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医学检验科普文章带插图

2023-02-10 21: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医学检验科普文章带插图

1. 检验学小知识(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检验学小知识(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1.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1。

掌握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3。

了解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4。

掌握质量检验的步骤。 5。

熟悉产品验证及监视的概念。 二、产品质量检验的技术方法 1。

掌握理化检验、感官检验、生物检验、在线检测的基本概念。 2。

熟悉理化检验的内容。 3。

熟悉感官检验的内容。 4。

了解生物检验的内容。 5。

熟悉在线检测优点和局限性。 6。

了解在线检测的应用。 备考重点 1。

质量检测的意义 检测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是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1)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测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有得到的特性值做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 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测的基本要点 (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 *** 规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

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作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性。 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要求,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相应不同。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经对照比较,确定检验的每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产品适用性是重要的质量特性。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不仅要对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过程方法。必要时,对作业、过程参数进行监控。

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检测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及一致性。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符合),从而对单件(项)产晶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6)质量检验要为判断产品质量符合性和适用性及决定产品质量重大决策提供正确、可靠依据,这就要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正确和准确。 3。

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1)鉴别功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检查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 (2)“把关”功能 对鉴别发现的不合格品把住不交付预期使用的“关口”。

(3)预防功能 ①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 ②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和巡检起预防作用; ③广义预防作用。 (4)报告功能 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质量监督以及管理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4。质量检验的步骤 (1)检验的准备。

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订检验规范。在检验的准备阶段,必要时要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确认能否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

(2)获取检测的样品。样品是检测的对象,质量特性是客观存在于样品之中的,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可以说样品就客观决定了检测结果。

获取样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送样,另一种是抽样。 (3)样品和试样的制备。

(4)测量或试验。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

测量和试验前后,检验人员要确认检验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试样状态正常, 保证测量和试验数据的正确、有效。 (5)记录和描述。

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用规范化的表格和要求予 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量证据保存下来。 (6)比较和判定。

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 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 (7)确认和处置。

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对产品(单件或批)是 否可以“接收”、“放行”作出处置。

5。产品验证的概念 验证是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它是一种管理性的检查活动。 6。

监视 监视是对某项事。
2.医学检验有哪些复习知识要点呢
1。

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包括:趋化作用、调理作用、变形性和粘附性、杀菌作用、吞噬作用; 2。 黄疸的发生机制:红细胞破坏过多、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下降、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胆道梗阻; 3。

可用于荚膜肿胀试验分型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 4。 沙门菌属的Vi抗原属于表面抗原; 5。

软性下疳的病原菌是:杜克嗜血杆菌; 6。 ELISA间接法、间接法荧光免疫技术可用一种标记物检测多种被测物; 7。

E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 8。 在补体结合试验中能够检测病人血清中抗体; 9。

支气管哮喘属于I型变态反应; 10。 单向琼脂扩散法的检测敏感度:不高,检测进间长达48~72小时; 11。

实际碳酸氢盐(AB)大于标准碳酸氢盐(SB)提示为呼吸性酸中毒; 12。 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APTT延长、PT正常、,加正常血浆能纠正; 13。

FVII缺乏症:APTT正常、PT延长、,加正常血浆能纠正; 14。 类肝素物质增多:APTT延长、PT延长、TT延长、加甲苯胺蓝能纠正; 15。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检查的染色方法是:碱性美蓝染液; 16。 能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的试验是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测定、血清ALP及其同工酶、血清GGT; 17。

能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有:抗毒素、丙种球蛋白; 18。 先天性免疫包括: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19。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降低的疾病有:慢粒和PNH、MDS、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20。 血象中出现幼稚粒细胞的疾病有:慢粒、急性白血病、再障、PNH和缺铁性贫血; 21。

嗜酸性粒细胞减低见于伤寒和烧伤病人; 22。 输血传播的疾病有: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疟疾、梅毒; 23。

酸性尿中常见的结晶有:非晶形尿酸盐、尿酸结晶、草酸钙结晶、三联磷酸盐结晶、磷酸钙结晶; 24。 肝硬化不会引起血尿酸增高; 25。

普通实验室常规测定香草扁桃酸(VMA)使用的方法是:化学显色法; 26。 新生霉素敏感试验适用于腐生葡萄球菌的鉴定; 27。

鉴别脑膜炎奈瑟氏菌和淋病奈瑟菌有关的是麦芽糖发酵; 28。 精密度是指: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得结果的符合程度; 29。

免疫反应的特异性是指:检测物与其对应物之间选择性反应。
3.医学检验都要学什么啊
医学检验是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脱落细胞等标本,进行化验检查,以获得病原、病理变化及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其专业就是学习检验的方法、原理、结果分析等技术的专门学科。

医学检验分为临床检验与医学实验技术两方面。临床检验是临床医生确诊的必要手段之一,而医学实验技术主要侧重于实验操作方面,为研究所、实验室输送实验师(技师)。本专业还设有病理诊断技术方向,通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理诊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具备病理诊断和病理切片技术等能力。

该专业培养具有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在各级医院、血站、教学单位从事医技、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到各级医疗单位的病理科和医学院校的实验室工作。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医学统计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生理学、病理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诊断学、内科学、药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
4.怎样学好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临床疾病诊断的基本知识;

3、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4、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各种常用医学检验分析仪器的构造和操作技能;

6、与健康相关检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7、具有临床医学检验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实验诊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比较全面的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各科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统计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生理学、病理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输血与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医学英语、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药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
5.请教:医学检验学专业(本科)都学些什么
1.公共课:英语、政治类;基础课:解剖、生理、病理、化学等;专业课: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免疫学及检验技术、血液学及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室管理等。

2.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各专业都必须有实验,并且实验要考核

3.到实习医院实习,各个检验专业都要实习到

4.就业压力比医生相对小一些

感受就是新的知识技术更新很快,不学习就落后。

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与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与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对之后的诊断与治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辅助作用,对于检验的重要环节必须控制好质量,借以增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促使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摘要: 近些年来,临床医学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而临床医学检验作为其重要的组成元素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医学检验能够获取比较准确且合理的医学报告,这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给予科学的判断,然后对患者施以全面的治疗方案。本文中重点讨论了临床医学检验中重要环节的质量把控,给予相对完善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

从临床医学角度分析,检验环节至关重要,检验质量则直接关系到医生之后的病情诊断,一旦检验结果出现失误将会直接导致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极大的困扰,而且对医院医疗工作的开展也有极大的影响[1]。文章详细阐述了医学检验重要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积极方案,进一步推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得以不断优化。

1临床医学检验现状分析

从目前情况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在重要环节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医生的职业判断,继而危害到患者的病情治疗,加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存在的质量问题包含多个方面,比如检验项目不合理、检验人员素质较低、与患者之间缺乏沟通以及标本采集质量难以把控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临床检验医学的实际效能,从长远角度分析可以要想控制重要环节的检验质量必须从上述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2改善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的有效对策

2.1择取恰当检验项目。从某种意义而言,检验项目的选择尤为关键,这直接关系到临床检验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是该项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检验项目的择选应该遵循如下要求:科学合理、安全、具有针对性、经济性等,这对于之后的工作可谓是益处多多[2]。从现状分析来看,医学检测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多种先进仪器得到了推广普及,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即便是同一疾病检测方法也存在着差异性,这对于检验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选取恰当检验项目,运用科学的检验方法,从而有效判定患者的病情,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检验过程中最好选取检验步骤简单,且经济性极强的项目,让患者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检测,从而最大程度上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及真实性。检验医生在进行项目检测之前需要一一核对,并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以便获取具有客观价值的检验结果。

2.2提升临床检验医学人员整体水平。临床检验工作人员的素质是保障检验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基本保障。由于临床检验在重要环节不能出现些许的疏漏,因而上述环节的.质量控制非常关键,这其中实验本体质量尤为重要,临床标本与后期的诊断治疗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对于临床检验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储备,还需具备极高的责任感[3]。对于临床医生而言,他们不仅肩负病患病情的诊断,而且还是患者治疗的主要负责人,无论是检查项目选择,还是检查结果评定,基本都是临床医生的职责,由此可以看出,临床检验人员的水平决定了临床检验结果,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临床检验质量,因而必须强化对相关人员的素质以及能力培养,从而推动临床检验能够不断完善。

2.3增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临床检验中明确检测方案之前,或是确定检测项目之前,需要与患者进行良性的沟通,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施以标本采集。第一,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之后,应大致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借以推断上述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这要体现在生理以及心理两方面,然后针对患者病情有利的生活习惯进行深层次培养。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重视检测方案不利因素,同时还要尽量控制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与患者实施有效的沟通,借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治疗,良好的心态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措施[4]。医护人员需要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继而选取较为科学的检测方案,同时起到监督作用,让患者饮食结构得以不断优化,从而保障检测结果的实用性。

2.4控制标本质量。临床医学检验中,标本采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旦在这一环节出现疏漏将会使之前的工作毁于一旦,因而标本采集这一环节的质量必须严格把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合理选择采取时间,标本采集需要在特定的时间进行,这样能够避免不良因素影响。而采集最佳时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判断:其一,代表性极强时间,其二,阳性检测率最高时间,从整体角度分析,标本采集必须保障能够获取准确的检查结果,检验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知识储备,还需具备较为丰富临床经验,同时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准确合理的判断,借以明确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第二,合理操作采血过程:针对标本采集工作而言,基本上都是以血样采集为主。医护人员在采血过程中,应该合理选取采血体位,在实施静脉采血过程中,必须让患者保持最佳的姿势,通常情况下会选择高度适中座椅,而对于止血带的使用必须规范合理,使用时间控制在1min以下,待穿刺成功之后,必须马上松开止血带。采血工作完成之后,必须合理安置采集血液样品,最好进行抗凝颠倒,避免出现血凝块[5]。

3结语

总体而言,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对之后的诊断与治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辅助作用,对于检验的重要环节必须控制好质量,借以增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促使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中主要论述了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存在的弊端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促进临床检验医学工作能够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正萼,王雪.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1(11):89-91

[2]李晨光.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8(16):106+110

[3]邓泽凯.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4(09):62-63

[4]梁亚珠,娄赛赛.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1(23):122-123

[5]王宇.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生物技术世界,2014,08(15):1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