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投稿电话

2023-02-11 18: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投稿电话

呵呵,可以接受电子投稿,地址是:。然后审稿周期是50天,不需要审稿费,

求助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杂志社的联系方式

如朋友有投稿的需求,可以到“杂志云”上面申请。
杂志云可以对接全国8000多家杂志社。
投稿,订杂志,上杂志云!
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投稿怎么没有书面缴费通知直接是邮箱给个账号呢?这个可信么?

打电话确认一下吧~~~

《计算机科学》版面费

应该对你有帮助哦
1、《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文核心,版面费1800元
2、《燃气轮机》不收版面费,而且还有稿费,很不错的
3、《材料保护》不收版面费,还有稿费
4、《施工技术》无版面费
5、成都的《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无版面费,无审稿费
6、成都的《电子对抗》,无版面费,无审稿费

常见计算机类杂志投稿方式
1. 《软件学报》 (月刊) EI、ISTIC收录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地址:北京8718信箱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学报》编辑委员会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82-367
E-mail:

2. 《计算机学报》 (月刊) EI、ISTIC收录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2704信箱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学报》编辑部
邮编 100080
邮发代号:2-833
E-mail:

3.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月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计算机学会
地址:北京2704信箱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辑委员会
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2-654
E-mail:
http:// crad.ict.ac.cn
4.计算机工程 (半月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
地址:上海市漕河泾桂林路418号 《计算机工程》编辑部 邮编 200233
邮发代号:4-310
E-mail:

5.《自动化学报》 (双月刊) EI、ISTIC收录
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地址: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自动化学报》编辑部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2-180
E-mail:

6.《模试识别与人工智能》 (季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
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
地址:合肥1130信箱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编辑部 邮编230031
邮发代号:26-69
E-mail:
7.《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月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00号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编辑部 邮编 110004
邮发代号:8-108
E-mail:
http://www. sict.ac.cn
8.《计算机科学》 (月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胜利路132号 《计算机科学》杂志社 邮编400013
邮发代号:78-68
E-mail:
9.《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月刊)
主办单位: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地址:上海市愚园路546号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编辑部 邮编:200040
邮发代号:4-379
10.《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季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2719信箱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编辑部 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2-413
E-mail:

1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旬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中路211号 北京619信箱26分箱《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社
邮编100083
邮发代号:82-605
投稿信箱:


12.《计算机应用研究》 (月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11号附1号 《计算机应用研究》杂志社 邮编:610041
邮发代号:62-68
E-mail:
13.《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双月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地址:湖南长沙砚瓦池正街47号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编辑部 邮编:410073
邮发代号:42-153
E-mail:
14.《中文信息学报》 (双月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地址:北京8718信箱 《中文信息学报》编辑部 邮编100080
E-mail:
15.《计算机应用》 (月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四川省计算机学会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成都237信箱《计算机应用》编辑部邮编610041
邮发代号:62-110
E-mail:
http://www. computerapplications.com.cn
16.《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月刊) ISTIC收录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
地址:北京2704信箱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82-456
E-mail:

17.《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双月刊) EI(自科版英文版);ISTIC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地址:湖北武汉武昌珞珈山 邮编430072
邮发代号:38-8
E-mail:

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双月刊) SCIE、EI收录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2704信箱 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2-578
E-mail:

19.《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月刊)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所
地址:北京142信箱406分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编辑部 邮编:100854
邮发代号:82-425
E-mail: ,cn
20.《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月刊)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地址:西安市81号信箱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部 邮编:710054
邮发代号:52-16
计算机类杂志(可网上投稿):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Computer & Peripherals) E-mail: OK
计算机仿真(Computer Simulation) E-mail:
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E-mail: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
Graphics)E-mail: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E-mail: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E-mail: info.cimsedu.cn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E-mail: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ail:
计算机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 E-mail: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mail:
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ocations) E-mail:
计算机与现代化(Computer and Modernization) E-mail: 、月 刊:计算机应用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E-mail:
2、半月刊: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 E-mail:
3、旬 刊:计算机工程与应用(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E-mail: 、 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ocations)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应用”。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软件应用技术、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库、多媒体、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控制、先进制造技术、CAD/CAM/CIMS、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新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经验、市场信息与发展趋势等。开设栏目:应用技术专题、研究与设计、软件技术、研究生论坛、
开发与应用、典型应用技术等。网上投稿E-mail:邮局汇款:填写汇款单邮寄成都237信箱《计算机应用》编辑部
银行信汇:开户行:交行磨支科分处 户 名: 计算机应用编辑部
帐 号: 511609017018001969114 注:作者通过电子投稿后,在三至四个工作日内,如能收到我刊带有稿件编号的回复即稿件已接收,否则稿件未被接收。请不要一稿多投!为了缩短稿件审稿周期,请仔细阅读投稿须知。附:研究一下1~3的稿件要求和格式要求。

有没有投过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的朋友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 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 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 亿,无线互联网有6.7 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 亿,为全球第一位。
计算工具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例
ENIAC计算机
如从“结绳记事”中的绳结到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等。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各自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启发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思想。
1889年,美国科学家赫尔曼·何乐礼研制出以电力为基础的电动制表机,用以储存计算资料。
1930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8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ENIAC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
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由于集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更高,每块芯片可容纳数万乃至数百万个晶体管,并且可以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并且可以用微处理器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微型计算机,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电脑或PC机。微型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它的功能和运算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过去的大型计算机。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各种逻辑芯片,已经制成了体积并不很大,但运算速度可达一亿甚至几十亿次的巨型计算机。我国继198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一亿次的银河Ⅰ这型巨型机以后,又于199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十亿次的银河Ⅱ型通用并行巨型计算机。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新一代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软件等。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CD—ROM)。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