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查到的,只有行吟诗人李士非 花城出版社前总编、《花城》杂志前主编李士非
不过他是于08年去世的。但去年又出了好多追忆他的文章。
李士非:江苏丰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中原大学。历任新华书店中南总分店及华南总分店、华南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及花城出版社校对、编辑、编辑组长、编辑室副主任、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兼《花城》杂志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第三届副主席。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银河纪事》(合作),诗集《北大荒之恋》、《俄罗斯行吟》、《南中国之恋》、《金海岸之歌》,诗文集《东京纪事》,报告文学、散文、小说集《当今奇女子》,报告文学集《转型期报告》,长诗《向秀丽》、《肖遥游》等。《热血男儿》获全国第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岑桑1958年起在广州文化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工作,曾任社长兼总编辑。1990年退休。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岑 桑 1926年生 广东顺德市人 中共党员 编审。他在长达38年的编辑生涯中,贯彻执行党的出版方针,处处以大局为重,一贯兢兢业业地工作和奋斗,为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曾参与创办花城出版社和《花城》文学杂志;倡议并参与组建广东教育出版社和新世纪出版社;倡议并参与编辑出版“朝夕文丛”、“越秀文丛”等多套影响颇大的丛书;倡议并参与创办《农村文化室》、《译海》等6种期刊。80年代初,他及时组织重版了一批在“文革”中被禁锢的著名老作家(包括欧阳山、秦牧、吴有恒等)的优秀作品。1990年底他刚办了退休手续,正打算在摆脱了繁忙的行政领导工作之后,将酝酿多年未能动笔的创作计划付诸实施时,组织上让他出任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岭南文库”(大型综合性丛书)的执行副主编,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毅然挑起了这一重担。在组建编委会和编辑部、制定总体规划、拟订选题、联系专家学者、组稿审稿、开展调查研究,甚至筹集出版基金等方面,处处亲力亲为,倾尽心血。在他精心指导、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的影响下,编辑部形成严谨、实干的工作作风,做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经过5年努力,已出书36种(其中有4种获奖),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书展,受到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好评。他又出任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启蒙教育系列丛书”的主编。鉴于“丛书”系利用旧形式表现新内容,他以其丰富的儿童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的经验,指导作者和编辑弄清传统和创新的关系,制定了创作和出版的原则,并且从拟定选题、挑选作者、审定书稿的工作,自始至终亲自主持,并对每本书稿逐字逐句加以斟酌和修改。现在出版的4种书,受到社会普遍欢迎。由于他在关心少年儿童方面表现突出,获广东省“热爱儿童”先进个人称号。此外,他又为培养和扶植优秀中青年人才作出积极贡献,多年来在省内的培训班讲课。他是一位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出版作品28种,多种作品获奖。
光中(1928- ),男,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53年10月,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及《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在台湾居住,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河赞赏。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 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 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FONT>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璨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聂华苓,湖北人,1925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中央大学外文系毕业。1949年抵台湾定居,进入《自由中国》杂志社担任编辑,并从事创作。成名作《失去的金铃子》。1962-1964年在台湾大学和东海大学教小说创作。一九六四年,由于《自由中国停刊》事件,聂华苓离开台湾,应邀为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访问作家。1967年,聂华苓和美国诗人Paul Engle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每年邀请世界各地区作家到爱荷华4个月,写作,讨论,旅行。1971年,和Paul Engle(安格尔)结婚。两人主持“国际写作计划”21年期间,世界各地区到爱荷华的作家有700多位。曾经参加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及“国际写作计划”的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的作家有八十几位。聂华苓于1988年退休,专事写作。
聂华苓创作的《三生三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一书将她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展示给读者。
聂华苓出版年表及相关情况
1.中文作品:
《翡翠猫》(短篇小说集)--台湾,明华书局,1959。
《一朵小白花》(短篇小说集)--台湾,文星书局,1963。
《失去的金铃子》(长篇小说)--台湾,学生书局,1960第一版;1964文星书局第二版;1965第三版;1977第四版;1987林白出版社第五版。(成名作)
《梦谷集》(散文集)--香港,正文出版社,1965。
《桑青与桃红》(长篇小说)--香港,友联出版社,1976。(代表作,入选亚洲小说一百强。)
《王大年的几件喜事》(短篇小说集)--香港,三联书店,1980。
《台湾轶事》(短篇小说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桑青与桃红》(长篇小说)--北京,青年出版社,1980。
《三十年后》(散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失去的金铃子》(长篇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爱荷华札记》(散文集)--香港,三联书店,1983。
《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散文集)--香港,三联书店,1983。
《千山外,水长流》(长篇小说)--四川文艺出版社,1984。(代表作之一)
《台湾小说选》(主编,两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千山外,水长流》(长篇小说)--香港三联出版社,1985。
《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散文集)--花城出版社,1986。
《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散文集)--台湾林白出版社,1986。
《桑青与桃红》--香港华夏出版公司,1986。
《桑青与桃红》--台湾汉艺色研,1988。
《桑青与桃红》--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桑青与桃红》--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97。
《桑青与桃红》--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人景与风景》(散文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千山外,水长流》(长篇小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鹿园情事》(散文集)--台湾,中国时报出版社,1997。
《鹿园情事》(散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人,在二十世纪》(散文集)--新加坡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0。
《三生三世》(自传体小说,讲述作者在大陆、台湾、美国三地生活的经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其他语言出版作品:
《李环的皮包》(英文翻译,短篇小说集)--香港,Heritage Press,1959。
《李环的皮包》(葡萄牙文翻译)--智利,Editora Globo,1965。
《沈从文评传》(英文著作)--美国,Twyne Publishers,1972。
《桑青与桃红》(英文翻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1。
《桑青与桃红》(南斯拉夫文翻译)--南斯拉夫,1985。
《桑青与桃红》(匈牙利文翻译)--匈牙利,1986。
《桑青与桃红》(英文翻译)--伦敦,1986。
《桑青与桃红》(荷兰文翻译)--荷兰,1988。
《桑青与桃红》(英文翻译)--美国火炬出版公司,Beacon Press,1989。获美国书卷奖,1990。
《桑青与桃红》(韩文翻译)--汉城,南韩,1991。
《桑青与桃红》(英文翻译)--美国,Feminist Press,1998。
3.翻译(英译中)作品:
《德莫福夫人》(Henry James)--台湾,文学杂志,1959。
《美国小说选》--台湾,明华书局,1960。
《德莫福夫人》(Henry James)--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美国小说选》--北京出版社,1981。
4.翻译(中译英)作品:
《中国女作家小说选》--香港,Heritage Press,1963。
《毛泽东诗词》(与安格尔合译)--美国,Dell Publishing Company,1972;英国,Wildwood House,London,1974;法国,Editions Pierre Seghers,1974。
《百花齐放文集》(两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1。
5.编辑世界文学作品(和Paul Engle合编)共12集,University of Iowa Press出版:《现代南韩诗选》。《现代中国诗选》。《现代俄罗斯诗选》。《当代南斯拉夫诗选》。《现代保加利亚诗选》。《战后日本诗选》。《世界文选》。
6.(1)获美国三个大学荣誉博士学位:University of Colorado, University of Dubuque,Coe College.
(2)1982获美国五十州州长所颁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翻译顾问委员会委员,1980年代。
(4)美国纽斯塔(Neustadt International Literary Prize)国际文学奖评判委员(1981——1982)。
(5)美国飞马国际文学奖(Pegasus International Literary Prize)顾问(1987——1988)。
(6)北京广播学院荣誉教授(1986)。
(7)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1988)。
(8)匈牙利政府所颁文化贡献奖(1989)。
(9)波兰文化部所颁国际文化交流贡献奖(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