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运筹学在日常生活例子论文

2023-02-11 20: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运筹学在日常生活例子论文

存款准备金率如何确定的问题,存贷差额如何确定以及盈亏平衡点的确定问题等。

运筹学,是现代管理学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20世纪3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在决策时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是实现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该学科应用于数学和形式科学的跨领域研究,利用统计学、数学模型和算法等方法,去寻找复杂问题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答。

学科特点

运筹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商企业、军事部门、民政事业等研究组织内的统筹协调问题,故其应用不受行业、部门之限制。

运筹学既对各种经营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又涉及到组织的实际管理问题,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最终应能向决策者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应收到实效。

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类问题的优化方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运筹学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运筹学的原理及用途,举一个例子说说学习运筹学能帮助自己解决实际中的什么问题

运筹学是运用知识数据调配各种事物关系达到平衡利用又不会产生浪费的一种理论。

比方通过了解当前具有家庭电视机使用机顶盒开机时间延长的数据。下班进入房间后先打开电视机,然后更衣洗手之后,正好可以进入播出。

运筹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中能用数量来表达的有关策划、管理方面的问题。当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运筹学的许多内容不但研究经济和军事活动,有些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了。

运筹学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数学上的分析、运算,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最后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已达到最好的效果。

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

扩展资料:

运筹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商企业、军事部门、民政事业等研究组织内的统筹协调问题,故其应用不受行业、部门之限制;

运筹学既对各种经营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又涉及到组织的实际管理问题,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最终应能向决策者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应收到实效;

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类问题的优化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筹学

写一篇用运筹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论文,哪位大神给个思路就好要四五千字,并且只论述一个问题

用运筹学论述对于解决利益最大化的问题,举例可以举田忌赛马和博弈论里的东西 比如乔丹家的草地长草同时有一个广告需要代言他应该选择去做广告而不是剪草,然后综合分析利益问题,可以引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作为分论。。。剩下的自己想好了

急!在线等!求助:写一篇小论文,结合运筹学方法解决一个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Operation Research原意是操作研究、作业研究、运用研究、作战研究,译作运筹学,是借用了《史记》“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语中“运筹”二字,既显示其军事的起源,也表明它在我国已早有萌芽。

运筹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在英美两国发展起来的,有的学者把运筹学描述为就组织系统的各种经营作出决策的科学手段。P.M.Morse与G.E.Kimball在他们的奠基作中给运筹学下的定义是:“运筹学是在实行管理的领域,运用数学方法,对需要进行管理的问题统筹规划,作出决策的一门应用科学。”运筹学的另一位创始人定义运筹学是:“管理系统的人为了获得关于系统运行的最优解而必须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使用许多数学工具(包括概率统计、数理分析、线性代数等)和逻辑判断方法,来研究系统中人、财、物的组织管理、筹划调度等问题,以期发挥最大效益。

现代运筹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在某些组织的管理中最先试用科学手段的时候。可是,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的活动是从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军事任务开始的。当时迫切需要把各项稀少的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分配给各种不同的军事经营及在每一经营内的各项活动,所以美国及随后美国的军事管理当局都号召大批科学家运用科学手段来处理战略与战术问题,实际上这便是要求他们对种种(军事)经营进行研究,这些科学家小组正是最早的运筹小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OR”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重要作战问题,显示了科学的巨大物质威力,为“OR”后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当战后的工业恢复繁荣时,由于组织内与日俱增的复杂性和专门化所产生的问题,使人们认识到这些问题基本上与战争中所曾面临的问题类似,只是具有不同的现实环境而已,运筹学就这样潜入工商企业和其它部门,在50年代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系统配置、聚散、竞争的运用机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一套理论,如规划论、排队论、存贮论、决策论等等,由于其理论上的成熟,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又大大促进了运筹学的发展,世界上不少国家已成立了致力于该领域及相关活动的专门学会,美国于1952年成立了运筹学会,并出版期刊《运筹学》,世界其它国家也先后创办了运筹学会与期刊,1957年成立了国际运筹学协会。

运筹学的特点是:1.运筹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商企业、军事部门、民政事业等研究组织内的统筹协调问题,故其应用不受行业、部门之限制;2.运筹学既对各种经营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又涉及到组织的实际管理问题,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最终应能向决策者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应收到实效;3.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类问题的优化方法。

运筹学的研究方法有:1.从现实生活场合抽出本质的要素来构造数学模型,因而可寻求一个跟决策者的目标有关的解;2.探索求解的结构并导出系统的求解过程;3.从可行方案中寻求系统的最优解法。

运筹学的具体内容包括:规划论(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图论、决策论、对策论、排队论、存储论、可靠性理论等。

数学规划即上面所说的规划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1939年苏联的康托洛维奇(H.B.Kahtopob )和美国的希奇柯克(F.L.Hitchcock)等人就在生产组织管理和制定交通运输方案方面首先研究和应用一线性规划方法。1947年旦茨格等人提出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方法,为线性规划的理论与计算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日益完善,更使规划论得到迅速的发展,可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成千上万个约束条件和变量的大规模线性规划问题,从解决技术问题的最优化,到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决策分析部门都可以发挥作用。从范围来看,小到一个班组的计划安排,大至整个部门,以至国民经济计划的最优化方案分析,它都有用武之地,具有适应性强,应用面广,计算技术比较简便的特点。非线性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则是在1951年由库恩(H.W.Kuhn)和达克(A.W.Tucker)等人完成的,到了70年代,数学规划无论是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还是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图论是一个古老的但又十分活跃的分支,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图论的创始人是数学家欧拉。1736年他发表了图论方面的第一篇论文,解决了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难题,相隔一百年后,在1847年基尔霍夫第一次应用图论的原理分析电网,从而把图论引进到工程技术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论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将复杂庞大的工程系统和管理问题用图描述,可以解决很多工程设计和管理决策的最优化问题,例如,完成工程任务的时间最少,距离最短,费用最省等等。图论受到数学、工程技术及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排队论又叫随机服务系统理论。1909年丹麦的电话工程师爱尔朗(A.K.Erlang)排队问题,1930年以后,开始了更为一般情况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1949年前后,开始了对机器管理、陆空交通等方面的研究,1951年以后,理论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逐渐奠定了现代随机服务系统的理论基础。排队论主要研究各种系统的排队队长,排队的等待时间及所提供的服务等各种参数,以便求得更好的服务。它是研究系统随机聚散现象的理论。

可靠性理论是研究系统故障、以提高系统可靠性问题的理论。可靠性理论研究的系统一般分为两类:(1)不可修系统:如导弹等,这种系统的参数是寿命、可靠度等,(2)可修复系统:如一般的机电设备等,这种系统的重要参数是有效度,其值为系统的正常工作时间与正常工作时间加上事故修理时间之比。

决策论研究决策问题。所谓决策就是根据客观可能性,借助一定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科学地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决策问题是由决策者和决策域构成的,而决策域又由决策空间、状态空间和结果函数构成。研究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就是决策科学。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决策者所面临的自然状态的确定与否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按决策所依据的目标个数可分为: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可分为:战略决策与策略决策,以及按不同准则划分成的种种决策问题类型。不同类型的决策问题应采用不同的决策方法。决策的基本步骤为:(1)确定问题,提出决策的目标;(2)发现、探索和拟定各种可行方案;(3)从多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4)决策的执行与反馈,以寻求决策的动态最优。

如果决策者的对方也是人(一个人或一群人)双方都希望取胜,这类具有竞争性的决策称为对策或博弈型决策。构成对策问题的三个根本要素是:局中人、策略与一局对策的得失。目前对策问题一般可分为有限零和两人对策、阵地对策、连续对策、多人对策与微分对策等。

运筹学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兼有逻辑的数学和数学的逻辑的性质,是系统工程学和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基础理论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和工具。运筹学已被应用到各种管理工程中,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战国时期,曾经有过一次流传后世的赛马比赛,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就是田忌赛马。田忌赛马的故事说明在已有的条件下,经过筹划、安排,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就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可见,筹划安排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前者提供模型,后者提供理论和方法。

运筹学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敌我双方交战,要克敌制胜就要在了解双方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最优的对付敌人的方法,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说法。

但是作为一门数学学科,用纯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最优方法的选择安排,却是晚多了。也可以说,运筹学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一门分支。

运筹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中能用数量来表达的有关策划、管理方面的问题。当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运筹学的许多内容不但研究经济和军事活动,有些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了。运筹学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数学上的分析、运算,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最后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已达到最好的效果。

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

虽然不大可能存在能处理及其广泛对象的运筹学,但是在运筹学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形成了某些抽象模型,并能应用解决较广泛的实际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运筹学已渗入很多领域里,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筹学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是一个包括好几个分支的数学部门了。比如:数学规划(又包含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组合规划等)、图论、网络流、决策分析、排队论、可靠性数学理论、库存论、对策论、搜索论、模拟等等。

各分支简介

数学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计划管理工作中有关安排和估值的问题,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给定条件下,按某一衡量指标来寻找安排的最优方案。它可以表示成求函数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的极大极小值问题。

数学规划和古典的求极值的问题有本质上的不同,古典方法只能处理具有简单表达式,和简单约束条件的情况。而现代的数学规划中的问题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很复杂,而且要求给出某种精确度的数字解答,因此算法的研究特别受到重视。

这里最简单的一种问题就是线性规划。如果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都是呈线性关系的就叫线性规划。要解决线性规划问题,从理论上讲都要解线性方程组,因此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以及关于行列式、矩阵的知识,就是线性规划中非常必要的工具。

线性规划及其解法—单纯形法的出现,对运筹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化成线性规划来解决,而单纯形法有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算法,加上计算机的出现,使一些大型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成为现实。

非线性规划是线性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和继续。许多实际问题如设计问题、经济平衡问题都属于非线性规划的范畴。非线性规划扩大了数学规划的应用范围,同时也给数学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基本理论问题,使数学中的如凸分析、数值分析等也得到了发展。还有一种规划问题和时间有关,叫做“动态规划”。近年来在工程控制、技术物理和通讯中的最佳控制问题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

排队论是运筹学的又一个分支,它有叫做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它的研究目的是要回答如何改进服务机构或组织被服务的对象,使得某种指标达到最优的问题。比如一个港口应该有多少个码头,一个工厂应该有多少维修人员等。

排队论最初是在二十世纪初由丹麦工程师艾尔郎关于电话交换机的效率研究开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对飞机场跑道的容纳量进行估算,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相应的学科更新论、可靠性理论等也都发展起来。

因为排队现象是一个随机现象,因此在研究排队现象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概率论作为主要工具。此外,还有微分和微分方程。排队论把它所要研究的对象形象的描述为顾客来到服务台前要求接待。如果服务台以被其它顾客占用,那么就要排队。另一方面,服务台也时而空闲、时而忙碌。就需要通过数学方法求得顾客的等待时间、排队长度等的概率分布。

排队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比如水库水量的调节、生产流水线的安排,铁路分成场的调度、电网的设计等等。

对策论也叫博弈论,前面讲的田忌赛马就是典型的博弈论问题。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的发展也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系统地创建这门学科的数学家,现在一般公认为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最初用数学方法研究博弈论是在国际象棋中开始的——如何确定取胜的着法。由于是研究双方冲突、制胜对策的问题,所以这门学科在军事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近年来,数学家还对水雷和舰艇、歼击机和轰炸机之间的作战、追踪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追逃双方都能自主决策的数学理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博弈论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搜索论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需要而出现的运筹学分支。主要研究在资源和探测手段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寻找某种目标的最优方案,并加以实施的理论和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空军和海军在研究如何针对轴心国的潜艇活动、舰队运输和兵力部署等进行甄别的过程中产生的。搜索论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例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寻找在大西洋失踪的核潜艇“打谷者号”和“蝎子号”,以及在地中海寻找丢失的氢弹,都是依据搜索论获得成功的。

运筹学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它已渗透到诸如服务、库存、搜索、人口、对抗、控制、时间表、资源分配、厂址定位、能源、设计、生产、可靠性、等各个方面。

运筹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时间运筹学与现代生活
第一章 时间运筹观念

第一节 时间观念

一、经济学角度

生产资源

二、哲学角度

物质的持续性

三、正确时间观念的体现:

1.要追求成果目标;

2.要根除浪费时间的习惯;

3.要注重效益;

4.要循序渐进;

5.要加强计划性,劳逸结合

第二节 时间运筹观念

时间运筹的必要性:

1.时间运筹是知识爆炸时代对成功者提出的要求;

2.时间运筹是掌握时间节约规律的要求;

3.时间运筹,是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第二章 时间运筹策略

第一节 整体运筹一生时间

把一生的时间当作一个整体来运用,就是对整个人生的时间阶段,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

1.把一生的时间当作一个整体来运用,是人才成功的需要;

2.把一生的时间当作一个整体来运用,是时间观念历史发展的产物。

第二节 抓住最佳时间和时机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机”与“时”,就是指最佳时间和最佳时机。

最充分的利用你最显效率的时间,如果把你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一天里你最有效率的时间去做,你就能花较少的力气做完较多的工作。

有用功=时间×效率系数

最充分利用你一天中最显效果的时间:

(1)确定每天的目标,养成计划性;

(2)要尽量把重要的任务安排在一天里你最有效率的时间去做

第三节 增扩时间容量

一、挤出时间

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

二、“时间统计法”

每分钟,每小时,自己做了什么,时间是否用得恰当,坐详细的记载

三、善处琐事

不但要“不屈服于生活琐事”,更要善于安排这些琐事

四、从时间中找时间

(1) 并列运筹法

(2)交叉轮作法

(3)定期“盘点”法

(4)遇事三问法

a.能不能取消它?

b.能不能与别的事合并?

c.能不能代替它?

第四节 时间的科学运筹

一、业余爱好与时间的科学运筹

二、休息与时间的科学运筹

三、思考与时间的科学运筹

四、注意力与时间的科学运筹

第三章 时间运筹方法

第一节 时间的分析

时间分析步骤:

一、记录

工作优先等级:

A:重要、紧急 B:重要、但不紧急 C:紧急、但不重要 D:日常例行

行动结果:

授权何人处理;训练何人处理;下周应要求该员提出建议;

应予以合并、消除或减少时间;其他说明。

二、分析

(1)找出你的黄金工作时段

(2)黄金时段测试法

效果

每天时段 很差 稍差 普通 佳 极佳

07:00-07:59

08:00-08:59

09:00-09:59

10:00-10:59

23:00-23:59

三、诊断、建议

(1)记录每日“时间分析表”是否真的有助于提高我的效率?如有,原因何在?若无,为什么?

(2)本日的工作目标,有几项有助于我的中近程目标?

(3)从本日的记载中,我是否发现有能自行矫正的趋向?

(4)要增进我的时间效率,可以立即采取的步骤有哪2(或3)项?

高峰时间之分析

(1)时序 (2)环境

第二节 成功地策划时间表

一、上班族的时间运筹

巧干而非苦干----Work smarter, not harder

二、职业女性的时间运筹

1.定位 2.时间绩效

3.家事观念 4.家事机械化

三、家庭主妇的时间运筹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四、读书学习时间运筹

1.大处着眼

2.小处着手

第三节 24小时的科学运筹

一、起床时间

1.唤醒自己

2.思考 “今日该做的事”

3.”杂用时间“的利用

4.报纸的阅读

二、乘车时间

1.走路去车站

2.早一小时出门

3.选择换车最少的路线

4.选择最佳座位

5.拟定报告或原稿的构想

6.查看记事本

7.”闹铃“

三、午休时间

四、待客、磋商时间

1.与人会晤,应事先问清事件底细

2.与喜欢聊天的人会面,应事先决定结束的时间

3.等候会面,应选择能有效利用等待时间的场所

五、回家后时间

1.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

2.回家后的学习,情况适合时 采用”储蓄时间法“

六、就寝时间

1.无论多忙也不可削减睡眠时间

2.利用备忘录追踪悬念在心的事情

3.利用床头音响设备,一面睡觉一面学习

七、长期休假时间

第四节 有效工作时间运筹

一、运用“工作分析表”

四种“工作分析表”:

(1)重要性分析

(2)紧急性分析

(3)授权分析

(4)拜访与会议

二、选择最佳策略

如何发挥我们的时间资源去追求机会上的最大效益

利用资源去达到目标的科学和艺术

三、运用“工作简化”流程

工作改善依据的原则方法

原则:动作经济原则 Principle of Motion Economy)

方法:

(1)剔除(Elimination)

(2)合并(Combination)

(3)重排序列(Rearrangement)

(4)简化(Simplication)

四、运用“企业管理理念”

1.信任部属,逐级负责

(1)完完全全的授权

(2)严拒部属的反授权

(3)恪守时间原因

2.访客的管理

(1)由秘书处理一切约会

(2)订立会客时间

(3)限制访谈时间

3 .电话的管理

(1)接话

(2)回话

4.休闲时间的管理

(1)不要玩过头了

(2)宴客时间的把握

第四章 时间运筹效率

第一节 提高单位时间利用率

一、提高利用时间质量

科学合理的运筹时间的重要方法有:

(1)集中思维法;

(2)最适点法;

(3)按质用能法;

(4)最佳效果法;

二、改进学习方法

泛读要博,精读要深;纵向深入,横向发展;

为深而博,博服从于精

三、加强计划性

读书要有计划—“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支配时间要有计划

(1)收入时间和消耗时间

(2)制定目标,计划与时间对应

(3)计划是“图样”,行动才是“施工”

四、养成爱惜时间习惯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它的利息。

爱惜时间的习惯是可以培养与锻炼的。

五、加快生活节奏

第二节 时间运筹效率方法

一、“记”出效率

(1)把每件事都记下来

(2)采用多种方法作笔记

① 写下来

② 养成习惯

③ 兼顾规律性和弹性

④ 分类整理

⑤ 不能事无巨细都记笔记

二、“看”出效率

(1)弹性调整阅读速度

(2)注意克服阅读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

(3)改善阅读的大环境

(4)要培养阅读时的情绪

三、“写”出效率

(1)顺手写成

(2)忽略读者的需求

(3)避免八股写法

态度、了解、行动

四、“穿”出效率

(1)自我定位清楚

(2)该穿的要穿

①目标性穿着

②场合性穿着

③沟通性穿着

(3)避免措手不及(有备无患)

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他人眼前,以便为自己获得应得的注意与鼓励。

五、“吃”出效率

(1)多吃蛋白质食物 (2)提神良方

六、“睡”出效率

第三节 找寻片断零碎的时间

一、电话省时间的诀窍

(1)快速拨号

(2)以打电话取代写信

(3)双管齐下

(4)利用电话找到需要之物

(5)电话购物

(6)记下简单提要

(7)整理信息

(8)召开电话会议

(9)在午餐打电话

(10)留下完整的口信

(11)避免电话迷藏

(12)集中时间打电话

(13)在快下班之前打电话

(14)回电话只限两次

二、节省看电视时间的方法

(1)不要一回到家便自动打开电视

(2)不看电视时便把电视关掉

(3)预先决定要看什么

(4)只看你一直都喜欢的节目

(5)别沉迷于连续剧

(6)将你想看的节目录下来,稍后再看

(7)利用看电视的时间做别的事

(8)利用广告时间做事

(9)边听电视边做别的事

(10)选定时间绝不开电视

三、节省通勤时间的要诀

(1)早一点起床

(2)在车中听录音带

(3)为自己准备备忘录

(4)携带手机

(5)共乘

(6)熟悉路线图,碰到堵车时,可以另辟蹊径

(7)搬家到工作地点附近

(8)采用弹性工时,避开交通高峰时段

(9)利用电脑、传真、录像电话等现代设备技术在家中办公

四、节省家务劳动时间的诀窍

(1)不要期望太高

(2)为家务定程序

(3)将小摆饰品拿掉

(4)不要积太多脏衣服

(5)将衣服送洗衣店

(6)边用边清理

(7)每天收拾

(8)雇别人为你做一些家务

(9)不脏的东西不要清洗

(10)将同类物品放在适用之处

(11)破损的用具要换掉

(12)计划每周菜单

(13)在物品尚未完全用光时便需补充

(14)托送

(15)买速成食品

(16)预先准备食物

(17)利用慢锅

(18)一次做几倍份量

(19)分派工作或轮流承担

(20)可以每个月两次叫送食物或上馆子吃饭

五、购物省时秘诀

(1)必带购物单

(2)选择人较少的空挡购物

(3)务必到条理分明、整齐有效的商店去购物

(4)不要沉溺在比较价格的购物上

(5)大量购买

(6)整合购物次数

(7)多带一把钥匙

(8)免除不必要的退货

(11)每一天都可以买礼物

(12)电话购物

(13)准备 充足的卡片

(14)雇佣“钟点”服务工

(15)不要浪费时间去买你并不需要的东西

(9)不要买太复杂的东西

(10)不要买自己必须装的东西

六、节省假期时间的诀窍

(1)定出购物的期限,且尽早开始

(2)以钱代替礼物

(3)随时备放一些特制食品以防不时之需

(4)以抽名字的方式减少购物项目

(5)如果必要不妨反一下传统

(6)托送礼物

(7)邮购邮票

(8)分派假期的杂事给全家人

(9)改变招待亲友方式

(10)不必答应每一项邀约或请求

第四节 运用电脑

一、电脑观念

一个“学到为什么”的人,才可以说已领略到学习的真谛—学到如何学(learn how to learn),而不仅仅“是什么(what it is)”

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学习心态造成的问题:

(1)习惯定向(habitual set)

(2)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edness)

思考的惯性、惰性,其后遗症是“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二、用电脑运筹时间

举一反三,便是创造性思考

(1)时间分享(time sharing)——多元处理法

(2)整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化零为整

(3)即时处理(real-time processing)

①多元分工(multi-tasking)

②联合作业(1+1>2)

第五章 时间运筹障碍

第一节 时间蛀虫及防治

一、时间蛀虫之一:电话

防治:

(1)每天拨出一段时间打电话或回电话,并请秘书告诉来电者你何时有空接电话;

(2)授权给部属去回答某些电话,可以减轻你的负担;

(3)把你要处理的电话按照重要性排列,可以有效节省时间。

二、时间蛀虫之二:开会

防治:

(1)召集人:决定会议目的,能否用备忘录取代,决定必须讨论的问题,决定会议时间,设计好会议议程;

(2)与会人:是否有必要参加,明确召集人,为什么别邀请,准备好资料。

三、时间蛀虫之三:不速之客

防治:

(1)和同事或部属的会谈尽量事先约好;

(2)作委婉拖延:“现在不行,等一下好吗?”,“这真的很重要吗”我现在急着要完成一项工作。”

(3)到对方办公室讨论业务问题。

四、时间蛀虫之四:书信文件

防治:把文件浏览一遍,然后按紧急性分类。

五、时间蛀虫之五:午餐

防治:排除不必要的应酬,吃一些简单、健康的午餐,控制商业午餐的时间,不能喝酒。

六、时间蛀虫之六:拖延

防治:找出通常会拖延的工作,把它分解成几个部分,分别定下完成的期限。

七、时间蛀虫之七:危机处理

防治:尽量避免危机发生,做好事前计划。

克服时间蛀虫的良方:列工作清单

(1)两种清单:一种记下每天要完成的事情;

另一种记下一些长期的计划与方案。

①大的工作计划应该分成几项,列在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清单上,把每天要做的事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②每天下班前把明天的事列好清单;

③把工作清单写在记事本上,摊在桌上,随身携带。

(2)列清单可以使自己得到一些奖励—成就感

第二节 时间窃贼及防治

一、“拖”及防治

延宕是偷光阴的“贼”。抓住它!

“竞争,就是尽最大的努力,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质量超过别人。”(丁肇中)

戒“拖” 妙方:捉住“现在”,不推诿。

二、“懒”及防治

学习、创作、发现和发明,都是十分艰苦的劳动,需要的是勤奋,懒惰的人将一事无成。

秘方:记日记和随身带本子

三、“消极”及防治

摆脱消极情绪,你就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时间、精力和能力。

客观认识自己,客观认识环境,摆脱消极情绪,抬起头来,勇敢的驾驭自己的航船,不要回首那已逝的时光,开足马力,奋勇向前!

四、“空话”及防治

爱因斯坦成功秘诀: A=x+y+z 沉默:除非于己于人有利直言不谈,避免琐屑的谈话。(富兰克林)

五、“瞎忙”及防治 防治:一要树立较高的目标,一要有一种单纯的心,切忌庸俗。

抛弃那些俗套,别去忙于那些毫无价值的事情,而脚踏实地的做事,才能无悔一生。

六、有计划的拖延

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

1、决策问题:何者当先,何者当后,重在何者当后;

2.重要的不在于分析,而在于勇气

第三节 作决定中的障碍及防治

一、犹豫不决及原因分析

二、克服犹豫不决

1.积极行动;

2.往远处看;

3.不要屈意承欢;

4.停止拖延为小问题作决定;

5.知道何时停止;

6.为作决定限期;

7.明了冒险的回报;

8.不要抗拒改变;

9.记住全面性的目标;

10.使用计算表;

11.现在就做;

12.别操心,要快乐;

13.停止对一切事物过度分心;

14.保持决心

三、快决定,速行动

每个决定都是使你可能掌握未来的一个良机。不过,犹豫不决会使你失去这个机会,最后你连选择的权利也会丧失。

快速通过决定而进入行动期,你便可更快为自己找更多时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