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合肥日报总编辑是哪里人

2023-02-11 08: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合肥日报总编辑是哪里人

胡凯军,1965年8月出生,安徽省合肥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管理心理学。[1]

2主要作品编辑
主要学术著作有《领导心理学》、《行政管理心理学》、

胡凯军
《毛泽东领导思想论纲》、《科技进步与领导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等;主要学术论文有《高科技与领导观念变革》、《毛泽东领导艺术与辩证思维》、《应重视对偶然性研究》、《国外企改综述》、《谈谈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等。曾主持完成1995年安徽省社科资助课题、安徽省科委资助课题《科技进步与领导现代化》,参与完成1992年中国社科规划基金资助课题《毛泽东领导思想研究》和1998年中国社科规划基金资助课题《体制转换时期县级领导方式研究》。[1]

3教学情况编辑
为本科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过《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等骨干课程,《台湾新诗发展史》、《现代诗歌研究》、《报纸编辑学》等专题选修课,为本科新闻专业学生开设过骨干课程《新闻编辑学》、《现代诗歌研究》、《中国现代诗词学》等专题选修课,为研究生班和研究生开设过《二十世纪中国文论》、《中国现代诗史》等课程,为全校学生开设过公选课《现代诗鉴赏与研究》,为新闻辅修专业开设过《新闻编辑学》。曾公开发表过《民族高校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初探》、《高校文学创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高校中文专业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等教学研究论文。[1]

4会议活动编辑
1996年3月出席由武汉大学主办的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1997年4月出席由华中师大主办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1997年6月出席由湖北省作家协会、新家坡作家协会

和中南财经大学主办的新家坡作家作品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10月出席由中国社会科学文学所和湖南吉首大学主办的沈从文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9月出席闻一多研究会、中国闻一多基金会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9月出席由北京《文艺研究》杂志社、美国西东大学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当代流行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8月出席在大连召开的国际华文诗人笔会。[1]

5获奖情况编辑
1999年,系列论文《诗歌意象研究》曾获校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0年,系列论文《诗歌意象研究》曾获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论文《意象与汉语的诗性特质》获湖北省优秀文艺论文奖。2001年,专著《现代诗学》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8年曾获安徽省《淮风诗刊》根据专家评审和读者投票所评出的:“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歌评论家”称号。[1]

6科研情况编辑
曾在北京《文艺研究》、《求是》、《民族文学研究》、《人民日报》、《中国妇女》(英文版)《民族文学》、《读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诗探索》、

《诗刊》、《文艺报》,成都《四川大学学报》、西安《西北大学学报》、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江汉论坛》、美国纽约《中外论坛》和台北《文询月刊》、《创世纪》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中国诗学方向和女书研究方向论文四十多篇,出版《现代诗的意象结构》、《现代诗学》等专著,出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新诗卷》等编著。另参加撰写的著作有由华中师大校长王庆生教授主编的国家教育部文科教材、高等教育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多种。[1]

7社会评价编辑
胡凯军教授治学严谨,在长期研究工作中形成并始终坚持自己创新、求实、开放的学风。他思想活跃,求新求精,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他的思想常处于一种激发状态。他喜欢接触和捕捉新信息、新思想和新观点,这使他不断创新,始终活跃在天体物理学研究前沿。

出外实地考察(6张)
胡凯军严于治学,更乐于育人。 他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只要发现了人才,他都会不辞劳苦地为之奔走,疏通渠道。他对研究生及年轻同事的培养,做到不拘一格因材施策,帮助他们奠定学术基础,确定研究方向,从实践、理论乃至学风、为人,他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他多方推荐和联系,选送年轻人到世界知名天文台访问、学习和工作,希望他们接过天文界前辈们的接力棒,励志图强,勇攀科学高峰。在他带领下,年轻人成长快、成材快、出成果快。国内外同行称赞,胡凯军的课题组“强将手下无弱兵”。
陈教授在学术上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在生活上却关怀备至。他与学生打成一片,在观测站同吃同住同工作,时常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流,因此,学生们对他都很贴心。他的一个学生举家寓居海外,却经常打国际长途跟他交流想法,视他为良师、益友、知己。陈教授说,不跟他接触的人觉得他很难接近,跟他在一起的人都觉得他特别好相处,乐于与他相处。[1]

8主要成就编辑
胡凯军教授作学术报告20世纪70年代末,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了,中国天文工作者与国际同行交流的渠道开始畅通,双边和多边交往逐步建立。胡凯军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

究,并迅速跻身天体物理学研究前沿。1979年胡凯军作为中国天文界第一批出国访问学者之一被派往澳大利亚英澳天文台工作,以其出色的研究对中国天文界在该领域的对外交流作出了贡献。其后数年里,他相继应邀到世界一流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及其他十多个国家的天文台工作和访学,研究类星体及类星体吸收线光谱,这是当时国际天体物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胡凯军是最早涉足该领域的天文学家之一,他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两次特邀在大型国际会议上作类星体吸收线的专题评论报告,并受“Report on Astrophysics and Cosmology”(《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进展》)杂志的邀请,撰写关于类星体吸收线的专题评论文章。
胡凯军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首次从观测中发现并从理论上阐释了红高移类星体莱曼α射线短波侧连续谱区的丰富的吸收线中存在有莱曼α、莱曼β、莱曼γ吸收线的强相关,从而证明了早期宇宙的星系空间分布着无数金属丰度很低的原始氢云。这种氢云后来被国际天体物理界所公认,被称为莱曼α森林。这种氢云的存在及其演化对星系形成理论和早期宇宙的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至今还是国际上天文研究前沿的热点。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上天后的首批重点课题中就有关于类星体吸收线的研究。
通常国际上衡量一篇科学论文的水平和价值,是看这篇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引用次数。胡凯军的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引用,据不完全统计,引用有100多篇次,近几年,每年被引用20篇次左右。胡凯军主持筹建起类星体巡天实验室,他和同事在国内率先开展类星体物端棱镜巡天,并成功地实施了“北京-亚里桑那-台湾-康尼狄克(BATC)巡天”的多边合作计划。
此外,胡凯军还研究了高红移系统中金属丰度的演化,发展了证认吸收线系统的方法,通过分析类星体光谱是的吸收线系统,证明了高红移星系的存在。通过元素丰度的测定和比较,揭示星系化学组成在百亿年中的演化。[1]

中国日报合肥记者站地址

中国日报合肥记者站地址是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濉溪路99号省民政厅16楼1604室。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揭牌成立。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

合肥晚报的介绍

《合肥晚报》的前身为1957年4月1日创刊的《合肥日报》, 作为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合肥日报》创刊伊始为4开4版,周7刊,同年8月13日,改为周6刊。当时定编52人,实行党报委员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傅大章、潘毅分别兼任党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1958年,报社又调进22人,人员大多数来自《安徽日报》社、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中苏友好报》社等新闻单位。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考虑到当时新闻纸供应紧张的问题,中央提出停办地市以下办的报纸,省会城市可办一张晚报。1961年6月1日,《合肥日报》改名为《合肥晚报》,仍为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文革”期间,《合肥晚报》停刊,后来更名为《新合肥报》,不久又更名为内部刊物《合肥通讯》,直至1978年4月2日,经中共合肥市委研究,报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合肥报》才重新出刊。1980年7月1日,经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合肥晚报》正式复刊,茅盾先生题写了报名。2009年11月,在《合肥日报》创刊后,按照合肥市委部署及传媒业发展新的战略布局需要,《合肥晚报》华丽转身,成功实现了由党报向都市报的转型。2010年3月26日,在原《合肥晚报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合肥报业传媒集团。

欧阳方的人物生平

1938年12月参加革命,193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欧远方同志早在学生时代就满怀爱国热情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至1941年任五河县、灵璧县抗日工作队队员,中共睢灵萧宿县委秘书;1941年1月至1945年11月任中共邳睢铜灵地委机关报《团结报》主编、中共淮北三地委宣传科科长,积极参加我党领导的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欧远方同志积极投入解放战争和解放区的建设。1945年11月至1948年5月任华中七地委机关报《拂晓报》副社长、社长,率领报社战友在洪泽湖地区参加了艰难险恶的对敌斗争。1948年5月至1952年任《江淮日报》、《皖北日报》副社长;1952年至1954年8月任《安徽日报》副总编辑;1954年9调至1956年9月在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并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讲师;1956年9月至1961年2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日报》总编辑、省委副秘书长,其间参与创办《虚与实》杂志并任负责人;1961年2月至1962年6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1962年7月起,任中共安徽省委副秘书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备受迫害,下放全椒县,1969年11月至1971年11月任全椒县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2年7月至1975年12月任安徽省“五·七”干校党委书记、校长;1975年12月至1976年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1977年6月至1981年4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81年5月至1983年4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副秘书长;1983年5月至1986年4月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1985年4月至1993年12月任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常委。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4月1日5时4分在合肥逝世,享年80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