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合肥晚报总编辑什么级别

2023-02-10 20: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合肥晚报总编辑什么级别

1、《安徽日报》

《安徽日报》是安徽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52年6月1日,2018年0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纸”。2019年3月21日,获得“全国党媒优秀扶贫报道”奖项。

2、《新安晚报》

《新安晚报》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省级晚报,1993年1月1日创刊,200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晚报”、2009年荣获“中国报业创新奖”等。

2、《决策》

《决策》(原《安徽决策咨询》)是由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月刊,全国公开发行。

4、《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95年7月,是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

5、《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杂志是由安徽省卫生厅主管、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于1973年创刊,系月刊,于当月28号出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日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安晚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决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学

新安晚报简介

《新安晚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安徽日报主办的省级综合性晚报,1993年1月1日创刊,目前为4开40版周七刊,日发行量在76万份以上,是安徽省发行量最大、读者面最广、影响力最强、广告额最多的综合类报纸,2009年广告营业额逾2亿元,为安徽报业之首。 《新安晚报》一贯坚持“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的办报宗旨,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读者、关心百姓民生,追求新闻的独特性,突出办报的服务性,做到雅俗共赏。 编辑本段成长及业绩 1999年,新安晚报在18个地市、计划单列市全部完成了发行站的建立,目前在全省共建立发行站26个,形成了完整的省辖市发行网络。2000年到今,在合肥、黄山、蚌埠、宿州、安庆、滁州、芜湖、淮南、阜阳、铜陵、池州等11城市设立分印点,实现了卫星、宽带传版,异地同时开印。 《新安晚报》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省级晚报,创刊于 1993年1月1日,从当初的四开八版已发展至每日常规发行32-64版。 目前,《新安晚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还在蚌埠地区发行蚌埠新闻专版,每周不定期发行,4版,及时报道蚌埠新闻,满足蚌埠地区读者对当地新闻的需求。 2007年全省日均发行量已近62万份,其中合肥市发行量超过28万份,现为合肥市暨安徽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连续8年为安徽报业广告营业额之首。全国媒体广告经营收入百强排名中《新安晚报》位居第66位,平面媒体百强中位居第30位,是安徽唯一进入双百强的平面媒体。 目前,《新安晚报》每日在合肥印刷外,在黄山、芜湖、宿州、蚌埠、阜阳、安庆、铜陵、六安、淮南、巢湖、滁州等 11个分印点同步印刷,为全省率先实行异地分印的媒体。此外,《新安晚报》在全省除了通过邮局发行之外,还设立了31个市级自办发行站,其中合肥发行站13个,形成了完善、快捷、周密的自办发行网络。目前安庆、淮南、蚌埠、巢湖、六安、阜阳、铜陵、安庆等合肥周边城市的发行量增幅均超过9%以上,也是当地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媒体。 《新安晚报》从2005年3月1日起实行“晚报早出”的战略,发行时间从每天下午3点提到早上7点,新闻、发行提速10小时,当日广告时效延长10小时,广告到达率提高了35%,全省96.3%以上的读者都可在当日看到《新安晚报》,报纸当日到达率为安徽报业之首。 “晚报早出”后,《新安晚报》已实现了全省发行最大,覆盖率最高,新闻见报时间最早,平面媒体广告收入最多的发展目标。 2006年营业额突破1.76亿,广告营业额为安徽报业之首。 2006年4月28日,在北京揭晓的2005-2006年度“中国广告风云榜”,《新安晚报》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媒体100强”,是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平面媒体。2007年本报作为本省强势媒体加盟为“中国城市第一媒体联盟”的成员。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 国内统一刊号 CN34-0024 邮发代号 25-58

漆宇勤的人物履历

1981年11月出生于江西萍乡一个叫边塘的小山村中一个名叫“龙背岭”的村落,父母均是农民。1990 年,父亲去世,家境陷入极度贫寒。1997年,在萍乡一份名叫《红杏》(内部刊号,每期发行量约4万份)的报纸上发表处女作,当年共在该报发表习作10余篇。1998年,获得江西省中学生写作比赛第一名;同年,陆续在《萍乡日报》和湖北、江苏等地的刊物发表散文数篇。1999年—2000年,陆续在各地刊物发表散文十余篇;在学校内发起成立临泉文学社,编辑油印刊物《临泉》。2000年,9月他考入大学,有了系统阅读的机会。进入学校后成为校园文学报《苔花》的主编,担任学校校报编辑和学生记者团团长,在这个岗位上写了大量平庸的新闻稿;同年加入萍乡市作家协会。2001年,在大学内发起成立飞廉文学社,主编社刊《飞廉》;同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2002年,年底开始学习写诗歌;同年获得江西省大学生写作大赛一等奖。2000年—2003年间,陆续在各类刊物发表散文诗歌若干。2004年,大学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萍乡市政协工作。诗歌《称呼》发表于《创作评谭》2004年第3期;诗歌《春天》发表于《散文诗》2004年6月;诗歌《怀念一把老蒲扇》发表于《创作评谭》;诗歌《火车经过家乡》、《中心公园的流动养蜂场》、《傍晚,走进一只蚂蚁的眼睛》发表于《诗刊》2004年11月上半月刊;诗歌《幸福生活》发表于《阳关》。本年度共发表诗歌50余篇次,另有散文约10篇发表于省、市报刊。2005年,诗歌《四月,石头开花》、《关于乡下的家》发表于《阳关》4期;诗歌《红薯》发表于《诗潮》2005年3-4月号;诗歌《丰收》、《老玉米》、《忠诚》发表于《延河》4期;诗歌《卑微的生活》(组诗四首)发表于《岁月》6期;诗歌《石头开花的季节》、《春日,早上6点30分》、《面壁》发表于《农村青年》7期;诗歌《称呼》发表于《都市文学》3月;散文诗《无序的组合》发表于《中国散文诗》2期。诗歌《漆宇勤的诗歌》(三首)入选《诗屋2005年选》(珠海出版社);诗歌《漆宇勤诗二首》入选《诗地理2005年选》;诗歌《漆宇勤的诗》(二首)入选《诗观察2005年选》。本年度共在各类报刊发表诗歌80余篇次、散文约20篇次,另发有深度社会新闻百余篇、常规新闻报道200篇次。2006年,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燕赵诗刊》2006年第三、四合期(中国新诗巡展专号);诗歌《向往西部》发表在《星星》诗刊2006年第8期;诗歌《拾穗的人》、《对话》发表于《延河》2006年第2期;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创作评谭》2006年第1期;诗歌《面朝田野》(组诗5首)发表于《岁月》杂志2006年第5期;诗歌《桃花,最初的怒放》收入《中国网络诗歌精选》(中国文学艺术出版社);诗歌《一些树木生长在广场》入选《2006中国最佳网络诗歌》;漆宇勤的诗三首入选《诗屋2006年度诗选》(珠海出版社出版);散文《金黄》发表于《创作评谭》2006年9月号。本年度共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诗歌100余篇次、散文10余篇次;本年度开始尝试感悟短文和时评的创作,有10余篇感悟短文和时评发表于《中国民航报》、《重庆日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另有新闻报道200余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07年,诗歌《与现实很近的草原》、《平遥:时间只是一个概念》入选《诗观察2007年年选》(吉林音像出版社出版);诗歌《一语成谶》入选《2007中国最佳网络诗歌》(中国文化出版社);诗歌《让荒野更荒》等三首发表于《合肥晚报》2007年2月8日;诗歌《流动》(外二首)发表于《当代小说·下半月》2007年第4期;诗歌《月色芬芳》(外一首)发表于《青岛文学》2007年7月;散文诗《午后,和一本书对视》发表于《散文诗》2007年第8期;组诗五首发表于《诗选刊》2007年第10期;散文《剃头匠》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7年11月;诗歌《回到龙背岭》(组诗四首)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7年11月。本年度共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歌100余篇次、散文20余篇次。有哲理感悟短文和爱情感悟短文60余篇次在《意林》、《经济晚报》、《扬子晚报》、《特别关注》、《思维与智慧》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转载;另有新闻报道近300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08年,诗歌《灌浆》发表于《绿风》2008年第四期;诗歌《秋风》发表于《中国铁路文艺》2008年第5期;诗歌《乡居:回到宁静》(组诗五首)发表于《江西日报》2008年8月29日;诗歌《呓语或一次逃离》(组诗四首)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8年第11期;诗歌《给童素心》等四首入选《默然爱你》一书(济南出版社);诗歌《萍水相逢》(组诗十三首)发表于大型诗丛《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第13卷;诗歌《重新点亮的灯:6452盏》入选《同饮一江水》(文汇出版社出版)、《撼动的情与魂》(江西教育出版社)、《五月的祈祷》(南海出版公司)等书;《漆宇勤的诗二首》发表于《北方作家》2008年第四期。本年度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歌150余篇次、散文20余篇次。有哲理感悟和爱情感悟短文80篇次在《意林》、《新民晚报》、《辽宁青年》、《读者》、《视野》、《报刊文摘》、《青年文摘》等刊物发表和转载;另有新闻报道200余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09年,散文《梦在江南一柄伞》发表于《岁月》2009年第2期并配发简历、照片重点推出;散文《曾经一灯如豆》发表于《半岛晨报》、《北京晨报》、《江西日报》、《宁夏日报》等报刊并获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国庆征文一等奖;散文《粉笔记忆》获“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60年”大型征文活动一等奖;诗歌《莼鲈之思》(外二首)发表于《江西日报》2009年3月20日;诗歌《漆宇勤的诗五首》发表于《青春潮》(原《福建青年》)2009年第7期;诗歌《一茎花藤攀上窗台》发表于《乾坤诗刊》(台湾)第51期秋季号;诗歌《老木匠半眯起眼睛》、《正午的太阳泛着白》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9年第8期;诗歌《这一刻我突然想起》、《昼伏夜出的人》发表于《诗歌月刊》2009年第7期;诗歌《月亮出来了》、《苏醒》、《老木匠半眯起眼睛》、《当竹排在绿色中游动》入选《80后诗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诗歌《乡居:回到宁静》(组诗)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刊社选编《中国当代诗库》(2008卷);诗歌《怀念》获得光明日报、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本年度有诗歌近200首(次)发表在《西江月》《威海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珠江商报》等近百家报刊;有哲理感悟和爱情感悟短文60余篇次在《辽宁青年》、《读者》、《才智》、《青年文摘》、美国《侨报》等数十家刊物发表和转载;有时评作品50余篇次发表于《海峡导报》、《重庆晚报》、《长江商报》等数十家报刊;有散文30余篇次发表于《桂林晚报》、《当代散文》、《光华时报》等数十家报刊;有新闻报道200余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10年,诗歌《越走越远》(组诗8首)发表于《诗刊》2010年4月下半月刊“特别推荐”栏目,配发照片和简历重点推出;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诗词月刊》2010年第2期;诗歌《一根稻草在风中瑟瑟旋转》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0年第7期;诗歌《屈楚诗二首》(《后悔》、《一动不动》)发表于《北方作家》2010年第3期(总第181期);诗歌《我养了一片云》发表于《常德晚报》2010年1月5日并被《格言》2010年8月下半月、《可乐》2010年9月转载;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厦门文学》2010年第一期;诗歌《烟火爱情》发表于《北京文学》2010年第3期;诗歌《安于生活》(组诗,包括《属于我的葡萄》《停顿》《回归》《老得真快啊》《和继父的一次谈话》)发表于《青海湖·太阳河》2010年第3期(总第137期);诗歌《从季节的豁口路过》(组诗,包括《桃花即将盛开》、《补》、《湿》等)发表于《澳门月刊·华文百花》2010年第一期;诗歌《乡居》被《青年文摘》2010年第14期(7月下半月刊)转载;诗歌《工地上的男人抱起一只小狗》发表于《台湾诗学》2010年3月;散文《偷青》发表于《江西日报》2010年2月26日;散文《被用旧的花》发表于《草地》2010年第1期(总第168期);本年度另有大量散文、诗歌、感悟短文和时评等作品发表于《特别关注》、《知识窗》、《民主与法制时报》、《家庭主妇报》、《常州晚报》、《山东青年》、《知音女刊》、《知音美文》等各地报刊;有二十余篇感悟短文与散文被选入高等教育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等地出版的多中选集中。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