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严格,论文在成功投稿后,第一步会经过技术审查,在这个阶段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未审退回:这个情况发生在编辑认为论文不符合期刊范畴或投稿要求,于是在未送交外审的情形下退回稿件。有另一种可能是论文里的语言错误太多,索性期刊编辑在退回的时候会说明原因,作者有机会在重投或改投前改善语言。
2.建议改投其他期刊:当期刊编辑认为论文不适合原投稿期刊时,有可能建议改投别家期刊,如果是同一个出版商旗下的期刊,待作者同意后,投稿移转会在期刊内部进行,作者不需要另外操作,但如果是建议不同的期刊,那么就完全是看作者本身愿不愿意改投其他期刊。
3.送交同行评审:在初步审查中编辑会确认论文是否符合期刊范畴、遵守期刊投稿各项要求,一旦检查没有问题,编辑便会送交同行评审,一般都会邀请2到3位审稿人进行审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九条著作权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视听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公开传播或者转播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但不包括本款第十二项规定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孙知信,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院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03,2006), 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8),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06),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学术带头人(2006)。 江苏省微型电脑应用协会多媒体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通信协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专委会委员,教育部回国人员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Computer Communication、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等刊物审稿人。
长期从事无线通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科研经历包括数字微波、无线寻呼、移动通信等,承担或参与了包括973、863等在内的多项国家及企业资助的科研项目。长年担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中国邮电高校学报》、《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学报》、《上海交大学报》、《应用科学学报》等的审稿人。近年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参编或主编的教材著作包括《cdma2000技术》(第三作者)\《卫星通信系统与技术》(第2作者),《通信原理习题集》(第一作者)、译著《无线通信原理》(第一译著)。主要研究领域:无线通信。
王世元,博士,西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 Member。研究领域包括:非线性信号处理,自适应滤波器设计,数字通信系统及生物信息学研究等。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Part II: Express Briefs、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Circuits,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电子学报》、《物理学报》和《电子与信息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IEEE TCASII、IEEE SPL、Neurocomputing、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Signal Processing、《物理学报》和《西南大学学报》等多个期刊和国际会议审稿人。
何业军 ,男,湖北松滋人。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天线与电波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中国通信学会第三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企业科技特派员,中国通信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指导教师为朱光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本科、硕士分别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业大学(2000年更名为武汉理工大学)。曾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合作研究(博士后副研究员),合作导师分别为刘重明(Francis C.M. Lau)教授、程伯中(Pak-Chung Ching)讲座教授(IEEE Fellow,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在国内外期刊、国际知名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50余篇被EI、SCI检索。出版学术译著3部,合作编写学术著作2部。申请专利10余项。现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担任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编委,《通信学报》、《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含英文版《电子科学学刊》)、《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应用科学学报》、《China Communications》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