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艺术的论文1500字

2023-02-11 03: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艺术的论文1500字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谈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概论教学的整合

摘 要: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是高等院校艺术专必业修课之一。结合多媒体的应用,发挥多媒体的声、形、画等综合性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能更好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使理论课不枯燥,有利于教师教学深入浅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深入,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避免画蛇添足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概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艺术概论这门课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内容多并且跨越性大,开设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它让学生获得先进艺术观、审美观、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能够掌握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艺术批评、艺术鉴赏等内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审美的能力。过去讲课时仅凭口述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挂图、幻灯片、视频等资料辅助讲解但学生有时还不容易理解,教师更是觉得每一节课都很难讲,课前备课量也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化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多媒体开始逐渐的进入课堂。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最主要的特色,它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学开放性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上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多发挥多媒体教学在艺术概论课中的优势。

一、艺术概论课的特点

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教材的章节顺序是大致按照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种结构构成的。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往往每一章节单独讲解时很少而是结合在具体的艺术形式(如建筑、书法、戏剧、绘画、舞蹈、音乐、影视等)中进行讲解。这样不但能够做到“精讲”而且知识的贯通性也强。所以在教学手段上就要求我们要多样化,来支持理论知识的讲解。我们都知道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课,往往学生对理论课最没兴趣,但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的需求,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鉴赏作品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如地表达,通过对艺术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纯粹的理论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同学们的学习,同时随着各高校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开始出现了理论课教学与多媒体声像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相比过去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前边讲边写要新颖并且有吸引力,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源下理解和记忆,能让学生对艺术理论不感到枯燥乏味,还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有利于教师引导式教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这是教育的内在功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例如在艺术概论课的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溶于生动活泼的课件中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现世界各国的名画、著名建筑、名曲、优秀的电影作品等等,通过欣赏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会主动去学习探索,这样还会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比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让我们的学生毕业走上社会时也能做一个高雅的鉴赏者并且有自己的理论观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艺术概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死记硬背了多少艺术理论而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服务的。通过声、画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世界最前沿的艺术作品,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位同时也掌握了大量艺术理论信息。因此,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书上的内容有更开阔性的欣赏与了解。

三、艺术概论课中使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要让学生主动在多媒体中学,而不是让多媒体取代老师。教师依赖课件照本宣科。教师有时会过分依赖课件,把所有课上要讲解的知识一句不落课前以电子形式打在课件上,这样纵容了教师不认真备课,有时会导致老师课上讲的和课本脱轨;课件做的过于华丽。

教师做课件时有时太华丽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喧宾夺主,出现教师围着电脑转,学生忙着瞪眼看的情况,课堂上学生只顾着看华美的课件了,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又不利于师生教与学之间的交流。学生过多关注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展示技巧,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分散注意力。有时弄不清是一节计算机课还是什么课,反而不认真思考问题,所以,课件的唯美程度教师要适度把握,总之以吸引学生听课达到教学效果好为目的;摆脱只要教学手段先进,教育思想就会先进的错误观点。有些教师在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外衣,依旧进行着填鸭式教育。

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一放,不管学生的反应按照自己的观点流水账一样讲下去,这样不但没有展现多媒体教学为我们带来的优势反而加重了学生对理论课的反感,学生会认为教师更懒了连黑板字都不写了,而且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前在电脑上做好的流程上来,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探寻学习的兴趣,我们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多媒体的应用要为素质教育服务:要为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服务;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注意信息量的适度。艺术概论这门课本身就是知识量涵盖的广,如果再通过多媒体硬加了一些信息量反而会造成课件牵着学生走,学生丢掉了自觉思考的机会,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反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总之,艺术概论课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能够提高我们上课的教学质量,让枯燥的理论课活起来,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而服务,但也要时刻注意不要因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这样会画蛇添足,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为进一步提高艺术概论课的教学效果而努力。

浅析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

内容 摘要:人类创造的多元 文化体系带来 现代 教育 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文章探讨根据不同地域性、不同民族民间的 艺术 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中的学科基础地位,建构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教育模式,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办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特色。

关 键 词: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特色 民间艺术传承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 发展 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 美术学、艺术设计、 音乐 、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 影响 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时尚 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 中国 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 社会 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 经济 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 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 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 应用 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 时代 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 科技 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 科学 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 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 历史 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 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

中国 民族民间 艺术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 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民间 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 教育 ,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 内容 相结合的 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 应用 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 现代 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 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 理论 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 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 时代 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 发展 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 研究 与应用 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 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 音乐 、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 科学 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 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 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 文献 :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2]王继平.民间美术文化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张鹏.推动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美术研究.2003年.

[4]张继东.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浅析.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

求一篇1500字的艺术作品赏析论文

结合《牧童短笛》、《梁祝》、《春江花月夜》, 例析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是博大精深的。而西洋音乐的发展也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从近代以来,有很多中国音乐家致力于将中国民乐的元素融入西洋音乐中,即用西洋乐器演奏出中国民族乐曲、用西洋音乐表现手段演绎民族风格。钢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歌曲《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我愿意这三部作品为例,谈一下我对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的理解。
常见的音乐表现手段有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曲式、力度、速度、节拍、音区、调式、调性、织体等。这些表现手段通常被作曲家综合利用,用以达到某些效果,营造某些意境。在钢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歌曲《春江花月夜》三部作品中,作曲家对这些表现手段的灵活的运用使我叹为观止。以下分别作以详细分析:
一 钢琴曲《牧童短笛》
作为学钢琴者,我很早就接触并演奏过钢琴名曲《牧童短笛》,近日又听过石叔诚和郎朗的现场演奏版,不禁有意分析之。

1 综述

《牧童短笛》是贺绿汀在1934年创作的,根据我国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而定名。全曲为ABA’三段体。

呈示部(A)、再现部(A’)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明媚的春光,绿色的原野,清澈的溪流,欢乐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起笛子,悠扬的笛声,使我们仿佛看见了天真可爱的牧童,闻到了乡野泥土沁人心脾的芬芳。

发展部(B)是一首比较欢快活泼的舞曲,以节奏和弦为背景,旋律犹如笛声,明亮高昂,活泼跳荡,音乐描绘了牧童伴着清脆的笛声在嬉戏,情绪轻松活泼。

“牧童短笛”既运用了西洋音乐的技法,又展示了民族音乐的特点。从它问世至今70多年来,以其浓郁的清新的乡土情令国人欢欣感动,惊奇赞叹。乐曲描绘了美丽的江南田野,上有浮云,下有流水,牧童和老牛,笛声和歌声。它是一首听得见的抒情诗,也是一幅看得见的风景画。

以下就各个部分逐一分析。

2 呈示部(A),旋律如下:(曲谱略)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复调风格。
3发展部(B),旋律如下:( 曲谱略)

显然,发展部(B)活泼欢愉,呈示部(A)中的复调定法改变为和声音型伴奏的主调音乐。这一部分中,调式转成了G大调。右手高声部乐句间较大幅度的音区跨越,以及每一个乐句内轻快的节奏,大量32分音符以及16分音符的应用……展现出迥然不同与前面的另一种情境。

最后说一下结束句。渐弱和渐慢使听众眼前浮现出牧童渐行渐远的景象。自然地收束了全曲,带给人“余音绕梁”的意境。
二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陈钢、何占豪于1959年写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乐曲是以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唱腔为音乐素材写成的。全曲以故事具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和化蝶为主要内容,分成3部分。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将中国戏曲的元素融入西洋音乐中,并且用抽象的音乐去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

1呈示部(相爱)

《梁祝》引子和爱情主题如下:(曲谱略)

突然,音乐急转而下,以散板、快板来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这里变化地运用了京剧中的倒班和越剧中紧拉慢唱的手法,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哭灵投坟

在小提琴奏出了最后一句绝唱之后,锣鼓管弦齐鸣,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高潮。

3 再现部(化蝶)

长笛和竖琴将音乐带入了仙境,加上了弱音器的小提琴重新奏出爱情主题。梁山伯与祝英台华为一对蝴蝶,从墓中飞出,双双翩翩起舞,永不分离。

三 歌曲《春江花月夜》

全曲如下:(曲谱略)

此曲由古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来。由于加上了歌词,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歌曲想表达的意境。全曲中速、从容而有韵味。首句

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正如歌词所述,旋律虽然有较大幅度的跳跃,但还是有“袅袅娜娜”的感觉。

在音乐的中部,节奏缓急相间,富有歌唱性;旋律起伏较大,具有分明的层次和韵律。

在音乐的尾声,再现前面的主题,再辅以悲伤的调子,令人听后久久不能释怀。

以上我对钢琴曲《牧童短笛》的旋律、节奏、和声、曲式、力度、速度、节拍、音区和调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旋律、节奏、音色、曲式、力度、速度、节拍和织体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歌曲《春江花月夜》进行了综合简略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我可以很明显地看见作曲家在综合利用这些表现手段“达到某些效果,营造某些意境”。

艺术与生活方面的论文

艺术源自生活。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自律意识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而产生出来的独特的艺术产品。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艺术与生活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世纪末的艺术与生活

摘要:研读过《中世纪的秋天》后,笔者通过对中世纪的艺术进行分析研究,将中世纪的艺术形式、特点进行了盘点和说明,发现中世纪的美术与文学作品相比,对生活和历史具有美化作用,更好的宣扬和平;同时 总结 出中世纪艺术的特点:宗教性和表现性;应用型艺术在中世纪艺术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得到了很好的挥发,从而也寄予人们的宗教 文化 和对现实生活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宗教;美术;应用型艺术;中世纪艺术

笔者最近研读了约翰·赫伊津哈的《中世纪的秋天》,这是一本研究14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地区社会的生活、思想与艺术的著作,书中所包含的内容非常的繁多,尤其涉及了欧洲的____文化、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世俗宗教生活和宗教习俗、文学和艺术史以及众多的历史人物等,较为全面的介绍和概括了中世纪时期的人文艺术与生活。笔者将从中世纪艺术,尤其是绘画方面着重进行展开讨论。

一、美术美化生活和历史

中世纪晚期的两个形象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差异,一个反映在艺术里,一个来源于历史和文学。

艺术高于生活,也源于生活,只有依托于生活本质的艺术才是真艺术。书中提及勃艮第文化,了解中世纪晚期的法兰西——勃艮第文化的最佳途径则是艺术,尤其是绘画,而绘画题材和内容均来自生活,可见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指导和决定作用。虽说与艺术息息相关的文学,包括历史著作和小说,它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诠释和演绎生活,在历史著作中,比如巴郎特的《勃艮第历代公爵史》塑造的是阴森而沉郁的形象,历史总在记录可怕的人性面。然而作为艺术的特殊形式——绘画,在表现生活和传达情感上,与文学相比,却要更为直观,尤其是架上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中世纪的美术作品中的画面和形象较为平和、宁静,它将历史的阴暗面有所转化和美化。

故而相比较而言,“时代在美术作品里的形象总是比在诗歌和历史作品里的形象光明。美术是我们感知历史的主要来源,美术作品不会像文字一样对世界苦难的哀婉叹息总是保留着悲伤不满的调子,它会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推移而慢慢消逝”[1](P.303)。

二、宗教性和表现性

中世纪美术是西方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之一。它改变了希腊美术、罗马美术的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形式和内容体系,成为特定时期人们生活、观念、思想、感情的特殊形式的表现。而宗教性和表现性就成为中世纪美术的两大特点。

中世纪,残存的美术作品不多,但在中世纪晚期,艺术仍然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时人们追求的并非艺术本身,而是美好的生活。“在艺术中,人们发现了生活中的平和善良与生命的激情、意义,使他们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烦恼和愁苦。当时生活的甘苦有固定的形式:宗教、骑士精神、宫廷爱情,而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之美都依靠和源于这些形式。”[1](P.304)“现实的生活离不开人,生活的美因人而异,是人使生活灿烂缤纷,使生活艺术化、审美化。”[2]人是有意识在进行着活动,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各种心理活动——情感、愉悦、想象等。人们总是在寻求精神世界的慰藉,总是在追求轻松愉悦的生存和生活状态,面对现世的残酷和种种的不公,他们也在逃避,而宗教信仰成为了人们坚信不疑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把命运交给上帝成为他们避世的最好 方法 ,而在艺术作品中所出现的宗教题材也就不难理解了。

骑士精神和宗教爱情,是释怀也是束缚。表面上看来,拥有骑士精神,那是一个人彬彬有礼和英雄行为的表现,是一种高贵的气质和教养,而在底下,是很多绅士的无奈,这种程式化和规范化的行为中,是对人自由行为的一种捆绑,是对自己信仰和忠义的考验和强制性的统一,无异于今人所言的“洗脑”。而宫廷爱情,很难讲是不是真正的爱情,也许也有真感情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利欲追求而导致的包办式爱情是宫廷爱情的普遍现象,还有自己选择感情归宿的权利吗?答案更多的恐怕是否定的吧,这种为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的生活,又何言其幸福和快乐呢?在艺术中,势必要对这些现象和事实进行反映和表现,这种____美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为此,它往往以夸张、变形,改变真实空间序列等多种手法来达到强烈表现的目的。

三、应用型艺术的挥发

在中世纪,人们对艺术的感受还不是艺术之美本身。当时的大多数艺术还是应用型艺术,即使是那些我们今人认为因自身而存在的艺术作品也是应用型艺术。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对艺术的渴望也都是来源于生活。在15世纪伟大艺术品的鉴赏里,尤其在祭坛艺术和墓园艺术的鉴赏里,中世纪人远远不只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艺术品的重要意义和实用功能远比其艺术性重要。它们之所以美丽,那是因为它们是圣物,或具有崇高的实用功能。在艺术作品中所出现的宗教痕迹和物品不仅是人们审美的需要,更是精神寄托的需求。

我们所说的精神是把它在它自己的意识中呈现出来的形态提高到意识自身的形式,并且把这样的意识形式提到自己前面,工匠放弃了综合性的工作,即放弃了把思想和自然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混合在一起的工作。当精神的这种形态赢得了具有自我意识的活动的形式时,它就成为精神的工人。人们在精神上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意识形态中就指引他去寻求精神的寄托,生活作为万物的承载圈,而宗教、上帝则是当时人们生活中占有首要地位,势必宗教在当时成为艺术家挖掘素材的首选,而宗教艺术也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通常是用来供人欣赏的,但有些作品主要是供人使用的,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应用型艺术”,这是不单为了视觉上的美感而作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实用性的功能,比如说宗教艺术、雕塑、印刷品。

艺术家进行创作,其灵感来源与各方面有关:神话与 传说 、想象、艺术家自己的内心与想法、真实世界的事件和人物、雇主委托的意见。而这些通通都来自我们最亲近的生活和现实世界。

文中又提到说,在葬礼的过程中,由活人装扮逝者,“模拟逝者生前的情景”,从而满足悼念者对逝去亲人容貌的渴望。可以说,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再现生活的行为艺术。可见行为艺术不是当代艺术所特有的,早在中世纪就流行了。

我们也就不难发现,当时一件作品几乎总有一个具体的目的和宗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但遗憾的是大师的艺术作品和一般艺术家的作品能保存至今的终究是极小一部分,而且是相当特别的一类才得以流传下来。这些作品主要是墓碑、祭坛画、肖像画和细密画。

在中世纪晚期,法兰西——勃艮第文化是那种用华彩替代美丽的文化。这个时期的艺术忠实地反映这个时期的精神,这种精神有它自己的发展道路。中世纪晚期思想的基本特征:热烈的情绪、认为一切细部是独立实体的倾向、全身心地投入对象的多样性和多色调的描绘。相反,文艺复兴人对艺术和生活的新的感知却抵制中世纪人的这些特征。中世纪人往往把美的观念回溯到完美、合比例和华丽。中世纪人追求豪华的口味可谓令今人叹为观止,即使是在现存的一些艺术作品中,也不难发现其中的豪华倾向,从中我们也更好地感受了当时生活中铺张和炫耀的成分,对于理解和认知当时的生活情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今人能够确认个人自己的生活观,可以在自己挑选的休闲时刻,尽情享受生活的欢乐。但在那个精神享受分布极端不均、许多人难以得到精神享受的时代里,为了焕发新的活力,社会就需要一种群体行为:节庆活动。欢乐和日常的苦难反差越大,节日就越是必不可少,赋予生活华美的手段就越要强大,人们需要美的享受和欢乐,以照亮现实的阴暗面,15世纪是情绪低落的世纪,是彻底的悲观主义的世纪。苦难中的人需要的不只是平日不断重复的天堂幸福的许诺、上帝慈爱的目光,不时,人们还需要用光耀、庄重和社会群体的方式肯定生活的美好。生活必须要借助美丽而变得崇高,必须要在生活欢乐的社会表达中得到固定的程式。而艺术作为平常即使接触的内容更受到人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约翰·郝伊津哈著,何道宽译.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刘纪.“美是生活”与日常生活中的美——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有感》[J].文教资料,2010,(33).

>>>下页带来更多的艺术与生活方面的论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