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当今国际形势小论文400

2023-02-11 10: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当今国际形势小论文400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崛起,未来世界的局势又将怎么样呢?放眼全球,人们不难发现,作为“世界警察”的美国,正试图领导世界,它到处干预着许多其他国家的内政,甚至左右其“前途”。
  所有的这一切,说到底无非是为了争夺资源。临波斯湾各国,为了应对美国乃至许多西欧国家对当地石油的开采和掠夺,已联手起来,有意识的抬高石油价格,掌控其石油资源。美国及西欧各国则纷纷使用武力强迫这些国家降低石油价格,先生爆发的两次伊拉克战争,均与这有很大关系。
  在我看来,美国引发的战争是为了争夺资源,这与德国纳粹政府领导的战争不同,后者主要是为了土地。科技发展带来的副作用,正逐渐显现出来。过度使用冰箱和空调,使地球出现了臭氧层空洞,这些给我们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想当初,我们科技发展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如今,我们早已跨过了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400字论文

  随着人类高科技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科学随之产生的副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例子。天气炎热,在酷暑里泡空调成为了一项新的“业余爱好”,但人们可曾想过,空调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空调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输送到外面,甲烷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同时,空调还会浪费掉许多电,所以要尽量避免用空调,适当即可。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汽车尾气与工厂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即全球变暖)现在汽车逐渐增多,据有关方面统计,到21世纪,汽车在全世界已有7亿辆,大量的尾气严重影响着我们,咳嗽,喉咙发炎……最重要的是全球变暖。有人统计,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了20吨一年!中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也有

  2.51吨一年!我们周围的环境在恶劣地变化。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森林锐减,水资源破坏,生态链严重被破坏,大量土地贫瘠,水污染严重,据统计全世界10%的河水被污染,新鲜的淡水供应成了问题,同时由于矿物质被大量使用,燃烧出的CO2气体导致了大气污染,同时臭氧层被严重破环,南北极出现臭氧层洞,加剧了环境的恶化。这样恶性循环的话,最终会导致人们的生活被严重影响。

  这样一来的悲剧是什么呢?当然是显而易见了!天气加热,海平面上涨,南北极冰川融化,海滨城市,岛国被淹。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实验证明,以后300年,海平面将上涨半米多,这还是最乐观的数据。再过7年,全球变暖将会无可逆转地持续。更可怕的是,由于北极冰融化,降雨量加强,大量淡水汇入北大西洋,破坏了墨西哥暖流,一旦墨西哥暖流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将会下降5—8度之多,从而造成的影响,很可能引发新的冰河时期!想必大家一定看过《后天》这部电影,剧中的情景正是几百年后对我们地球的一个真实写照:龙卷风,冰层断裂,温度急剧下降,冰风暴,冻雨,地震,洪水,海啸……这并不是疯狂的幻想,如果人类不停止毁坏环境的话,这将成为现实!全球变暖不仅仅是天气变热,更会牵连出许多负面影响! 为了拯救地球,我们应该尽量做到:不开空调,使用回收环保纸张,舍弃肉类(牛排)食品(牛消化中含有一氧化二氮,如果你转为素食主义者,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1.5吨!)不用塑料袋,乘公交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环保并不难,只要你支持环保,就是你给这个星球的最好礼物,不需要太多言辞,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如今,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纷纷行动起来,我们虽然也采取了行动,但,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求一篇大学生对目前国际形势的看法的论文

  一、中国所面临大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分为三个方面:
  1、政治局势:
  ①国内政局整体稳定,局部动荡。2009年的西藏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新疆疆独分子打砸抢事件的浓雾还未散去,持续蔓延到了2010年。东突势力在边境发展力量,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不安定状态。另外,台湾问题仍旧需要全力以赴。
  ②国际政局更是云谲波诡,变化莫测。朝核问题始终僵持不下难以解决不说,朝韩关系自古不和如今又生新事端,今日军演明日开火你打我来我打你,还有他国背后倒腾添乱想要谋取利益。另外,日本政局动荡,民主党取代自由党执政,新首相面临新挑战。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骚乱。巴基斯坦重大恐怖袭击接二连三,印度安全部队遭反政府武装突袭伤亡惨重,泰国红军衫越闹越大,蒙古爆发反政府示威,美国加紧从伊拉克撤军,伊朗选举后遗症未消核为题待摊牌,我国周边国家政局尤为动荡,对我国政局必然产生影响。而美国总统奥巴马面临艰难考验,国会各党派之争激化。总而言之,国际政局极为复杂,各国未谋取利益展开争夺看得见与看不见得硝烟弥漫于整个世界。
  2、经济局势:
  经济危机的阴影仍旧笼罩,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经济危机过后,各国经济重新洗牌,开始努力复苏,但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冲击产生的损失巨大,很多国家经济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难以发展。而走社会主义经济道路的中国,在这次危机中稳住了阵脚,保持了经济稳步发展的势头,并努力稳定世界经济局势,展现大国风范。但是仍要说的是中国的经济制度还是存在不足的,单纯的依靠廉价劳动力而非高科技生产力最终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句话说,世界经济局势不容乐观,中国仍需努力发展。
  3、文化领域的局势:
  个别国家将侵略战场扩大到文化领域。文化侵略日益严重。就我国来说,日韩文化,欧美文化席卷中华大地。个别国家企图用文化的力量敲开侵略大门,从思想上征服民众。简言之,文化全球化下的文化侵略不可小觑。
  二、针对我国现在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国际环境,当道大学生应当肩负以下责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当代大学生应有深刻的先进的思想认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志在唤起更多的中国人精神觉醒。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首先从思想上从精神上开始。由此,大学生应该首先是精神觉醒的一代。大学生首先应当热爱自己的祖国,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并拥有为祖国明天而奋斗的强大动力。能够积极关注国内外形式政策,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局面,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努力学习政治经济哲学理论充实自己是自己能够明辨是非。另外大学生应当向中国共产党看齐,确保思想认识行动的先进性。最后,我们必须要有深刻的危机意识与民族责任感,不断地进步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青年人。
  2、当代大学生应当拥有强健的体魄。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力量的前提是拥有强健的体魄。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更好的更长久的为国家奋斗。另一个角度说,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想象一下,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强健的体魄,每一个人都准备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那样的中华民族是打不倒的。我不绝不要在成为东亚病夫,我们是东方雄狮。
  3、具体的方面我们同样担负重任。
  ①从政治方面来说,我们要关心国家政治,认真的行使我们的选举权、监督权、言论自由权。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和邪教组织。各民族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兵役或参军入伍。
  ②从经济方面来说,坚定的相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支持我国经济,支持国产,抵制日货。国际经济局势动荡,多国觊觎中国经济市场,试图破坏我国经济,我们要做有识之士不被蛊惑,坚决支持我国经济政策,不随波逐流产生躁动。
  ③从文化方面来说,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坚定不移的传承保护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坚决的反对文化侵略。大力的发展宣传传统文化,让更多的走进中国古老美好而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中去。这几年红红火火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去发展继承传统文化,而不是让诸如:古琴,皮影戏,太极八卦,秦腔等等的传统文化随时间尘封。我们完全可以且有能力去传承去关注这些文化。多一些关注,韩国就不会成功申请到端午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一些关注,去听听那高亢激昂的秦腔而不是《god is a girl》。我们大学生的数量是巨大的,力量也将是无穷的,我们应该把中国优秀文化文化发扬光大。
  ④从科技的方面来说,21世纪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用科学的思想技术武装自己,把自己培养成国家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明天的超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论文

战争与和平2011
伊拉克——
美撤军不等于和平
2010年8月31日,美军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虽然伊拉克亲美政权的存在确保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但这场战争留给伊拉克的却是分裂与恐怖、暴力与流血。据统计,去年共有2828名伊拉克人死于各类暴力事件。伴随着美军作战部队的撤出,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在此情况下,“基地”组织和各派武装趁机不断制造恐怖暴力事件。另外,在美军作战部队撤出后,伊拉克安全部队和警察将担负起一线战斗与巡逻任务,而其素质与能力一直受到广泛质疑。实际上,去年9月以来的伊拉克安全形势并无实质性好转,已有661人死于各类暴力冲突,占去年死亡人数的近23.4%。在伊拉克国内政治斗争难以尘埃落定以及伊安全部队能力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伊拉克人民仍将面对与忍受持续的暴力与死亡。
阿富汗——
美增兵不等于塔利班失败
美国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是将反恐精力和资源更集中于阿富汗战争。2009年底,奥巴马政府批准了打击塔利班的新战略计划,并为此增兵3万人。该计划的特点是不强调反恐,而是强调反叛乱,即减少追踪塔利班战斗人员的行动,更努力地向当地居民提供安全保障,以削弱塔利班的生存基础。一年来,驻阿联军展开多轮围剿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自身伤亡也急剧上升。去年驻阿联军共有711人阵亡,是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去年12月16日,美国有关阿富汗战争的进展报告认为,联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战争仍旧“十分困难”。奥巴马政府继续坚持从今年7月开始部分撤出美军,并向阿富汗安全部队逐步移交安保责任,最终实现“阿人治阿”。虽然西方国家希望尽快扔掉阿富汗这块“烫手山芋”,但是阿富汗政府能否自挑重担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今年年中联军开始撤出,塔利班势力很可能卷土重来。
巴基斯坦——
反恐任务依然艰巨
巴基斯坦去年的安全形势有所好转。政府军全年击毙恐怖分子5170人,自己则有469人阵亡,平民死亡人数为1796人,这3项数字比2009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巴基斯坦塔利班现在是巴政府的头号反恐目标,其实力近年来迅速上升,对巴国内安全局势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甚至连巴陆、海军总部、高级法院等要地都成为其袭击目标。去年7月,美国宣布向巴提供总值5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旨在帮助巴基斯坦发展经济,缓和巴民间反美情绪。这使巴基斯坦政府处于两难选择之中:如果狠打塔利班,会激起国内一片反对之声。如果轻打塔利班,又会被美国指责为“拿钱不办事”。今年,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将会继续制造多起恐怖暴力活动,巴政府的反恐任务仍然艰巨。
中东——
巴以和谈难以走出怪圈
在美国的压力和斡旋下,中断20个月的巴以和谈于去年9月再次艰难重启。虽然美方称本次会谈将在一年内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巴以双方对和谈并无太多信心,反而在会谈前就相互指责。历史经验表明,巴以和平进程十分脆弱,整个过程充斥太多不确定因素。任何一个消极因素都可能使和平进程走回原点。双方积怨太深,国内又各有强大的掣肘力量,所以双方很难走出“和谈—破裂—冲突—复谈”怪圈。今年双方爆发一定程度冲突的可能性极高。
苏丹——
进入一个关键历史时刻
苏丹达尔富尔的和平进程取得了明显进展。去年2月23日,达尔富尔和平会谈特别会议在多哈举行,苏丹政府与反对派“正义与平等运动”签署了停火协议。7月10日,苏丹南北部主要政党领导人正式启动苏丹南部公投会谈。7月14日,苏丹前反政府组织、南部地区主要政党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表示,将全面参与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的调解工作。
不过,达尔富尔地区仍有数支武装组织在互相斗争,实现持久和平还存在变数。今年1月9日,苏丹就南部是否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苏丹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不管公决结果如何,依然有可能爆发新的武装冲突。苏丹的安全形势不会因一次全民公决迅速而彻底地扭转过来。
索马里——
青年党比海盗更危险
索马里是当今非洲最动荡的国家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非洲的恐怖之源。
索马里的危险其实并非来源于索马里海盗,而是来自于索马里青年党与“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系的反政府武装。该组织誓言效忠“基地”组织和本•拉登,并主张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法统治索马里。国际社会对索马里青年党动向的关注度在不断加深。
近年来,索马里青年党趁索内乱之机迅速扩张势力,2009年曾一度几乎攻占首都摩加迪沙,被击退后仍然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2010年以来,该组织除继续与索政府军作战外,还将恐怖触角延伸至邻国乌干达,并于7月11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制造了两起爆炸事件。为了应对索马里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威胁,非洲国家建立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反恐机制,美国也在非洲实施了多项反恐地区安全计划,包括跨撒哈拉反恐计划和东非国家计划等,但这些机制目前尚无能力有效应对索马里危机。索马里青年党势力在今年可能进一步壮大,并与政府军展开更激烈争夺。
朝鲜半岛——
安全压力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可能性小
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武装对峙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自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南北双方并未爆发武装冲突。
2010年朝鲜半岛相继出现了“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使半岛爆发冲突乃至战争的风险急剧上升。但由于对峙双方缺乏重开战事的意愿,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大力斡旋,使事态逐渐平息下来。
由于美韩日三方对重开朝韩直接会谈和六方会谈提出了先决条件,而且美国在美朝关系正常化问题上不愿做出实质性努力,朝鲜在未来仍有可能做出一些举动。半岛的安全压力较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较小。
本版文章作者来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今年,全球重大武装冲突难以发生,总体形势将无显著变化,武装冲突的数量可能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更有可能发生的是有多个国家参与的跨国武装冲突和国内武装冲突。前者包括巴以冲突和阿富汗战争,后者则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冲突发生和持续的原因包括分离主义、意识形态、宗教和民族矛盾等,非常复杂。大多数冲突已持续多年,短期内形势难以改观
伊拉克——
美撤军不等于和平
2010年8月31日,美军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虽然伊拉克亲美政权的存在确保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但这场战争留给伊拉克的却是分裂与恐怖、暴力与流血。据统计,去年共有2828名伊拉克人死于各类暴力事件。伴随着美军作战部队的撤出,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在此情况下,“基地”组织和各派武装趁机不断制造恐怖暴力事件。另外,在美军作战部队撤出后,伊拉克安全部队和警察将担负起一线战斗与巡逻任务,而其素质与能力一直受到广泛质疑。实际上,去年9月以来的伊拉克安全形势并无实质性好转,已有661人死于各类暴力冲突,占去年死亡人数的近23.4%。在伊拉克国内政治斗争难以尘埃落定以及伊安全部队能力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伊拉克人民仍将面对与忍受持续的暴力与死亡。
阿富汗——
美增兵不等于塔利班失败
美国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是将反恐精力和资源更集中于阿富汗战争。2009年底,奥巴马政府批准了打击塔利班的新战略计划,并为此增兵3万人。该计划的特点是不强调反恐,而是强调反叛乱,即减少追踪塔利班战斗人员的行动,更努力地向当地居民提供安全保障,以削弱塔利班的生存基础。一年来,驻阿联军展开多轮围剿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自身伤亡也急剧上升。去年驻阿联军共有711人阵亡,是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去年12月16日,美国有关阿富汗战争的进展报告认为,联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战争仍旧“十分困难”。奥巴马政府继续坚持从今年7月开始部分撤出美军,并向阿富汗安全部队逐步移交安保责任,最终实现“阿人治阿”。虽然西方国家希望尽快扔掉阿富汗这块“烫手山芋”,但是阿富汗政府能否自挑重担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今年年中联军开始撤出,塔利班势力很可能卷土重来。
巴基斯坦——
反恐任务依然艰巨
巴基斯坦去年的安全形势有所好转。政府军全年击毙恐怖分子5170人,自己则有469人阵亡,平民死亡人数为1796人,这3项数字比2009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巴基斯坦塔利班现在是巴政府的头号反恐目标,其实力近年来迅速上升,对巴国内安全局势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甚至连巴陆、海军总部、高级法院等要地都成为其袭击目标。去年7月,美国宣布向巴提供总值5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旨在帮助巴基斯坦发展经济,缓和巴民间反美情绪。这使巴基斯坦政府处于两难选择之中:如果狠打塔利班,会激起国内一片反对之声。如果轻打塔利班,又会被美国指责为“拿钱不办事”。今年,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将会继续制造多起恐怖暴力活动,巴政府的反恐任务仍然艰巨。
中东——
巴以和谈难以走出怪圈
在美国的压力和斡旋下,中断20个月的巴以和谈于去年9月再次艰难重启。虽然美方称本次会谈将在一年内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巴以双方对和谈并无太多信心,反而在会谈前就相互指责。历史经验表明,巴以和平进程十分脆弱,整个过程充斥太多不确定因素。任何一个消极因素都可能使和平进程走回原点。双方积怨太深,国内又各有强大的掣肘力量,所以双方很难走出“和谈—破裂—冲突—复谈”怪圈。今年双方爆发一定程度冲突的可能性极高。
苏丹——
进入一个关键历史时刻
苏丹达尔富尔的和平进程取得了明显进展。去年2月23日,达尔富尔和平会谈特别会议在多哈举行,苏丹政府与反对派“正义与平等运动”签署了停火协议。7月10日,苏丹南北部主要政党领导人正式启动苏丹南部公投会谈。7月14日,苏丹前反政府组织、南部地区主要政党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表示,将全面参与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的调解工作。
不过,达尔富尔地区仍有数支武装组织在互相斗争,实现持久和平还存在变数。今年1月9日,苏丹就南部是否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苏丹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不管公决结果如何,依然有可能爆发新的武装冲突。苏丹的安全形势不会因一次全民公决迅速而彻底地扭转过来。
索马里——
青年党比海盗更危险
索马里是当今非洲最动荡的国家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非洲的恐怖之源。
索马里的危险其实并非来源于索马里海盗,而是来自于索马里青年党与“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系的反政府武装。该组织誓言效忠“基地”组织和本•拉登,并主张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法统治索马里。国际社会对索马里青年党动向的关注度在不断加深。
近年来,索马里青年党趁索内乱之机迅速扩张势力,2009年曾一度几乎攻占首都摩加迪沙,被击退后仍然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2010年以来,该组织除继续与索政府军作战外,还将恐怖触角延伸至邻国乌干达,并于7月11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制造了两起爆炸事件。为了应对索马里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威胁,非洲国家建立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反恐机制,美国也在非洲实施了多项反恐地区安全计划,包括跨撒哈拉反恐计划和东非国家计划等,但这些机制目前尚无能力有效应对索马里危机。索马里青年党势力在今年可能进一步壮大,并与政府军展开更激烈争夺。
朝鲜半岛——
安全压力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可能性小
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武装对峙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自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南北双方并未爆发武装冲突。
2010年朝鲜半岛相继出现了“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使半岛爆发冲突乃至战争的风险急剧上升。但由于对峙双方缺乏重开战事的意愿,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大力斡旋,使事态逐渐平息下来。
由于美韩日三方对重开朝韩直接会谈和六方会谈提出了先决条件,而且美国在美朝关系正常化问题上不愿做出实质性努力,朝鲜在未来仍有可能做出一些举动。半岛的安全压力较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较小。
本版文章作者来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