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2023-02-11 19: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连环画阅读市场却连年萎缩。据了解,现代连环画在选题和绘画手法上落入窠臼,选题依然沿袭数十年前,多为古今中外名著和革命传统故事,却少了对当下的关注,缺乏原创性。如今,连环画新品屈指可数,能被读者认可的更是寥寥无几,由此导致连环画印数急剧下降。像至今仅存的连环画画刊《连环画报》,销量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128万份降到2000年以来的1万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李新告诉记者,2000年后,该社出版的连环画印数多在3000册至5000册之间,而在连环画鼎盛时期,这个数字是数万乃至近百万。他感叹:“连环画不能有藏家没读者,拍场上价格再高也只代表曾经的辉煌,我更希望连环画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读物。”他认为连环画脱离读者进入收藏领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对于连环画的未来,李新倒是持乐观态度,“我到好多幼儿园做过实验,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连环画为何物,但是当我告诉他们,拿连环画给他们看,发现没有人不喜欢这种读图形式的。”他们通过农家书屋使得2006年出版社的连环画销售额大幅增加,达到600万元。“我觉得连环画还是有生命力的,像民工书屋、社区书屋和中小学校图书馆,都是未来连环画的潜在市场。”
  不过,在美术评论家谢春彦看来,或许人们应该正视连环画的式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样式,作为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连环画发展的黄金期是与特定时代联系在一起的;如今社会改变了,传播故事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不能指望现在的连环画还和从前一样。”他希望注重民俗特色文化的连环画能够为今天的艺术家保存、传承下去。“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市民阶层需要代言人,当然,不一定非得以连环画的形式。

什么是连环画啊﹖

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应称“连续画”。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

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线描连环画:线描作品传承自中国古代的绣像,用清晰的线条勾画出人、事、景、物。

(2)素描连环画:用素描的手法,不用线条,采用明暗对比、透视等方式进行描绘。

(3)水彩连环画:传自欧洲的水彩画,画笔水分的多少、浓淡产生明暗、润湿和融合的效果。

(4)木刻连环画:最早用刀刻木板后再拓印,由于木板在拓印后一定数量的纸张后就不能使用,所以早期木板作品成本较高,且印数较少,2000年后的收藏价值也被炒作得很高。后期的木刻连环画,多采用木刻的形式来表现内容,而不再真正以木刻的方式制版印刷。

(5)漫画连环画:漫画的形式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1930年代传入中国,对人物形象表现夸张,比较著名的作品有《王先生》和《三毛流浪记》。

扩展资料

现在,连环画阅读市场连年萎缩。据了解,现代连环画在选题和绘画手法上落入窠臼,选题依然沿袭数十年前,多为古今中外名著和革命传统故事,却少了对当下的关注,缺乏原创性。如今,连环画新品屈指可数,能被读者认可的更是寥寥无几,由此导致连环画印数急剧下降。

像至2018年为止仅存的连环画画刊《连环画报》,销量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128万份降到2000年以来的1万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李新告诉记者,2000年后,该社出版的连环画印数多在3000册至5000册之间,而在连环画鼎盛时期,这个数字是数万乃至近百万。

他感叹:“连环画不能有藏家没读者,拍场上价格再高也只代表曾经的辉煌,我更希望连环画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读物。”他认为连环画脱离读者进入收藏领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对于连环画的未来,李新倒是持乐观态度,“我到好多幼儿园做过实验,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连环画为何物,但是当我告诉他们,拿连环画给他们看,发现没有人不喜欢这种读图形式的。”他们通过农家书屋使得2006年出版社的连环画销售额大幅增加,达到600万元。“我觉得连环画还是有生命力的,像民工书屋、社区书屋和中小学校图书馆,都是未来连环画的潜在市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环画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连环画

中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由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在马王堆汉墓的漆棺上就有用多幅图连续描绘的“土伯吃蛇”、“羊骑飞鹤”等故事。莫高窟的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壁画有《九色鹿本生》、《阁肉贸鸽图》等佛本生故事。

魏晋时期的卷轴画已经具备了连环画的特点,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都是人物形象在卷轴画上连续出现,构成故事情节,图旁还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与后来的连环画形式上十分相近。

扩展资料:

连环画名称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图画书,第一次被冠以“连环图画”的名称,并在封面上标出“男女老幼,娱乐大观”的字样。

到了30年代,鲁迅与苏汶的一场关于连环画的论战,以及瞿秋白、茅盾、艾思奇等人纷纷参与,使连环画慢慢引起文化界的关注。鲁迅在《“连环图画”辩护》中写道:“连环图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并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至于这也和其他的文艺一样,要有好的内容和技术,那是不消说得的。”

连环画的蓬勃兴起,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成为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全国的优秀人物画家大部分都集中在连环画创作中,如徐燕孙、刘继卣、王叔晖、贺友直、任率英、顾炳鑫、刘旦宅等的大量创作给连环画带来了繁荣。

《水浒》连环画册从1955年到1960年再版16次,总印数每集60万册;15集《岳飞传》画库自1958年到1984年共印发6740余万册;5集《杨家将》自1958年到1981年共印发1350余万册……从195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连环画编辑部到1962年,共出版连环画册约1400余种,印刷1亿余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环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今天我们怎么看连环画

古代画家王仲简介

王仲,中国古代画家中,没有这个人。

解放后倒是有一个:王仲,1944年生于重庆,画家兼艺术理论家。中国美协《美术》杂志前主编,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仼,中国美协编审,中国西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俄罗斯华人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

还有一个叫王仲清,(1924—)四川成都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师从张大千,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画教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禅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或许,是你记忆有误。

明末清初有个画家叫王建章,字仲初,号砚墨居士,人称王仲初。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

山水宗法董源,笔力雄健,意境深幽。摹古功力深厚,善于用墨,枯焦而能华滋,润湿而不漫漶。亦工写生,花卉翎毛颇有生意,为时所重。性耿介,不轻易落笔。

崇祯三年(1630)尝作《庐山瀑布图》四年作《仿赵孟頫罗汉图》卷,顺治六年(1649)赴日本,七年作《琵琶行图》。传世作品有《云岭水声图》轴,绢本,谈设色,纵95厘米,横48.1厘米,自题款识“横云岭外千里树,流水声中三五家。

你说的,是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