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论文题目

2023-02-11 03: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论文题目

目录跑台与地面上步态比较研究.....孙泊 刘宇 李海鹏 庄涛身体德育:学校体育的德育起点.................李储涛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的经济学分析.....李燕领 王家宏《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06期我国度假体育企业发展现状...............杨明 李建国人口老龄化对体育消费影响的研究进展..........刘国永跑台与地面上步态比较研究.....孙泊 刘宇 李海鹏 庄涛身体德育:学校体育的德育起点.................李储涛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的经济学分析.....李燕领 王家宏近期目录专题论坛(1)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申办决策指标体系研究 王云飞 黄海燕 杨丽丽无(5)第24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体育期刊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无专题论坛(6)基于多智能体的体育赛事申办决策专家系统模型的构建 陶倩 张林 黄海燕 韩思音(11)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研究的社会使命与学术追求 李延超(14)实验教学植入“体育赛事市场开发”课程的探索性研究 刘清早 朱洪军 刘晓燕(17)法律视域下影响体育赛事结果异常的因素 郑璐 许治平 李志杰 马红娟体育人文社会学(21)体育簇概念:超越体育概念研究困境的新路向 张磊(25)中国成年人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彭大松(31)基于健身服务质量的顾客品牌忠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刘高福 徐玖平 聂磊(36)大型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中的政府监管 陈元欣 王健 王涛(41)论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张金桥 王健(45)公民社会中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建设契机与策略 薛明陆 刘一民 李新红(48)从村落体育透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 周健生 马勇 雷刚(51)我国职业体育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庞徐薇 陈锡尧(55)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时空分布特点与热点 赵丙军 司虎克民族传统体育学(61)基于价值取向视角论武术之发展 刘祖辉(66)现代性支配下的武术现代化发展研究 杨建营(73)太极拳空灵境界的证悟 田金龙(77)科技文化形态下武术的文化变迁 于万岭体育教育训练学(81)赛艇运动员拉桨技术运动学特征及其相关肌肉sEMG分析 陈庆杰 吴瑛 伍勰(86)对制订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尹志华 毛丽红 汪晓赞 孔琳 杨燕国 季浏(91)教学型本科院校体育教育功能定位及实现途径 秦曼 刘向

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体育教学论文就是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体育教学某些现象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和理性认识,自觉地把握该现象的本质及一般发展规律,用论文的形式进行表述,那么,体育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我为大家推荐一篇优秀范文,大家不妨多加参考。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优秀的跳远选手在跳远时,是在追求快速及有效率的助跑以及强力有效的起跳动作,并以适当的起跳角度起跳,但是这两者同时成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助跑速度越快,往上跳跃就会更加困难。

在人体起跳的肌肉变化及弹簧振子运动方面,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研究,但很少将两者结合起来,采用物理方法分析人体起跳的运动过程。本研究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同时,在国际跳高、跳远等运动项目中,我国选手较为落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作为运动员调高、跳远运动项目的理论参考,对提高我们运动员的成绩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拟研究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 压缩弹簧弹起的物理原理

1.2 人起跳的条件

1.2.1 分段速度

1.2.2 起跳动作

1.2.3 起跳水平速度利用率

1.2.4 起跳垂直速度利用率

1.2.5 起跳角度

1.2.6 助跑速度利用率

1.2.7 最高速度

1.2.8 起跳技术

第二章 人起跳的物理原理

2.1 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

2.2 有关跳远助跑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研究

2.3 有关跳远踩板研究

2.4 有关跳远起跳技术的研究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时间与地点

3.2.1 实验时间

3.2.2 实验地点

3.3 实验仪器

3.3.1 压缩弹簧压力部分

3.3.2 测量助跑分段速度部份

3.3.3 测量起跳动作部分

3.4 实验场地布置

3.4.1 受试者选取

3.4.2 受试者填写同意书及基本资料

3.4.3 建立选手基本资料

3.4.4 仪器校正与测试

3.4.5 实验目的与方法说明

3.4.6 基本能力测试

3.4.7 排定实验顺序

3.4.8 前测与后测

3.4.9 数据纪录、整理与分析

3.5 资料收集与处理分析

3.6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建议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谢利民.弹簧振子运动的实际动力学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31(2):91-94.

[2] 基特尔C.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一卷,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3] 药树栋,宫建平.弹簧振子振动的探讨[J].大学物理,2008.2,27(2):22-24.

[4] 肖波齐.基于Matlab的弹簧振子简谐振动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12,26(6):116-119.

[5] 卢德明主编.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6] 李建英,李磊,郭甫. 十运会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运动学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3)

[7] 宋亮,丁磊,巩磊. 对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技术的比较分析[J].体育科技.2008(01)

[8] 罗陵,刘春伟. 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三跳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2)

[9] 宋惠娟,王亚军. 我国部分优秀女子运动员三级跳远起跳若干速度指标的运动学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6(05)

[10] 王 琨 等.对肌肉生物力学研究有关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25(1):36-40.

急求乒乓球毕业论文资料!

这里有相关的期刊论文资料,或许可以帮到你。如果需要可以联系

序号 篇名 作者 刊名 年/期
1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反拉技术的训练 杨汉奇 体育师友 2006/06
2 弧圈球的技术与训练 申燕臻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5/05
3 浅谈横板运动员正手位拉攻结合的技术 王秀明 少年体育训练 2005/04
4 有神仙精灵也有妖魔鬼怪——雅典奥运会中国对手扫描 宋斐 乒乓世界 2004/08
5 乒乓球比赛的数学模拟竞技诊断 张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02
6 DR.球博士 马凯旋 乒乓世界 2004/02
7 乒乓球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3/08
8 成也球拍 败也球拍 乒乓世界 2003/10
9 乒乓英语教室 林仁布 乒乓世界 2003/02
10 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柳天杨 体育学刊 2003/02
11 直板快弧打法的训练处方 方文 乒乓世界 2001/09
12 论少儿乒乓球初学者的正手攻球训练 杨忠华 体育师友 1999/04
13 谈乒乓球直拍快攻中的反手攻 陈秋喜 体育函授通讯 1999/02
14 乒乓球直拍近台正手攻球的探讨 郭小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1999/02

关于阳光体育的论文怎么写

摘要:通过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全面结合实施“阳光体
育运动”,为普通高校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身
体和精神的高品质的生活需求,以期更有效地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
水平的提高提供依据。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学生; 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Abstrac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 a new teaching
model by know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constitution standard
and fully integ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 Sunny Sports Program " to
meet the living needs of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a high physical and
spiritual quality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promo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titution level more efficiently.
Key words:Sunny Sports Program; students; good constitutio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基金项目:广西工学院教学科研项目(院教发(2006)30号
文)资助
2002年我国出台并试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
简称《标准》)已于2007年4月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2006年12
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
光体育运动”工程,提出用3年时间使全体学生要做到每天锻炼
1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
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此背景下,关注学生体
质健康水平,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对普通高校体育建设起着重要
作用。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的4次调查显示:
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与体能下降相伴随的是青少年心
理状况的不良趋势,如情绪调整能力差、挫折反应不适当、心理
承受力较弱等[1-3]。为此,2007年5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
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一时间由青少年
体质而引发的阳光体育问题成为热点话题。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
地,大学生体质下降已成为教育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以广西工
学院为例,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实施《标准》的
同时对如何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改善学
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
首先以广西工学院学生为例对07年全体在校的07级、06级,
05级、04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07级3376人、06级2944人、05级
2029人、04级3390人,共11739人,其中男生8563人,女生3176
人,然后对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同时还对学生进行课
外体育锻炼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
2.测试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形态的指标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身高反映人体纵向发育的指标,也是最直接反映人体形态的
指标。体重是直接反映人体的骨骼、肌肉、脂肪等级内脏器官发
育状况的指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能够直接反映出我院学生生
长发育水平,评价大学生的身体匀称程度和营养状况。
表1 身高标准体重测试结果
营养不良 较轻体重 正常体重 超重 肥胖
年级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07 级 155 4.6 1447 42.87 1618 47.94 67 1.98 89 2.64
06 级 169 5.76 1255 42.55 1368 46.47 60 2.03 92 3.13
05 级 105 5.18 865 42.66 930 45.84 55 2.71 74 3.65
04 级 178 5.28 1476 43.55 1428 42.12 108 3.18 200 5.9
总计 607 5.17 5043 42.96 5344 45.52 290 2.47 455 3.88
表1显示,学生营养不良和较轻体重的比率合计为48.13%,
远远的超过超重和肥胖者的比率。其中较低体重的现象尤为突
出,占到总体比率的42.96%,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
况不是很好。这可能与学校地处我国南方有关,南方学生个子相
对瘦小居多,通过对公体课学生调查,总结测试结果的现象与学
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平时的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以及不良的生活
习惯有关。
2.2 身体机能的指标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身体机能是人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表现出的生命活动能力,
了解人体结构、机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行台
阶测试与肺活量测量是为了推断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肺通
气水平,评价大学生的生理功能。
台阶测量指数是一项简易评价心血管机能水平高低的指标,
指数越大,心血管机能越好。肺活量指数是相对于体重的肺活量
数,反映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能比较客观的评价人体肺功能的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学生
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
彭发胜 (广西工学院体育系 545006)
首先,要善于想象与联想。有人认为身体运动和煽情的话语
就是情感的表达,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要依
赖演唱的想象与联想的实现,想象与联想会让我们的艺术插上飞
翔的翅膀。
[3]
我们都知道,歌唱的艺术表现中,常常运用声音的
比拟、象征、模仿等手段,借以引起人们的想象来表现对象。只
有把歌唱变成“下意识”的活动,把音符内化成心灵的一部分,
才能唱出独具魅力的声音。
其次,要尽最大努力调动直接和间接的生活体验。获得真实
动人的感情往往需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做支撑。我的一位学生演
唱了将近一年的《黄水谣》,一直找不到感觉,她参加高考,到
外地准备专业考试时才发现准考证没带,不得不到处求人、到处
打电话,第一次体会了无依无靠的感觉,她再演唱这首歌的时候
哭了,结果考官被感动了,她考了一个好成绩。这个例子说明,
演唱者应该深入体验生活,保持充沛的感情,以真为美,只有这
样,他(她)所表达的情感才会细腻感人。
(二)个性化演唱要充分结合演唱者的自身特质
个性化的演唱,是创造性的演唱,是基于对作品充分的研究
之后而形成的演唱。这时观念的选择、情感的选择、技术的选择都
必须与歌者的自身条件、专业特长、个人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审美
个性融合。只有充分结合自身特质,才能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
举一个例子:都说王菲的声音很特别,其实,她就是一个
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声音特质的人,比如,她演唱《天空》时,用
鼻腔共鸣,同时带吸气,气息悠长;她的运气控制得比较舒缓,
换气也很自然;她的咬字空灵(不咬死),所以这首歌就唱得特
别空灵和通透。在《天使》中,她唱法转换成大量运用颤音的方
式,她的颤音像提琴中的“揉弦”,常常在拖长的尾音处运用,
使音乐更加动人心扉。而在《将爱》、《流星》等歌曲中,她又
灵活运用口腔的咬字变化,适度控制音色的强弱,显得随性而另
类。在《我愿意》这首歌里,她独特的个性化演唱更是体现得淋漓
尽致,她用交替使用真假声,运用“关闭”的技术,以一种介于真
声与气声中的“混声”来演唱,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光泽感。
综上所述,美妙的歌唱,应该是完成了从自然到不自然再到
自然的过程,将声音技术和表现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充满个
性的演唱,这种效果的实现自始至终都有赖于情感的充分介入。
科学的情绪训练,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对自身特质的发挥,
会使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事半功倍,并让歌唱插上飞翔的翅膀,进
入全新的打动人心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著.《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7.
[2]王如湘、李萍、徐竞存编著.《跟我学唱歌》(美声唱法、民族唱
法、通俗唱法)[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3]张锦华.声乐表演教程[M].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大大 众 文 艺
200
优劣,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表2 肺活量测试结果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年级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总计
07 级 1988 58.89 726 21.5 472 13.98 190 5.63 3376
06 级 1681 57.1 618 20.99 493 16.75 152 5.16 2944
05 级 1202 59.24 415 20.45 301 14.84 111 5.47 2029
04 级 1971 58.14 663 19.56 530 15.63 226 6.67 3390
总计 6842 58.28 2422 20.63 1796 15.31 679 5.78 11739
对11739名学生进行了肺活量测试,测试总成绩达到优秀的
有6842名学生,占总人数比率为58.28%,达到良好的占总人数的
比率为20.26%,达到及格的占总人数的15.31%,从这一结果来
看,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表现为较高的水平。分析
结果一方面表明中长跑是体育锻炼最简便最有效的传统锻炼项
目,在大学体育内容中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实施,另一方面与该项
目测试制订的评分标准相对较低有一定的关系。
表3 台阶测试结果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总计
年级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07 级 923 27.34 1504 44.54 949 28.11 0 3376
06 级 701 23.81 1198 40.69 1045 35.5 0 2944
05 级 486 23.95 814 40.12 729 35.93 0 2029
04 级 804 23.72 1438 42.42 1148 33.86 0 3390
总计 2914 24.82 4954 42.2 3871 32.98 0 11739
从表3的测试结果分析,不及格人数为0,及格人数为
32.98%,良好人数为42.2%,优秀人数为24.82%,成绩良好人数比
优秀人数多出17.38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学生的心血管机能水
平较好。
2.3 身体素质的指标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学生的身体状况一定程度取决于自身的身体素质的好坏,身
体素质很大程度是由后天的体育锻炼意识、锻炼程度所决定。进
行立定跳远、握力、坐位体前屈测量是对大学生的上、下肢肌肉
力量、身体协调能力与身体发育水平的和谐度的评价。
表4 握力(男生)与坐位体前屈(女生)测试结果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年级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总计
07 级 1727 42.27 934 27.67 835 24.73 180 5.33 3376
06 级 1259 42.77 812 27.58 732 24.86 141 4.79 2944
05 级 992 48.89 554 27.31 405 19.96 78 3.84 2029
04 级 1551 45.75 884 26.08 785 23.16 170 5.01 3390
总计 5229 44.54 3184 27.13 2757 23.49 569 4.84 11739
握力测的是男生的力量素质,坐位体前屈测的是女生的柔韧
素质。从测试结果来看,学生力量和柔韧素质比较好,测试成绩
为优秀人数的比重达到了44.54%。(见表4)
表5 立定跳远测试结果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年级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总计
07 级 146 4.32 650 19.25 1702 50.42 878 26.1 3376
06 级 152 5.16 630 21.4 1489 50.58 673 22.86 2944
05 级 161 7.93 565 27.85 952 46.92 351 17.3 2029
04 级 237 6.99 871 25.7 1689 49.82 393 17.49 3309
总计 696 5.93 2716 23.14 5832 49.68 2495 21.25 11739
表5是立定跳远的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学生速度力量素质及身
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从测试结果来看,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不
容乐观,说明学生的力量素质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较差。优
秀人数所占比率仅为5.93%,良好人数比率为23.14%,及格的比率
为49.68%,不及格人数却高达21.25%,占总人数的1/5左右。
表6 我院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05年至07年对比统计表
年份 总人数(人)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合格
05 年 11828 30.28% 48.88% 19.54% 1.30% 98.70%
06 年 11665 17.15% 46.88% 33.50% 2.47% 97.53%
07 年 11739 15.70% 63.97% 20.23% 0.10% 99.90%
3.结论与思考
通过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应当正
确看待测试成绩,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测试结果整体良好,学生
体重、身高的指数偏低外,其他测试成绩都较好,但不能过于乐
观。首先,前述新《标准》的评分标准比旧《合格标准》有较大
的降低,其次学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的现象较为严重,提高学
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及学校体育健康工作亟待加强。
从表6看,学生体质的优秀率逐年降低,良好的比率相对增
高,总的合格率都有提高,这反应了07年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对学
生体质健康的作用性,虽然测试结果还是令人满意,但根据测试
得出的结果,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真正让学生做到每天锻
炼一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
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下面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为背景,高校体育发展从一切为了学生应值得思考的问题。
(1) 体育教学课程时间一般为两年,且大多数是以每周一次
90分钟的大课形式授课。大一、大二为必修公共体育课,大三、
大四是选修课。高校的体育教学形式比较严谨,体育课结构比较
单调统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是
将其运动成绩、理论成绩、达标成绩、出勤率折算成百分数来加以
评定。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绝大多数学
生对待体育课就是为了达标,没有形成良好体育参与的意识。
(2)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相对落后,体育活
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一直沿用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既定方向
来布置安排,这种模式的安排已远远不适应于当前大学生,随着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观已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以健身、娱乐、休闲、兴趣为主的课外活动已逐渐成
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3) 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应该是高校体育发展的核心。校
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形成对拓展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培养全面发
展的大学生,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我
国长期以来,对体育教师的价值取向和体育教师的成长始终占主
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专业化”,当评价学生是否上好体育课,也
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掌握了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在一定程度
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师对学术的疏离,学术信念不坚定,学术使命
感不强,体育文化也未受到重视。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体育课教
学的内容、方法及效果等。
4.对策
(1)学校管理部门的重视,保证充足的场地和器材,为开展阳
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供一个前提条件。
(2)学习内容上,紧扣时尚体育,激发学生主动锻炼。在教学
实践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学生兴趣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积
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紧扣时尚体育脉搏,把握年轻人对时尚
体育的崇尚心理,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引入时尚
体育的内容,不断提高课程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如公共体育课
中结合拓展运动和开设定向越野这些新兴的课程内容,有效地和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跃了体育课课堂气氛。
(3) 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开展阳光体
育运动,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环境的有利条件。体育课课内、外运
用“运动处方”通过网络的平台来进行,以便使学生和教师通过
网络化对体育课的学习和体育锻炼进行指导、管理和监控。从而
使学生达到终身体育的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旭光,周济.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把体育作为素质
教育突破口[N].中国体育报,2006-12-25.
[2]孙延林,刘立军,方森昌等.9~18岁青少年身体自我描述年龄特点的
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4):14-16.
[3]郑伟.现代生活环境和方式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76-78.
[4] 陈晓荣,朱宝成.对我国高校体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
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95.
[5]倪伟.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体育课程的作用与施教方法[J].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2005,(3):88-91.
作者简介:
彭发胜(1981-),男,广西柳州市人,广西工学院体育系助教,
广西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教育理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