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师德论文以爱育人免费

2023-02-11 10: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师德论文以爱育人免费

师德论文

人生在世,以德为本。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为人的圭臬,行为的准则。只有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才能在孩子心中永驻其崇高的人师形象。只有爱,才能拉近我与孩子的距离;只有爱,才能将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只有爱,才能无愧于孩子对我的称呼。爱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金钥匙,爱心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教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消除与孩子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使师生温馨和谐相处的内在动力;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孩子的感情,使师生成为好朋友的桥梁,孩子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正是无私地向孩子奉献爱心的回报。我感慨,我从事着一份高尚的事业,经历着一段博爱的人生。

一、拉起爱的纽带,建立最初的情感。

热爱孩子是教育的灵魂,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师应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

教师的劳动虽然是平凡的,但却又孕育着伟大,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它的绿幔。”我们教师就要树立起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因我管理的是一年级学生的的日常工作,因此在班里呆的时间很长,我和孩子们相处的关系也就非常的亲密,户外自由活动时,常常有孩子偷偷跑到办公室笑嘻嘻问我:“姜老师,你在干吗?我都想你了??”我想之所以孩子们能如此,或许就是因为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了教育之爱的每个细节,其实只要我们对教育充满爱,那些充满感动的教育细节便俯拾皆是,只要我们把爱做的更细更彻底,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相信我们的教育之爱便会充满我们日常生

活中的每个细节!

二、理解孩子情感,给予孩子温暖

在工作中,我谨记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尽管有时他们会调皮地让人心烦,有时又懦弱得让人心疼,可是总能让他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理解他们的情感,给予他们温暖。记得朱某某刚来时,特别腼腆怕羞,上课不发言,游戏时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一点点小事便会泪流满面。我有意识地亲近她,鼓励她,为她物色了几个性格开朗的小玩伴,渐渐地,她能加入到她们的活动中去了。有一次,我给孩子们缝制“手工作业袋”,当起了整脚的裁缝师傅,不小心,缝纫针扎在了手上,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可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还是乐滋滋的。现在想想孩子由于年龄小,行为常常是很单纯的。即使他们犯了错误,我们也应该先了解原因,不可一味批评,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其实那样也等于给了自己一个了解孩子的机会。我们要做到教育中不失误,避免失误,教师所具有的真正的教育、爱和崇高的师德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幼儿,奠定人生成功的基础是至关重要。

三、为人师,付心血,让教育之爱体现在细节之中

爱是人间最美的.花朵,是心灵之弦,但仅有爱是不够的。但我觉的教育之爱未必非得那样洪烈,如果我们善于在平日中,在日常教育的每个细节中播种和呵护孩子们的感情,就会发现,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最深的感动其实就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

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传递爱的信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以扶起孩子的自尊,一句充满爱心的话语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幼儿教师千万不要轻视这小小的细节,我们的爱正是通过这些点滴细节慢慢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心灵之中。相信这样的镜头我们每天都会看见,当我们行走在幼儿园之中,常常会有孩子一脸阳光地与我们打招呼:“老

师好。”有的老师会微笑着应答,有的教师会蹲下身子和孩子拥抱,或是用手抚摩孩子的头或是脸蛋叫叫孩子的名字,而有的教师却高傲地看孩子一眼或是用鼻子“恩”一下。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却依然顾我地走着,看都不看孩子一眼,就这样一个打招呼的细节,便掂量出教师对孩子爱的分量。平时教师们可能会经常收到一些孩子的小礼物,比如:他自己画的一副画、或是他喜欢的一个小贴画??我也不例外,经常会收到一些不起眼的画或他们的小制作,有的教师收到这些礼物常常会一笑置之,随手放到桌上或抽屉里,而我总是细心的收起,并告诉孩子我有多么的喜欢和珍惜,告诉孩子老师对他的爱和感激,就这样一个细节,有的教师是随手丢掉了爱心,而我却利用这个细节让孩子们学会了爱和感激。

其实只要我们对教育充满爱,那些充满感动的教育细节便俯拾皆是,只要我们把爱做的更细更彻底,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相信我们的教育之爱便会充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师德是教育的光辉;教师是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一个又一个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造成鲜花开放,师德是渡船,一趟又一趟地搭送着求知者达到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火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教育是一门崇高的职业,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

爱孩子,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帮助孩子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让我们牵起孩子的手,走进孩子的心中,走过他们的幼年时光。

用爱写好师德论文

用爱写好师德论文

师德之爱。在于爱岗敬业。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应忠于职守。如果我们不去恭敬地做好它。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用爱写好师德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要】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时刻注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关键词】 师德 师爱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传身教,现身说法,不是其他教育形式所能取代的。因此,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时时刻刻注重自身思想品质、师德修养等方面的榜样作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注重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基于“德”与“爱”。只有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才能在学生心中永驻其崇高的人师形象。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师爱是一个广泛的范畴,不仅包括爱学生,还包括爱岗位、爱学习,甚至包括爱自己,无数个“爱”便汇成了高尚的师德。

一、爱岗敬业,对工作充满热情

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具体体现在对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乐于奉献、为人师表。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决不会做到爱岗敬业;一个仅仅将教书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的教师,决不会成为一名好教师,更谈不上有高尚的师德。爱岗位,不仅要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还要对困难抱有必胜的信心与乐观的态度。无阻碍的路程是不具挑战、不促成长的。要做到真正爱岗,就要抱着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工作,去不断发掘三尺讲台路上的绊脚石,并将其完美克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高超的师识本领和师艺技能,是教师高素质的集中体现。有句话说得好:要学生得到一碗水,自己必须是一条长流长新的小溪。为了成为奔流不息的小溪,教师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教师只有具备宽厚广博的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广积薄发,挥洒自如,左右逢源。

二、润物无声,对学生充满爱心

教师只有在宽容、尊重、赏识、接纳、平等的基础上,唤醒、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学生才能抛弃胆怯和害羞而自信、自尊、自强地健康成长。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你的冷眼下有瓦特,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 成就一个学生要付出很多,毁掉一个学生也许仅仅是一句话而已。所以教育者要时时处处谨慎从事,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只有爱学生,才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心中有爱,教师才能够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才能有利于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觉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弥补业务水平的不足,充实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信任和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建立起平等和协调的师生关系;只有爱学生,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只有爱学生,才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而“教”与“学”的关系只是一种制度性的授受关系,同时也是一种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从而在教学中才会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力、观点和想法。

三、率先垂范,做到以身作则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一个好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的可信性。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有一种人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幅画最为震撼,那就是师爱!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德”字来诠释我们教书育人的真谛,用“爱”来谱写教育的篇章。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