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汽车杂志设计创意图片

2023-02-10 18: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汽车杂志设计创意图片

汽车之友可能是很多80后,90后的第一本汽车杂志了吧。那个时候网络并不发达,汽车杂志成了当时爱好汽车的人必追的书籍。我也一样,03年开始买第一本汽车杂志,到10年的最后一本,可以说里面有自己半个青春。

好了,煽情的话不多说,看了那么多新车资讯,我给大家换换口味,走一波怀旧风格。

比起现在快消的汽车评测视频,有时候回味一下文字,确实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本汽车之友是2005年第23期。也就是15年前,那就从他开始,看看15年前的杂志里,都有哪些车,这些车是否都还在...

第一页就是国产初代福克斯大大广告图。当初第一眼看到这款车的时候,就觉得很时尚,这样的设计在当时绝对是比较新鲜的。福克斯也是长安福特的发家,往后几代在市场上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是长福的销量保证。如今最新一代福克斯在去年已经上市,但是似乎在销量榜上已经销声匿迹了,长福有必要好好思考了。

随着铃木退出中国,长安收购了长安铃木的所有股份,昌河也被北汽所收购。再看05年这张广告图,那时“全新上市"的利亚纳突然觉得有些感慨。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代Cayman,依旧不过时。人不可貌相,车,绝对可以。这话我喜欢,当时的文案对每个字的把握真的很到位。现在一款新车上市,各种打着广告法擦边球的广告语满天飞。

现在有谁还记得这款车。在当时,这车在路上绝对是马路的焦点,可惜起亚的品牌力在当时,包括现在都不足以支撑其在中国的定位。不过,其实又有点怀念当时的市场,不是人选择车,而是车选择人,什么样的车型都能在当时的市场中找到,百花齐放。

来到本书的重点,也就是封面图上的S级。05年,奔驰S级迎来”全新“换代,这一代奔驰也是目前在路上能见度比较高的S级,也是奔驰S级转向较为年轻设计风格的开始。

当时S500的参数表。放到现在绝对不能想象一款160万的奔驰S级仅搭载了17村的轮毂,但是在当时已经是顶级的配置了。没有那么多的主动安全科技,没有四驱,但是5.5L V8发动机依旧表明着他的旗舰身份。

标题的”超女“一下把我们拉回15年前,芒果台”超级女声“当时是正火的栏目,汽车评测对比自然就用了当时流行的热词。

记得当时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买飞度。在我看来,绝对是一款比较完美的车了。毕竟我是真接受不了雪佛兰乐骋的外观。那雨燕呢?在这里替本田粉说一句,还是本田大法好,哈哈。

魔术空间的飞度,在当时已经是非常超前了。15年后的今天,依然有许多自主品牌还在以后排座椅上翻来说自己的空间有多灵活,设计很新潮。要知道这是飞度14年前玩的了。

300C绝对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车型。毕竟长相就是一种百万级豪车的范儿。300C由北汽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合资国产,38.8万的售价看似不低,但是在当时已经算国产车中,价格很高的了。尽管国产的300C由于各种原因停产了,目前进口方式还在国内销售,但是似乎克莱斯勒品牌已经很难在国内存活了。

主战坦克这个词用的很到位。不过销量差也是有原因的,我觉得在近40万的车上,还是装备4AT变速箱,真的难以想象吧。

三星乱入。当时手机以及一些电子产品的广告可以说是汽车杂志的标配。翻盖、滑盖、直板各种样式的手机,经典有时候真的很让人怀念。视频摄录是当时手机中的高端配置。

这代GT-R正式自立门户,外观奠定了奠定了现款GTR的基础。不过当时的我似乎对GTR没有太多兴趣,可能我和周杰伦一样接受不了,从奔驰车下来的夏树吧。哈哈~

猜车时间,这是哪款现有车型的原型车,还在售哦

捷达是时代的象征,也是一款在任何汽车内容平台上时常被提起的车。现在一汽大众已经将捷达品牌独立。之后将以捷达作为品牌名称,用更低的售价去进入市场,这对自主品牌是一个挑战,但捷达离开大众logo后,还会被大家认出吗,等等看吧。

自动启停在当年也是个新鲜玩意了。汽车之友用了一整页的内容来为大家解读自动启停的工作原理。

当时的人可能不知道,14年后的今天有多少人一上车就是把自动启停关闭。这可能是汽车发明史上,比较不受人待见的功能之一了。

读者投稿是当时我最喜欢的栏目之一。尽管现在想想会不会是汽车厂家与杂志合作的内容之一。

这位石先生的文章写的确实不亚于汽车专业编辑。

初代国产CRV,05年能花20万买家用车的家庭,是绝对的小康之上了。不知道这位北京的石先生如今换了什么车。

杂志的底版是东南菱帅的广告。广告语还是比较惊人的。这款车也圆了很多人的EVO梦。

今天这本2005年汽车之友杂志就给大家分享到这,全都是自己的一些感叹,欢迎大家讨论。

如果大家喜欢这类老书分享,可以关注我,我会尽力给大家整理。

感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回顾13年前的汽车杂志,萨博还在贴地飞行,宝马X6只是谍照

今天找出了一本2007年的《汽车杂志》,同样和大家一起分享当年看杂志的乐趣,当然也看看哪些车已经消失在历史中,而哪些车依旧出现在如今的销量榜中。

从杂志封面可以明显看到,自主品牌车型数量比之前多了。

打开杂志第一页就是初代国产加长版本的宝马5系,也就是E61车型。一款偏向商务的车辆,也只有宝马才敢设计的如此运动,标志性的鹰眼大灯,流畅的线条。现在在大街上看到这代E61依然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陆巡,不多说了,不管是哪一代,你都有可能在路上看到。

浪迪在我心里是最好看的微车了,k-car的设计,让他整体看来十分紧凑。注意当时铃木的用词,小型MPV。

07年,国产品牌自身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设计却很大胆。比亚迪F8是国内首款自主品牌硬顶敞篷跑车。尽管他几乎复制了奔驰SLK的前脸,但是那又何妨,在蹭热点上,比亚迪很早就学会了。

萨博概念车,一个让众多汽车爱好者可惜的品牌。

说真的,初代宝马X6外观真的很惊艳。第一次知道,原来跑车的造型真的可以用在SUV上,宝马X6也奠定了轿跑SUV的设计基础,后续不管是奔驰GLE COUPE还是其他品牌的轿跑SUV几乎都没有脱离宝马X6的影子。

51.8万至69.9万,当时可能谁都没想到,当时E61的起步价在现在几乎可以买到全新5系的顶配车型了。

当年的自主品牌真的很大胆,各家都在推出自己的跑车。海马借着和马自达合作,就大胆的把马自达6睿翼的设计照搬过来,推出了这款概念车,抛开抄袭,这款车以跑车审美来看,还真的算很好的看的,当然可惜的是,海马并没有将其量产。

雪铁龙凯旋、日产轩逸、一汽奔腾的对比

轩逸当年市场上热度很高的车型,如今13年过去了,当年的轩逸还依旧打着经典轩逸的名号在卖。甚至在销量榜上依旧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在中国车市,真的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凯旋的内饰在当时算十分大胆了,中置的速度表,中央固定式方向盘,法系车用它的独特设计,在当时确实赢得了不少国人的青睐。

从当时的车型名称,变成了如今的品牌名称,奔腾算是有一手好牌,却打烂了。说实话,奔腾当时这款车的外观原创度很高,一切都很协调,并不比同级合资车差,在动力系统上,又有马自达6的技术支持,只可惜后续被一汽慢慢玩坏了。

吉利远景,作为吉利首款冲高的车型,不仅在外观上原创度很高,在价格上,在吉利体系中也算最高的。如今的远景依旧在吉利的产品线中,只不过由当时的高端车型,变成了如今的入门级轿车。谁都没想到当时自主品牌的小弟,变成了如今自主品牌一哥的地位。

上汽收购荣威的首款国产车型——荣威。这款车保留了英国车的所有元素,是当时政府采购比较热衷的国产车型,只可惜2.5 V6这款发动机在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上确实十分让人揪心。

欧宝品牌也与2010年正式退出中国市场。现在的欧宝也并不好过,通用在早几年也放弃了他,最终由标致雪铁龙集团接手。

萨博93,谁还记得”贴地飞行“这句广告语。

十多年过去了,这一代TT依旧那么耐看,不过自第一代TT亮相起,每一代TT都是一个奥迪的经典符号。

看了那么久车,来看看13年前的车模吧,欢迎讨论

在当时,中国的车市真的是什么车都能买到,真的喜欢那时候的市场。这应该是马自达唯一引进国内搭载转子发动机的车型了。现在在二手车市场依旧有着很高的热度。

最后以MOTO K1结束。不管是手机,还是汽车,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符号,个性在当时的汽车市场中,是主旋律,每家车企都将能够代表自家车企最独特的符号体现在车上。如今汽车市场,同质化的车型太多太多,换壳生产,扎堆上市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是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必然经历的阶段,市场喜欢什么,车企就出什么,也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符号。

如果你也喜欢老书新看这种形式可以关注我,今天是第三期,每周我都会和大家分享曾经的汽车杂志,一起回味当年的感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年度十大好车第一弹|个个儿来头不小,全是“硬货”

2020年实在是太过“魔幻”的一年了,这一年的种种相信注定会成为每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它“魔幻”到让“年”终于显露出了传说中“年兽”的狰狞面孔,于是也让全民盼着早点送走这只代号为2020的“年兽”。

年虽不好,但对于车圈儿来说,这一年还是有不少惊喜的。在一波又一波的惊喜中,“经典得以复兴,传统得以冲破,思维得以解放”,车的精髓与特征得到了多样的演绎。

近日,《汽车杂志》评选出了年度最具创造性的十大好车。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2020年度十大好车第一弹:

红旗H9;比亚迪汉;小鹏P7;极星Polestar 2; 本田思域Hatchback

红旗H9:国产“黑马”,三大件叫板BBA

今年8月份上市的红旗H9,开局就以当仁不让的势头扛起了国产的大旗,上市之后就连续三个月入围高端轿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并且连续三个月月销量都超过2000多辆。

作为红旗旗下c+级别的豪车,红旗H9具有五大超越创新,九大顶级技术,树立了当代中国汽车产业C+级车全新标杆,堪称“国货之光”。

外观颜值上直逼劳斯莱斯

红旗H9在网友心目中有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那就是“国产版劳斯莱斯”。而它的颜值,也的确不输劳斯莱斯。红旗H9的外观,十分的大气稳重,直瀑式的进气格栅、夜晚亮起来特别美的前灯带,处处都彰显出国产豪车的高辨识度,走到哪儿都是整条街上最靓的崽。

舒适度上不输宝马奔驰

豪车,更多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舒适度。红旗H9不仅采用了真皮包裹的座椅,且细节上还“别有洞天”,座椅上有细致的打孔,肩部支撑处还有凸起的三角纹路,再加上软硬适中的填充物,给身体带来的是极致的舒适体验。再加上环绕式布局,让整车的舒适度完全不输宝马奔驰。

三大件叫板BBA

红旗H9的硬件配置也完全不输BBA,不管是2.0T还是3.0T的发动机,都是一汽自研的,采用的机械增压技术,特别是3.0T的V6发动机更是采用了高效机械增压技术、可变滚流燃烧技术、高效热管理技术、水冷排气歧管技术、高压汽油缸内直喷技术、模块化平衡轴减振技术,最大功率达到了208KW,搭配的7档双离合,不管是爬坡、涉水还是在崎岖的道路上都能给驾驶者超强的驾驶感。

比亚迪汉:突破自主品牌轿车20万天花板

比亚迪汉刚上市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看好它。但是,它却用漂亮的成绩突破了自主品牌轿车20万的天花板。仅在刚过去的11月份,比亚迪汉就卖出了10105辆,成为了首款销量破万的国产中大型豪华车。

“神级”的颜值

比亚迪汉的外观设计采用了概念跑车E-SEED的风格,而且还原度非常高,在奥迪、法拉利和奔驰三大豪车设计师的联手打造之下,汉形成了自己非常具有辨识度和差异化的外观,车辆整体采用Dragon Face设计语言,与以往王朝系列车型均配有大嘴式进气格栅不同,汉采用了封闭式的格栅,简洁而有层次;更重要的是,其大气磅礴的设计符合各个年龄层的大众审美。

内饰设计也很高级,且细节处充满人性,带给消费者超值的豪车一般的享受。

优越的加速性能

从产品力来看,比亚迪汉有新能源与插电式混动两种动力可供选择,超长的续航能力使它不仅具备代步功能,而且实用性方面有着不输燃油车的能力。如果有对极致动力需求的消费者,那么其四驱性能版就是同级别同价位唯一可选的车型,3.9S的破百能力已经足以比肩BBA的百万级性能车。关键是比亚迪汉EV并不是傻快,动力输出非常线性,尤其是过弯的时候,感觉非常奇妙。这种驾驶爽感是BBA、特斯拉所不能带来的,也是很容易让年轻消费者上瘾的。

电池技术的进步

比亚迪汉搭载的是刀片电池,刀片电池不仅带来了优越的里程,也带来靠谱的安全保障。在行业最严苛的“针刺测试“中,刀片电池可以保持刺穿后不着火不冒烟,从而显著降低车辆发生自燃的概率。同样得益于刀片式设计,其续航里程也更长。以汉EV为例,其工况续航高达605公里,行驶寿命超过120万公里。

总之,汉是比亚迪的一款匠心之作,无论设计、制造工艺还是性能都打破了大家以往的认知,处处体现出的民族元素透露出文化自信。

小鹏P7:刷新造车新势力单车交付破万记录

刚刚过去的11月,小鹏汽车一共交付新车4224辆,其中小鹏P7占到2732辆,至此小鹏P7自今年4月27日上市以来累计交付11371辆,刷新造车新势力单车交付破万记录。

造车思路的差异化

小鹏打破了人们对造车新势力“PPT造车”的认知,它不做概念车。在这样的思路之下,小鹏P7经历了时间的沉淀:以120天为一周期的高寒标定实验、数十万公里的全球路试,为了测试小鹏P7在低温环境下的续航和充电表现,小鹏甚至把充电桩安到了零下三十度的漠河。这“一顿操作猛如虎”,奠定了小鹏P7的过硬品质。

产品层面的差异化

小鹏P7定位于轿车,而在这之前,造车新势力推出的轿车几乎没有。而且,小鹏最终和宁德时代一起,在保证电池包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前提下,重新设计了电池和热管理系统,将小鹏P7的电池包高度控制在了110mm,能量密度达到170Wh/kg,充电10分钟即可实现续航123公里、达到了量产版P7的设计要求。

车型亮点层面的差异化

作为品牌旗下第二款产品,小鹏P7的续航里程超越特斯拉,达到了706公里,硬核的续航实力助力它一跃成为电动车赛道上的一匹黑马。除此之外,小鹏P7在造型上也给人带来新能源车的新鲜感。小鹏P7采用星际设计语言打造,似乎真的有几分银河战舰的感觉。贯穿式弧形LED灯带极具辨识度,分体式大灯、圆润的无进气格栅造型新颖但并不怪异。扁平的车头、溜背造型、无边框车门,在它的身上你能找到传统轿跑车型的成熟设计,也能够找到未来汽车的全新观感。

小鹏P7搭载的XPILOT 3.0系统也有别于其它新能源车,除常规的ACC自适应巡航、LCC车道居中辅助和ATC自适应弯道巡航外,还能够实现ALC自动变道辅助功能。

通过在自动驾驶、智能操作系统等方面坚持投入研发与更新,小鹏P7在软件上已获得了不少车主的口碑,未来期待小鹏汽车能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产品,做造车新势力中的“小米”一步步突破技术天花板,实现稳健的弯道超车。

极星Polestar 2:真正能撼动model 3地位的车型

前些日子,极星Polestar2继成为“德国年度豪华车”后再获殊荣,在德国市场一举拿下“金方向盘奖”。作为2020年纯电动高性能轿跑的极星Polestar2能二度获奖,确实是实至名归。

先进的速度理念

作为一辆纯电动高性能轿跑,极星2(Polestar2)在加速方面拥有远超同级车的独到优势,不同于一般电动汽车加速时的一味求快,极星2(Polestar2)加速和失速都没有那么“突如其来”,动力输出曲线与一台高性能的6缸发动机很像。尽管百公里的加速达到了4.7秒,但踩下油门后,极星2(Polestar2)带来的推背感是愉悦的,绝不会有暴力的粗糙感。

先进的制动理念

与加速一样,许多电动汽车在保持着极优秀的百公里加速成绩的同时,却忽略了同等重要的制动系统。这一点在特斯拉Model 3身上尤为明显,它的加速性能有着高尔夫GTI之上的水准,但刹车却好像是Polo上面的同款,还是最低配鼓刹版的。但极星2(Polestar2)十分重视刹车,其金色的布雷博刹车卡钳比44码的鞋子还大,性能出色的陶瓷刹车片也足够刹车得住660牛·米的扭矩。

先进的环保理念

为了提高车内空气质量,极星2(Polestar2)配备了沃尔沃汽车引以为傲的先进空气质量解决方案——“Clean Zone清洁驾驶舱”,??它包含IQAS 空气质量控制系统、CZIS主动式座舱清洁系统两个部分,可以确保进入座舱的空气足够清洁、优化车内空气质量、降低对外排放,让用户在车内呼吸到堪比北欧森林般的纯净空气,对于长时间停在地库的时候尤为适用。

在极易被人忽视的接触健康上,极星2(Polestar2)也考虑全面,再次做到了行业领先。极星2(Polestar2)使用的WeaveTech内饰不含邻苯类增塑剂、不添加任何金属氧化物等阻燃剂,将有害物排放降低到同级最低标准,其环保内饰织物甚至到达了婴儿内衣级皮肤接触标准。

不少车型都把model 3作为预设目标,但真正能对其地位产生动摇,或许也就是极星2了。它的确拥有这个实力,根据数据显示,它是少数同时掌握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技术的品牌。

本田思域Hatchback:年轻人买得起的小钢炮

思域Hatchback在欧洲、北美和日本本土都有非常棒的口碑,国内也有大批拥趸。今年11月份,全新思域正式发布了三厢原型车,除了三厢版它还将推出HATCHBACK(掀背版),新车可能在2021年发布。

虽说在中国市场两厢掀背车不是主流车型,但思域Hatchback 绝对不会是一辆小众车。思域HATCHBACK相较于三厢版本更加年轻化,外形无需额外改装都令人感到热血沸腾。从它的外观上来看,这显然并不像是一辆家用车,低矮的身姿、溜背的造型、锋利的线条,以及拥有了思域Type R同款的中置双出排气等设计都整体为它带来了十足的运动感。对大部分本田粉而言,选择一辆思域Hatchback,比买一辆进口Type-R更接地气。作为一款已在国外销售数年的车型,虽然姗姗来迟,幸而没成为泡影,是为国内JDM迷们盼望已久的福音。

作为一台追求驾控性能的车型,思域Hatchback同样也配备了十分领先的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可以将危险防患于未然,让你在释放每一份驾控激情时提供全方位的安全赋能。

或许Type-R的售价让你望而却步,而思域Hatchback也正是为了弥补消费者心中的遗憾,因为它是一款年轻人能买得起的“小钢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