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报录比

2023-02-11 00: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报录比

北京师范大学最985大学,历史学排名应该在前几名的,考研竞争比较激烈,2012年历史学考研的报录比,中国史为9:1,世界史为:13:1,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今年北师大历史考研开始自主命题,考试题目为主观题,这就要求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对整个历史知识体系要达到比较熟练程度。对于跨专业和外校的同学最好是 报 个班,因为本校学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通过报班来弥补。

北师大2022历史学考研招生人数多少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2022年考研录取人数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也就是北师大考研的人数是5212人,

2022年北师大考研的招录人数是3280人,比2021年度增加了1256人,2022年北师大考研的时间安排是2022年6月15日以前完成包括北师大研究生录取的报名考试以及通知书的发放工作,

2022年北师大研究生开班的时间是2022年9月1日,这是很好的一个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驰名中外,这是不错的学校。

北师大报广播电视录比
5.6:1.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北师大广播电视考研珠海校区报录比是5.6:1。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NormalUniversity)简称“北师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好考吗
同学, 您好。说句实话,北师大的英语专业报录比约为5%~20%,难度比较大。如果你特别认真的复习,就能够过初试。复试认真准备,并发挥得特别不错,就能成为北师的研究生了。

请问北师大历史考研报录比是多少?
北京师范大学最985大学,历史学排名应该在前几名的,考研竞争比较激烈,2012年历史学考研的报录比,中国史为9:1,世界史为:13:1,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今年北师大历史考研开始自主命题,考试题目为主观题,这就要求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对整个历史知识体系要达到比较熟练程度。对于跨专业和外校的同学最好是 报 个班,因为本校学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通过报班来弥补。

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报录比是多少?
跨考教育为您解答

以下为北师大近年来汉语言文学报录比以及分数线信息

可以看出,北师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十分热门专业,报考难度不小

参考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考研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考研分享?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对于考研的学子,在报考专业的问题上都会面临三个问题:“报哪所学校?”、“报什么地区”以及“选什么专业?”。那么我认为这三个先后顺序为:先定专业,再看学校,最后选地区。我选择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如下,首先,从专业上看:北师大教育学、心理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且在学科评估中,均获评A+。此外,从学校上看:北师大是中国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最后,从地区上看,北京是中国首都,学习氛围浓郁,学习资源丰富。那由于我本科为人力资源管理,对心理学十分热爱,并希望未来从事教师行业,所以选择了心理健康教育。

2、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考研报录比情况及难度分析:

从报录比情况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各校区招生人数为20人(包括推免人数)。复试比例在1:1、5左右(如果某校区除推免人数招16名,那么24人进复试,淘汰8人),由于北师大专硕不提供具体的报录比信息,但根据官网信息,2021年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幅近50%,最高报录比近30:1。

从难度分析上看:(1)人数上: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人数激增,两个研究方向都不收调剂生。(2)考试难度上,2020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二由发展心理学(875)改为教育实践与方法(901),题目灵活,注重实践能力,难度增大。

二、初试经验

1、考研英语二:

(1)单词方面:从备考开始,利用碎片化时间,每天刷100个单词。这里为大家提供刷单词的小技巧。第一,核心词汇重视拼写及熟词僻义。第二,阅读理解常出现的词按照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模块分类整理,只需要认识即可。

(2)阅读方面:希望备考的同学注重研究真题而不是模拟题。由于只有近11年真题可供参考,因此学姐建议大家可以参考英语一的真题。

(3)作文方面:小作文需要大家从11月开始,每天限时练习不同题型的小作文。大作文第一段需要从11月开始每天进行描图练习,并按话题自己整理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模板,

(4)翻译、新题型、完型方面:翻译应注重整体大意把握。新题型重视主旨大意及定位信息能力。完形填空注意积累词汇搭配、熟词僻义以及上下文间的关系。

2、考研政治

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考研分享?

选择报考世界史研究生的人,都是有梦想的人。对于自身能被北师大录取,我深感幸运,同时也觉得这是自己孜孜以求应得的结果。梦想终究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考研是一场需要努力付出的应试,就初试而言尤其如此。既然是应试,就会涉及技巧、方法、效率等,那么借鉴他人的成功考研经验也就十分必要了。在这里分享一下我个人的考研经验,以资参考,于诸君考研有所裨益。

一、择校和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在全国排名靠前,而它的考研试题又与历史学统考试卷相似,这些对一个跨考生来说,自然极大吸引力。而从备考角度考虑,即使最终放弃报名北师大,那么选择其他统考院校也就避免了专业课方面的麻烦。此外,因为很多自主命题院校的世界史和中国史两个专业各自命题、考试,自然吸引了不少考生。相对而言,选择考历史学综合的院校,竞争压力自然要小一些。考虑到这些因素,我坚定了报考北师大的决心。至于具体的专业方向,作为跨考生,学科素养自然没法跟历史专业本科生比,为了减小面试竞争,选择避开那些名师的专业方向。当然,对于历史系本科生或者平时历史知识积累深厚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决定专业方向的选择。

北师大历史学专业课考历史学综合,总体难度并不大,特别是材料题和论述题,都是很常规的命题,没有偏、难、怪,也不会考查学术动态和学术热点。只是在名词解释中,为求新,会有1-2个稍微冷僻一点的词。至于报录情况,除了北大、川大、人大、复旦这类特殊院校,其他院校的报录比情况没有太大必要关注。北师大历史学维持的10%左右,世界史高了,中国史相应就会低一点(极端年份不考虑)。

二、初试经验

(1)英语

资料:考研单词红宝书+历年真题(有详细解析和全篇翻译的辅导资料即可)往年真题是最好的学习资料。

初试方面,专业课自然是重中之重,其次是英语。但关于英语要先多说一点,因为专业课和政治课都很容易提升分数,过单科线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反倒是英语拖了不少人的后腿——低于60分而在单科线上挣扎。因此,英语学习要和专业课同步,前期一定要要把单词量提升上去。在这里建议大家拿一套真题测试一下自己的目前的水平,如果完型和阅读的得分率低于60%,那么就需要在单词方面多下些功夫。具体的记忆方法,因人而异。我自认记忆力稍差,每天抽时间背单词,先把特别熟悉的单词划掉,剩余单词一遍又一遍的过,尤其是考研的高频单词。单词按照红宝书背过一遍之后,我才开始做往年真题。这样可以减少做题时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尤其是一些常规单词不认识带来的错误,同时也不必费时间整理真题上碰到的陌生单词。

(2)政治

资料:肖秀荣考研政治全套

政治课的学习以肖的这一套为主,后期除了肖秀荣的八套、四套卷,其他一些热销的试卷也可以买来看一下,都很便宜。政治备考我开始的很晚,是在8月底才着手的,因为很容易得分。选择题最容易失分的,只要能结合肖的1000题,把这部分拿下来,那么65+是没有审核问题的。备考历史的考生在学习中还有一件好事,那就是政治的近代史部分会非常轻松。按照教辅资料按部就班的学习和背诵资料给出的重难点,政治备考不会有什么难度和压力。

(3)专业课

资料:北师大版教材+朱绍侯版《中国古代史》+长孙博的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解析+北师大往年真题+统考往年真题

推荐书目:

中国史: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大纲》(观点很重要);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赵翼《廿二史札记》

严耕望《治史三书》

柯文《历史三调》

主要是推荐给跨专业考的同学。对近代史感兴趣的看看陈、柯;古代史感兴趣,推荐看赵翼《札记》和《陔余丛考》,周良霄《皇帝与皇权》。断代史著作根据喜好,找一下前辈学者的奠基之作,这里就不赘言了。

世界史:著作一般都太厚,初试不推荐。感兴趣的可以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剑桥系列或《企鹅欧洲史》(电子版很容易找到)

具体学习方面,世界史和中国史要同等对待。19年考研开始取消了选做题,最后两道论述都要写,无法从世界、中国中选做一道了。历史专业课最重要的是形成逻辑框架,框架有形成了,那么整理和记忆就会很容易。

首先,要把教材(北师大版为主)掌握熟练,建议至少看三篇。当然看的时候要根据具体内容,有详、有略。比如中国史中远古时期部分,考名词的几率极低(2014年以来只考过一次),可以直接跳过去不看,后期背几个名词就可以了。世界史同样有这种情况,兹不赘述。此外,教材中纯粹的文学、艺术部分,因为试题没有选择题,也根本就不会考到。朱版古代史部分教材,作为查缺补漏也需要翻阅,尤其是有些内容朱版更详细。两版教材详略不同,互有长短,但报考北师大自然要以它的教材为主。至于其他版的中国史教材,根据个人精力浏览一下,一般都有电子版。

其次,统考的大纲解析和统考真题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跨考学生而言如此。因为院校一般都不指定参考书,而且更不会出版辅导资料,所以统考资料算是历史学考研唯一可参考的官方出版物。大纲解析给出的重点内容都是要掌握的,当然,因为北师大没有选择题,前面提到的一些东西则可以忽略。另外,就是统考真题了,真题是有官方参考答案的,对于不会答题的同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再次,是北师大自己的真题,这是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一方面要分析命题特点,另一方面要反复动手去写。通过练题来培养答题思路和拟答的形式,并控制答题的时间、提高写字的速度。考试时间很紧张,要通过后期的练习来掌握答题节奏。知道的内容不一定都要写出来,因为时间不允许,尤其是在名词解释部分不能耽误太多时间,要控制字数和时间,把剩下的时间投入到论述题上。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个小点:如果名词解释碰到了不知道的,不要担心,也不要浪费时间去猜,把这个时间放到其他名词的书写上,可以弥补回来不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外,不会的这题即使空着,也不能瞎猜、胡说八道,给老师的观感不好。如果刚好有一道论述题也是他的,那么前面那个名词解释的“奇葩”答案会直接影响这道题的得分(这是一位本校老师曾告诫过的)。

最后,在说说其他参考资料。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购买一套机构的辅导资料作为参考。我当时也报考研的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课程,赠送了我一大本专业课复习全书,编的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资料里面肯定有些名词、论述的参考答案拟写得很好,值得作为标准答案去记忆。一些教材上的知识点说的不清楚,可以参考这些资料去梳理明白。但我个人认为,教材是根本,把教材掌握熟练、形成体系框架后,这些资料使用起来才更能得心应手。

三、复试经验

北师大复试流程:专业课笔试+英语口语和翻译+专业面试

专业课笔试主要还是基础题。各面试小组分开命题,比如中国古代史组只考古代史。所以笔试部分不用担心。不放心的话,可以联系师兄、师姐问一问。文献学、史学史方向的复试题会特殊一点,需要复试前自己再学习一下专业课知识,北师大都有相应的教材可以用。

英语:学生与老师一对一交流。一般都有自我介绍,根据你所说的内容,再追问几个简单问题。所以注意不要自己给自己挖坑。口语交流结束后,老师会让你口头翻译给定的一段英文。基本流程如此,老师会说的比较慢,没听不清就请老师再说一遍。

面试:复试最重要的部分。初试结束后建议提前着手准备,主要是看报考方向的一些著作,多多益善,要做笔记。我做过面试笔录,发现学生面试时有一些同病:1、经常都会说看了钱穆《国史大纲》、陈寅恪《两稿》、某某几篇文章。一是看的东西太少;二是报考方向最基本专著没有读;不仅接下来面试老师不好追问,而且问了你不知道的会更尴尬。

2、老师问一句,学生就只答一句。这样的话即使学生知道的很多,老师没问的话,他也就不知道你真实情况怎么样。因为面试有很多人,老师一直问问题也就会有疲劳,所以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后,根据问题情况适当发挥和延伸(当然,如果你认识老师,那就另当别论)。

3、面试像是在背课文,把提前准备好的东西一股脑背出来。自然表述就可以了,不要像是在背或者在读一些你准备好的字句,当然,准备还是要准备的。

4、当面拍老师马屁。这种情况较少,但也不是没有。这会让老师很尴尬。说到某人学者,就说某某先生或教授即可,不要在前面什么著名、知名之类的头衔。

其他情况还有很多,有些甚至堪称“奇葩”,不具有代表性就不提了。总之,面试很重要,需要好好准备,高分进复试线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要把认真的态度从备考初试坚持到复试结果出来。

四、建议

1、北大确实没有给指定教材,因为它本意是不愿意有流水线出来的那种答案,它想看到的是扎实的史实基础和你独特的个人理解,但我们在备考的时候还是要有一套教材做底本,其他教材做补充,这样比较好建立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

2、北大虽然没给范围,看上去什么都要考,但实际上考的就是基本的大问题和老师近些年关注的特别的问题,比如清华简,辛德勇老师就经常在他自己的公众号上讲,比如去年考的石勒,这是罗新老师那本王化与山险开篇第一章关注的前赵与后赵,再比如去年考的翰林院历史沿革,是吴宗国主编的那本《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里的内容。

3、阅读论著最好就是做详细的笔记,比如哪些著名的观点出自哪部分,标上页数方便以后写论文时引用或查找。看完一章或者一本书就做一个总结,可以画画思维导图。我自己写的笔记就有三四大本,可能你平时看完就忘了,但做了笔记整理过思维导图,答题时遇到相关的就会突然想起来,下笔如有神助,而且北大答题时有一些学界新观点或者北大老师的研究成果点缀是非常加分的。有些重要论著没时间看不完可以直接找书评,总结里头提到的主要观点就行了。

4、复试前需要提交一篇历史学论文,这个要提前准备,而且关系重大,会影响老师对你的印象。所以论文要多打磨。

5、论著一般陈寅恪,田余庆,祝总斌的都是必读,还有就是吴宗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必须读透,清楚每个制度的源流,因为北大很重制度史,几乎年年都有考。

考研加油各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