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水利水电工程信息检索论文

2023-02-11 11: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水利水电工程信息检索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关于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思考

摘要:论文主要从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角度介绍了水电施工总体的要求、技术要点、施工周期等相应技术环节。论文通过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要求水利水电技术人员经过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确保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水工建筑;施工技术;施工周期

引言
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除水害、兴水利,并且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为前提,努力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它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把质量关,并努力加大科学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提高生产效率。
1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更注重技术含量
水利水电施工长期以来,由于在行业特点的制约下,劳动力密集,技术更新速度非常慢,从业人员科技文化素质也比较低。长期以来一直在沿袭老制度老办法,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科技产能大发展,提高工程单位每位技术人员素质,加大从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能力,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注重科技创新,并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势在必行,坚持下去,收效显著。在水电工程中开展快速测量技术的应用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内容,必将促进工程进展,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为企业掌握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品牌做出重要的贡献。
1.1高科技产品
GPS定位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伴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不仅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且让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多年来用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GPS技术所代替,GPS技术具有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同时定位范围已扩大到整个宇宙。它的定位方法已从静态扩展到动态,定位服务领域已从导航和测绘领域扩展到国民经济建设更加广阔的领域。GPS接收机已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2 AtuoCAD辅助设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 Design简写CAD)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型应用软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如今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尤其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它大大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利用AutoCAD配合AutoLisp语言,可以编制一些常用的计算程序,得到定制的计算结果。这为工程施工提供的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在水利水电工程上有许多复杂的计算,尤其是各种不同体形衔接处的相交线,需要用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解算。单靠计算器手工计算,非常繁琐,工作量大,准确性无法保证,长期以来一直靠老技工的经验,如今利用Auto-CAD建立数字化模型,执行点坐标查询功能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AutoCAD的特性提供了测量内业资料计算的另外一种全新直观明了的图形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是各种工程横断面、纵断面图的绘制,以及断面面积的计算和其它一些需要的图纸的绘制。从而大大减轻工程测量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1.3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实现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高效应用
随着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数字化,测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长期积累或收集的大量测绘信息,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或GIS技术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测量数据或信息进行科学的存储,建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提高测量数据利用率,减少人力劳动的重复,以便于检索、分析、分发和利用,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将GIS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是近几年来才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用三维全景虚拟显示施工总布置,直观反映组成部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并实现各种信息可视化查询、分析、统计计算,实现建筑物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演示。以信息的数字化、直观化、可视化为出发点,直观清晰地描述复杂工程建设的施工动态过程。
2现代水利施工更要强化传统施工技术
2.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预应力锚固施工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项潜力很大的工程措施,它效益显著,适应面较广,既可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又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由于预应力锚固具有传递拉应力的特殊优点,在国内外业界受到各部门的重视。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锚固技术。这项传统技术结合GPS定位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按照设计要求的方向、大小及锚固深度,预先对基岩或建筑物施加主动的预压应力,从而达到加固或改善其受力条件的目的。
2.2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碾压混凝土是近20多年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筑坝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使用填筑土石坝的大型运输,振动碾压机械,压实非常干硬的混凝土拌和物,采用大体积,薄层碾压上升的浇筑方法。这种施工方法速度快,投资省,经济效益高。最适于大体积和大面积(如路面,飞机跑道等)混凝土施工。世界上第一个大量使用碾压混凝土的工程是1975年美国陆军工程师承包巴基斯坦的塔伯拉坝泄洪隧洞修复工程。我国开展碾压混凝土试验研究适于1978年。碾压混凝土有别于常规混凝土的主要特征是:拌和物干硬,坍落度为零。施工方法更接近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采用通仓薄层铺料,振动碾表面压实:而常规大坝混凝土施工采用柱状分块,插入式捣固。工程实践显示了碾压混凝土的优越性是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高。
2.3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电施工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修建闸坝工程所特有的重要工程措施是施工导流。选定什么样的导流方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和安全度汛,事先设计要做到周密谨慎。在水域上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要解决施工导流问题,通常采取的办法都是修筑围堰。施工导流是一场为水工建筑物施工,而进行的与河水争地、争时的斗争,它与施工总进度是密切相关的。导流时段的划分、导流流量的选择、导流方案及措施的拟定等,均应按国家建设计划的要求为标准,按水工建筑物主体工程的控制进度作为主要依据。控制性施工总进度实际就是坝和导流工程在洪水赛跑中所必须达到的时间指标,如何安全度汛在施工中是最关键的,导流工程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工期,熟悉地理知识,在设计中做到细致有度。
3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应尽责任
旧的施工方法常常对环境是有污染的。结合高科技的手段,对旧的施工方法进行改进,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刻不容缓。而严格的执行监督在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为子孙谋福利的事业,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前提。
结束语
以上阐述了几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还有很多种施工技术,例如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也在施工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成熟地应用才能使水工建筑更加稳定与安全。也要求我们的相关技术人员把新技术和老技术的结合应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相互渗透,相互提高,更深入了解和学习这些施工技术,并应用到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王冲.预应力锚固的施工[J].水利技术监督,2001,1.
[2]蒋元驹.混凝土的砂石骨料[J].水利技术,2001,12.
[3]丁朴荣.水工沥青混凝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J].小水电.2002,3.
[4]吴绍章.胡玉初.水工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
[5]魏朝坤.大体积碾压混凝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3.

水利水电施工期刊沦文如何查询

水利水电施工期刊沦文可以在水利水电施工信息网查询。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要怎么写论文呢?本文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欢迎参考借鉴。

摘要: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里面的防排水技术又是水电水利工程的基础,由于主要服务于农业活动,所以受到我国土地复杂的地形以及气候的干扰因素,导致工作难度加大,本文主要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水技术。

关键词: 水利水电;防排水;施工技术;主体建筑物

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水施工受到气候和地貌的影响较大,如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对工作人员以及技术干扰,所以只有在围堰的保护下才能对主建筑进行分期的施工,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防排水对施工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

1工程中防排水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是由拦河坝和电站厂房以及船闻构成。其中引水式厂房和河水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其他形式的厂房都会直接建设在河床或河道上。设计时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拦河坝可分为土石坝、混凝土坝、橡胶坝及铜闻门坝等。本文讨论的水利水电工程一般使用的是混凝土坝,为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技术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2防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建立防排水系统,那么很容易出现较大事故,对工程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制造隐患,最重要的是对人民和工作人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排水做的不合格,那么在雨季,由于上游大量的水汹涌而下,使得大量积水无法排放,造成洪灾,所以设立防排水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防排水工作做好,才能保证农业的正常发展。

3围堰防排水系统的建造

围堰就是临时修建在建筑物旁起到维护作用的结构,,它的作用就是预防河水中的泥沙被冲到修建建筑物的位置,方便于挖基坑和围堰内的积水排除等工作。除了特殊的建筑物外,一般水利工程中的围堰在建筑物竣工后都会拆除,围堰的高度一定要高于最高的水位。在水利工程中围堰的作用非常之大,它不但有利于建筑物的修筑,还能对防排水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围堰的修建我要做到因地适宜,在一些黏土比较少的地段,围堰的外坡修建我们就要用混凝土,这样不仅能够做到防水防泥沙的作用,还能够避免降雨的冲刷。对于那些黏土含量较多的地段,我们可以用黏土来修筑心墙,对于外坡的.建筑使用堆石棱体修筑就可以,这样不但能够节省成本,还能够发挥出非常好的效果,还有一些更特殊的地方,如森林等,我们也可以建筑草木围堰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地貌和建筑物的需求进行确定围堰的材料以及所需要的品质。一般的围基都会采用混凝土墙和喷射灌浆以及用黏土来进行铺盖对防排水处理。对于那些黏土含量少的地域,我们可以采用挖掘机进行协助作业,挖出的黏土进行回填来建筑墙体。

4坝基建造对防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水坝修建过程中,由于大量河水的集聚,导致水压对坝基的压力非常之大,这样就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防排水系统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可以在临水区域使用帷幕灌浆来进行处理,防渗帷幕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坝基渗水现象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同时防渗帷幕和坝基护坦的地方一起组成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防排水体系。

5主体建筑物防排水体系的设计

我们主要研究一下最常见的混凝土坝。在设计主建筑物的防排水体系时,我们一定要结合建筑工程的主建筑物功能和目的的特点进行设计。施工中的挡水建筑作用主要是防水,而用作排水的是挡土建筑物的设计。挡水建筑物在施工的时候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水位差引起巨大的水压,还有就是在施工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对其造成影响。因为混凝土坝的特点,护坡的排水方法我们可以使用土工布和排水管。将土工布和水管铺在护坡的表面或埋在护坡上,设置科学的排水系统可以让过程事半功倍;由于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都具有较大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排水的要求。但因为二期工程靠近闻门处混凝土的断面较小,无法承受河水的冲击力,会出现漏水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施工时要一边浇筑一边封模来确保毛面和缝面的质量,这个办法可以保证缝面干净振捣有效,完美解决漏水现象的发生。因为方位的不同,在施工是我们所用的防水物质就要随时调换。如果我们用止水片,那么就要根据结合面的宽度等来确定使用的种类。坝肩的地质要求可以确定防水系统中的防水技术。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为建筑物主体的规模都不小,施工的过程较长要分期完成,在这段时间内防排水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竣工后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同时它还会对河流的水位差造成影响,大坝的临水面要及时的采用相应的措施,不然就会对整个过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康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李建鹏.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2).

[3]谢拥军.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单价预算的编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问题分析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问题分析论文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

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围堰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用到施工导流技术,这是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工程措施,在应用施工导流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规划出严谨的施工导流方案,只有保证了施工导流的质量才能使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这对于之后的工程施工及工程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施工导流工程中应用围堰技术,是提高施工导流工程质量的一项有效的措施,其主要的实施方法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工程的需要,修建一定的挡水建筑,将地面上的水进行引流,防止水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产生影响,因此,在修建围堰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综合的考虑围堰的抗冲击能力、防渗透能力等各种能力。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坝体的修筑,而这项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的施工内容就是要进行坝面的流水作业,其主要的施工流程为:首先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对流水作用中的工作段及工作方向进行合理的划分,在保证坝面施工的施工面积的前提下,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来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的长度及宽度要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要保证碾压的机械能够进行正常的施工,并且能够进行正常的错车,一般情况下,坝面的长度是在40米到100米之间,其宽度一般是在10米到20米之间。施工的过程中确定出合理的坝体填筑工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施工季节、铺料方式、填筑面积等。对坝体的填筑时间进行较好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热量的`流失,在流水作业完工之后,必须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工序数目及工作量。

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上坝路面硬化技术

首先在进行路基的施工时,应该做好路基的压实、测量放线、土方回填等工作,在开始路槽的开挖工作之前,必须要对相关的施工参数进行有精确的计算,使施工中的环境能够较好的满足泥结石的铺筑要求,只有对路基的施工质量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泥结石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碎石的铺倒一般会选择自卸车辆来进行施工,在碎石的摊铺工作中,要对摊铺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每完成一段摊铺工作,要对其厚度进行检查,保证摊铺的厚度及均匀性,等碎石的铺筑工作完成之后,可以开始土料的铺筑工作,然后进行碾压工作。在进行砼道缘的埋设工作时,首先应开展测量放线工作,放样定线工作一般会选择在泥结石路面的两侧进行,挖槽工作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开挖的深度要达到相关的设计高度,只有挂线、打桩工作完成之后,才可以进行道缘的安装,砂浆一般是选择在现场进行拌和,安砌工作完成之后,要及时的进行覆盖及洒水养护工作,砂浆凝固强度满足要求之后,才能进行土方的回填。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在开始土石坝施工之前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土石坝施工的过程中,充足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料场进行合理的规划,这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工期、施工质量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且施工的过程中势必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为了施工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相关的施工标准,必须在施工之前根据相关的设计图纸,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料场规划。

2.2应注意土料压实工作中的相关技术要点

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压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首先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选择合理的压实机械,必须根据施工作业面积、施工强度、筑坝材料性质、填筑方法、土体结构状态特点等,对压实机械进行适当选取。同时,一定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含水量、压实干表观密度等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在应用砂土等材料进行施工时,要对其填筑密度进行严格的要求,使其能够满足相关的施工指标,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2.3安全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是工程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首要问题,这也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顺利施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最基本的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与其他行业的施工相比,属于工程事故多发行业。

2.4环境保护问题

如果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就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本意是不相符的,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与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良好的结合,对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问题,应该在施工的过程中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进行妥善的解决,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施工标准,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及大气污染。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开展标准化的施工,保证水利水电施工项目规范、科学、合理的开展,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及制度,做好相关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而在工程施工区域之外的部分,应该在施工完成之后,尽量将当地的生态环境恢复原貌,杜绝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及破坏。

三、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关乎民生发展的工程项目,在其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非常必要,本文就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对其中主要的几种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学术研究

截止2015年12月,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1个,省财政重点资助实验室43个;两个研究机构:水利与海洋工程研究所(校级)、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省级) 。 2015年11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成立水利结构与水资源配置等10个校级研究所。 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水文化与水资源经济研究所): 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成立于2011年5月20日。2015年,水文化研究所与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接财政部、广电总局、水利部重大水文化工程项目(26集“中华治水故事” 动漫片)。 研究团队完成了《诗韵浙江山水》、《浙江源头山水文化》、《特色水教育题库》等的编写工作;完成的课题有浙江水利厅《浙江水文化研究与实践》、《浙江省水文化“十二五”规划》、《浙江古堰坝文化研究》等; 共同合作出版了水文化书籍:《浙江河道记及图说》、 《浙江通志·海塘卷》、《浙江通志·运河卷》、 《中华水文化文集》、《钱塘江潮诗词集》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1个):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财政重点资助实验室(43个,名单不全):水利工程基础实验室、电力工程实验室、给排水实验室、3S技术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等 、供应电技术实验室、风力发电实验室 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浙江水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五水共治协同创新中心、水环境立体传感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节水灌溉产品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水资源安全与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校级研究所(10个):水工结构与水资源配置研究所、土木工程施工研究所、市政工程研究所、机械工程研究所、农村水电及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所、管理科学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应用翻译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健康促进研究所 截至2015年12月,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8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2项,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共17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省部级项目70项, 完成科研与科技服务总经费超过2亿元。 近五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和科技服务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计划支撑项目等课题的子项共5项。 公开发表高层次论文共计873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12篇,外文期刊30篇,四大检索论文431篇。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872篇,其中核心期刊326篇。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4项,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二等奖3项,获得各种论文奖励10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承担CDIO相关课题58项,其中省厅级23项;发表CDIO教学改革论文35篇。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底,图书馆纸质藏书共计79万余册,纸质期刊1100余种,电子图书45.7万册,电子期刊18500种,数据库数十种。校图书馆已成为浙江省具有鲜明水利和数字化特色,水利水电文献资源收藏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之一, 建有“浙江水利文献中心”和“水利特藏文献库”。 截至2014年3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图书馆建有数据库27个,其中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中的期刊论文资源全文子系统、学位论文子系统的部分、国研网、起点考试系统、冰果英语、超星学术视频、读秀知识库、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资讯行和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资源、方正Apabi数字图书、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万方标准文献数据库、龙源人文期刊数据库、全球产品样本数据库、墨香华文数字报纸、正保多媒体数据库、环球英语就业培训库、软件通视频学习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和数生之家数字图书馆,外文数据库有外文数字图书馆、Springerlink外文全文期刊库、EBSCO全文数据库。 学术期刊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于1987年创刊,是公开发行的科技类学术期刊。《学报》自创刊以来,先后获中国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中国学术期刊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先后入编《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及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主要刊登水利、建筑与土木工程、电力工程、机电工程、汽车工程、管理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基础学科等领域内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工程实例等,也适当刊登具有创见的教学研究论文。《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的特色栏目有《水利水电工程》栏目、《河口与海岸工程》栏目、《机械与电气工程》栏目、《水利史志及水文化》栏目、《教学与研究》栏目等。 2014年12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被列入中国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 《应用技术教育》:2015年1月,获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研究批复同意创办。《应用技术教育》以研究应用技术教育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己任,大力推进应用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聚焦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动态,追踪理论界关于应用技术及关注热点,介绍推广国内外最新的实践成果和优秀经验,努力为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建设服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