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藏个人出书

2023-02-11 15: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藏个人出书

我岀过两本书,可以谈谈个人岀书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相信,从小爱好文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发表岀来。而想收集岀书,那更是许多人不想奢望的!

所以,我能岀书,感受很深。

一是满有成就感。觉得也有自己的书了。

二是自豪感。平时与人交往,送本自己的书给人家,很有面子,很高大上。

三是满足感。别人升官发财,那是过眼云烟。我岀书,是可以传代的。

所以说,岀本书比奖励几千块钱或几万块钱是更加高兴的!

你们有自己的书吗?有什么感想?

你有出过书吗?我就出过书,一共出版了17本书。都是写西藏的风土人情,写西藏军人的喜怒哀乐。还有13本书与出版社签了合同,其中有6本书就等着下厂印刷了,由于种种原因搁浅了。据说国家出版总署对西藏和台湾的书把控很严,能否上架就成了未知数。

个人出书是一种什么体验?写点东西是我的爱好,小学成绩不错,从中队长做到了大队长。当兵进西藏后,结合工作写,利用业余时间写,写消息,写通讯,写散文,写小说,写诗歌,还有报告文学。写好后就不断向报刊杂志“砸”去,开始两年基本上是泥牛入海。但我始终不气馁,不断的写稿,不断的投稿……当然,也不断的收到退稿信。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篇文章《墨脱情》在湖北日报发表了,捧着报纸心里美滋滋的。以后就有文章不断在西藏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山西日报、西藏文学、四川文学、西南军事文学、西藏 旅游 、民族团结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剪报都有三大本。捧着剪报就滋生了出书的念头,运气不错,除了开始那3本书是自费的以外,其余的都列入了出版社计划书,有的还进行了再版。

请关注@读走西藏谢谢

你好,我是出版人和作家,策划编辑了几十本市场书,有些书卖出10多万本,自己也创作出版了6本(套)图书,有些真切的体会和经验,现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评论。

言归正传,一共5条体会或经验。具体如下:

1、先多读,再开写

可以肯定地说,读的书不够多,肯定是写不出来的,就算勉强写出来,出版社也很难认可。当然,这里指的是市场书,就是作者自己不出钱,出版社免费给你出版,或给你稿费的书。

至于说到底读多少本,才算多?这个没有标准,毕竟题材不同,涉及到的知识面不同。但个人经验,你如果写专业书,该领域的书起码读50本以上。

只有把专业领域的知识研究很深了,嚼烂然后吐出来,这样的东西才有价值。

2、认真对待每个字

可别小看了你笔下的文字,都是有生命和灵魂的。你认真对他,他会给你回报。这种回报可能超出你的预期。

很多人拿到一本书,经常说,这是什么破书啊,我肯定比他写得好。所谓知易行难,真正让他写,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3、站在读者角度考虑问题

很多作者写书,比较自我,一种我就这么写了,你爱看不看。如果他写的书不好卖,会斥责别人说不懂自己。

别人真的不懂你吗?或许,是有部分人不懂,但有无想过,你写的内容,是读者需要的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不换位思考,站在读者角度想问题呢?

4、不要和编辑吵架

无论你写的书是自费书,还是市场书,要想正规出版,拿到书号,都要经过图书公司或出版社的严格审核。

在出版过程中,或许编辑会提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技术问题,但很容易被自大的作者误认为是故意刁难。

拜托,人家与你无冤无仇,为什么要刁难你?就算对方有点情绪,你有无认真想过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有道理?

5、不要轻言放弃

根据我自己的创作经历,有时遇到瓶颈了,真的很想放弃。好在我都坚持下来了。

毕竟,写本书至少都是10万字起,没几个月时间是很难完成的。如果拖拖拉拉,几年才写完的也多。总之,遇到困难是肯定的,但不要轻言放弃,一步步接近目标,总会开花结果!

从2012年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 时尚 佛学》到现如今,我已经出了三十多本书了,其中还不包括给一些名人(比如某些知名和尚)代写的。

我的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不过读大学时,尚没有怎么写过东西。直到研二,才开始通过写稿子来兼职赚取稿费。只不过读研时兼职写的,多是 星座 、 娱乐 、八卦这一类。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跟文字情怀更是不沾边儿。

研三即将毕业时,同学们都在讨论就业问题。我说,我想做个自由职业者,写写东西什么的。后来,通过一位老师帮忙联系,结识了一位从事出版行业的师哥,他是一位很有情怀也很敬业的编辑。我有好几本书,都是与他合作的,比如《高僧说什么》、《平常心》等。

最初,稿约比较少,毕竟是新人么。2013年,经由朋友介绍,与一些书商开始合作。其中有位老书商,好多年过去了,我们至今仍是合作伙伴。跟这位老合作方共事七八年,我们合作出版了八本书,包括女性励志、佛学修心以及女性财商培养等这样几个方面。

其他的合作方有青海人民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时代华文书局、浙江人民出版社等。此外,我也帮一些所谓的名人代笔写书,毕竟他们有出版需要,又没有稿子,就只能找人代写。也挺好。

最初的时候,每次自己的新书出版上市,我都可期待啦。在期待之中,也略微有些忐忑。我会想,读者会不会喜欢呢?这本书销量好不好呢?合作方还会继续和我约稿么?以及最重要的,稿费不会被拖欠吧。

说起来大家别笑,从业多年,我就碰到过好几次被拖欠稿费的情况。还好,最终都妥善解决了。

除了写书之外,我也写过专栏,主要是关于冥想的。合作的编辑小姐姐非常有爱,每次都给出中肯的建议。虽然我们的杂志后来停刊,可曾经共事的日子却非常愉快!在这里对她道声感谢!

专职写作这些年,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并不是稿费。因为我的很多书都是买断的,就是那种书商一次性支付一笔稿费(通常是一万多)。也有一部分书是版税,就是出版5年之后版权到期,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还可以再版。不过,版税形式的稿费也不多。

我觉得,写作对我最大的改变在于性格。我原先的性格特别内向自闭。我不认为内向不好,但过于自我封闭就不好了,因为这不利于自我成长和发展。通过写作,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之中,既有合作编辑,也有我的读者。编辑老师们给了很多帮助,读者朋友们给了很多支持!

不忙的时候,我也会和唐山本地的朋友一起做线下书友会活动。比如,之前在朋友的咖啡馆里就做过多场新书发布会和书友会,反响都不错。去年开始与唐山新华书店联手,我来担任“新华读书会”的讲师,每场活动之中,都能与读者朋友们进行思想上的碰撞,非常有收获!

有时候,我也做一些线下公益讲座,不收费。但有些时候,会有高校邀请我围绕创意写作等方面,进行专业性较强的讲座。于我而言,这既是收获,更是锻炼。

经常有些朋友问我:“写书赚钱不?”其实,实体出版已经很难很难了,不仅作者稿费少,编辑们更是操心、累心。

说句实在话,绝大部分专职写作的作者,能靠写作维持温饱,这就很不错了。有不少专职作者的日子过得极为狼狈。

要说写作变现,那就是自媒体写作。因为一本书从写作到出版,再到获取稿费,流程实在太长了!

出了15本,感动过,现在麻木了。

出过书出过3本书。

莫啥体验,平常,平静。

文学是我一直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牺牲了很多东西。进入文学圈后,我才发现,像我这样的基层写作者,文学只能自娱自乐,不可能有什么成就,更不可能成名成家。 社会 地位就更不用说了, 社会 上根本就看不起搞文学的人,他们认为,搞文学是不务正业,是一群莫名其妙的疯子。

现在想明白了,与其搞文学,还不如去当个一官半职的,这样既有 社会 地位,又有人捧有人吹,还一点都不累。可现在懂这些道理已经晚了,年龄过了,没有机会了。

出书都是自己出钱,自己销售,感觉好傻。从今以后,再也不干那样的傻事了。

辛辛苦苦写岀来了,不岀觉得可惜,岀了,要花一笔血本。硬着头皮,岀了,送给朋友。以书会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创作,尤其喜欢天文地理科学幻想之类的。一开始是在各种文学报刊上发表豆腐块文章,后来就开始进行大部头的科幻小说创作。加入作家协会之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出版了十部中长篇少儿科幻小说。还有几部被压在出版社,等待时机再行出版。

喜欢文学创作人都知道,它就像食物,水和空气一样,必不可少,是一种精神信仰和精神寄托,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心血付诸实践,确实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出过4本。出书是感觉自己作品成熟了,想推送给读者交流,同时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我认为,出书是要有勇气的,不要盲目自信。作品写得怎么样,放在读者面前,接受审阅、评论、研讨,结果是好是坏,都要有心理准备。还有,出书前一定要作市场评估。如果你的书出了送人,其他的都卖不动,那很可能变成一堆废纸,出书的钱就打水漂,最后变成了自娱自嗨了。

写书难 出书更难 卖书难上加难

要了解西藏密宗应该看什么书?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中国社会科学院 尕藏加 著
  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依据大量的第一手藏文资料,并利用已掌握的古今研究成果,就藏族宗教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藏传佛教密宗(以下简称藏密)文化的历史渊源、理论结构、实践步骤及其主要特色等作出比较系统地论述。特别对藏密文化中最奥妙、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藏密四级独立门户之金刚大法、藏密三位一体之秘密修持法、藏密人佛合一法等进行重点剖析。书中涉及藏密丰富多彩、蕴含深长的教规礼仪,以及超常的宗教艺术或文化智慧等方面,并对藏民族的一些特异信仰,尤其对藏密文化与藏族人之间的密不可分的信仰关系进行分析说明。是一部熔学术性、知识性为一炉的藏传佛教密宗文化专著。

  《藏传佛教(修订本)》
  作者:弘学 编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藏族的来源和形成历史
  第二节 西藏的土著宗教——本教
  第三节 佛教化的白本之宗教生活
  第二章 佛教在西藏的弘传
  第一节 佛教传入西藏的标志
  第二节 前弘时期的指教
  第三节 朗达磨灭佛
  第四节 后弘时期的佛教
  第三章 藏传佛教各教派
  第一节 宁玛教派
  第二节 萨迦教派
  第三节 噶当教派
  第四节 噶举教派
  第五节 希解、觉域、觉囊、郭扎、夏鲁等教派
  第四章 格鲁教派的建立和宗喀巴的宗教改革
  第一节 格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宗喀巴大师的“宗教改革”
  第三节 格鲁教派的发展和寺院集团的形成
  第四节 格鲁教派教义的殊胜
  第五章 “政教合一”和寺庙僧伽组织
  第一节 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
  第二节 寺院的僧伽组织
  第三节 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现状
  第六章 藏传佛教的僧伽教育
  第一节 僧伽教育体制及教学管理
  第二节 僧伽教育的过程及课程的设置
  第七章 活佛转世
  第一节 活佛转世制的由来
  第二节 藏传佛教主要活佛的世系
  第三节 活佛转世的程序及方式
  第八章 藏传佛教仪转纪要
  第一节 皈依与灌顶
  第二节 曼茶罗浅释
  第三节 真言与手印
  第四节 略说护摩
  第五节 藏传佛教仪式及法器
  第九章 藏传佛教密法概略
  第一节 四加行法
  第二节 工一支坐法
  ……
  第十章 藏传佛教文化

  这两本是我见过的最详细的书。深入浅出,适合非专业人士了解藏传佛教。

你身边有作家吗,他们都是什么样的性格?

我的朋友圈里都是伊犁文坛大名鼎鼎的作家,有中国作协的,有新疆作协的,有兵团作协的。

有的是鲁院毕业的,有毛院毕业的,都很厉害。不过,我最铁的一个哥们,是兵团作协的。没上过任何一个科班学院,但他的诗歌在伊犁,甚至在全兵团都是写得最好的,和大散文家刘亮程,大诗人沈苇都是很铁的哥们。

不过他为人低调,不跟人争名夺利,由于不屑于一些浮名争斗,他连作协主席的职位也辞了,连主持副刊编辑的位置都让了,只甘于做一名简单普通的编辑,并且非常敬业。

他只写诗,写短诗,写得非常精彩,从来不写别的体裁。不像一些作家什么体裁都写,但都不出众。

所以,他的诗艺才那么高妙,深沉,精进,被称作泰斗,大伙都十分愿意和他交往。

他的业余时间都在读书学习,儒、释、道的经典著作是他的最爱,特别喜欢在乡下行走,喜欢大自然。

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陶渊明、苏轼、和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

我最喜欢他的二句诗是:

让我们把自己放低

一点点接近大海

什么是作家?你以为加入了作家协会就是作家?像我这样,虽然加入了省作家协会,我自己认为还算不得是作家。

我认为,真正能称得上是作家的,应该是以写作为生,或者以写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或者专业,并且已经写出了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那才称得上是作家。那种所谓的业余的、偶尔发表一些作品的,其实都不能称之为作家。

我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作家?我的回答是肯定有,虽然少,但是有。我就认识几个这样的作家。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写作,他们的业务也是写作,他们都出版了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作品。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作家。

至于说到他们的性格,这要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但是,作为作家,在他们身上,还是有一些共性。

他们不爱交往,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写作上。

他们不修边幅,只关心自己的作品出不出彩。

他们不太注意自己的身体,把全部身心都用在写作上。

他们寡言少语,但是说起写作却能滔滔不绝。

他们不在乎名利,但是却在乎名声。

他们像走火入魔一样,在写作的道路上独自前行!

这,就是真正的作家!

向他们致敬!

人上百形形色色,作家也是一样的,不是因为挂上了作家的标签,就形成了特殊性格的一部分人。

因为性格各异,才有文学作品的百花齐放;因为性格各异,才有只属于“这一个”的独特作品;因为性格各异,才有不同的“家长里短 ”。

创作源于生活。无论怎样性格独特的作家,离开了生活的源头,就无法写出被读者认可的优秀作品!

我身边的作家一大摞,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先说A作家吧,是写作界的大腕,曾经闪着耀人的光环,但有一年忽然有几个女作家公开为他争风吃醋,我才始知,原来大作家也不一定是高尚的,也喜欢女作家,而且不是一个,所以我与那作家渐行渐远,不是不喜欢他了,是怕染一身骚。

再说B作家吧,有一次文学活动,我想与此君合影留念,没想到此君很不情愿,说我们以前不是照过吗?弄得我脸红脖子粗,很下不来台,这才知道自己在人家眼里一文不值,连合影的机会都不想给你。那时候我才审视自己,觉得自己太天真了,太把那些作家当作家了。还有一次,也是与此君有关。也是在一次活动中,一个外地的朋友忽然对我说,你去跟B作家喝个酒,道个歉。外地朋友的话让我大吃一惊,我与B作家相隔遥远,不在一地,而且平时没有什么来往,道歉之说从哪里来。在我的追问下,外地的朋友才讪讪地说,他说你不配合他工作。外地朋友的话更让我摸不着头脑,我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没有交集的两个人怎么会有不配合工作之说,后来,还是自己放宽了心,作家也不是圣人,也有人间的烟火,随他们说去吧,他们高兴就好。

其实我的身边还有很多的作家,也有很多不错的,我觉得在作家中,最不能接受的便是势力之人。很多前辈的事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圈子,都是个大染缸,时间久了,就想逃出来。

身边有许多文人骚客,他们写诗作词弄文章各有特点,性格迥异:

1,有的是一种爱好,不管别人喜欢不喜欢,只管写!很有个性。

2,有的吟诗弄词,对古诗词很有研究,与当代文学主流脱钩,很有古人之风雅!

3,有的贴近现实,写入群众心田,很有共鸣,这类人很实在,正直、务实!

4,有的善于沽名钓誉,写的文章没人看,但善于得奖,爱在单位系统的媒体上发表。写得没毛病,就是没人爱看,这类人从不在自媒体或网上发表,怕晒真水平。这类人虚荣。

5,有的写得华丽,如诗一般,溢美之词贯穿文中,如大文人一般,排比句、拟人句、引用古典、对偶、夸张、写得洋洋洒洒,看了半天,尽是些鸟啊、秋啊、树叶啊、河流啊。这类人是梦一般的文人!

总之,身边的文人很多,大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像离现实很遥远,大概是看透人生与现实,活出自己吧!

真正的文人作家,是三观正的,认知、思维符合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的。他们是主流,有责任感,与民心相通,与科学相通。是经得起沉淀的!时代在淘汰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文人作品。

我们单位有几个作家呢。跟他们朝夕相处,收获无他,倒是明白了,文如其人,并不一定。

第一个,五十多岁,文笔极好,为人口碑却极差。说他文笔极好,是因为他写的散文,确实真好,好到曾获过顶级大奖。说他为人不好,是因为,跟别人一起出门,吃饭他从不掏钱,连别人垫付的住宿费,他也常常“忘记”还给别人。久而久之,没人愿意和他出门,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文章写得好,提拔得早,他是部门负责人。作为领导,应该抓大事,管大事。并不。他好像只喜欢舞文弄墨,沉思于布局谋篇,沉醉于寻章摘句,沉湎于字斟句酌。这么说吧,所有出自别人的文字,他一概看之不上,全都要润笔斧正,乐此不疲。

后来,大家写公文啥的,也都不再费劲,想着反正他要改,常常把一挥而就的文稿,直接交给他手。

他呢,也不客气,对着往出走的人说一声:门关上!然后开始埋头苦改。送稿的人再去取,推开门,好家伙,烟雾缭绕,隐隐绰绰。为了一篇文章,他改一夜的有之,抽一包烟的有之,苦思冥想心情不好光骂人的也有之。

问题是,把精力和心思全用在文章上,别的工作必然受影响。比如,他爱改文章,更爱半夜改文章,早上便不能按时起来,就必然日上三竿才来单位。他这样,别人看样子,势必也都迟到早退。整个单位,自由涣散,眼看着风气大坏。

他还有点任人唯亲,想提拔一个品行不好的亲信。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后,为达到目的,采取了冷处理的方法,先搁置起来,想造势,想水到渠成,想形成既成事实,但,为了这一个人,耽误了其他人,又引起众怒。

所以,前一阵,上级来了个巡视组,不知道是谁,写了封信,把他告了,据说,列了十大罪状,虽然好多都是子虚乌有,但毕竟有一两条属实。加之是上级检查组,事情虽然不算太大,但影响极坏,事后把他调到一个闲差单位。没过多久,就提前退下来了。现在,每天在朋友圈,还能看见他正能量满满的文章,不过,我们单位的人,再也不会把他与正义凛然,大公无私等等形象联系在一起了。

我们单位还有个年轻点的,也是作家,但除了自费出过一本散文集外,没有见过其他作品。没人知道他这个作家,是靠什么加入的。

大家又觉得,既然是作家,写材料自然不在话下,也厉害吧,没想到,却不是这样的,他写出来的东西,总不大搭调。

公文讲究逻辑,讲究严谨,讲究权威。他起草出来的,语言是松松垮垮的,逻辑是杂乱无章的,明明很严肃的一项工作,在他笔下,就好像围着灰色围巾的文学青年,很无奈地站在街头,号召大家来干一样。

你说他水平低吧,他有作协证,你说他水平高吧,他写的东西,往往又得其他人推倒重来。也许,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吧。

从这两个人看,作家,真的并不神秘。墙里开花墙外红的现象,也是有的。比如,我介绍的第一个作家。

作家,对我们平凡人来说,是一个很神圣的名字,代表着学富五车,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可是我思认为,作家也要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广义的可以认为加入作协的朋友都是作家,因为入作协还是要有准入资格的,一系列的准入条件,称为“作家”还是名副其实的;狭义的,我思认为应该定义为“以文化创作为主业,文学创作上有盛名成就的人。”

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我身边的朋友很多。窃以为,作协的朋友,性格没有共同点,如果强要说一个共同点的话,“酒量不行,敢于亮剑!”

狭义的朋友,他们从不称自己是作家,“什么做鞋的?我是裁缝!”

字典常有,而把字典的字排列组合到一起的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思泉涌、畅想万里;也是我最佩服的,他们是活在十一维空间里的神!

作家陈忠实贾平凹和我都有交往。陈忠实性格硬倔,正直,人品高贵。还记得曾有事求他,三天以内必电话回复,至今每每想起,无不被先生的人品感动。贾平凹的性格刚柔并济,能量气场很大,身为中国作协副主席,每天处理诸多公务人情,还能静下心来写字,两年一本长篇,值得每一个作家学习。

你身边有作家吗?他们都是什么样的性格?作家,是我儿时的梦想。由于文化大革命,学业中止了,“梦”算破灭了,我就放弃了学业走进了军营。为了这梦想,我也没有放弃初心,边工作边写作,虽然出了十几本书,加入了作家协会,但我自己认为离真正的作家还是有一定差距,当然我也会继续努力的。

我身边的作家就有好几位,有小说作家,有散文作家,有诗歌作家……有的作家很有影响力:扎西达瓦、叶星生;有的作家那诗写得韵味悠长:洋滔、周世通。还有的是全能作家,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样样出彩:曾有情、蔡椿芳……我真的是很佩服他们。

至于这些作家的性格,因人而异,都有不同的性格。但他们也有共同点——不爱交往,不修边幅,不善言词,不注意身体,不在乎名利……但写作起来,是全身心的,走火入魔一般,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但这些作家也很苦恼,搅尽脑汁写出来的作品出版不了。出版社要生存,个人出书很难。计划出书排不上号,没关系他们就自费出书。我认识的一个作家出了二十来本书,基本都是自费,花光了他一生的积蓄。这就是作家,锲而不舍的作家!

若喜欢我,请关注@读走西藏•想了解我,请百度“杨辉麟”

我本人是专业写作的,在生活中接触的圈子,也基本是作家或文学爱好者。经常或偶尔聚会,吃吃喝喝。因为有共同语言,彼此之间理解多一些。较之 社会 上其他行业,作家圈应该读书人多一些,习惯思考,胡琢磨人世间的一些事儿,谈话主题自然要围绕文学,否则就无法完成写作呢,这是职业性质决定的。

至于人品性格,知识学养之类,和其他的圈子区别不大。写作者研究人,但自己也是人类,也不完美的,世无完人啊。作家与作家之间也有分类一一一有聊得来的,也有聊不来的,有格局大的,也有小心眼的。有的人野心大一些,伏案写作大部头;有的人安于做文字匠,每天写豆腐块就乐不可支。总而言之,作家是一个行当,如果说和其他的行当有所区别,那就是吃的是灵魂饭。把人世间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变成故事,变成思想,升华为哲理,让人类不咸不淡的生活,显得有意思一点儿。时代前进的脚步匆匆,人类太容易遗忘了,作家的工作就是要抵抗遗忘,把人们经历的一切喜怒哀乐用另一种价值视角记录下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