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新媒体与社会论文3000

2023-02-11 18: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新媒体与社会论文3000

(一)新媒体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新媒体的存在。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交流方式,我们只需要电脑、手机等通信工具就可以实现快速的交流,许多人已经开始利用新媒体的环境。改变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但新媒体这种交流方式也是有缺点的,使我们交流的时候没办法看见对方真实的感情与情绪,可能由于某条信息的发送错误,产生一些误会,也有很多人利用新媒体进行欺诈。

由于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主要载体依托于移动设备,使得很多人过分的情感依赖于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实际生活中变得冷漠,甚至有“不要让你的孩子被手机带大”这样的宣传语来警示人们新媒体内容对我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但凡事应该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让它影响了你现实的生活。

(二)新媒体对人们文化兴趣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开始采用电子阅读方式。根据调查报告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成人手机阅读比例达到52.1%,同比增长9.8%,并且我国人均手机阅读时间超过半小时。

人们阅读的大部分是微博、微信等软件,这里的信息具有丰富、全面、有趣,也有通过视频收看方式,传统的电视没有办法快进。并且总有广告的出现。通过网络观看有快进功能,还具有选择性。

(三)新媒体蕴含了巨大的商机

由于新媒体传播快、受众广、开放性、多元化的特性,使其蕴含了巨大的商机,催生了一系列的产业,直播、购物、各种交易平台等等。

新媒体写作小论文3000字

1.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出现偏差。目前,很多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是下设于学生管理部门的,很多工作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分管和领导的,所以出现了完全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把二者的概念混淆,而且在高校里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多是简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没有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独特的学科性和实践主体性[1]。还有一些高校把心理咨询或心理干预工作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身上,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补救性目标层次上,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目标,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2]。
2.师资人员多元,专业素养较低。目前,高等学校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有心理学方面的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等。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配置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师资力量不足较为普遍,配备多元,结构复杂,而且兼职人员相对较多,专职人员缺乏。屈正良等人调查我国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师生比约为1:1985,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名学生[3]。二是缺乏具有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多是由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转型而来的,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少专业资质,进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

以“说说新兴媒体的利与弊”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很多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研究。目前我国研究新媒体比较有名的专家学者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匡文波,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孟威、黄楚新,中国传媒大学邓忻忻、赵子忠,北京大学胡泳,华中科技大学钟瑛等学者。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