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复合材料微结构硕士论文

2023-02-11 15: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复合材料微结构硕士论文

  文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 有效性能 结构拓扑优化

  论文摘要:金属基复合材料综合了作为基体的金属结构材料和增强物两者的优点,具有高的强度性能和弹性模量、良好的疲劳性能等特点。由于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和价格低廉,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体现出了广泛的商业价值,金属基复合材料首先在航天和航空上得到应用,随着其价格的不断降低,它们在汽车、电子、机械等工业部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为此全球各大公司和研究机构对它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正多层次大面积地展开。笔者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进而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颗粒随机分布金属基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研究
  九十年代中期Povirk, Gusev等人就研究证明了可以用一个有限体积的代表体元来代替整体复合材料,模拟其细观结构,从而建立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同其组分材料性能及细观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值分析方法在复合材料力学分析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做计算数值模拟时,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是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复合材料等效性能的基础。
  基于有限元法的多尺度等效性能计算是目前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与宏观力学行为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建立复合材料的有限元模型,包括随机颗粒分布区域的几何建模和网格剖分,然后才能进行多尺度计算。
  对于复合材料等效性能计算的数值方法,国内外已经发展了名目繁多的各种数值方法。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反分析法、直接分析法。其中反分析法实质就是根据现场观测结果,来反演复合材料力学参数。反分析法主要依赖于材料程的实测位移、本构模型以及材料参数的假定。由于现场观测资料的获取受客观条件影响和对复合材料认识上的不足,往往造成模型和材料参数假定与实际差异很大,因而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为此,人们试图选择另一种途径---直接分析法来预测复合材料的力学参数。由于离散元元方法没有很好解决对复合材料离散后的计算结果的误差,因此基于离散单元法计算宏观力学参数的研究较少目前主要是基于有限元法的数值分析法,其计算过程是首先建立颗粒材料的统计模型,然后模拟出不同尺度的复合材料"试件";这样得到的复合材料"试件",可以视为由基体和增强颗粒两部分组成,其力学参数可以在实验室分别确定,然后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到颗粒统计力学参数即。这一方法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取决于颗粒统计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有限元算法的合理性,这一过程虽然有误差,但是误差不会比原位实测更大。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为避免尺寸效应,模拟不同尺度"试件"时,增加了计算成木,并且当计算尺度增大时,"试件"内的颗粒数目明显增加,给有限元的剖分和计算带来了困难。
  还有学者基于有限元方法,基于等效观点,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等效性能进行了研究,即根据一定的等效原则,宏观地考虑颗粒对材料力学特性的影响,将整个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均匀化、连续化,然后用有限元计算得到等效力学特性.按等效方式来分,主要有材料参数等效法、能量等效法等,这些等效方法有其适用的一面,但仍有一定局限性,例如等效体的尺寸效应问题等.关于材料参数的均匀化理论.作为一种研究复合材料宏观性质的新方法,数学家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A.Bensousson,J.L.Lion、等针对小周期结构问题的渐进分析,给出了均匀化材料系数的概念;O.A.Oleinik等对具有小周期结构的均匀化理论和一阶渐进分析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T.Hou和陈志明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阶渐进展开有限元的理论估计;崔俊芝等针对小周期结构提出了双尺度祸合算法。针对具有对称性的基本胞体给出了高阶渐进展式和有限元估计,并把此方法运用到工程计算中,从而使的均匀化从理论分析进入了数值计算。阶段和实际应用阶段,使得微观构造十分复杂的非均质材料的宏观力学参数计算成为现实,并且给出了计算周期性编制复合材料的等效力学参数的双尺度方法。
  在进行等效计算时,首先需建立材料的单胞模型,如二维单胞模型、二维多颗粒单胞模型、三维单胞模型、三维多颗粒单胞模型及代表体单元模型。武汉理工大学的瞿鹏程教授等,根据扫描电镜试样截面细观图,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且成功预测出了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等效弹塑性力学性能特征曲线。Soppa根据体积含量10%Al2O3,增强6061Al基复合材料的实验细观图,构件有限元分析模型,观察残余热应力对PRMMCs变形和破坏的影响。Han等人采用三维多颗粒单胞模型研究PRMMCs的力学性能和裂纹的产生。
  二、复合材料微结构拓扑优化研究
  结构拓扑优化是结构形状优化的发展,是布局优化的一个方面。当形状优化逐渐成熟后,结构拓扑优化这一新的概念就开始发展,现在拓扑优化正成为国际结构优化领域一个最新的热点。以Roderick Lakes(1987,1993)提出的具有负泊松比系数的泡沫材料以及对通过不同组分材料的复合可以获得任何单相材料无法比拟的极端材料特性(如零膨胀系数、零剪切性能)新发现的阐述为标志,材料微结构的优化设计被纳入拓扑优化领域。特别是由Sigmund于九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现在己经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而在2002年的第9届AIAA年会上Kalidindi等人提出了"微结构灵敏设计(MSD-Microstructure Sensitive Design)"概念,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了微结构构型与组分优化设计的思想与体系。这些开创性的工作为复合材料与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了材料微结构的优化设计。
  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可由微结构单胞使用均匀化技术得到,通过对微结构单胞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可获得具有良好特性的复合材料,例如负的泊松比、负的热膨胀系数、零剪切性能以及良好压电特性的压电材料。对单胞的拓扑优化设计,问题可分为两类:一是满足本构模量等于给定值的最小体积百分含量问题;二是满足一系列体积约束和对称条件的极值材料常数问题。Silva基于均匀化方法展开了具有极端性能的二维和三维压电材料的优化设计;国内袁振、吴长春进行了极端性能的弹性材料优化设计,杨卫等采用优化准则法进行具有特定性能的微结构设计,实现了具有负泊松比的材料设计。基于传热性能的微结构优化设计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张卫红等基于均匀化方法进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预测,在给定材料用量下进行复合材料的设计,得到具有极端热传导性能的复合材料。
  拓扑优化兼有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的复杂性,微结构最终拓扑形式是未知的。以最小柔度作为目标函数的微结构拓扑优化而得到的蜂窝状结构,为标准的规则正六边行蜂窝结构。
  三、小结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技术新型工程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目前复合材料中最引人注目的体系之一,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验上均是理想的复合材料研究对象。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研究和复合材料微结构拓扑优化,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

复合材料学报的论文范例

1、纳米Fe_3O_4及Fe_3O_4-SrFe_(12)O_(19)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2、纳米Ag颗粒/In-3Ag复合焊料的微观组织演变3、基于宏微观分析的碳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强度性能表征4、新型无卤膨胀阻燃聚丙烯的制备及阻燃性能5、热残余应力对内埋光纤光栅传感性能的影响6、独角仙鞘翅微结构及其纳米力学性能7、聚丙烯-钢纤维混杂高强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8、复合材料层合板准静压损伤的数值模拟9、MgO/Li_2O(mol)及烧结温度对结合剂及cBN磨具性能的影响10、复合材料层合板临界屈曲载荷分散性研究11、Si、Mg含量对离心铸造原位颗粒增强Al-xSi-yMg复合材料的组织与耐磨性能的影响1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的制备及其特性与应用13、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渐进损伤分析的数值方法14、纳米银/环化聚丙烯腈复合物的制备与结构表征15、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功能化碳纳米管/尼龙6复合纤维16、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17、二维编织C/SiC复合材料的非线性损伤本构模型与应用18、压电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镍工艺及镀层性能19、微米级煅烧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20、纳米TiO_2颗粒弱界面增强复合材料宏观力学行为有限元模拟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 论文一篇,要综述性的东西,不能有实验和计算内容。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综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
发展现状。同时说明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SiCp /Al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中图分类号:TB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814(2011)12-0092-05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iCP/Al Composite
ZHENG Xijun, MI Guofa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history,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of SiCP /Al composite was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reparation process for SiCP /Al composite were elaborated, the research on SiCP /Al
composite was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composite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SiCp /Al composite; preparation methods
收稿日期:2010-11-20
作者简介:郑喜军(1982- ),男,河南西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材
料加工工程;电话:;E-mail:
92
《热加工工艺》2011 年第40 卷第12 期
下半月出版Material & Heat Treatment 材料热处理技术
应用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从材料的制备工艺、
组织结构、力学行为及断裂韧性等方面做了许多基
础性的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美国和日本等
国,该类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已日趋成熟,在
电子、军事领域开始得到实际应用。SiC 来源于工业
磨料,可成百吨的生产,价格便宜,SiC 颗粒强化铝基
复合材料被美国视为有突破性进展的材料, 其性能
可与钛合金媲美,而价格还不到钛合金的1/10。碳化
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最近20 年来在世界范
围内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广的一类不连续增强金
属基复合材料,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轻质结构材料,
尤其在机动车辆发动机活塞、缸头(缸盖)、缸体等关
键产品和航空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7]。
在1986 年,美国DuralAluminumComposites 公
司发明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硅合金的新技术, 实现
了铸造铝基复合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以铸锭的形式
供给多家铸造厂制造各种零件[8-9]。美国Duralcan 公
司在加拿大己建成年产11340 t 的SiC/Al 复合材料
型材、棒材、铸锭以及复合材料零件的专业工厂。目
前,Duralcan 公司生产的20%SiCp /A356Al 复合材
料的屈服强度比基体铝合金提高75%、弹性模量提
高30%、热膨胀系数减小29%、耐磨性提高3~4
倍。美国DWA 公司生产的碳化硅增强复合材料随
碳化硅含量的增加,只有伸长率下降的,其他性能都
得到了很大提高。到目前为止,SiCp/Al 复合材料被
成功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工业、先进武器系统、光学
精密仪器、汽车工业和体育用品等领域,并取得巨大
经济效益。表1 列举了一些SiCp/Al 复合材料的力
学性能。
目前国内从事研制与开发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复
合材料工作的科研院所与高校主要有北京航空材料
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
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
SiCw/Al 用于某卫星天线丝杆,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研制的SiCp/Al 用于某卫星遥感器定标装置[10-11]。
国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高质量高性能的碳
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虽然部分性能已达到
国外产品的指标, 但在产品的尺寸精度上还存在不
小的差距,另外制造成本太高,离工业化生产还有一
段距离要走。
2 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征
(1)高比强度、比模量由于在金属基体中加入
了适量的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的增强物,明显提
高了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特别是高性能连
续纤维,如硼纤维、碳(石墨)纤维、碳化硅纤维等增
强物,他们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1]。
(2)良好的高温性能,使用温度范围大增强纤
维、晶须、颗粒主要是无机物,在高温下具有很好的
高温强度和模量, 因此金属基复合材料比基体金属
有更高的高温性能。特别是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基
复合材料,其高温性能可保持到接近金属熔点,并比
金属基体的高温性能高许多。
(3)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中
金属基体占有很高的体积百分数, 一般在60%以
上,因此仍保持金属的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
(4)良好的耐磨性金属基复合材料,特别是陶
瓷纤维、晶须、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
耐磨性。这是由于在基体中加入了大量细小的陶瓷
颗粒增强物,陶瓷颗粒硬度高、耐磨、化学性能稳定,
用它们来增强金属不仅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也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5)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金属基复合
材料中所用的增强相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晶须、颗
粒、硼纤维等均具有很小的热膨胀系数,特别是超高
模量的石墨纤维具有负热膨胀系数, 加入相当含量
的此类增强物可降低材料膨胀系数, 从而得到热膨
胀系数小于基体金属、尺寸稳定性好的金属基复合
材料。
(6)良好的抗疲劳性和断裂韧性影响金属基复
合材料抗疲劳性和断裂韧性的因素主要有增强物与
复合体系制备工艺
增强体含量
(vol,%)
拉伸强度
/MPa
弹性模量
/GPa
伸长率
(%)
SiCP /2009Al 粉末冶金20 572 109 5.3
SiCP/2124Al 粉末冶金20 552 103 7.0
SiCP/6061Al 粉末冶金20 496 103 5.5
SiCP/7090Al 粉末冶金20 724 103 2.5
SiCP/6061Al 粉末冶金40 441 125 0.7
SiCP/7091Al 粉末冶金15 689 97 5.0
SiCP/A356Al 搅拌铸造20 350 98 0.5
SiCP/A359Al 无压浸渗30 382 125 0.4
表1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1]
Tab.1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reinforced by SiC particle
93
Hot Working Technology 2011, Vol.40, No.12
材料热处理技术Material & Heat Treatment 2011 年6 月
金属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金属基体与增强物本身
的特性以及增强物在基体中的分布等。特别是界面
结合强度适中,可以有效传递载荷,又能阻止裂纹扩
展,从而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
(7)不吸潮、不老化、气密性好与聚合物相比,金
属性质稳定、组织致密,不存在老化、分解、吸潮等问
题,也不会发生性能的自然退化,在空间使用不会分解
出低分子物质而污染仪器和环境,有明显的优势。
(8)较好的二次加工性能可利用传统的热挤压、
锻压等加工工艺及设备实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二次
加工。由于铝基复合材料不但具有金属的塑性和韧
性,而且还具有高比强度、比模量、对疲劳和蠕变的
抗力大、耐热性好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尤其在最近
20 年以来, 铝基复合材料获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
表2 列举了一些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 主要应用领域
3.1 在航空航天及军事领域的应用
美国ACMC 公司和亚利桑那大学光学研究中
心合作,研制成超轻量化空间望远镜和反射镜,该望
远镜的主镜直径为0.3m,仅重4.54kg。ACMC 公司
用粉末冶金法制造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还用于激光反射镜、卫星太阳反射镜、空间遥感器中
扫描用高速摆镜等;美国用高体积分数的SiCp/Al代
替铍材,用于惯性环形激光陀螺仪制导系统、三叉戟
导弹的惯性导向球及管型测量单元的检查口盖,成
本比铍材降低2/3;20 世纪80 年代美国洛克希德.马
丁公司将DWA 公司生产的25%SiCp /6061Al 用作
飞机上承载电子设备的支架,其比刚度比7075 铝合
金约高65%;美国将SiCp/6092Al 用于F-16 战斗机
的腹鳍, 代替原有的2214 铝合金蒙皮, 刚度提高
50%,寿命从几百小时提高到8000 小时左右,寿命
提高17 倍,可大幅度降低检修次数,提高飞机的机
动性,还可用于F-16 的导弹发射轨道;英国航天金
属及复合材料公司(AMC)采用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
研制出高刚度﹑ 耐疲劳的SiCp/2009Al, 成功用于
Eurocopter 公司生产的N4 及EC-120 新型直升
机[12];采用无压浸渗法制备的高体积分数SiCp/Al 作
为印刷电路板芯板用于F-22“猛禽”战斗机的遥控
自动驾驶仪、发电元件、飞行员头部上方显示器、电
子计数测量阵列等关键电子系统上, 以代替包铜的
钼及包铜的锻钢,可使质量减轻70%,同时降低了
电子模板的工作温度;SiCp/Al 印刷电路板芯板已用
于地轨道全球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作为电子封装材
料,还可用于火星“探路者”和“卡西尼”土星探测器
等航天器上。美国采用高体积分数SiCp /Al 代替
Cu-W 封装合金作为电源模块散热器,已用于EV1 型
电动轿车和S10 轻型卡车上;美国将氧化反应浸渗法
制备的SiC-Al2O3/Al 作为附加装甲,用于“沙漠风暴”
地面进攻的装甲车;美国GardenGrove 光学器材公司
用SiCp/Al 制备Leopardl 坦克火控系统瞄准镜。
3.2 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由山东大学与曲阜金皇活塞有限公司联合研制
的SiCp /Al 活塞已用于摩托车及小型汽车发动机;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福特和丰田汽车公司开始
采用Alcan 公司的20%SiC/Al-Si 来制作刹车盘;美
国Lanxide 公司生产的SiCp/Al 汽车刹车片于1996
年投入批量生产[13];德国已将该材料制作的刹车盘
成功应用于时速为160km/h 的高速列车上。整体采
用锻造的SiCp/Al 活塞已成功用于法拉利生产的一
级方程式赛车。
3.3 在运动器械上的应用
BP 公司研制的20%SiCp/2124Al 自行车框架已
在Raleigh 赛车上使用;SiCp /Al 复合材料可应用于
自行车链轮、高尔夫球头和网球拍等高级体育用品;
在医疗上用于假体的制造。
4 制备及成型方法
一般来说, 根据铝基体状态的不同,SiCp/Al 的
制备方法大致可分为固态法和液态法两类。目前主
要有粉末冶金法、喷射沉积法、搅拌铸造法和挤压铸
造法。
4.1 粉末冶金法
粉末冶金法又称固态金属扩散法,该方法由于克
增强相/ 基体增强相含量
拉伸强度
/MPa
弹性模量
/GPa
伸长率(%)
SiC/Al-4Cu 15 476 92 2.3
SiCp /ZL101 20 375 101 1.64
SiCp /ZL101A 20 330 100 0.5
SiCp /6061 25 517 114 4.5
SiCp /2124 25 565 114 5.6
Al2O3 /Al-1.5Mg 20 226 95 5.9
Cf /Al 26 387 112 -
表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1]
Tab.2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1]
94
《热加工工艺》2011 年第40 卷第12 期
下半月出版Material & Heat Treatment 材料热处理技术
服了碳化硅颗粒与铝合金熔液润湿困难的缺点,因而
是最先得到发展并用于SiCp/Al 的制备方法之一。具
体制备SiCp/Al 的粉末冶金工艺路线有多种,目前最
为流行和典型的工艺流程为:碳化硅粉末与铝合金粉
末混合一冷模压(或冷等静压)一真空除气一热压烧
结(或热等静压)一热机械加工(热挤、轧、锻)。
粉末冶金法的优点在于碳化硅粉末和铝合金粉
末可以按任何比例混合,而且配比控制准确、方便。
粉末冶金法工艺成熟,成型温度较低,基本上不存在
界面反应、质量稳定,增强体体积分数可较高,可选
用细小增强体颗粒。缺点是设备成本高,颗粒不容易
均匀混合,容易出现较多孔隙,要进行二次加工,以
提高机械性能,但往往在后续处理过程中不易消除;
所制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都受到一定的限制,粉
末冶金技术工艺程序复杂,烧结须在在密封、真空或
保护气氛下进行, 制备周期长, 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小,因此制约了粉末冶金法的大规模应用。
4.2 喷射沉积法
喷射沉积法是1969 年由Swansea 大学Singer
教授首先提出[14],并由Ospray 金属有限公司发展成
工业生产规模的制造技术。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
铝合金基体进行雾化的同时,加入SiC 增强体颗粒,
使二者共同沉积在水冷衬板上, 凝固得到铝基复合
材料。该工艺的优点是增强体与基体熔液接触时间
短,二者反应易于控制;对界面的润湿性要求不高,
可消除颗粒偏析等不良组织, 组织具有快速凝固特
征;工艺流程短、工序简单、效率高,有利于实现工业
化生产。缺点是设备昂贵,所制备的材料由于孔隙率
高而质量差必须进行二次加工, 一般仅能制成铸锭
或平板; 大量增强颗粒在喷射过程中未能与雾化的
合金液滴复合, 造成原材料损失大, 工艺控制较复
杂,增强体颗粒利用率低、沉积速度较慢、成本较高。
4.3 搅拌铸造法
搅拌铸造法的基本原理[15-17]:依靠强烈搅拌在合
金液中形成涡漩的负压抽吸作用, 将增强体颗粒吸
入基体合金液体中。具体工艺路线:将颗粒增强体加
入到基体金属熔液中, 通过一定方式的搅拌与一定
的搅拌速度使增强体颗粒均匀地分散在金属熔体
中,以达到相互混合均匀与浸润的目的,复合成颗粒
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熔体。然后可浇铸成锭坯、铸件
等使用。该方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生
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可规模化生产。缺点是:加入
的增强体颗粒粒度不能太小, 否则与基体金属液的
浸润性差, 不易进入金属液或在金属液中容易团聚
和聚集;普遍存在界面反应,强烈的搅拌容易造成金
属液氧化,大量吸气及夹杂物混入,颗粒加入量也受
到一定限制,只能制成铸锭,需要二次加工。
4.4 挤压铸造法
挤压铸造法是首先把SiC 颗粒用适当的粘结剂粘
结,制成预制块放入浇注模型中,预热到一定的温度,
然后浇入基体金属液,立即加压,使熔融的金属熔液浸
渗到预制块中,最后去压、冷却凝固形成SiCp/Al。该方
法的优点是:设备较简单且投资少,工艺简单且稳定
性较好,生产周期短,易于工业化生产,能实现近无余
量成型,增强体体积分数较高,基本无界面反应。缺点
是容易出现气体或夹杂物,缺陷比较多,需增强颗粒
需预先制成预成型体, 预成型体对产品质量影响大,
模具造价高,而且复杂零件的生产比较困难。
5 SiCp /Al 复合材料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SiCp /Al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的结构材料有着
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要实现产业化还需做大量的研
究工作。除了要对SiCp/Al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界
面结合状态、增强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做进一步研究,
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发展也应给予重视。
5.1 现有制备工艺进一步完善和新工艺的开发
现有工艺制备方法虽然已经成功制造了复合材
料,但很难用于工业化生产且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
段[18]。SiC 颗粒存在于铝液中,使金属液粘度提高,流动
性降低,铸造时充填性变差,当颗粒含量增加至20%或
在较低温度(<730℃)时,流动性急剧降低以致于无法正
常浇注。另外,SiC颗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表面能较
大,易吸附气体并带入金属液中,而金属液粘度大也易
卷入气体并难以排出,产生气孔缺陷。因此,对现有工
艺的进一步完善和新工艺的开发成为下一步研究工作
的主要任务。
5.2 后续加工工艺的研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焊接、热处理等后
续加工工艺的研究较少,成为限制其应用的瓶颈。高
强度、高硬度增强体的加入使金属基复合材料成为
难加工材料[18-19],而由于增强体与基体合金的热膨胀
系数差异大引起位错密度的提高, 也使金属基复合
95
Hot Working Technology 2011, Vol.40, No.12
材料热处理技术Material & Heat Treatment 2011 年6 月
材料的时效行为与基体合金有所不同[20]。另外,增强
体影响焊接熔池的粘度和流动性, 并与基体金属发
生化学反应限制了焊接速度, 给金属基复合材料的
焊接造成了极大困难。因此, 解决可焊性差的问题
也成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5.4 环境性能方面的改善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环境性能方面的研究, 即如
何解决金属基复合材料与环境的适应性, 实现其废
料的再生循环利用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重视, 这个
问题关系到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因
此, 关于环境性能方面的研究将是该领域今后研究
的热点。由于铝基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
织结构、物理及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形
成一类新的多相材料, 其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难度要
比传统的单一材料大得多。随着铝基复合材料的批
量应用,必然面临废料回收的问题,通过对复合材料
的回收再利用, 不但可减少废料对环境的污染还可
减低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降低价格,增加与其
他材料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发展。文献[21]
配制了混合盐溶剂, 采用熔融盐法成功地分离出颗
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该技术处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其回收利
用率可达85%。
6 结语
与铝合金基体相比,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
使用温度、模量和强度,热稳定性增加及更好的耐磨
损性能,它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然而,在目前的
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疑问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
怎样去克服铝基复合材料突出的界面问题, 并且力
求研究结果有助于改善生产应用问题; 在制备过程
前后, 怎样通过热处理手段来改善成品的各方面性
能;如何利用由于热失配造成的内、外应力使材料服
役于各种环境。此外,原位反应中仍不免其他副反应
夹杂物存在, 同时对增强体的体积分数也难以精确
控制,这些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于化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6.241.
[2] 吴人洁.复合材料[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3] 沃丁柱.复合材料大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4] 毛天祥.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出版社,2000.
[5] 赫尔(Hull, D).复合材料导论[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
社,1989.
[6] 尹洪峰,任耘,罗发.复合材料及其应用[M].陕西:陕西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3.
[7] 汤佩钊.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8.
[8] 张守魁,王丹虹.搅拌铸造制备颗粒增强复合材料[J].兵器材
料科学与工程,1997,20(6):35-391.
[9] 韩桂泉,胡喜兰,李京伟.无压浸渗制备结构/ 功能一体化铝
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06(01):95.
[10] 李昊,桂满昌,周彼德.搅拌铸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和
动力学机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7,2(1):9-161.
[11] 桂满昌,吴洁君,王殿斌,等.铸造ZL101A/SiCp
复合材料的研
究[J].铸造,2001,50(6):332-3361.
[12] 任德亮,丁占来,齐海波,等.SiCp /Al 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
能的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1999,(5):53-551.
[13] Clyne T W,Withers P J.An Introduction to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4] Lee Konbae.Interfacial reaction in SiCp /Al composite fabricated
by pressureless infiltration [J].Scripta. Materialia,1997,36(8):
847.
[15] 张淑英, 张二林. 喷射共沉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J].宇航材料工艺,1996,(4):4-5.
[16] Clegg A J.Cast metal matrix and composites [J].The
Foundryman,1991,8:312-3191.
[17] Mortensen A, Jim I.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J].Inter. Mater. Rews.,1992,37(3):101-128.
[18] Lloyd D J.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J].Inter. Mater. Rews,1994,39(1):218-
231.
[19] Quigleg O, Monagham M, O'Reilly P.Factors effecting the
machinability of Al/SiC metal matrix composite [J].J. Mater.
Process.Tech.,1994,43:21-23.
[20] Looney L A, Monagham M, O'Reilly P.The turning of an
Al/SiC metal-matrix composite [J].J. Mater. Process. Tech.,
1992,33:553-557.
[21] 费良军,朱秀荣,童文俊,等.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废料回收的试验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2001,18(1):67-7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