单株来计算产量。因此必须注意群体的结构和活动;植物体与外界环境及其他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通风透光、土壤水肥供应情况以及共生和互斥的现象和机理。这样植物生理学就与生态学接壤,并发展出了植物生理生态学和生态生理学这两门分支学科。

定量及模拟阶段
近代植物生理学家的研究工作,已部分进入定量的阶段,在引入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后,开始了对植物生理活动的数学模拟。因为植物几乎是吸收和转化太阳能的唯一成员,所以在探讨生命起源、开发能源、宇宙航行、地球外生命以及仿生模拟等问题时,植物生理学也是必不可缺的。

最早记录
远在3000多年前(公元前14~前11世纪),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有涉及植物生理活动的关于农业耕耘施肥的记述。其后在《氾胜之书》(约公元前100),《齐民要术》(533~544),《天工开物》(1637)等专著中更有许多阐述。明末《天工开物》的著者宋应星(1587~1660)在与范埃尔蒙差不多同时所著的《论气》一书中曾说:“气从地下催腾一粒,种性小者为蓬,大者为蔽牛干霄之木,此一粒原本几何?其余皆气所化也。”已明确指出了植物利用空气来生长。

在中国的发展史
中国比较系统的实验性植物生理学是从国外引进的。20世纪20年代初,钱崇澍、张珽留学回国后,开始讲授植物生理学;李继侗1927年起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罗宗洛自1931年起先后在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研究院,汤佩松自1933年起先后在武汉大学、清华农业研究所等处建立了植物生理实验室。他们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常为国外文献所引用。他们所教育的第一、二代学生,是国内本学科的主力。30~40年代由于抗日战争和战后国内的动乱,各大学及研究所颠沛流离,植物生理学亦与其他科学一样未得充分发展,专业队伍总共不过30人。1949年以后,植物生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展很快,在有关植物生理学的各个领域里,都程度不等地开展了工作,尤其是在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有重要意义的结果。目在中国设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各大地区的植物研究所及各高等院校中,设有植物生理学研究室(组)或教研室(组);农林等部门设立了作物生理研究室(组)。中国植物生理学会自1963年成立后,已召开过4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并出版了论文集。许多省、市、自治区陆续成立了地方性植物生理学会。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了《植物生理学报》和《植物生理学通讯》两刊物,北京植物生理学会主办有不定期刊物《植物生理生化进展》。
学科内容
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一般分为以下10个方面。

光合作用
①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特殊功能。它们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太阳光。色素在受激发后发生电荷分离,电子经过一系列的载体传递后,引起氧化还原反应:在一端分解水分子,放出氧气;另一端还原辅酶Ⅱ,同时造成质子(氢离子)转移,形成叶绿体中类囊体膜内外的电位差和氢离子浓度差,推动腺苷三磷酸(ATP)的合成。这样 ,将光能转变成还原辅酶Ⅱ与ATP中的化学能,最后经过一系列的酶反应,把从空气中吸入的CO2固定并还原成碳水化合物。[2]

植物代谢
②植物代谢。可以分为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合成代谢——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比较简单的有机物通过一系列酶反应,组成更复杂的包括大分子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酶、纤维素等,构成植物身体的组成部分;或贮存物如淀粉、蔗糖、油脂,以供其生命活动中所需的能量。另一方面是分解代谢——把大分子的物质水解(或磷酸解)成为简单的糖磷酯 ,再经过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还原的辅酶(NADH或NADPH)。

植物呼吸
③植物呼吸。同动物一样,植物也进行呼吸,但没有像鳃、肺那样专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分解代谢所形成的还原的辅酶或几种简单的有机酸,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呼吸链),最后把吸入的氧气还原成水。电子传递和末端氧化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电子传递同时偶联着ATP的形成,供应各种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呼吸作用(respiration)是氧化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异化作用(disassimilation) 。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指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将体内的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 形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一般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分子内部的氧,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植物水分生理
④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的生活需要大量的水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和代谢过程,绝大部分是在阳光照射下,气孔(器)开放、进行光合作用时,从叶面蒸发出去的。陆生植物适应于蒸腾作用对水分的需求,演化出各种结构。由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木质部的导管或管胞输送到地上部的叶和其他器官。进入大气时所经过的气孔能控制水分的散失。在干旱地区的植物,更有减少蒸腾的特殊构造和代谢方式。

植物矿质营养
⑤植物矿质营养。除CO2和水外,植物还需要多种化学元素。需要量较大的氮(N)、磷(P)、钾(K),是农业上常需以肥料形式施加的元素。需要量次之的为钙(Ca)、硫(S)、镁(Mg)、铁(Fe),是构成植物体内生活物质包括某些酶的必要成分。此外还需一些微量元素,如锰(Mn)、锌(Zn)、硼(B)、铜(Cu)、钼(Mo)等。

植物体内运输
⑥植物体内运输。植物没有血液循环系统,但制造有机物质的光合器官(叶子)位于地上,吸收土壤中无机养料和水分的根系处于地下,生殖器官(花、种子、果实)等则要从两者取得营养物质的供应。适应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和各种器官之间物质运输的需要,植物演化出两种特殊的通道,即主要输送水和溶于其中的矿质元素的木质部,和主要输送有机物的韧皮部中的筛管。

生长与发育
⑦生长与发育。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膨大,发育是通过细胞的分化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制约,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季节性。在寒、暖、雨、旱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的植物常有休眠期。种子多在冬季或旱季到来之前形成,在休眠状态下度过不良环境。从营养生长(叶、茎、根的生长)向生殖生长(分化花芽、开花、结实)转化的过程常与自然环境的年度变化相偶合。植物有一系列感受环境变化的机制,光周期现象是其中之一。植物的细胞具有很大的全能性,身体许多部分的细胞,离体后在人工培养基中,都可以脱分化而长成愈伤组织。在适当的情况下,又可以再分化,形成根、茎、叶等器官以至长成完整的植株。

植物激素
⑧植物激素。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各器官间的生理活动,除随营养物的供求关系相互制约以外,大都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来相互调节和控制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植物激素,它们在某些部位形成,转移到另一些部位起作用。如最先发现的生长素就是在生长顶端形成,促进下面的细胞伸长。随后相继发现许多其他激素,如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除去通过化学物质而调节控制之外,植物中也能有迅速的物理的信息传导,如电位的变化。

抗逆性
⑨抗逆性。不同植物对不良环境的耐性和抗性的差异很大,有的能在极干旱的条件下生存,有的能抵抗低温。品种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在自然界中,不同生境中植物的分布很大程度上是由它们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决定的。在农业生产上,扩大作物的种植,了解抗逆性的生理机理,有助于采取措施以提高抗逆性,或为育种工作中抗逆品种的筛选提供生理指标。

植物运动
⑩植物运动。生活在水中的低等植物,有些具有特殊器官如鞭毛,可以游泳,作趋光运动。陆生植物虽然着生位置固定,却并非完全不能运动。根有向地(重力)性,叶子有向光性,是通过生长来运动,称为生长运动。有些植物能做机械运动,如睡莲的花昼开夜合;合欢的复叶晚间闭拢;含羞草和食虫植物猪笼草等,动作更为迅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